腎病是不是要吃一輩子藥?腎內科醫生道出了答案

2020-12-19 腎病之友

腎病是不是要吃一輩子藥?

在醫生眼裡,這是個次要問題,保持腎功能不受損才是重要的。人都是肉做的,都不是神仙,誰都可能存在缺陷,無論你吃不吃藥,都不能證明你是健康或是不健康。只要各個器官的功能可以正常運轉,那說明身體還是不錯的。

但在患者眼裡,這可是個大問題!若是吃幾天就能停藥,那會很開心,但要吃一輩子藥就難以接受。為何?因為在患者的觀念中,吃藥就意味著身體不好;而不吃藥,就是證明自己依然健康的方式。

所以部分網站、微信群裡,有一類健康文章非常火爆:

《只要這幾步,不用吃藥腎病就能好》

《XX世家,傳承百年的神奇偏方》

諸如此類,轉發者眾多,反而專業的指導治療的文章難以傳播開。

不吃藥,真的意味著身體健康嗎?

在部分人看來,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吃藥「能讓周圍的人覺得我健康」。

人是受周邊環境影響的,這一篇文章,也不可能點醒那些明確拒絕吃藥的人,主要是給對自身病情不太了解的、迷茫中的腎友介紹一下:哪些腎病可能停藥,哪些腎病要終生用藥。

哪些腎病可能會停藥?

1.有幾種腎病症候群可能停藥,包括大多數微小病變腎病、1/3的膜性腎病,以及輕中度繫膜增生性腎病。

腎病症候群往往會用到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順利的理想狀態下,這類藥物在使用1-1.5年就可以停用。

2.部分腎炎症候群也可能停藥,比如1-3級IgA腎炎、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以及繼發性的紫癜性腎炎等等。

腎炎的用藥周期差異較大,可能只需要三四個月的常規治療,就發現病情完全緩解可以停藥了,也可能需要進行一兩年的免疫治療,生活習慣不好、常復發的患者,用藥三五年以上也比較常見。

哪些腎病要終生用藥?

1.部分難治的腎炎、腎綜,比如經常表現為腎綜的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腎病,以及安卡相關性腎炎、4-5級IgA腎炎、新月體腎炎等等,他們大部分已經進展到了不用藥就不能控制病情進展的程度,往往需要終生用藥。不過若是病情控制得好,藥物的種類和劑量可以減少很多。

2.多種繼發性腎病。導致這類腎損害的原發病屬於不可治癒的疾病,比如:

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狼瘡性腎病,以及部分高尿酸腎病;以及大部分遺傳性腎病,比如多囊腎、Alport症候群(遺傳性腎炎)、先天性腎病症候群、Fabry病(法布裡病)。

糖尿病、高血壓、狼瘡都是不可治癒的疾病,患者的腎臟終其一生都在承受著這些疾病的攻擊,需要終生用藥治療原發病、保護腎臟。

遺傳性腎病不可治癒,大部分需要終生用藥。

高尿酸腎病的發病也有基因參與,如果患者進行低嘌呤飲食、減體重之後,尿酸可以穩定在較低水平,則藥物可以減量,並在醫生指導下嘗試停藥。若是減藥後尿酸反彈,則終止減藥,需要長期用藥。

你的腎病,有可能停藥嗎?

最後切記:無論最終能否停藥,都要遵醫囑,勿私自停藥。因為腎病是否到了停藥的時候,腎臟不會通知大腦,靠感覺是感知不到的。

相關焦點

  • 腎病為啥要吃降壓藥,會產生依賴性嗎?腎病科醫生說得很直接
    他感到很不解,自己沒有高血壓,為什麼要給自己開降壓藥呢?還問我,是不是醫生給他開錯藥了。我看了他拍的藥物照片,確實是降壓藥,而且是沙坦類的降壓藥,不過醫生真的沒有開錯,這位朋友確實需要服用降壓藥來治療腎病,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跟大家說下腎病服用降壓藥的問題!
  • 腎內科常用的這類胃病藥,還能顯著延緩腎衰竭
    腎病在治療過程中,對於不同的病症以及腎功能的保護,常會用到多類藥物。長期服藥結果就是會影響到腸胃系統,對胃部有一定的損傷,為調養胃內部的環境,腎內科常會用到一類胃病藥,它就是碳酸氫鈉。想必大家對這類藥應該不是很陌生,除了腎病患者,本身有腸胃病的患者也會常用到這類藥物。碳酸氫鈉主要是起到中和調節胃酸的作用,以緩解胃酸過多出現的燒心、反酸的情況。平平無奇的胃病小藥片,竟能保護腎功能!
  • 腎內科專家已達成共識:此藥降尿蛋白,安全性好且顯效率高
    最近又有幾位腎病朋友諮詢我:患腎病了,血壓高,該吃什麼降壓藥? 我以為講過很多遍了,便不用再講了。但我沒意識到的是:新腎友永遠比老腎友多得多,關鍵藥物只講幾遍是遠遠不夠的。
  • 腎病如何控制高血壓?2類降壓藥還護腎,晚上吃最好
    降壓藥是腎內科常用到的一類藥物,有些患者本身存在長久的高血壓病史,離不開降壓藥,而有些患者則是因腎臟的損失出現了腎性高血壓,這些情況單純靠管理飲食或運動並不能控制,都需要系統性地服用降壓藥。血壓能否長期穩定與是否規範應用降壓藥的有直接關係。
  • 腎病治癒多年未復發的「過來人」給仍在治療的腎友之6條勸告!
    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別信某些醫生嚇唬人的那些胡亂說辭:「腎病都無法治癒」、「得了腎病都必須吃一輩子藥」、「慢性腎臟病終將發展成尿毒症」等等。雖然確實有一小部分慢性腎臟病最終發展為尿毒症,但是能夠完全治癒的腎病也多的是。
  • 女子雙腳水腫,診斷腎病症候群,直到出現咳嗽醫生才發現是肺癌
    完善了其他檢查,醫生給周女士的診斷是「腎病症候群」。這突如其來的診斷,讓周女士夫婦束手無策,終日彷徨。尤其是當她們自己百度查到一些關於腎病症候群的資料時,更是害怕不已,網絡上很多人說這個病需要吃大量的激素,最終人會變得其胖無比,免疫力下降,甚至會痛苦死去。
  • 【直播預告】腎內科周美霞:腎病通常悄悄地來,早發現早治療!
    數據顯示,我國慢性腎病發病率已達13%,2019年,我國在透(血透加腹透)患者人數已接近74萬。數據還顯示: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則低於10%。也就是說,90%以上的腎病患者都被「蒙在鼓裡」,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了腎病。那麼,如何知曉自己的腎有無問題?得了腎病,對生活會有哪些影響?腎病治得好嗎?腎病發展到最後都需要做血透嗎?
  • @長沙市民 冬天別讓腎病由「感」而發
    長沙市第四醫院腎內科專家介紹,冬季腎病高發,一部分是因為感冒而誘發急慢性腎炎、腎病症候群等疾病的新發病者;更多的是原有慢性腎炎、腎病症候群、高血壓腎病、尿毒症的患者,因感冒導致病情復發或加重而就醫。冬天是腎病患者一道難熬的坎。專家提醒,腎病患者在冬季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防止腎病由「感」而發。
  • 都說腎病要忌口,到底有哪些食物是腎友絕對不能吃的?
    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到醫院看醫生時,有的腎病朋友會主動詢問醫生:「我有什麼要忌口的嗎?」;醫生也會主動告訴患者:「每天的飲食需怎樣忌口!」。因此,他們的飲食要求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會各有各的忌口,也就是說絕對不能吃的食物也是不同的。當醫生並不完全了解患者具體病情時,腎友千萬別這樣問:腎衰了,到底有什麼禁忌?我是IgA腎病,有什麼不能吃?過敏性紫癜性腎炎,飲食忌什麼?
  • 從尿蛋白3+到停藥,腎病患者需抓住這4個時間節點!
    周遜 腎內科主任尿蛋白3+一般都屬於大量蛋白尿範疇,即腎病患者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3.5克(兒童患者應大於50mg/KG體重/每天),往往同時伴有雙下肢明顯水腫或合併有尿量減少,這常見於腎病症候群,比如膜性腎病、微小病變腎病及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等
  • 腎病多年,每天吃它,治療腎病最有效的方法,一輩子「腎無憂」
    大家好,我是中醫朱醫生。腎臟對於身體來說很重要,但它又比較軟弱,很容易遭到一些外界的影響而產生問題。一旦產生腎臟疾病,患者的腎功能會下降,會讓身體的毒素和廢物沒辦法排出體外,因而關於腎臟疾病要分外注重尿蛋白是腎病的重要指標,若持續陽性說明腎臟發生病變。腎小管和腎小球發生病變時,如腎病、各期腎炎和高血壓腎病等都會引起蛋白尿。為能防止腎功能惡化,避免發展到尿毒症階段,穩定好尿蛋白至關重要。
  • 慢性腎病患者的自我修養
    要控制好高血壓 如果腎友們有高血壓要積極調控血壓平穩。高血壓是導致腎臟損傷的重要原因,血壓控制的好不好,與腎病發展的快慢有明顯關係。長期高血壓 的患者,肌酐、尿蛋白都會居高不下,腎功能迅速下降。所以腎病患者控制血壓,要正確服用降壓藥、低鹽飲食、保證合理體重、限制飲酒並進行血 壓監測。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內科成功舉辦慢性腎臟病和血液淨化規範化管理...
    邀請了近30名國內知名腎臟病專家授課,包括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候任主委、解放軍總醫院腎臟醫學部主任蔡廣研教授,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腎病分會主委謝院生教授,解放軍總醫院南樓腎內科主任程慶礫教授,解放軍總醫院腹膜透析中心負責人周建輝教授,中華護理學會血液淨化分會主委、解放軍總醫院腎臟重症監護病區護士長向晶主任護師,中華醫學會腎病分會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腎內科賈強教授、張愛華教授,北京透析質控及改進中心主任
  • 腹膜透析在家就能洗腎 景市一院腎內科助腎病患者迎來新生活
    近年來,隨著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代謝性疾病發病率不斷攀升,慢性終末期腎病患者逐漸增多,透析需求日益增加。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的腎病患者目前的生活狀態都是一周有三天必須去醫院報到,沒有穩定工作,嚴重影響生活。如此繁瑣的過程,腎患者卻並不陌生。
  • 人民醫院腎內科服務病人的故事 
    腎內科醫護人員合照作為我區一個較為年輕的專科,上虞區人民醫院腎內科經過六年的發展建設,已讓越來越多的腎病患者選擇這裡、信任這裡。同時,腎內科組織成立了「腎友會」,並建立了微信腹透交流群,通過定期舉辦講座、發放宣傳資料、設立宣傳欄等方式,多形式全方位地對患者和家屬進行腎病知識宣教,尤其對個別情緒低沉的患者給予耐心細緻的心理疏導,以便更好地配合醫生治療。多項舉措在方便了患者的同時,也解決了家屬的後顧之憂,讓患者能規避風險、提高治療質量。
  • 腎病到底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腎內科醫生揭曉了答案
    有的人說,得了腎病要多喝水,也有人說要限水,到底該多喝還是少喝?其實,不同的腎病病種、不同的病情表現,飲水量要求是不一樣的。一部分人需要多喝,另一部分人需要少喝。哪些腎病患者要多喝水?3.發生感冒時腎病患者很容易感冒,尤其是伴隨著發燒、腹瀉時,身體會損失大量水分,導致血容量降低、腎臟缺血缺氧,需要及時補充水分,腎臟才能不受傷。如果感冒時有人對你說「多喝熱水」,這不是一句安慰人的話,真的切實有用。
  • 腎內科醫生揭曉答案,警惕這種腎病
    也有人覺得只要尿裡有蛋白就必須要重視,警惕腎功能損傷。到底誰對誰錯?其實誰都沒有錯。微量蛋白尿相對來說,確實不是很嚴重,比如尿蛋白定量表現為0.2g就可以稱為微量,對腎功能的影響不會太大。如果出現微量蛋白尿,且發現其中白蛋白成分比較高,也就是微量白蛋白尿,必須要多加重視。相比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尿蛋白肌酐比檢查,微量白蛋白尿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則反應的腎功能損傷更加敏感。
  • 腎內科醫生道出2點
    腎病大多會出現尿蛋白,主要是腎臟發生炎症反應後,造成了腎小球的損傷,基底膜受損使本不該出現在尿液中的大分子蛋白漏出來了,作為「漏網之魚」尿蛋白也很無辜。但當腎功能損傷不斷發生時,沒有一個分子蛋白是無辜的,因此為了保護腎功能,避免腎衰竭的發生,必須要儘量「消滅」尿蛋白。
  • 上海援助習水醫生方際:讓患者就近治腎病,變「輸血」為「造血」
    方際是上海市首批援黔醫療隊隊員、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醫生。2019年7月2日,他從1800多公裡外來到習水縣人民醫院,在腎內科執行為期一年的援黔醫療任務。 今年3月,錢原維出現高燒,腎病情惡化,在腎內科治療24天後基本恢復好了。現在只需定時來進行透析,和正常人沒有區別。
  • 致所有人:腎病來臨可能毫無徵兆
    醫生給我開了尿常規化驗,結果,尿蛋白3+,隱血3+!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懂,醫生自己在那看了半天,開了消炎藥讓我一個禮拜後複查,一周後,化驗結果還是如此。醫生建議我到腎內科看一下,我忐忑的掛了腎內科號。根據前兩次的檢查結果,腎內科醫生初步斷定我是「慢性腎炎症候群」,當即又給我開了很多查血的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