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醫院腎內科服務病人的故事 

2020-12-17 浙江在線

2017-05-10 20:03 |浙江新聞客戶端實習生 龔潔節 記者 陸軍

患者送來錦旗

「人民醫院腎內科的腹膜透析技術真好,我動手術三年多了,現在生活都很正常。」昨天,問起在腎內科一直進行腹膜透析治療的陸老先生,他對醫院的技術和服務讚不絕口,現在他平時自己在家護理,每個月來醫院做一次檢查,醫院都把他安排得妥妥的。高品質的醫療技術,以人為本的貼心服務,讓陸老先生甚為滿意。

腎內科醫護人員合照

作為我區一個較為年輕的專科,上虞區人民醫院腎內科經過六年的發展建設,已讓越來越多的腎病患者選擇這裡、信任這裡。

貼心服務 醫患同心共抗病魔

建立微信腹透交流群

「我的手機已經很多年沒有關機了,就怕病人聯繫不到我。」腎內科的腹膜透析專職護士黃曉棠這樣告訴記者,她們的手機永遠保持24小時開機,方便隨時接聽患者的諮詢電話。每一位病人都有自己的獨立檔案,全程記錄治療情況,給予相應的治療調整、病情評估、營養指導等。對於一些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患者,醫護人員會熱心地幫忙訂餐、接送。

同時,腎內科組織成立了「腎友會」,並建立了微信腹透交流群,通過定期舉辦講座、發放宣傳資料、設立宣傳欄等方式,多形式全方位地對患者和家屬進行腎病知識宣教,尤其對個別情緒低沉的患者給予耐心細緻的心理疏導,以便更好地配合醫生治療。多項舉措在方便了患者的同時,也解決了家屬的後顧之憂,讓患者能規避風險、提高治療質量。

幫病人換腹透液

據該科室周愛娟主任介紹,對每一位新腹膜透析置管患者,腎內科的醫護人員都必須在他們出院後進行一次家訪。「我們主要是上門了解病人的居家腹透情況,評估患者家庭環境適不適合進行透析,操作不熟練的患者要規範他們的操作。有一些患者居住得較為偏遠,來醫院一趟特別困難,所以我們也會順便去他們家裡抽取血樣,或者幫忙更換導管。」

家住豐惠鎮的王阿姨已有五年腎病史,開始時她身體虛弱得連走路都費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如今的她生龍活虎,臉上看不出一絲病態,買菜、做飯、洗衣、養雞、接送外孫上下學,甚至積極地參加社區中老年活動,儼然是一個正常勞動力。「多虧了腎內科的醫生護士,她們經常關心我,還上門看望我。沒有她們,我哪能活得這麼長久。」王阿姨樸實的話語中透著滿滿的感激之情。

相依相伴 給了腎友家的溫暖

腎內科醫護人員交班

小竺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尿毒症患者,因為孩童時期的小兒麻痺症,導致他在智力發育上存在一些障礙。不認字的小竺每每與腎內科的醫護人員交流都靠動作比劃。「我們和小竺相處多年,所以溝通完全沒有問題。他一個手勢我們就知道他要幹嘛,大家相依相伴,彼此已經形成了默契。」周主任說。

小竺的父母都年事已高,父親長年打零工為兒子賺醫藥費,母親因為車禍腿腳有傷殘。每次小竺來回醫院都牽動著全科上下的心,大家都會在小竺回家後打電話確認他是否平安到家。護士們看到小竺衣服單薄破舊,就常常記得帶一些乾淨的閒置衣物送給他。小竺的母親不止一次聲淚俱下地在電話中感激周主任和諸位醫護人員的關心。

除了小竺,每一位來腎內科的病患,都感受到了醫護人員家人般的關懷。得知低保戶劉奶奶生活困難,徐醫生慷慨地接濟,默默做好事,低調不言傳,直到劉奶奶向護士感嘆徐醫生的心善,大家才知道徐醫生的善行。突遇變故的朱阿姨慌神憂慮,腎內科的白衣天使積極為她組織募捐活動。仁仁醫者心,濃濃醫患情。所有的一點一滴都彰顯著腎內科的人間大愛,每一位患者也對腎內科的醫護人員有著無限的信任與依賴。

精湛技術 保駕護航腎病患者

腹透宣傳資料

腎內科周愛娟主任說,醫院對於尿毒症患者主要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治療方式。科室目前共有10名醫生,31名護士,月門診量達1000至1500人次,血透中心擁有血液透析機器49臺,年透析量高達2萬餘人次。從2011年成立專科以來,她們就開展了腹透置管術和腹透治療術,現有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200餘人,醫療技術水平在上虞區處於領先地位。

周主任說,腹透病人購買透析液後,經醫生指導,基本可以居家自理。因而,腹透具有兩個優點:一是可以保全病人的殘餘腎功能;二是讓患者回歸社會。「幫助他們重新走進生活,才是我們工作的真正意義。」

腎內科周愛娟主任和護士查房

腹透的安全性,離不開相當完善的培訓體系和管理團隊。為了讓腹透患者能更好地居家護理,腎內科的醫護人員充當了「老師」的角色。她們對來診患者進行系統、反覆、強化的教育及再培訓,在患者住院期間指導其學習腹膜透析,並會出一份考卷,檢查患者的學習成果。碰到考試沒通過的患者,醫護人員會幫助患者查漏補缺,直到患者完全正確掌握腹膜透析的技能。患者出院後,護士們通過電話隨訪、家訪等方式持續跟進患者的病情,以減少感染等異常對患者身體帶來的損害。

這裡有環境優雅的腹透換液室、專科門診、腎內病房、血液透析中心,科室長期與國內知名醫院保持學術交流,派青年醫生參會、研修。每一位醫護人員都竭誠為廣大尿毒症患者提供更為高質量、安全的醫療護理服務。

    「腎」情無限,透靚人生。這八個大字醒目地張貼在腎內科的牆壁上,這也是每一位腎內科醫護人員的工作宗旨。她們用滿腔熱忱踐行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承諾,共同守護著我區人民的「生命之源」。

 

1494417800000

相關焦點

  • 德州市人民醫院腎內科評定為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
    腎內科是德州市及德州市人民醫院重點扶持和發展的科室之一,為德州市血液透析質控中心掛靠單位。腎內科是德州市唯一獨立設置的專業臨床科室,且覆蓋冀東南部分縣市如故城縣、吳橋縣、景縣等。醫院為腎內科改建擴建了病房及透析中心,購置醫療設備如尼普洛和費森尤斯血液透析機、血液濾過機、電除顫儀、心電監護儀、微量泵、輸液泵,有力地促進了腎內科醫療技術和服務能力的快速發展。
  • 上海長徵醫院腎內科血液透析中心夜間服務探訪記
    但上海長徵醫院腎內科血液透析中心是個例外——這是全國唯一一家提供24小時服務的血透中心。  為什麼一個腎內科血液透析中心要開夜班?  「因為需要血透的病人太多了,每天多開一班,就可以多讓80位患者得到治療。」  「因為夜間這8小時一班的長時間透析,可以讓部分病人獲得更理想的治療效果。」
  • 普洱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成功開展腹腔鏡下腹膜透析管復位術
    原標題:普洱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成功開展腹腔鏡下腹膜透析管復位術7月15日,普洱市人民醫院腎內科聯合肝膽外科成功開展腹腔鏡下腹膜透析管漂管復位手術。近日,一位瀾滄縣「尿毒症」患者入住普洱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患者需要行腎臟替代治療,因家住偏遠山區,不方便長期行血液透析治療,只能選擇行腹膜透析治療,可是腹膜透析治療十天後患者開始出現腹透液流出困難:時間較長、超濾較少、甚至呈負超濾,複查腹部平片提示漂管,囑患者行手法復位卻無效。
  •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成功探索設立 「個案管理師」 比患者更關心...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20日披露,概算腎內科醫護人員與透析的腎病患者齊聚一堂,一群平均年齡超過70的老人一起度過了難忘的「110個月的生日」。醫護人員表示,恰逢醫院建院110周年,也希望能和患者共享喜悅。  今年的「最強腎鬥士」夏阿姨在這個新生生日會上表達了對醫護們最深的感激之情,她還特別感謝了自己專屬的白衣天使、個案管理師——腎內科護士吳慧嫻。
  • 鄒平市人民醫院:用實力承負患者信任情
    儘管疫情當前,但人民群眾的就醫需要卻時時存在,對鄒平市人民醫院的信任與選擇也絲毫未減。就拿慢性病人居多的腎內科來說,疫情期間病人數未有明顯下降,重症病人也較多,20多個住院患者中5個病危,8個一級護理。
  • 腹膜透析在家就能洗腎 景市一院腎內科助腎病患者迎來新生活
    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的腎病患者目前的生活狀態都是一周有三天必須去醫院報到,沒有穩定工作,嚴重影響生活。如此繁瑣的過程,腎患者卻並不陌生。今年6月,如今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成功引進腹膜透析,讓患者在家就能進行腹膜透析,患者可不受任何約束地安排日常生活或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對患者重返社會。
  • 花垣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超聲引導經皮靜脈球囊擴張成形術
    12月9日,在花垣縣人民醫院腎內科病房,該院腎內科主任張勇正在為病人進行舉臂試驗。他舉起患者右手與身體成90度,立即可見患者上臂的瘻口處血管呈波浪衝水狀起伏。「你的血管現在通透良好,肺部感染情況也好得差不多了,過兩天就可以出院了。」張勇笑著告訴患者。
  • 即墨市人民醫院:北京知名專家聯合來即 今日就可預約
    為了讓患者就近享受高端的診療服務,7月8日——9日,即墨市人民醫院邀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的胸外科、血液科、皮膚科、腎內科、呼吸內科等5個專業的全國知名專家坐診。  知名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  主任醫師   教授 劉彥國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血液科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石紅霞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陳雪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 腎內科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譚昭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 呼吸內科 主任醫師 教授 陳欣
  • 留醫部的故事︱27年前,郭富城專程到深圳市人民醫院慰問病人
    1983年夏天,因為擔心調入之後一家老小能否生存下去,所以利用「病假」偷偷從湖北武漢趕到深圳進行「秘密考察」的陳智明,做夢也不會想到,在短短的5年時間後,自己會成為這座城市最好的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留醫部)的院長。從他與留醫部的故事可以看出,包容、開放和唯才是舉的深圳經濟特區,確實是很多人「夢開始的地方」。
  • 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腎內科成功完成首例人工血管內瘻成行術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通訊員 陳紅雲 張海燕)近日,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腎內科成功完成該院首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標誌著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術邁上新的臺階。51歲的羅女士,8年前被確診出患尿毒症,在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進行血液透析。
  • 解放軍第302醫院與蘭州第二人民醫院成為技術協作醫院
    解放軍第302醫院與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揭牌籤約儀式現場。醫院與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籤訂技術幫帶協議,這標誌著兩院正式成為技術協作醫院。 根據協議,兩家醫院將發揮各自優勢,在醫院管理、臨床會診、教學查房、專題講座、技術交流、聯合會診、快速轉診、人才培養、科研協作、應突處置等方面開展富有成效的協作,特別是在傳染病、感染性疾病和肝病的學科、人才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內科成功舉辦慢性腎臟病和血液淨化規範化管理...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開業六周年之際,為提高慢性腎臟病和血液淨化規範化管理,腎內科在11月14-16日成功舉辦了3場繼教會,線上總觀看量1萬餘人次,300餘人持續在線,獲得了廣泛好評。 繼教會圍繞「血液淨化中心感控管理與質量持續改進」、「慢性腎臟病和血液淨化規範化管理」及「促進慢性腎臟病診治水平提高」。
  • 十院推行「個案管理師」,「人盯人」的護士每個病人都想要
    圖說:個案管理師王文協在隨訪門診接待患者 攝影/石慶(下同)不久前,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腎內科醫護人員與透析的腎病患者齊聚一堂,一群平均年齡超過70的老人過起了「110個月的生日」。「個案管理師」這個名詞聽上去有點新鮮,其實從2017年以來,「個案管理師」已經成為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一個頗有特色的崗位,是一群「比病人自身更關心著病人健康」的人。
  • 市人民醫院南朗分院掛牌
    10月9日上午,市人民醫院正式全面託管南朗醫院,市人民醫院南朗分院正式掛牌。這是我市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道路上邁出的又一大步。副市長徐小莉出席相關活動。南朗醫院始建於1955年,是全鎮唯一的二級甲等公立醫院。
  • 匠心服務!滄州這家醫院打造人民的健康家園
    多年來,滄州市中心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主線,以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面建立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目標,持續改善醫療服務質量,上設備、強技術、行大愛、暖服務,紮實推動醫院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在讓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基礎上,多措並舉、用心用情優化服務,在預約診療、一站式服務、醫療質量、急診急救、醫院環境衛生治理、信息推送及查詢、人文關懷
  • 濰坊市人民醫院:健康扶貧勇擔當 為民服務踐初心
    踐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初心與擔當,濰坊市人民醫院的格局不拘於此。醫院持續深化人文建設,不斷提升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水平。  全面啟用外科樓和綜合病房樓,成立「濰坊市醫學人工智慧聯盟」,打造智慧門診品牌,推進智慧藥房建設,掛牌「濰坊市人民醫院網際網路醫院」,預約掛號全部接入省預約診療服務系統平臺,預約診療率達75%。實施錯時門診,開設知名專家門診,滿足了患者不同需求。門診病人滿意度和出院病人滿意度持續提升。
  • 城醫故事紀雲龍:患者眼中的「話嘮」大夫
    「醫生職責就是治病救人」是城陽區人民醫院腎內科醫生紀雲龍經 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紀雲龍在城陽區人民醫院一直從事腎內科的臨床診療工作,目前在醫院境外發熱門診工作。他是保腎、護腎的「話癆大夫」,也是疫情防控一線的 「白衣戰士」。
  •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腎內科開始收治患者
    12月1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腎內科開科,目前已開始收治患者。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腎內科病房位於阜外醫院科研樓4層,編制床位37張,目前,科室聘請北京協和醫院的李學旺教授作為首席專家,有腎內專科的臨床醫師3名:主任醫師1名及主治醫師2名。
  • 27年前,郭富城專程到深圳市人民醫院慰問病人
    1983年夏天,因為擔心調入之後一家老小能否生存下去,所以利用「病假」偷偷從湖北武漢趕到深圳進行「秘密考察」的陳智明,做夢也不會想到,在短短的5年時間後,自己會成為這座城市最好的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留醫部)的院長。從他與留醫部的故事可以看出,包容、開放和唯才是舉的深圳經濟特區,確實是很多人「夢開始的地方」。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一周精彩新聞 5分鐘全了解
    為期一天半的會議,回顧2018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發展之路,共同謀劃醫院建設未來發展的方向,推動醫院全面可持續發展。   我院召開本科生寒假返校座談會   為深入了解學生在校學習生活需求,準確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切實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與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019年2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召開本科生寒假返校座談會,黨委陳紅松副書記、教育處和學工、教學方面負責人和相關老師,與2016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