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在線訊(記者邵巧宏通訊員郝曉帆褚晶君孫煜坤厲靜)
前不久,一位寧波父親寫給考上北大兒子的一封家書,刷爆了朋友圈。今年中秋節前,寧波大學的2907名大一新生,也忙著寫上了家書。
2907名學生,2907封滿載濃情的家書,中秋節前陸續從寧波寄出了。
算算時間,大多數家書應該能到家長手裡了。
可尷尬的是,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原因竟是「95後」不會寫信了。
不少「95後」寫紅了眼眶
「小姚同志,我在大學裡一切都好,學長、學姐們都很熱情,舍友們也很合拍,總之一切都好,你們在家裡不要太想我哦……」在寧波大學一個階梯教室裡,姚美倩在信紙最後畫了個大大的笑臉,結束了這封給父母的信。
這些「95後」,幾乎從未給父母寫過信,不少人都寫紅了眼眶。來寧波上大學是新生小娜第一次離開家鄉新疆,她坐了近一個星期的車才輾轉來到學校。她說,她不確定這封家書要在路上走多久,而且就算收到,文化不高的父母也無法完整讀下來,但是小娜堅持要寄出去,她說,埋藏在心裡的愛,這次一定說出來。
有些同學還隨信寄出了自己軍訓時的照片,有的直接在《此間寧大》明信片上寫信,還有人在信中附上了小禮物。
信封格式不符2907封家書退回50多封
中秋前後,這批書信陸續經平郵發往全國各地。然而濃情家書寄出去不到一周,學校已經陸續收到50多封退信。
至於退信的理由,有「家庭信息不詳細、(收)寄件人沒有寫姓名、收寄件人位置寫反了……」,各種奇葩原因讓負責本次活動的陽明學院輔導員王智騰哭笑不得。
現代社會通訊十分發達,學生們更愛用微信、QQ等即時聊天工具,在這批「95後」中,很多人從未寫過信,可家書的意義卻是不可磨滅的。
已經收到信的2015級機械類3班蔡欣悅的父親表示,作為家長,十分感激學校提供這樣一個機會。「父母與子女之間總有難以說出口的話,一封家書給了我們傾聽的機會。」
連結:中文信封正確書寫方式
不可否認,現代通訊發達了,書信確實已慢慢遠離,但信紙曾經蘊藏了我們多少的記憶,筆尖流淌的溫情,也不是現代科技能替代的。
因此,還是有必要來說說中文信封的正確書寫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寫收信人的地址。地名順序為省、市、縣、街、門牌號碼。如果是給農村寫信,還要寫上鄉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畫著六個方格,應在裡面填上收信人的郵政編碼。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間寫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據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後面寫「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
3、在信封的第三行寫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應在信封的右下角填上寄信人的郵政編碼,信件萬一出現投遞困難的情況,郵局可以憑藉這些信息,把信退還給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邊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邊20毫米以下的區域是條碼列印區,不要在這個區域裡寫字或署名,以免影響投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