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錯誤被退回

2020-12-12 三秦網

一位新生寫給父母的明信片。

「小姚同志,我在大學裡一切都好,學長、學姐們都很熱情,舍友們也很合拍,總之一切都好,你們在家裡不要太想我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姚美倩在信紙最後畫了個大大的笑臉,結束了這封給父母的信。

這是寧波大學陽明學院近日組織一次寫家書活動,來自68個班級的2907名大一新生,各個給自己的父母家人寫了一封家書。

在想像中,這封信必然會讓孩子們的父母感動又欣慰;沒想到的是,不少同學寫著寫著,就已經紅了眼圈。

他們說,離開父母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這些寫給父母的家書

讓動筆的孩子自己紅了眼圈

「現在的爸爸對我很好,從來不會讓我感到自己是個外來人;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成了一名大學生了…………」

這是一封寫給天國父親的家書,廣西籍的大一新生黃小梅,寫著寫著,泣不成聲。

為什麼想哭,黃小梅說,這還是自己第一次給已經去世的父親寫信,開始動筆了,才發現自己有多想念爸爸,對母親有多抱歉。

和小梅一樣,很多「95後」新生在寫信時都紅了眼眶,甚至低聲抽泣。

「爸爸媽媽,我很好,不用擔心我。」

「爸爸媽媽,學校裡的學長學姐都很親切熱情,我認識了很多人。」

「我會認真學習,爭取拿到獎學金的。」

…………

來寧波上大學,是新生小娜第一次離開家鄉新疆。為此她坐了近一個星期的車,行程數千公裡。

這次寄出家書,她不確定信要在路上走多久,而且就算收到,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恐怕也無法完整讀下來,但是小娜說,埋藏在心裡的愛,這次一定說出來。

有些同學把自己軍訓的照片洗出來一起郵寄,有的同學直接在《此間寧大》明信片上寫信,還有同學在信封中附上小禮物。

這些孩子說,只有自己生活了,才知父母恩,才知道為人父母的不易。

地址錯誤

2907封家書被退回50多封

現代社會通訊十分發達,微信、QQ等即時聊天軟體更是95後同學的最愛,「家書抵萬金」的時代也許已經過去,但家書的意義卻是不可磨滅的。

已經收到信的2015級機械類3班蔡欣悅的父親表示,作為家長,十分感激學校提供這樣一個機會來更深層次的了解自己的女兒。

「在一個家庭裡父母與子女之間總有不想說或難以說出口的話,但一封家書給了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聽到了女兒平時不曾說過的話。」

2015級臨床醫學1班滕翔的父親表示,這是自己孩子第一次給家裡寫信,看到信後感到非常開心。

「他說了學校的情況,讓我們放心,說自己在學校過得很好,也讓我們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孩子真懂事了。」

這批書信在中秋前後由平郵發往全國各地。然而濃情的家書寄出去不到一個星期,除了不少路途遙遠還沒有寄到的,學校已經陸續收到50多封退信。

「家庭信息不詳細、(收)寄件人沒有寫姓名、收寄件人位置寫反了…………」各種奇葩理由層出不窮,讓負責本次活動的陽明學院輔導員王智騰哭笑不得。

「前幾年的幾屆學生很少出現這種狀況,在『95後』的這一群學生中,書信在不斷退出他們的世界,這也是我們倡導寫家書的原因之一。」

(記者 邵巧宏 本報通訊員 郝曉帆 褚晶君 孫煜坤 厲靜/文 戚家超/攝)

相關焦點

  • 一大學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錯誤被退回
    通訊發達的今天,我們是不是該重溫貼郵票寄封信的溫暖  寧大新生的2000多封家書 通訊員 供圖  寫信,在手機、電腦風靡的當下,你還幹過這事嗎?這不,中秋節寧波大學陽明學院2015年級的2907名新生分別給自己的爸媽寫了一份家書,算算時間,這份家書也應該到家裡了。只不過,這途中發生了一點不怎麼愉快的事情,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  不禁讓人疑惑,這僅僅只是95後的學生不會寫信嗎?還是當下不少人的通病?
  • 寧波大學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格式錯誤被退
    這不,中秋節寧波大學陽明學院2015年級的2907名新生分別給自己的爸媽寫了一份家書,算算時間,這份家書也應該到家裡了。只不過,這途中發生了一點不怎麼愉快的事情,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不禁讓人疑惑,這僅僅只是95後的學生不會寫信嗎?還是當下不少人的通病?
  • 2907名大學新生寫家書 50多封信被退回
    這不,中秋節寧波大學陽明學院2015年級的2907名新生分別給自己的爸媽寫了一份家書,算算時間,這份家書也應該到家裡了。只不過,這途中發生了一點不怎麼愉快的事情,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  不禁讓人疑惑,這僅僅只是95後的學生不會寫信嗎?還是當下不少人的通病?
  • 信封格式錯誤無法投遞!寧大新生50多封家書被退
    寧波在線訊(記者邵巧宏通訊員郝曉帆褚晶君孫煜坤厲靜)  前不久,一位寧波父親寫給考上北大兒子的一封家書,刷爆了朋友圈。今年中秋節前,寧波大學的2907名大一新生,也忙著寫上了家書。  2907名學生,2907封滿載濃情的家書,中秋節前陸續從寧波寄出了。  算算時間,大多數家書應該能到家長手裡了。
  • 大學生寫家書出洋相讓人遺憾,我們該如何感恩?
    導語:近日,寧波大學陽明學院組織了一次寫家書活動,2907名大一新生給自己的父母家人寫了一封家書。然而濃情的家書寄出去不到一個星期,學校已經陸續收到50多封退信。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錯誤被退回  「小姚同志,我在大學裡一切都好,學長、學姐們都很熱情,舍友們也很合拍,總之一切都好,你們在家裡不要太想我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寧波大學陽明學院組織新生寫家書,家長:孩子一夜間就懂事了
    寧波大學陽明學院組織新生寫家書,家長:孩子一夜間就懂事了 曾毅、遊玉增、郝曉帆/光明日報 2015-11-07 08:56
  • 中國家書的源流體例和格式
    家書作為一種獨特的文體,在體例和格式上都有具體要求,在行文上因接受書信者的身份地位、長幼尊卑不同而有許多不同的講究,在遣詞用句上也有具體規定,許多講究和規定一直延續到現在(臺灣省、香港及海外華僑之中多見,而祖國內地已不多見)。
  • 老奶奶27字家書感動網友 家書抵萬金仍需傳承(圖)
    陽慧 攝 圖片來源:揚子晚報  家書是親人的關愛  據《揚子晚報》消息,11月1日,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王詩佳意外收到一封來自祖母的家書,全篇只有27個字:「多吃點,不要減肥,晚上不要出門,照顧自己,常回家,給你做你愛吃的。」歪歪扭扭的鉛筆字,沒有標點,六個簡短的句子,組成了這封「超短」的家書。
  • 衡水中學50米家書!打動教育部的家書!這些家書怎會如此特別
    今天是2021高考倒計時186天,今天小金給大家展示兩份寫給學子的特別家書!一封是寫給衡中學子的50米長卷,一封是驚動教育部的家長寫給孩子的家書!這兩封家書有怎樣的特別,聽小金娓娓道來。50米長卷的家書二尺寬的生宣紙,方寸大的楷體字,整整齊齊排出了一幅50米的長卷。這幅書法作品的內容是《衡中成人禮賦》,之所以有50米長,因為上面寫了1000多名衡中學子的名字。
  • 世界郵展首次設立家書類展品,「中國石油師」家書反映石油工業70年...
    總之,家書的類別較為豐富,較為全面地體現了中國家書的風貌。「中國石油師」家書反映石油工業70年變遷家書反映了近代以來中國的歷史,是社會變遷的一面鏡子。1952年8月1日,在陝西古城漢中,解放軍第19軍第57師近8000名將士整體改編為「中國石油師」,開始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艱苦創業。
  • 多位名人家書首度曝光,40封家書被浙江省檔案館永久收藏
    尺牘雖短寸心長,萬金難抵一家書。從傳統的手寫信紙,到後來的電腦郵件,再到現在的手機微信,無論通信方式如何變遷,不變的是字裡行間流淌的情誼。有人說家書能道出羞於表達的親情,有人說家書是最美的家風傳承,也有人說,家書是不說謊的歷史。
  • 成都一學校輔導員在新生家書裡悄悄放入軍訓照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8日訊(記者 張近春)56封家書,已全部貼上郵票、寫上地址……9月16日,成都五月花高級技工學校計算機與藝術系二班輔導員田致榮整理完辦公桌上高高一摞信件。「這些是我班上剛參加完軍訓的56名新生寫給家長的信,裡面記錄了他們開學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軍訓感悟等。學生寫好後,交到我這裡統一郵寄。」田致榮透露,在每封信裡,他還悄悄放入一張學生的軍訓照。
  • 中國人家書發掘記:一條廣播引出家書徵集路,5萬封字字是金
    作為親人間溝通情感的載體,家書這種形式似乎已經遠離了我們的生活。但有一個人,用了十餘年的時間,徵集到5萬多封家書,記載下國人濃濃親情的同時,也把家書中承載的禮儀、文化進行傳承。他就是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副館長、全國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秘書長張丁。
  • 安慶師範大學4500名新生給父母寫「第一封家書」
    安慶師大4500名新生給父母寫「第一封家書」安慶師大4500名新生給父母寫「第一封家書」在4千多封家書中,還有一份特殊的「心聲」,它的主人公是傳媒學院2016級新生輔導員李俊,今年剛剛碩士畢業參加工作。當天晚上,李俊給新生布置完「大學第一封家書」的活動後,10點多回到宿舍。他思緒難平,想起大一生日晚上,自己給父母寫信的情景。
  • 全國青少年家書寫作暨家書徵集活動在京啟動大小學生分享家書記憶
    隨後,在「家書朗讀」環節,著名朗誦藝術家陳鐸朗讀了1959年10月1日傅雷寫給長子傅聰的家書,著名朗誦藝術家虹雲朗讀了趙一曼烈士寫給寧兒的兩封家書,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2013級本科生馬汀蘭朗讀了當代大學生的家書,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曾獲央視「2016中國讀書少年」全國總冠軍的葛天宇朗讀了自己2015年寫給爸爸媽媽的一封家書,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部宣傳幹事陳晨朗讀了軍人家書
  • 「封藏」50天的文言家書令人淚目,援鄂醫生趙春光細述家國情懷
    清明期間,趙春光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封家書,獲得眾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讚,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媒體也進行了報導。趙春光是湖南援鄂國家醫療隊隊員、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這封信是他在武漢期間寫的,信中充滿了義無反顧和忠孝兩難的家國情懷。趙春光家書近日,趙春光接受湘聲報記者採訪,講述了生死救援之外的許多故事。
  • 國學大會家書傳承家風家教,500封家書獲百萬點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2019國學大會進校園公益活動自開賽以來,不光收穫了小選手們的積極參與,也得到了學生家長們的廣泛支持,「國學家書」上線短短兩天,就收穫了近500封家書,點擊總數近100萬次。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國學的傳承不僅限於校園中的詩詞佳句,更體現在家庭的言傳身教之中。
  • 千名學生操場寫家書 女生愧疚:「寫信的格式都忘了」
    ……」12月25日,成都五月花高級技工學校的操場上,近千名學生席地而坐寫起家書。隨後,輔導員買來了信封、郵票,並幫學生寄出家書。上午9時,該校學前教育系的同學們搬著小板凳,來到操場上。系主任向輝說:「同學們,今天的課程內容是寫一封家書,寫下自己對爸媽的感恩與思念,也可以畫出與父母相處的一瞬間。」同學們將信箋鋪在小板凳上,坐在地上寫起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