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執法
交通執法信息中心
關注
有信仰的他活得像一束光
——追記湖南婁底市公路路政管理執法支隊支隊長李益仲
記者 黃雄 實習記者 吳新春
「他心裡只有工作,那天好不容易答應早點休息,給他用熱水泡完腳就睡了,沒想到他現在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談及丈夫的離世,李益仲的妻子劉曉玲悲痛欲絕。
3月7日晚,抗疫期間連續奮戰41天後的湖南省婁底市公路路政管理執法支隊(以下簡稱「市路政支隊」)支隊長李益仲,因勞累過度心臟驟停不幸離世,年僅47歲。
光源者,先熠熠生輝,後照亮他人。有信仰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每每回憶起與李益仲的過往,與他共事多年的領導、同事沒有一個不淚目,發言時幾度泣不成聲。深入了解李益仲的事跡,不得不為他的高尚情懷所動容。「李益仲」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名字,而是一個發著溫熱光芒、有血有肉有信仰的共產黨員,在為人處世、幹事創業上,有著這個時代黨員幹部應有的新風貌、新作為、新境界——
謀事:他是一個勤懇做事、勇於擔當的人
同事:「我連續幾夜失眠,至今都沒法接受他突然離世。」
3月10日,記者走進婁底市公路養護中心的辦公樓,入目環境有些壓抑,見到的每個幹部眼圈泛黑,顯然還沉浸在李益仲離世的悲痛之中,連日來都沒休息好。
來到會議室,幾張薄薄的白紙承載著李益仲的簡要介紹,靜靜地躺在桌上。1997年7月,李益仲畢業於湖南省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同年分配到婁底市公路系統,先後在工班、收費站和婁漣公路管理所工作;2014年聯合治超以來,擔任婁底市治超辦綜合、路面組副組長,負責市治超辦日常工作;2016年12月,任婁底市公路路政管理執法支隊副支隊長,主持支隊工作,2018年兼任和家超限檢測站負責人、婁星區治超辦常務副主任一職。
「李益仲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後湧現出來的優秀共產黨員,他用生命詮釋了『甘為路石、敢承大重』的湘路精神。」婁底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文偉介紹,李益仲去年6月才正式被任命為支隊長,試用期至今都還沒結束,此前都是以副科級身份主持兩個正科級單位的工作。
洪峰是和家超限檢測站站長,2019年6月到任,此前是路政支隊副支隊長,早在2004年便開始與李益仲共事。「他就是這樣任勞任怨,我們還在婁漣公路管理所的時候,他就是辦公室主任兼人事股長和財務出納。」洪峰介紹說。
個頭不高,慈眉善目,身材圓潤敦實,眼神清澈篤定,笑起來謙遜低調、溫文爾雅,這便是李益仲生前影像給人的第一印象。正如外表的憨厚,每個人談起他,首先想到的都是其做人低調、幹事積極、為人熱情。
「因為治超工作繁雜,加班是常有的事,所以我年終考核出勤天數是320多天,李支比我還要多。」市路政支隊路面治超大隊長匡小球介紹,他在李益仲身上學到了「今日事今日畢」,能今天做完的工作絕不留到明天。
時間倒回3月5日,周五的早晨很多人已經感受到周末即將到來的喜悅,而作為黨支部書記的李益仲則在協調將原定九點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提前至八點多,因為會後他得趕赴長沙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工作。
「疫情大考告訴我們堅定『四個自信』的理由」,這是會上李益仲為支部黨員上的黨課標題。活動結束時已是10點鐘,沒有稍作休息,他隨即與其他同事開車趕往省公路事務中心。上午匯報完,下午還需要與其他對口處室溝通。受疫情影響,期間的午餐只能買了盒飯坐在路邊解決。
工作接二連三,源源不斷。李益仲從長沙回到辦公室已是下午快五點鐘,接到中心辦公室的通知,他需要儘快交一份交通頑瘴痼疾整治方案。由於臨近下班,不忍下屬加班,便一如既往地由自己操刀。
「李支是我的直接領導,凌晨給我發文件是常有的事,周六我因為要到辦公室拿本書,便看到他一早就在辦公室起草周日去新化縣督查暗訪的工作方案,沒想到是最後一面。」市路政支隊內勤胡杜娟熱淚不止,「我連續幾夜失眠,至今都沒法接受他突然離世。」
胡瓊妮是最後一個與李益仲通電話的人。作為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的宣傳幹事,她原計劃和李益仲周日一同前往新化縣,因為李益仲不僅要去暗訪,還將代表中心慰問並協同採訪報導新化縣一名病倒在崗位上的公路人。她紅著眼睛說:「我們溝通到晚上10點多鐘,掛電話的時候,李支還在叮囑我注意休息,沒想到當天晚上就陰陽兩隔了。」
「讓我來咯!我來負責弄完!」這是李益仲的口頭禪。投身公路事業的21年中,李益仲以「甘為路石」的精神,守護著轄區600公裡幹線公路,用路政先鋒的責任與擔當,確保每一寸公路暢安。
執法:他是一個鐵面無私、牢守底線的人
企業主:「我的採石場是全市最大的一家,他連一包煙都沒有收過我的。」
婁底作為湖南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運輸市場十分活躍,涉路違法行為不斷,治超工作也因此風險很高。不少司機為追求利益經常鋌而走險,不僅超載貨物製造安全隱患,還經常暴力抗法。2016年,和家超限檢測站路政治超員王宇便遭遇暴力抗法,被貨車碾壓致死。
即便如此,為了保障群眾平安出行,為了防止發生運輸車輛因超限超載引起的交通事故,在違法違規行為面前,李益仲從不退縮。
2019年初,李益仲帶隊結束對冷水江市路政工作的年終檢查,在前往新化縣的途中,發現兩輛運輸車形跡可疑,雖然車輛都蓋著篷布,但出於職業敏感性,他懷疑貨車超載便前往攔截。
「兩輛運輸車相隔很遠的停在路邊,司機看到路政執法車後早已鎖車走了,由於沒帶傘,李支便下車淋雨盯守,並讓我開車去盯住另一輛,還聯繫了屬地兩個公路局前來執法。」市公路養護中心法規科科長劉要輝介紹,當天由於是晚上,又是年關,還下著大雨,正是運輸車超載的多發期。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執法,李益仲一共蹲守到3輛超載車輛,共處罰款36900元。由於運輸車司機彼此之間都有聯繫,李益仲預判不會再有車輛超載經過後,便安排收隊撤離。而此時,他早已全身溼透。
「支隊的執法權威還得益於李支的鐵面無私。」市路政支隊婁星區治超大隊中隊長張宏介紹,面對因貨車超載被查而找上門來的自家親戚,李益仲從不包庇,不僅主動讓親戚接受處罰,還叮囑其保證不再超載。
超載超限車輛被查後,都會被路政支隊安排到指定的民營停車場卸貨,交清罰款和卸完貨後才準離開。李益仲在檢查中發現停車場管理方存在自行讓貨車超載駛離的現象,立即對停車場的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停車場負責人說李支油鹽不進,好話說盡都沒用,送5萬現金給他也被拒之門外,最後仍依法依規處理。」婁底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駐市治超辦民警趙裡仁表示,李益仲雖平易近人,但執法起來毫不留情。
治超工作難度大、矛盾多,長期「深耕」在治超一線的李益仲任勞任怨,根據婁底實際,他創造性地提出「三地兩路」聯合工作方案、推行「高速入口非現場執法」、搭建「治超源頭管理系統」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治超婁底經驗」一度成為全省首創,獲得省、市等領導的高度認可。從2015年開始,婁底市的治超持續保持在全省第一方方陣。今年1月4日至3月6日,全市共檢測車輛12316臺次,查處超限超載車輛144臺次,卸載超限超載貨物2422噸,實現了抗疫、治超兩不誤的工作格局。
「我的採石場是全市最大的一家,他連一包煙都沒有收過我的。」婁底市文正建材有限公司壩塘採石場負責人賀碧如介紹,該採石場有往來運貨車輛20餘輛,日產萬噸砂石,日效益達15萬元。李益仲不僅不吃拿卡要,還積極主動作為。
據介紹,該採石場因過磅系統故障被停業整頓,在疫情期間整改完畢,於2月28日周五提出復工驗收申請,按常理機關周五事情多,且各部門聯審需要時間,辦結起碼得到下周一。
了解到採石場員工已全部到崗,耽誤兩天對企業便是30萬元的損失,李益仲克服困難,周六一早冒著細雨,率領市、區兩級治超辦的工作人員帶著公章和防疫物資到採石場聯合驗收。驗收現場,治超執法人員仔細查看了該企業的防疫工作開展情況、治超臺帳、源頭管理系統等工作,驗收合格後,當場「通過」並蓋好公章……當機器的轟鳴聲再次響起,面對著井然有序的生產、運輸場面,李益仲的臉上也洋溢起欣慰的笑容。
待人:他是一個憨厚實在、孝順顧家的人
母親:「他電話沒人接,發生什麼了?我承受得住。」
「他晚上總在單位加班,回來時母親、孩子早已經睡了,經常一周都見不到人。」聚少離多是公路人家庭的常態,回憶起與丈夫的過往,劉曉玲撕心裂肺,「我們剛約定好以後只是寫材料的話,就在家裡寫,那樣我們還能見到人,沒想到就沒有以後了。」
劉曉玲是婁星區人民醫院體檢中心副主任,抗疫期間,被派到婁底南高鐵站值守,兩人很少碰面。由於李益仲的大哥、二哥和四弟都在外地生活,李益仲的母親和奶奶一直跟他生活在一起,而奶奶去年剛離世,母親也因為心臟病裝上了支架。
「老爸,你的工作太辛苦了,我們很擔心你的身體!」李益仲的兒子沒想到,這是和父親最後一次對話。正在備戰高考的他,常因父親把工作帶回家裡,電話響個不停、說個沒完,心生抱怨道:「爸,您能不能下樓打完電話再上來。」
如今,李益仲再也聽不到家人的埋怨。
二哥李益中談到,由於李益仲每天有與母親通話的習慣,3月8日聯繫不上三兒子的她心有不安,便打電話問他:「他電話沒人接,發生什麼了?我承受得住。」
得知李益仲離世,其母親抽搐不止,被送往婁底市中心醫院搶救。「母親與三弟的感情最好,這麼多年一直在她身邊,但這個事瞞不住。」李益中哽咽道。
李益仲為人隨和,哪怕單位裡下屬工作失誤他也不會責怪,誰家有個困難他都會伸出援手,單位裡有年輕人患了抑鬱症,他還經常主動開導,讓其笑面生活。
「去年市長主持的一次工作會議上,我負責準備播放的視頻無法播放,導致幾個市領導等了我20多分鐘,我自責地哭了很久。」胡杜娟回憶起之前的一次工作失誤,想起的是耐心幫她解決播放問題的李益仲,在市領導面前有了這樣的失誤,作為她的直接領導,李益仲非但沒有責怪,還安慰她以後做事要準備好應急預案。
除對同事耐心細緻外,李益仲對工作對象同樣用情用心。2018年,路政治超執法員在一採石場不遠處,突擊查處到20餘輛超載運輸車。20多名司機迅速抱團,鎖車、圍堵執法人員,拒不配合卸貨,也不接受處罰,場面一度陷入僵持。
事情報告到路政支隊,為避免激化矛盾、擴大衝突,李益仲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安撫雙方情緒,並協調屬地黨委政府領導、村幹部、採石場負責人到場配合處置,邀請了幾名司機代表一起座談。通過李益仲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20餘名司機均配合卸貨並繳納罰款。
無獨有偶,2019年湘中國際物流園建築工地運輸建材的貨車經常超載超限,兩個月內該工地貨車司機一共被罰20餘萬元,時常發生司機圍堵路政執法人員事件,雙方鬧得水火不容。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李益仲主動協調婁底市經開區管委會、負責供貨的婁底市凱佳建材有限公司和運輸車司機多方座談,最終協調出各方都滿意的方案,讓路政執法人員和貨車司機關係變得融洽,該工地也從超載重點治理工地變成樣板工地。
「李支多次到工地檢查指導,還會和過磅員、司機面對交流,真情實意的關心大家的生活和駕乘安全。」婁底市凱佳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新錦說。
處世:他是一個信仰堅定、熱愛生活的人
領導:「41天,近3000公裡……這是李益仲用雙腳走出來的抗疫成績。」
背負著信仰和使命行走的人的身上一般都有股特別的魅力,對外吃得苦,對內肯用功。李益仲學校畢業後,第一份工作便是公路養護工,他曾在日記中寫到:「養護工是一個光榮的職業。」
寫日記是李益仲一直保持的工作習慣。「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借用《了凡四訓》的家訓,他將其寫在2020年的工作筆記本首頁上,表達心跡,自勵自勉。
如今走進李益仲的辦公室,他的工作筆記本還整齊地擺放著,但人去屋空讓人不禁潸然。回憶起3月6日李益仲的最後一堂黨課,同事彭果幾度哽咽。當天,李益仲還交了3月份的黨費。
李益仲不僅寫得一手好字,還是一個熱愛學習的文藝青年。他的每本筆記本首頁都會寫著一段自我勉勵的話。辦公室裡還掛著一幅「寧靜致遠」的字畫,桌上擺滿他做了筆記的各類報紙,其中人民日報3月2日第5版刊發的《復工復產也是企業管理大考》上,布滿了他做的筆記,最顯眼的還是黨旗國旗下擺放著的《中國共產黨章程》。
「我無數次勸他下海跟我經商,工資待遇隨他開。」二哥李益中是房地產商,他反覆提到,「老三本可以不這麼辛苦,賺的還不止這麼點,但他總說我熱愛的是這份事業,不在乎錢多錢少。」
李益中坦言,他對弟弟的關心不夠,不知道弟弟身兼數職,也不知道他每天都在忙些什麼。經過這幾天的了解,他終於理解弟弟為什麼不願意辭職,才知道弟弟如此熱愛這份事業。
「他從大年初二開始工作,作為婁底市公路系統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交通保障組組長,既要保障疫情期間的公路暢通,又要切斷疫情的傳播,肩上的擔子可想而知。」婁底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分管路政的副主任李小文介紹說,「41天,近3000公裡……這是李益仲用雙腳走出來的抗疫成績。」
「做人非常有毅力,發現問題一抓到底,絕不鬆手。」婁星區公路路政管理執法大隊大隊長周見聞介紹,今年初,李益仲發現婁星區G234線K2244+800米處的恩口馬路市場、G234線K2274+300米處的萬寶集鎮路段、G234線K2277+900米處的萬寶儒階衝村路段和S323線K23+500米處杉山小碧集鎮路段的馬路市場出現反彈,第一時間向婁星區交辦和指導制定整治方案,其間多次打電話過問進展,並在整治到位後三次實地暗訪驗證。
據介紹,發生交通事故往往容易造成交通中斷,轄區幹線哪有一點風吹草動,李益仲都會第一時間過問。3月3日,G354線K558+850處婁星段發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中斷,他主動與婁星區路政大隊聯繫,了解處置進展。兩個小時後交通恢復暢通,他才放下心來。
生活中的李益仲是個熱愛運動的人,除打羽毛球外,每天晨跑半小時是他的常態,經常到離家不遠的珠山公園慢跑,盡情釋放工作的壓力,因為爆發疫情才不得已中止了鍛鍊。李益仲還特別喜歡學習,在前往一線執法的過程中,他在車上看學習強國,得知習近平《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單行本出版,便在工作結束後專程到新華書店找這本書。
對公路法律法規李益仲也很熟悉,路政方面的地方性政策法規方案都是他起草送審。「我經常跟他開玩笑,路政支隊法律水平能和我這個律師媲美的也只有他了。」劉要輝說。
李益仲就是這樣在學習實踐中錘鍊公僕情懷和意志品質。在他身上,給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他具有一種真心實意為民服務、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赤子情懷。一件件小事、一次次經歷和一個個感受,都能展現出他樸素而崇高的共產黨員價值理想。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這次疫情狙擊戰中,我們最不願看見,聽見我們的戰友倒在疫情防控上,始終不願相信這是真的!願這是最後聽見的一位倒在抗疫一線的交通執法人員。
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
關注中國交通執法微信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