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採訪許多當媽的人,問她們,有什麼事能把一名為母則剛的新手媽媽逼瘋,答案絕對是:產後的抑鬱和低落情緒。帶娃過程中,來自外界充滿不理解的聲音與壓力。
前些日子,一位23歲的全職媽媽因為送外賣而上了熱搜。
新聞裡這位媽媽,每天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每天24小時裡,她都獨自面對孩子的吵鬧哭聲,沒有人幫忙。
她患上嚴重產後抑鬱,也曾想過死亡。
這位媽媽為了「自救」,她開始送外賣,和外界的接觸、加上每天暫離孩子的幾個小時,趙鑫鑫終於慢慢走出抑鬱。
有些網友對這位媽媽表示理解,
也有人譴責孩子的父親沒有盡到責任。
還有人說:帶個孩子而已,有那麼累嗎?
看到這些評論,只能說有些網友確實沒有同理心。
就算性別不同,就算沒有當爹媽的經驗,但是對一個作為媽媽的女人的痛苦,應該給予一定的理解和尊重。
且不說產後抑鬱對一個女人的身心影響有多嚴重,經濟水平一般的普通家庭裡,一個女人當了媽後,就很難有自己的生活了。
有時候看著許多新聞評論,我不禁會想到:我們到底是在讚美母親的偉大,還是在要求女人?
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就有調查數據顯示:在患有產後抑鬱的人群中,超過10%的如照料不周,會發展成嚴重的抑鬱症。
日劇《坡道上的家》中,女主角之一的安藤水穗,將8個月大的嬰兒扔進放滿水的浴缸,女兒活活淹死。
她站在審判臺上,接受著眾人的指責。在失手造成女兒死亡後,她精神恍惚,然而,她得到的不是老公的支持、家人的安慰、他人的擔心,而是許許多多的譴責。
沒有人關心她的產後抑鬱情況,沒有人問她到底發生了什麼。只有這些……
「你是媽媽,你為什麼沒有好好看住小孩?」
「你帶不好小孩,你不適合當母親。」
「故意殺害你自己的孩子!你就是有病!」
而這些站在制高點指責她的人,在她辛苦育兒的過程中,卻沒有給與她一絲一毫的幫助。婆婆、丈夫、母親……這些最重要的人,是間接害死安藤水穗女兒的兇手。
孩子的哭鬧聲、婆婆的指責聲、丈夫的嘲笑聲……這些聲音仿佛一隻只猛獸,把她初為人母的熱情吞噬殆盡。
也許每一個媽媽都有這種經歷:生下寶寶後,因為初為人母,聽到別人的一點點否定和指責都會十分難過,因此自己變得更加敏感脆弱。
劇中的女主人公,因為一直被否定、被打擊,她陷入到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問自己:我到底是不是好媽媽?我做的有這麼差勁嗎?
有20%的產婦死亡是自殺導致的,而抑鬱是導致自殺的第一成因。
《走出憂鬱》的作者安德魯·所羅門曾說過:「抑鬱的反面,並非快樂而是活力,而正是這樣的活力似乎就在那段時間從我的身體中慢慢消失了。」
2019年4月28日,福建漳州。一位叫石春梅的母親,留下了一封絕筆,帶著兩個兒子離開家
兩天後,她和兩個兒子的遺體被找到。
她帶著兒子投河自盡,沒有任何的不舍與猶豫。
她留下了一封信,控訴了丈夫和公婆對自己的苛刻,也不求改變什麼,只是希望這個世界能聽見她的聲音。
缺席的丈夫、作難的公婆、置喙的村民,讓她和兩個孩子的七年,宛如生活在監牢裡。
媽媽要停止自我懷疑,「好媽媽」的標準不是外界來定,每個家庭不一樣,儘自己的努力做到問心無愧就夠了。
很多男性認為女性有天生的育兒能力和責任,就該有天生的撫育能力和責任。
可是育兒並不止是餵奶,餵奶後的拍嗝、換尿布、哄睡……都是可以由爸爸來分擔的。
爸爸的不作為,讓產後抑鬱的媽媽就像被全世界拋棄一樣,不堪重負地獨自承受著一切,陷入極度的焦慮,失去了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腦袋裡只剩下唯一的感受:活著太痛苦了!並最終走向了絕路。
有朋友說,自從當了媽,也就走上了孩奴的不歸路,尤其是孩子剛出生那幾年,在給她餵奶跟屎尿屁中累成狗。
24小時都是孩子,更別說有一點時間做一回自己了。有多少想做又沒有做的事情,又有多少曾經習以為常的事情,而現在很久都沒有去做了?
朋友A說,好久沒有穿高跟鞋了。
當媽前會想著往成熟女人身上沾沾邊,高跟鞋肯定必不可少的,可是這當媽後,怎麼舒服怎麼來,生怕被別人叫大媽,盡往裝嫩上靠。
好久沒有去ktv了。生娃前,怎麼也是叱吒ktv的麥霸啊,生娃之後,幾乎跟唱歌挨不上邊了,也好久沒有喝點小酒了。當媽前去個清吧喝個小酒多愜意,生完娃,酒是何物?早已忘了。
朋友B說,當了媽媽之後感覺自己一點都不漂亮了。好久沒有做頭髮了,當媽前跟閨蜜時不時換個髮型,當媽後,為了方便,剪成短髮,別說做造型了,有時都不記得上回是什麼去理髮店了。
出門旅遊好難正兒八經拍照了,當媽前想怎麼凹造型怎麼來,不滿意還可以拍多幾次,當媽後,帶著娃你的注意力都在娃身上。風景什麼也都再見了,根本更別想好好給自己拍個照,好久沒有一覺到天亮了。恐怕沒有哪個媽媽生娃後是不缺覺的吧,真正的奢侈品其實就是睡覺。
朋友還跟我吐槽說,終於理解了那些產後抑鬱跳樓的新聞,自己真的會經常陷入自卑的心情。
還有那些個生娃前想做的,以為可以等到生娃後提上日程,回來才發現根本再無精力:比如想好好再學習什麼,才發現根本忙不過來;我還想深造、還想考研,還想多學一門語言,還想學一個手藝……
所有的想法,都一推再推,好像當了媽媽之後,已經無法成為我所想成為的自己,而變成一個無私奉獻、忙碌中討他人開心、丟了以前那個追求更好的自己的那種人。
其實,養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都是第一次做媽媽。
即便最開始做得並不如人意,也沒有關係,媽媽和其他行業的職業一樣,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努力。
其實照顧孩子跟提升自己並沒有衝突,關鍵看自己如何調整心態跟取捨,相信孩子也更願意看到一個更優秀更有魅力的媽媽的。
對媽媽們最好的讚賞和回報,就是少一些指責,多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