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媽媽靠送外賣走出抑鬱:那些產後抑鬱的媽媽們,現在怎樣了

2020-09-10 快樂媽咪PCbaby

如果採訪許多當媽的人,問她們,有什麼事能把一名為母則剛的新手媽媽逼瘋,答案絕對是:產後的抑鬱和低落情緒。帶娃過程中,來自外界充滿不理解的聲音與壓力。

前些日子,一位23歲的全職媽媽因為送外賣而上了熱搜。

新聞裡這位媽媽,每天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每天24小時裡,她都獨自面對孩子的吵鬧哭聲,沒有人幫忙。

她患上嚴重產後抑鬱,也曾想過死亡。

這位媽媽為了「自救」,她開始送外賣,和外界的接觸、加上每天暫離孩子的幾個小時,趙鑫鑫終於慢慢走出抑鬱。

有些網友對這位媽媽表示理解,

也有人譴責孩子的父親沒有盡到責任。

還有人說:帶個孩子而已,有那麼累嗎?

看到這些評論,只能說有些網友確實沒有同理心。

就算性別不同,就算沒有當爹媽的經驗,但是對一個作為媽媽的女人的痛苦,應該給予一定的理解和尊重。

且不說產後抑鬱對一個女人的身心影響有多嚴重,經濟水平一般的普通家庭裡,一個女人當了媽後,就很難有自己的生活了。

有時候看著許多新聞評論,我不禁會想到:我們到底是在讚美母親的偉大,還是在要求女人?

01 產後抑鬱,容易成為殺人兇手


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就有調查數據顯示:在患有產後抑鬱的人群中,超過10%的如照料不周,會發展成嚴重的抑鬱症。

日劇《坡道上的家》中,女主角之一的安藤水穗,將8個月大的嬰兒扔進放滿水的浴缸,女兒活活淹死。

她站在審判臺上,接受著眾人的指責。在失手造成女兒死亡後,她精神恍惚,然而,她得到的不是老公的支持、家人的安慰、他人的擔心,而是許許多多的譴責。

沒有人關心她的產後抑鬱情況,沒有人問她到底發生了什麼。只有這些……

「你是媽媽,你為什麼沒有好好看住小孩?」

「你帶不好小孩,你不適合當母親。」

「故意殺害你自己的孩子!你就是有病!」

而這些站在制高點指責她的人,在她辛苦育兒的過程中,卻沒有給與她一絲一毫的幫助。婆婆、丈夫、母親……這些最重要的人,是間接害死安藤水穗女兒的兇手。

孩子的哭鬧聲、婆婆的指責聲、丈夫的嘲笑聲……這些聲音仿佛一隻只猛獸,把她初為人母的熱情吞噬殆盡。

也許每一個媽媽都有這種經歷:生下寶寶後,因為初為人母,聽到別人的一點點否定和指責都會十分難過,因此自己變得更加敏感脆弱。

劇中的女主人公,因為一直被否定、被打擊,她陷入到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問自己:我到底是不是好媽媽?我做的有這麼差勁嗎?


02 媽媽對自己的懷疑,是一種自我攻擊

有20%的產婦死亡是自殺導致的,而抑鬱是導致自殺的第一成因。

《走出憂鬱》的作者安德魯·所羅門曾說過:「抑鬱的反面,並非快樂而是活力,而正是這樣的活力似乎就在那段時間從我的身體中慢慢消失了。」

2019年4月28日,福建漳州。一位叫石春梅的母親,留下了一封絕筆,帶著兩個兒子離開家

兩天後,她和兩個兒子的遺體被找到。

她帶著兒子投河自盡,沒有任何的不舍與猶豫。

她留下了一封信,控訴了丈夫和公婆對自己的苛刻,也不求改變什麼,只是希望這個世界能聽見她的聲音。

缺席的丈夫、作難的公婆、置喙的村民,讓她和兩個孩子的七年,宛如生活在監牢裡。

媽媽要停止自我懷疑,「好媽媽」的標準不是外界來定,每個家庭不一樣,儘自己的努力做到問心無愧就夠了。

很多男性認為女性有天生的育兒能力和責任,就該有天生的撫育能力和責任。

可是育兒並不止是餵奶,餵奶後的拍嗝、換尿布、哄睡……都是可以由爸爸來分擔的。

爸爸的不作為,讓產後抑鬱的媽媽就像被全世界拋棄一樣,不堪重負地獨自承受著一切,陷入極度的焦慮,失去了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腦袋裡只剩下唯一的感受:活著太痛苦了!並最終走向了絕路。

03 當了媽媽之後,就會失去自己?


有朋友說,自從當了媽,也就走上了孩奴的不歸路,尤其是孩子剛出生那幾年,在給她餵奶跟屎尿屁中累成狗。

24小時都是孩子,更別說有一點時間做一回自己了。有多少想做又沒有做的事情,又有多少曾經習以為常的事情,而現在很久都沒有去做了?

朋友A說,好久沒有穿高跟鞋了。

當媽前會想著往成熟女人身上沾沾邊,高跟鞋肯定必不可少的,可是這當媽後,怎麼舒服怎麼來,生怕被別人叫大媽,盡往裝嫩上靠。

好久沒有去ktv了。生娃前,怎麼也是叱吒ktv的麥霸啊,生娃之後,幾乎跟唱歌挨不上邊了,也好久沒有喝點小酒了。當媽前去個清吧喝個小酒多愜意,生完娃,酒是何物?早已忘了。

朋友B說,當了媽媽之後感覺自己一點都不漂亮了。好久沒有做頭髮了,當媽前跟閨蜜時不時換個髮型,當媽後,為了方便,剪成短髮,別說做造型了,有時都不記得上回是什麼去理髮店了。

出門旅遊好難正兒八經拍照了,當媽前想怎麼凹造型怎麼來,不滿意還可以拍多幾次,當媽後,帶著娃你的注意力都在娃身上。風景什麼也都再見了,根本更別想好好給自己拍個照,好久沒有一覺到天亮了。恐怕沒有哪個媽媽生娃後是不缺覺的吧,真正的奢侈品其實就是睡覺。

朋友還跟我吐槽說,終於理解了那些產後抑鬱跳樓的新聞,自己真的會經常陷入自卑的心情。

還有那些個生娃前想做的,以為可以等到生娃後提上日程,回來才發現根本再無精力:比如想好好再學習什麼,才發現根本忙不過來;我還想深造、還想考研,還想多學一門語言,還想學一個手藝……

所有的想法,都一推再推,好像當了媽媽之後,已經無法成為我所想成為的自己,而變成一個無私奉獻、忙碌中討他人開心、丟了以前那個追求更好的自己的那種人。

其實,養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都是第一次做媽媽。

即便最開始做得並不如人意,也沒有關係,媽媽和其他行業的職業一樣,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努力。

其實照顧孩子跟提升自己並沒有衝突,關鍵看自己如何調整心態跟取捨,相信孩子也更願意看到一個更優秀更有魅力的媽媽的。

對媽媽們最好的讚賞和回報,就是少一些指責,多一些理解

相關焦點

  • 23歲媽媽靠送外賣走出抑鬱:產後抑鬱不可怕,五條建議遠離它
    前些日子,一位23歲的全職媽媽因為送外賣而上了熱搜。她患上嚴重產後抑鬱,也曾想過死亡。這位媽媽為了「自救」,她開始送外賣,和外界的接觸、加上每天暫離孩子的幾個小時,趙鑫鑫終於慢慢走出抑鬱。在她送外賣的時間裡,孩子就交給公公帶。
  • 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 適合全職媽媽的工作有哪些?
    山東98年的全職媽媽,做完月子沒多久老公就外出工作,自己一個人帶小孩,得了抑鬱症。由於點外賣的緣故結識了了外賣的騎手,通過送外賣重新有了與外人的接觸,心情開朗起來,走出了產後抑鬱。就是說有小孩的10對家庭中,就有將近6對是有全職父母的存在,這6對中有5對是全職媽媽,一對是全職爸爸的存在。95後,小編計算了一下,也就是不到25歲。說實話,真的是很年輕,但是很多出於各種原因不得不當起了全職媽媽。
  • 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我也想出去上班,娃卻沒人帶
    23歲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症,看到這條新聞替她開心。因為自己也是一位全職媽媽,一個人在家帶娃。我也想出去上班沒人帶娃,婆婆也不來幫忙。送外賣是辛苦活,剛帶寶寶去樓下逛看到外賣的箱子,我之前提過哥哥的外賣箱,特別的重,有時怕去送餐,剩下的外賣被偷,就連外賣箱一起提走,遇到沒電梯的就是要爬樓,需要相當好的體力,後來買了鎖,鎖外賣箱好很多。
  • 95後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找個營生,才是最靠譜的事
    她們中有人短暫地中斷了兩三年又重返職場,有人到現在仍然是全職媽媽。無論是哪一類人,生育導致的生活軌跡變化,都引發了女性諸多的不適。有人甚至因擔心做全職媽媽與社會脫節而焦慮、抑鬱,怎樣走出這個困局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27歲的全職媽媽產後抑鬱,靠這個走出抑鬱
    正是因為社會有這樣的偏見,很多的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會產後抑鬱,因為感受不到家人的愛,感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認同,那麼,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產後抑鬱之後該怎麼辦呢?來看看今天的故事。我不工作,用錢只能向老公伸手,我稍微買點什麼東西他們一家人就會來問東問西,問我「為什麼要買這個」,「這個有什麼好的」,「這種用多了不好」,到後面我連成套的護膚品都不敢買了,只敢買大寶,就連衣服也不讓買,我一說要買衣服,婆婆就會說:「你衣服不是還很多嗎,又沒穿破,現在有孩子了,又只有我兒子一個人賺錢,要省著點花。」
  • 27歲的全職媽媽靠這個走出產後抑鬱
    正是因為社會有這樣的偏見,很多的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會產後抑鬱,因為感受不到家人的愛,感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認同,那麼,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產後抑鬱之後該怎麼辦呢?來看看今天的故事。我不工作,用錢只能向老公伸手,我稍微買點什麼東西他們一家人就會來問東問西,問我「為什麼要買這個」,「這個有什麼好的」,「這種用多了不好」,到後面我連成套的護膚品都不敢買了,只敢買大寶,就連衣服也不讓買,我一說要買衣服,婆婆就會說:「你衣服不是還很多嗎,又沒穿破,現在有孩子了,又只有我兒子一個人賺錢,要省著點花。」
  • 讓「愛」帶媽媽們走出產後抑鬱
    來源:中國婦女報對於出現產後抑鬱的媽媽,一切的改變得靠自己,要愛自己,自我努力必不可少。同時也需要包括心理幹預等在內的有力、有溫度的社會支持。她開始焦慮,持續性地擔憂孕育孩子對工作的影響,擔憂自己無法成為一個好媽媽,越來越難以入眠,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精力不足、對自己不滿……這是四川錦欣婦女兒童醫院產科醫生兼心理諮詢師卓玉英,曾診治的一個案例。世界衛生組織在一項研究中表明:大約50%~60%的女性在產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其中有些會在幾周內逐漸好轉,發展為臨床抑鬱的高達20%。
  • 左手外賣,右手育兒,全職媽媽如何走出產後抑鬱
    她忙到沒時間做飯,每天見到最多的就是外賣小哥。衡量再三,鑫鑫選擇成為一名外賣騎手,她發現,每次在路上遇到同樣穿藍衣的騎手,即使互相不認識,對方也會打招呼,這讓她產生&34;的感覺,每天感到溫馨而充實。漸漸地,她走出了產後抑鬱的陰霾,比之前開朗了許多。
  • 產後抑鬱的媽媽們到底該怎麼走出困境?
    因為平常接觸到很多產後媽媽,在和他們聊天之餘,也感覺到了很多媽媽的產後的壓抑以及痛苦。其實在中國,很多人把「產後抑鬱症」看做是女人的矯情。但是有關臨床統計,產後3個月內發生精神障礙和精神病的患者比正常人群發病率高很多。
  • 從產後抑鬱到快樂的全職媽媽有多遠?
    產後抑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知乎高贊回答:如果一個男人,剛做完剖宮手術,就要他馬上投入到一份需要24小時隨叫隨到、且沒有收入的工作裡,那肯定沒人能接受。角色的轉變,心理的落差,價值感的湮滅……媽媽們還來不及適應,就被吸入產後抑鬱的黑洞,並被吞噬了所有的喜怒哀樂。
  • 全職媽媽為「自救」,送外賣治產後抑鬱:人生最怕的是自我放棄
    其強度遠遠勝過工作時的那些勞累。可即便如此,媽媽們還是心甘情願的受著這些憋屈。尋回自己很重要,可是要以「委屈孩子」做代價,媽媽們卻做不到。於是,一邊渴望自我,一邊為愛妥協,互相爭鬥著。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全職媽媽因為24小時獨自面對哭鬧的孩子,最終患上嚴重產後抑鬱。為了自我解救,她選擇送外賣。
  • 產後媽媽脆弱內心怎樣撫慰?別讓產後抑鬱,傷害到媽媽和孩子
    現在時常可以看到關於產後抑鬱、產後抑鬱症的相關消息。即使這樣產後抑鬱症表現還是會讓很多人無視和嘲弄,甚至把產後抑鬱症表現冠上「矯情」、「公主病」等的這一類標籤,直到悲劇發生人們才會警醒產後抑鬱原來沒這麼簡單,產後抑鬱症竟然這麼可怕!
  • 95後全職媽媽陷入產後抑鬱,做了一項有魔力的兼職後,不治而愈
    文|好孕姐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23歲的95後寶媽因為獨自帶娃、老公又不在身邊而有了產後抑鬱。為了緩解抑鬱症狀,她選擇了一項十分有魔力的兼職,結果發現,做了兼職之後,自己的抑鬱竟然不治而愈。這項兼職就是送快遞。在常人眼裡,送外賣需要風吹日曬,還要遭受雨淋,要在交通最擁堵時一往直前,還要忍受客戶的抱怨和差評,絕對不是什麼美差。但在這位寶媽看來,能在外面「吹吹風、看看花,聽聽鳥鳴,還能跟人聊聊天,簡直太美好了!」
  • 95後全職媽媽陷入產後抑鬱,做了一項有魔力的兼職後,不治而愈
    文|好孕姐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23歲的95後寶媽因為獨自帶娃、老公又不在身邊而有了產後抑鬱。為了緩解抑鬱症狀,她選擇了一項十分有魔力的兼職,結果發現,做了兼職之後,自己的抑鬱竟然不治而愈。這項兼職就是送快遞。在常人眼裡,送外賣需要風吹日曬,還要遭受雨淋,要在交通最擁堵時一往直前,還要忍受客戶的抱怨和差評,絕對不是什麼美差。但在這位寶媽看來,能在外面「吹吹風、看看花,聽聽鳥鳴,還能跟人聊聊天,簡直太美好了!」
  • 劇說:愛的婦產科——聚焦年輕媽媽的產後抑鬱
    每一位媽媽都在孕期經歷著各種的身體不適。辛苦的十月懷胎,只為了寶寶健康降生的那一刻。再看著那些生完了寶寶,身材還依舊曼妙的媽媽們,小編也只剩默默的「豔羨」了。但這看似幸福的一瞬又一瞬,其中飽含了哪些不為人知的呢?本期劇說,小編就和你一起聊聊關於「幸福」背後——產後抑鬱的那些事兒。
  • 產婦如何靠自己走出產後抑鬱?
    最近幾年產後媽媽丟下孩子自殺,甚至帶著孩子一起輕生的人間悲劇時有發生,使產後抑鬱症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也因此喚起了人們對產婦的關心與關注。產後抑鬱情緒是絕大部分產婦都會經歷的,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莫名哭泣,如果產後抑鬱情緒長時間積壓得不到有效緩解,就會發展為產後抑鬱症。
  • 產後抑鬱主講人徵集:尋找那些曾在懸崖邊緣掙扎的媽媽
    這是年糕媽媽不尋常人類研究中心的第二次徵集活動,關於未來我們計劃推出的一檔產後抑鬱的專題採訪,它最終可能會變成一次傾訴、一次宣洩,也可能是一次期盼已久的自我和解。產後抑鬱,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遙遠。
  • 「產後抑鬱」的媽媽們,為什麼頻頻被群嘲?
    這兩天,關於#正確生育觀#、#產後抑鬱超模奚夢瑤在微博上髮長文,稱曾有產後抑鬱抑」圖鑑——百度精神衛生日搜索大數據》的文章,數據顯示,近年30+職場女性心理健康問題搜索排名,「產後抑鬱你還在質疑「產後抑鬱
  • 產後抑鬱——為什麼媽媽們想殺了孩子?
    下面的這個視頻,可能會讓你有更多的感觸: 那麼,究竟什麼是產後抑鬱呢? 根據官方解釋,產後抑鬱是產婦由於體內雌激素及孕激素發生變化,所導致的一系列心理障礙。
  • 年輕媽媽產後抑鬱離家出走 如何預防產後抑鬱
    8月初,武漢27歲的龍女士順產誕下一名嬰兒。據其家人透露,她是患上了產後抑鬱症。那什麼是產後抑鬱症,該如何調節這種情緒呢?龍女士的丈夫姜先生表示,妻子原本活潑開朗,但是產後便覺得身體疼痛、難以入睡,出現了情緒低迷的情況,尤其是在晚間的時候更加明顯。還多次說自己身體壞了,感到自責,不想拖累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