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媽媽靠送外賣走出抑鬱:產後抑鬱不可怕,五條建議遠離它

2020-09-11 三優親子


前些日子,一位23歲的全職媽媽因為送外賣而上了熱搜。

新聞裡這位媽媽,每天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每天24小時裡,她都獨自面對孩子的吵鬧哭聲,沒有人幫忙。

她患上嚴重產後抑鬱,也曾想過死亡。

這位媽媽為了「自救」,她開始送外賣,和外界的接觸、加上每天暫離孩子的幾個小時,趙鑫鑫終於慢慢走出抑鬱。

在她送外賣的時間裡,孩子就交給公公帶。雖然送外賣賺的錢不算多,但卻讓她覺得很自由、很自在,因為她能暫時離開孩子,把自己從育兒瑣碎的日常中抽離出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她現在整個人的精神狀況開始好轉,慢慢走出抑鬱了。回到家裡看見孩子也開心了。

有些網友對這位媽媽表示理解,

在這優媽恭喜這位媽媽走出抑鬱,重獲新生。

其實她也不是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只是整天都面對孩子,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讓她覺得很壓抑。

丈夫又在外地出差,她一個人照顧幾個月大的寶寶,精神上面臨不小的壓力。獨自在家帶過娃的媽媽都能理解她的痛苦吧。

據調查,約有80% 的女性發生過產後抑鬱,全職媽媽更容易出現產後抑鬱。

有人認為,全職媽媽不用上班,就是在家帶帶孩子,怎麼會累呢。其實,全職媽媽並不輕鬆。

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務,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活都是圍著孩子、家人轉,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和社交。

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下,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有「疲憊感」。如果再遇上家人的不理解和不體貼,全職媽媽的心態都要崩了。



產後抑鬱的表現

1、情緒的改變

患者最突出的症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表現為表情陰鬱,無精打採、睏倦、易流淚和哭泣。患者常用「鬱鬱寡歡」、「悽涼」、「沉悶」、「空虛」、「孤獨」、「與他人好像隔了一堵牆」之類的詞來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經常感到心情壓抑、鬱悶,常因小事大發脾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多數時間情緒是低落的,即使其間有過幾天或1~2周的情緒好轉,但很快又陷入抑鬱。儘管如此,患者抑鬱程度一般並不嚴重,情緒反應依然存在,幾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為笑。一場輕鬆的談話,能使之心情暫時好轉。患者本人也能夠覺察到自己情緒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將之歸咎於他人或環境。

2、認知改變

患者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對各種娛樂或令人愉快的事情體驗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責、內疚。常感到腦子反應遲鈍,思考問題困難。遇事老向壞處想,對生活失去信心,自認為前途暗淡,毫無希望,感到生活沒有意義,甚至企圖自殺。

3、意志與行為改變

患者意志活動減低,很難專心致志地工作,儘管他們可能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但很少腳踏實地去做。他們想參與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氣和信心。患者處處表現被動和過分依賴,心理上的癥結在於不願負責任。一般說,抑鬱性神經症很少自殺,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覺活著空虛,人生乏味,聲稱想死。

4、軀體症狀

約80%的病例,以失眠、頭痛、身痛、頭昏、眼花、耳鳴等軀體症狀為主向醫生求助。這些症狀往往給人以主訴多而易變的感覺,有些症狀可以長期存在,但無明顯加重或緩解。這些症狀多隨著抑鬱情緒的解除而消失。



所以,家人要多關注全職媽媽的心理健康:

1、丈夫下班後應該多幫全職媽媽分擔點,無論是家務還是帶孩子,丈夫都有責任幫忙。因為建立良好與和諧的家庭需要男女雙方共同努力,而不是全職媽媽一個人的責任。

2、平時也要多點關愛和理解,全職媽媽為了家庭放棄自己的工作,沒有經濟收入,還要承擔精神壓力,她更需要家人的支持。

3、儘量滿足全職媽媽的社交需求,別老宅在家裡和社會脫節,要有除孩子以外的生活。

4、全職媽媽自己也要注意調節情緒和心情,如果出現2周以上的情緒低落、焦慮、悲傷,要主動尋求幫助,必要時可以看醫生。

5、所有的抑鬱和壓力都是心結,找個靠譜的好朋友聊一聊是個不錯的辦法。傾訴是排解自身抑鬱的絕佳方法,只有把自己的心結打開了,也就沒有了鬱結,把自己的悶氣和怨氣都說出來,才不會憋在心裡,但是,如果找自己的老公、婆婆這些人,肯定是不能完全說出來,所以 找自己的好朋友、閨蜜啥的聊一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THE END-

*內容部分摘自:頭條號寶貝放大鏡

相關焦點

  • 23歲媽媽靠送外賣走出抑鬱:那些產後抑鬱的媽媽們,現在怎樣了
    如果採訪許多當媽的人,問她們,有什麼事能把一名為母則剛的新手媽媽逼瘋,答案絕對是:產後的抑鬱和低落情緒。帶娃過程中,來自外界充滿不理解的聲音與壓力。 前些日子,一位23歲的全職媽媽因為送外賣而上了熱搜。
  • 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我也想出去上班,娃卻沒人帶
    23歲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症,看到這條新聞替她開心。因為自己也是一位全職媽媽,一個人在家帶娃。我也想出去上班沒人帶娃,婆婆也不來幫忙。送外賣是辛苦活,剛帶寶寶去樓下逛看到外賣的箱子,我之前提過哥哥的外賣箱,特別的重,有時怕去送餐,剩下的外賣被偷,就連外賣箱一起提走,遇到沒電梯的就是要爬樓,需要相當好的體力,後來買了鎖,鎖外賣箱好很多。
  • 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 適合全職媽媽的工作有哪些?
    山東98年的全職媽媽,做完月子沒多久老公就外出工作,自己一個人帶小孩,得了抑鬱症。由於點外賣的緣故結識了了外賣的騎手,通過送外賣重新有了與外人的接觸,心情開朗起來,走出了產後抑鬱。就是說有小孩的10對家庭中,就有將近6對是有全職父母的存在,這6對中有5對是全職媽媽,一對是全職爸爸的存在。95後,小編計算了一下,也就是不到25歲。說實話,真的是很年輕,但是很多出於各種原因不得不當起了全職媽媽。
  • 95後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找個營生,才是最靠譜的事
    她們中有人短暫地中斷了兩三年又重返職場,有人到現在仍然是全職媽媽。無論是哪一類人,生育導致的生活軌跡變化,都引發了女性諸多的不適。有人甚至因擔心做全職媽媽與社會脫節而焦慮、抑鬱,怎樣走出這個困局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95後全職媽媽陷入產後抑鬱,做了一項有魔力的兼職後,不治而愈
    文|好孕姐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23歲的95後寶媽因為獨自帶娃、老公又不在身邊而有了產後抑鬱。為了緩解抑鬱症狀,她選擇了一項十分有魔力的兼職,結果發現,做了兼職之後,自己的抑鬱竟然不治而愈。這項兼職就是送快遞。在常人眼裡,送外賣需要風吹日曬,還要遭受雨淋,要在交通最擁堵時一往直前,還要忍受客戶的抱怨和差評,絕對不是什麼美差。但在這位寶媽看來,能在外面「吹吹風、看看花,聽聽鳥鳴,還能跟人聊聊天,簡直太美好了!」
  • 27歲的全職媽媽產後抑鬱,靠這個走出抑鬱
    正是因為社會有這樣的偏見,很多的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會產後抑鬱,因為感受不到家人的愛,感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認同,那麼,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產後抑鬱之後該怎麼辦呢?來看看今天的故事。林女士,27歲生完孩子之後我就全職在家帶孩子,婆婆什麼都照顧不好,都得我自己做。
  • 產後抑鬱有多可怕?
    很可怕。我見過幾個30歲多一點做到高管的女性朋友,雙商在線,但是生完孩子之後私下跟我說,有輕生的念頭。但是! 產後抑鬱可以預防,也可以治療幹預!不少本來妊娠階段心態保持得很好的新媽媽,說抑鬱就抑鬱了,常出現在產後4周內,也就是我們中國女性坐月子期間。有沒有看見月子裡的媽媽動不動就會哭?那可能就是產後抑鬱的表現。其實,抑鬱是人正常的情緒,有這樣的抑鬱情緒不可怕,但如果這種情緒反覆出現或者持續存在,讓新媽媽失去了感受快樂幸福的能力,那就會給產後生活和家庭關係帶來可怕的影響。我們需要去了解、去預防,並能在出現問題後積極尋求幫助。
  • 95後全職媽媽陷入產後抑鬱,做了一項有魔力的兼職後,不治而愈
    文|好孕姐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23歲的95後寶媽因為獨自帶娃、老公又不在身邊而有了產後抑鬱。為了緩解抑鬱症狀,她選擇了一項十分有魔力的兼職,結果發現,做了兼職之後,自己的抑鬱竟然不治而愈。這項兼職就是送快遞。在常人眼裡,送外賣需要風吹日曬,還要遭受雨淋,要在交通最擁堵時一往直前,還要忍受客戶的抱怨和差評,絕對不是什麼美差。但在這位寶媽看來,能在外面「吹吹風、看看花,聽聽鳥鳴,還能跟人聊聊天,簡直太美好了!」
  • 27歲的全職媽媽靠這個走出產後抑鬱
    正是因為社會有這樣的偏見,很多的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會產後抑鬱,因為感受不到家人的愛,感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認同,那麼,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產後抑鬱之後該怎麼辦呢?來看看今天的故事。林女士,27歲生完孩子之後我就全職在家帶孩子,婆婆什麼都照顧不好,都得我自己做。
  • 全職媽媽患抑鬱症送外賣自救,啟發:寶媽產後如何跳出抑鬱症怪圈
    趙鑫鑫,一位23歲寶媽,剛出月子老公就去了外地工作。趙鑫鑫一個人24小時全職帶孩子,孩子就是自己的全世界,所以與世隔絕的她患上嚴重的產後抑鬱。趙鑫鑫帶寶寶期間沒時間做飯的時候,就會點外賣,接觸到外賣行業比較多,為了走出產後抑鬱,她開始送外賣,喜歡騎車飛奔在路上的感覺,喜歡短暫離開孩子後自由自在地感覺,趙鑫鑫慢慢走出抑鬱,並決定一直做這份工作,一是自由,可是隨時回家照顧孩子,二是賺錢多,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條件,三是喜歡在路上的感覺。
  • 左手外賣,右手育兒,全職媽媽如何走出產後抑鬱
    一邊是需要慢慢調養的身體,一邊是需要照顧的寶寶,很多寶媽被迫開啟了&34;模式,鑫鑫也不例外。那段時間,她諸多不適,一刻也騰不開手,她既心疼孩子,自己也心累,卻連個傾訴的人也沒有。她忙到沒時間做飯,每天見到最多的就是外賣小哥。衡量再三,鑫鑫選擇成為一名外賣騎手,她發現,每次在路上遇到同樣穿藍衣的騎手,即使互相不認識,對方也會打招呼,這讓她產生&34;的感覺,每天感到溫馨而充實。
  • 產後抑鬱究竟有多可怕?劉璇自曝曾經歷過產後抑鬱,看到刀就衝動
    產後抑鬱究竟有多可怕?我朋友老婆剛生不久,聽他說,他老婆每天對他發脾氣,一點點的雞毛蒜皮的事,也要和他爭吵半天,有時候聽到孩子的哭聲他老婆也會感到頭痛,還說出「早知道不生孩子了,把孩子送人」這種話。她突然意識到自己跟以前不太一樣了,因為以前她是個特別樂觀的人。後來劉璇的先生也發現她的不對勁,並做了很多努力。
  • 二胎媽媽凌晨發朋友圈稱:熬不下去了,產後如何走出抑鬱的圈子?
    原來這位媽媽生完二胎一直沒有走出產後抑鬱的圈子,昨天因為一點小事和老公吵完架後睡不著,越想越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發了那條朋友圈,出了家門。好在只是虛驚一場。啥是產後抑鬱?產後家庭經濟狀況、育兒觀念、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等等,都會影響新媽媽的心情。很多媽媽產後要面對諸多的事情,帶孩子、做家務、睡眠不足等等,都會導致其情緒不穩定,一些媽媽表現不太明顯,處理得當就會很容易走出去,而另外一些媽媽處理不好,就可能引起產後抑鬱症。如何走出產後抑鬱的圈子?
  • 產婦如何靠自己走出產後抑鬱?
    最近幾年產後媽媽丟下孩子自殺,甚至帶著孩子一起輕生的人間悲劇時有發生,使產後抑鬱症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也因此喚起了人們對產婦的關心與關注。產後抑鬱情緒是絕大部分產婦都會經歷的,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莫名哭泣,如果產後抑鬱情緒長時間積壓得不到有效緩解,就會發展為產後抑鬱症。
  • 她們都死於「產後抑鬱」,治癒產後抑鬱的6個方法,你知道幾個
    如果你出現上述單一或者多個症狀你就要注意了,你可能已經患上了產後抑鬱。 我不想用大道理來告訴你產後抑鬱有多可怕,因為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聽道理,那我們就來看一些案例吧!讓你在這些案例中感受產後抑鬱的可怕。,把自己的不開心宣洩出來,相信自己是可以走出產後抑鬱。
  • 90後媽媽給整條街欄杆織毛衣:產後抑鬱有那麼可怕嗎
    (圖源網絡)微博上看到一則暖心的報導:90後媽媽毛晚生下第一個孩子後,患上產後抑鬱,無意中拾起以前的愛好,讓她不僅慢慢走出了抑鬱,還花半年時間,為整條街的欄杆織上了毛衣,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興趣。2018年6月27號晚上11點,長沙市悅湖山小區,一位年僅31歲的寶媽,從26樓縱身跳下,當場不治。據報導,這位媽媽去年剛生二寶,老大不到10歲,患產後抑鬱。事發前,家裡有母親看著她,但一時疏忽,悲劇就發生了。
  • 產後抑鬱的殺傷力有多大?看這6條新聞就知道
    來看看以下6條新聞——新聞1:2019年7月27日凌晨,山東濟南一位28歲的年輕媽媽從12層的家中墜樓,當場身亡。據了解,這位媽媽疑患有產後抑鬱,寶寶剛2個月大。新聞4:2017年4月21日,四川攀枝花市一名年僅27歲的媽媽,因產後抑鬱症的困擾,攜4歲兒子,和一對2歲的雙胞胎跳河溺亡。新聞5:2019年2月24日,廣西南寧一名25歲的媽媽,因家庭口角將4歲的兒子從31樓拋下,隨後跳下。據調查,這位媽媽患產後抑鬱症。
  • 讓「愛」帶媽媽們走出產後抑鬱
    來源:中國婦女報對於出現產後抑鬱的媽媽,一切的改變得靠自己,要愛自己,自我努力必不可少。同時也需要包括心理幹預等在內的有力、有溫度的社會支持。她開始焦慮,持續性地擔憂孕育孩子對工作的影響,擔憂自己無法成為一個好媽媽,越來越難以入眠,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精力不足、對自己不滿……這是四川錦欣婦女兒童醫院產科醫生兼心理諮詢師卓玉英,曾診治的一個案例。世界衛生組織在一項研究中表明:大約50%~60%的女性在產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其中有些會在幾周內逐漸好轉,發展為臨床抑鬱的高達20%。
  • 產後抑鬱的媽媽們到底該怎麼走出困境?
    因為平常接觸到很多產後媽媽,在和他們聊天之餘,也感覺到了很多媽媽的產後的壓抑以及痛苦。其實在中國,很多人把「產後抑鬱症」看做是女人的矯情。但是有關臨床統計,產後3個月內發生精神障礙和精神病的患者比正常人群發病率高很多。
  • 產後抑鬱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但也不能忽視它
    許多女性朋友在分娩後,都會發生產後抑鬱,只不過是輕重的不同,這種心緒不良一般都會在生寶寶後2-3日內出現。原本是開開心心的事情,產婦媽媽卻會喜怒無常、焦慮、睡眠障礙、發作性哭泣、甚至出現離家出走和自殺等問題。通常通過自我調節在產後2周內會消退,如果是超過2周的寶媽就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