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在進行齋醮科儀時,在法壇上會有許多法器,如三清鈴、木魚、天蓬尺、桃木劍等等。法器簡單的說就是齋醮法壇上所用的器物,運用法器可以召神遣將,溝通天地,還可以驅邪除魔。
在諸多的法器中,桃木是最常用的一種材料,法器有桃木劍、天蓬尺等,民間也流傳甚廣,有桃符等。那麼,桃木到底為何如此受人喜愛呢?有何神威呢?
桃木自古以來都有鎮宅闢邪納福之效,桃木又稱「降龍木」、「鬼怖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桃木辛氣惡,故能厭邪氣」。《太平御覽》引《典術》: 桃者,五木之精也,古壓伏邪氣者,此仙木也。傳說,主宰人間壽算的南極仙翁,掌上也捧著一個碩大的仙桃,所以桃又有避邪去病、益壽延年之說 。
關於桃木的傳說豐富多彩。相傳遠古神話中,有夸父逐日,乾渴而死,化為桃林;有神荼鬱壘二神,用桃木劍擊殺妖魔,以保百姓安寧;商朝後期殷紂王被狐狸精迷惑,朝綱衰敗,後有雲中子特製一把桃木劍,懸掛朝閣,使狐狸精不敢近前;三國時期的曹操,因凝心太重,落下頭疼病,久治不愈,後經軍師提議,在中原精選優質桃木,製成一把桃木劍,懸掛室內,頭痛之症,不治痊癒,後來南徵北戰,建立了霸業。
桃木鎮宅闢邪在民間廣為流傳,凡蓋新房就用桃枝訂在房屋四角,以保家宅安寧,大吉大利;迎親嫁娶,也用桃枝,意為婚姻美滿,富貴平安;逢年過節,人們也要取桃枝掛門邊,用來鎮宅接福,節日祥和。
桃木應用在我國和東南亞國家廣為流傳和使用。桃木以果實為主,它的樹幹,粗短彎曲,又易變形,所以取材極難。
位於泰山西麓的肥城具有世上最大的桃園,已有千年的栽培歷史,傳說東南方向的桃木枝具有鎮災避邪之功效。記載東南桃木枝避邪之說歷史久遠,辭源:古時選東南方向的桃木枝刻桃木人,立於戶中以避邪,漢時,刻桃印掛於門戶,稱為桃印懋,後漢書議志中「仲夏之月,萬物方盛,日夏至陰氣萌作,恐物不懋」......以桃印長六寸方三寸,五色書如法,以施門戶,宋代刻桃符「古代大恩掛的兩塊書著門神名字的桃木板」意為「壓邪」。
桃木闢邪功效,有一種說法是源於后羿的傳說。古書記載,后羿是被桃木棒擊殺,死後被封為宗布神,宗布神經常在一顆桃樹下,牽著一隻老虎,每個鬼都要前去檢驗,宗布神 一聞,如果是惡鬼的話,就會被虎吃掉,有一說是和夸父有關,相傳夸父追日饑渴而死,臨死前,將手中的杖一拋,化為一片鄧林,也就是桃林,是為了讓後世追日得人能夠吃到甘甜可口的桃子,因為夸父跟太陽有著緊密的聯繫,所以鬼會害怕桃木。
用桃木製作的桃木劍象徵著驅災闢邪。道教將桃木製作成桃木劍更具有神威。劍在道教的地位非常重要,道教的劍又被稱為法劍、神劍、靈劍等,也是道教法師舉行齋醮科儀時的一種法器,具有特殊的驅邪避禍之力。東晉葛洪的《抱樸子》中對於法劍這樣說道:「符劍可以卻鬼闢邪而已」。法劍可分為有金屬劍和木製劍兩種,金屬劍的劍身兩面各鑲有北鬥七星圖案,劍柄則刻有龍、符圖案;桃木劍的劍身亦刻有符咒,劍身雕刻有北鬥七星及神秘符文等。
在中國得很多小說中,俠古仙風的道長們都會使用桃木劍, 《封神演義》中雲中子用來幫助紂王消滅宮中妖氣的就是桃木劍,小小的一柄劍,差點讓得道千年的九尾妖狐顯形,在中國的民間,桃木一直是闢邪的重要法器。 現在,東南亞國家民間以桃木劍置於戶中用於避邪。
桃符象徵闢邪防害。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裡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餵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人們祈求福運的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桃木不但可以製作成桃木劍,民間用於製作桃符,還可以被製作成法印、令牌、天蓬尺等道教法器。
END
文:整理於網絡
圖:來源網絡,侵刪
編輯:李娜
審核:謝至開、三道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