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生再發微博:法規改進要針對大股東壟斷董監事會痼疾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摘要

【華生再發微博:法規改進要針對大股東壟斷董監事會痼疾】近兩日,萬科獨董華生再度發微博表示,大小股東按股權比例進董事會,被眾多媒體解讀為萬科兩大股東如何分配董事席位,那中小股東就該沒席位嗎?法規改進要針對99%以上A股公司中大股東提名並壟斷董監事會的痼疾。一公司大股東若僅佔股份30%,則董事會中股東代表席位大股東佔30%,中小股東佔70%。分類提名分類表決,這才是真正的法治市場規則。(鳳凰網)


  近兩日,萬科獨董華生再度發微博表示,大小股東按股權比例進董事會,被眾多媒體解讀為萬科兩大股東如何分配董事席位,那中小股東就該沒席位嗎?法規改進要針對99%以上A股公司中大股東提名並壟斷董監事會的痼疾。一公司大股東若僅佔股份30%,則董事會中股東代表席位大股東佔30%,中小股東佔70%。分類提名分類表決,這才是真正的法治市場規則。

  萬科獨董華生近日發布微博表示,(萬科股權戰發展到)現在最重要的已是引出公司治理具有普遍法規意義的解決方案。華生認為,公司屬全體股東,應改變大股東壟斷董監事會之陋習,大小股東按持股比例進董事會,持股時間短借短錢的股東,代表比例相應縮小。

  近一個月以來,萬科獨董華生已經在微博上連續發言聲援萬科,並在上證報連續發文表示不支持大股東。華生的主要觀點有:

  ●6月19日華生表示,搶購萬科股權的寶能系將「因故只求全身而退」。

  ●6月27日華生表示,華潤此次謀求的不僅是萬科第一大股東的地位,而是能夠控股和控制萬科,使萬科名副其實地變為華潤旗下的下屬央企控股企業,服從華潤的一元化領導。

  ●7月6日華生表示,任何上市公眾公司的真正主人是全體股東,而絕非僅持有部分股權的大股東。並質疑,個別大股東一意孤行、不肯回頭時,為什麼廣大中小股東在現有制度下,不能成功表達意願反而只能利益受損呢。

  ●7月13日華生透露,寶能曾質押股份,獲華潤巨額融資。

  ●7月14日華生表示,華潤在董事會上稱,寶能已同意華潤重返萬科第一大股東。

  ●7月16日華生表示,願與華潤同開媒體會,希望其有醜就要追責。

  ●7月21日華生表示:將按承諾召開媒體見面會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持續近一年的寶萬股權之爭,隨著萬科向監管部門提交《關於提請查處鉅盛華及其控制的相關資管計劃違法違規行為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近日在監管機構頻頻介入發聲之下,再度引發高度關注。

  7月21日,深交所分別向萬科、鉅盛華發出監管函,直指兩方在信息披露上的違規行為。當天晚些時候,深圳證監局也對上市公司和鉅盛華發出關注函。深圳證監局在表達高度關注之時,還要求雙方負責人到場接受誡勉談話。

  萬科股權爭奪戰時間軸

  2016年>>>

  【7月25日】寶萬之爭主角姚振華現身

  【7月21日】深交所發函批評萬科

  【7月19日】寶能系增持0.4%萬科股票

  【7月19日】萬科舉報寶能資管違規

  【7月18日】萬科:重組獲批存不確定性

  【7月15日】華潤發表律師聲明

  【7月13日】鉅盛華質押8.39%萬科股票

  【7月12日】萬科再度發布澄清公告

  【7月10日】安信基金15億資管投資萬科

  【7月8日】深交所向萬科發關注函

  【7月6日】寶能系持股比例達25%

  【7月5日】寶能再度出手增持萬科

  【7月4日】萬科A慘遭跌停 賣單逾770萬手

  【7月3日】董事會否決寶能開股東大會議案

  【7月1日】萬科:股票將於7月4日復牌交易

  【6月30日】華潤:不同意寶能罷免萬科董事

  【6月29日】萬科:評級機構關注公司變化

  【6月27日】萬科召開股東大會(實錄)

  【6月23日】寶能華潤深夜聯合表態

  【6月22日】深交所七問萬科牽手深鐵

  【6月19日】華潤回應買寶能消息:無稽之談

  【6月17日】萬科通過重組方案 華潤反對

  【6月13日】萬科和深圳地鐵再度誓言在一起

  【4月10日】華潤要接盤寶能所持萬科股份

  【4月9日】鉅盛華向前海讓渡表決權

  【3月13日】萬科:深圳地鐵注資400-600億

  【2月15日】寶能回應是否減持:遵守法律

  【2月5日】媒體稱寶能資金吃緊將減持萬科

  【1月28日】寶能發聲明否認違規獲得土地

  【1月25日】寶能姚建輝遭實名舉報

  【1月19日】寶能地產自稱淨資產匹敵萬科

  【1月18日】寶能回應停工:非受資金影響

  【1月16日】王石:萬科的大戲剛拉開序幕

  【1月15日】萬科A:重組複雜繼續停牌至3月

  【1月14日】曝寶能系資金實力:資產過千億

  【1月10日】王石現身浙商銀行 見神秘人物

  【1月6日】萬科H股復牌低開超11%

  【1月5日】萬科H股復牌 A股停牌

  【1月4日】萬科耗資1.6億回購1248萬股

  2015年>>>

  【12月30日】安邦:險資舉牌支持實體

  【12月25日】證監會:高度關注寶萬一事

  【12月24日】王石平安夜現香港赴機構拜票

  【12月19日】王石微博稱下周一見 隨即刪除

  【12月17日】王石首宣戰:不歡迎寶能入駐

  【12月16日】寶能系增持萬科比例至22.45%

  【12月6日】寶能系持股20% 萬科易主

  【11月19日】萬科A公告寶能系持股15.04%

  【9月7日】華潤狙擊前海 拿回萬科大股東

  【7月24日】前海人壽再度舉牌 持股達10%

  【7月13日】前海人壽舉牌萬科 持股達5%

(責任編輯:DF010)

相關焦點

  • 華生:大股東就是上市公司的主人嗎?(續一)
    華生|文  萬科獨立董事  「我為什麼不贊成大股東意見」前面已經寫了上 中 下三篇,最後還引出了對萬科的兩大股東即寶能和華潤閉門交易第一大股東地位的質詢。萬科公司股權和控制權之爭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是其引出了現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進、上市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的規制、獨立董事的功能及其發揮作用的條件等深層問題,這些都是關係到中國企業制度的建設與改革、上市公司的治理架構和政策指引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政策問題。深入探討這些問題,澄清廣泛流行但未必正確的觀念,進而引出相應的制度改革和政策建議,這才是經濟學家和學者們的本來職責。
  • 萬科獨董再發力 劉姝威建議監管部門嚴懲寶能
    稍早之前,萬科的前任董事華生剛剛在微博中點評過寶能清算資管計劃一事,引得後者緊急發布聲明澄清。這僅憑寶能的獨資股東姚振華一人的力量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  劉姝威文章中提及:「正是在吳向東再次公開出現之後不久,華潤置地把土地出讓價109億元的地塊以4億多元轉讓給寶能。也正是在寶能得到華潤置地轉讓的地塊後,寶能開始指使鉅盛華和前海人壽大量買入萬科股票,僅用半年時間,寶能就持有萬科20%股份,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奪取了華潤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萬科原第一大股東的位置。」
  • 大慶坪鄉整治交通頑瘴痼疾再發力
    紅網時刻12月17日訊(通訊員 鄧鵬 黃潔)為進一步營造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的濃厚氛圍,近日,大慶坪鄉多部門在全鄉範圍內多措並舉深入開展交通問題頑瘴痼疾宣傳活動,全方位助力農村交通安全。橫幅標語全覆蓋,營造頑瘴痼疾整治氛圍。
  • 周其仁再批華生
    當勞力大規模流動、集聚之際,城鄉間的土地配置卻依然在很大程度上被行政權力壟斷,為「土地城市化」裝上了一部超強發動機。在城市建設突飛猛進的同時,城鄉收入差距拉大、土地和空間資源配置浪費、影響財政安全的過度負債、涉土權力腐敗猖獗以及一些地方官民衝突加劇等諸種麻煩,也接踵而來,揮之不去。問題的癥結所在,是改革停滯。
  • 獨家專訪華生:股權分置改革的意義怎麼評價都不為過,「萬寶之爭...
    原來這1/3可以賣10元,現在另外2/3也拿到市場上賣10元,供給大大增加,原來沒有的權利憑空有了,股價肯定要下跌。   為什麼我會提出不同意見?1996年我就研究中國股權分置的問題怎麼辦,在《經濟研究》上發了一篇文章,就是說這兩種股不是同一種股,不能夠簡單地進行流通。如果要流通,應該從全球規範化改革的角度流通,那就應該要對流通權進行贖買,就是說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 「舊文回放」獨董華生,身家十億的經濟學家?
    此後,華生辭去在閩福發的高管職務,將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團留給同學打理,自己則一頭轉入學術研究。如今,閩福發的總市值超過30億元,經營範圍包括電子、電腦、諮詢、環保等。財經專欄作家蘇小和早幾年說,華生「身價數以10億計,可能是中國最有錢的經濟學家」。在一次接受訪談時,有記者問華生是否億萬富翁,華生笑而不語。
  • 獨立學者華生
    事業有成的華生,愈來愈清晰地聽到了內心深處的呼喚。另一個「我」大聲說:「當企業家根本不是你的追求。」  不過,遠離學術那麼多年,華生怎麼再回去?  此時,資本市場闖入華生的視界。留學期間,華生在英國買過股票,賠得很厲害,留的兩隻英國股票,多年後反而賺了大錢。回國後,面對自己完全看不懂的中國股市,華生的學術好奇心被激發了。
  • 北師大教授華生:縮小貧富差距沒無痛藥
    日報:您關於勞動者報酬佔GDP比重的研究都是針對總量的,可中國有13億人呢,人均勞動者報酬佔GDP比重應該是很低的。有沒有人均數字的比較?華生:因為現在大家通常說的都是勞動者報酬佔GDP比重高還是低。如果說人均的話,無論人口多少,比較的兩邊都除以同樣多的人,結果完全一樣。
  • 華生科技前年淨利猛改 產品價降規模小毛利率2倍同行
    拉絲氣墊材料系華生科技第一大營收產品。2016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拉絲氣墊材料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36.18%、43.84%、49.03%、49.45%、55.07%。華生科技這一拳頭產品價格連降3年半。
  • 緊抓「三個環節」整治頑瘴痼疾
    全國交警隊伍教育整頓暨頑瘴痼疾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山東公安交警部門緊扣「學習、排查、整改」三個關鍵環節,成立工作專班,狠抓責任落實,形成組織嚴密、職責明確、上下聯動、務實高效的工作體系,進一步築牢忠誠警魂,壓縮違法違紀行為滋生的空間。
  • 微博狂人陳歐連財報都用微博發?我覺得不行
    【PConline資訊】過去幾天時間,聚美優品董事長陳歐和公司股東在微博上吵起來了。原因在於聚美優品發起的接近公司市值12%的6000萬美元的投資上——這投資你也有所耳聞,就是要投共享充電寶街電。聚美優品的股東和你一樣覺得這事兒不靠譜,共享充電寶和聚美優品的核心業務八竿子打不著。
  • 火鍋店服務員開水澆女顧客 火鍋店股東微博致歉
    據了解,這起「火鍋先生」店燙傷顧客案中的涉案嫌疑人朱某昨日已被刑拘;火鍋店股東發布致歉博文說「對不起」;受害人林女士因重度燙傷,仍在醫院觀察治療。  澆完開水還毆打顧客  根據警方通報,24日晚,「火鍋先生」店服務員朱某與顧客林某,因為火鍋湯底加水的問題發生糾紛。
  • 翟天臨不知道的知網,背後的大股東是誰?
    原來如果沒有學校預先充值的話,在知網下載是要付費的!而且每篇文章收費還不便宜,按頁計費!而且還設置了最低充值限額不消費完不返還!只用過校園網上知網的天眼妹之前還真不知道,知網原來這麼賺錢的。天眼妹用天眼查仔細八了八知網的相關商業信息,發現知網不僅賺錢,而且營收和毛利率驚人,背後的資本關係更是複雜!
  • 禮來公司訴常州華生製藥有限公司
    從反應式分析,該過程就是以式四化合物與甲基哌嗪反應生成式五化合物,再對式五化合物脫苄基,得式一化合物。2003年8月,華生公司向青島市第七人民醫院推銷其生產的「華生-奧氮平」5mg-新型抗精神病藥,其產品宣傳資料記載,奧氮平片主要成份為奧氮平,其化學名稱為2-甲基-10-(4-甲基-1-哌嗪)-4H-噻吩並苯並二氮雜。
  • 華生科技IPO:疑為董事長姐夫公司輸送利益 關聯方頻繁資金拆借
    華生科技創立於1996年11月,前身為海寧市馬橋華生經編針織廠,2005年5月更名為浙江華生經編新材料有限公司,2018年1月整體變更設立為浙江華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華生科技是一家為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塑膠複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划水板、充氣遊艇、車體篷蓋、戶外廣告等領域。
  • 《大偵探福爾摩斯3》續集走向 華生和福爾摩斯多年後重聚
    0不久前小羅伯特·唐尼發推表示自己正在為《大偵探福爾摩斯3》做準備,而「華生」的扮演者裘德·洛也在最近接受《娛樂周刊》採訪時暗示了續集的故事走向。我們會研究一下——距離我們上次看到他們已經過去幾年了——我們要表現出這一點,他們彼此之間也有很久沒有見面了。」 這段話暗示了福爾摩斯和華生在第三部中的重聚,將發生在各自分開修整幾年之後,而一場全新的冒險也將在那之後展開。至於第二部結尾福爾摩斯從瀑布墜下假死後都發生了什麼,也將有所交代。
  • 一個咖啡館幾十名股東:微博讓他們美夢成真
    當然,持獵奇態度的人也大有人在,一幫子素不相識的人,如何能經營咖啡店,誰都說不上來。    確實,提議剛剛從微博上散布的時候,要求入股的人確實魚龍混雜,每個人的動機也各不相同。@王小塞與其他本就相識的發起人,開始對每一位要求入股者進行溝通,最終形成了現在幾十位股東的大團體。「如果要說有什麼硬性條件的話,那就只有一個:必須是微博控。」說這句話的是目前微咖的市場總監@Trista清音。
  • 對網際網路巨頭的壟斷思維,要警鐘常敲
    劉曉芬  來源:人民法院報 網際網路平臺不是法外之地,只有嚴格遵守反壟斷法律法規,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方能行穩致遠。當市場上出現了壟斷或者壟斷趨勢的時候,國家有關部門就必須亮出監管「指揮棒」,以國家強制力進行幹預,以達到降低市場集中度、平衡市場結構的目的。 網際網路平臺不是法外之地,只有嚴格遵守反壟斷法律法規,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方能行穩致遠。
  • 河南三門峽:在教育整頓試點工作中聚焦頑瘴痼疾緊扣專項整治
    5個被評為較差檔次的承辦部門負責人分別發言,深刻剖析工作中的問題,表明工作態度、提出改進措施,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就加強和改進群眾信訪工作,向全市檢察幹警作出誠懇表態。據悉,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中,三門峽市檢察院選取2019年以來辦理的典型群眾信訪案件,組織省、市、縣三級員額檢察官開展反向審視,回查案件的時效、質量、效果及群眾滿意度等。
  • 汽車壟斷內幕:誰是反壟斷的「大老虎」?
    近日,汽車行業反壟斷調查在上海、湖北等地相繼打響後,一時間,車界可謂沸沸揚揚、人心惶惶,關於汽車行業壟斷的話題開始紛紛見諸各大媒體,而相關車企也開始了應對反壟斷調查的措施。  汽車行業究竟存在哪些明裡暗裡的壟斷行為?誰是汽車壟斷的「大老虎」?全國反壟斷浪潮席捲下,成都車市又將掀起怎樣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