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承載記憶與情感

2020-12-18 大眾網

  月餅,是中秋佳節當仁不讓的「主角」。細膩綿柔的廣式蓮蓉、清甜可口的玫瑰豆沙、奇思妙想的鮮肉咖喱……一枚枚金黃的月餅,既滿足了大江南北食客的味蕾,也寄託著中華兒女對團圓美滿的期盼。港澳臺地區的月餅各具特色,背後更有值得說道的故事。

  港式月餅:好事成雙

  廣式雙黃白蓮蓉月餅,是香港月餅的「招牌」。雙黃白蓮蓉月餅的精髓在於蓮蓉,月餅淨重5兩,其中蓮蓉3兩半、蛋黃7錢、餅皮8錢。月餅的餅皮薄柔軟且均勻,餡料為純蓮蓉,口感滑膩,有蓮子的清香。兩個鹹鴨蛋黃整齊擺在蓮蓉當中,寓意「好事成雙」「人月兩圓」,承載著港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香港的老師傅每年開工前,都有「開爐儀式」,祈求一枚「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月餅。天時指當年的蓮子、糖水和麵粉的質地;地利是看烤月餅的火候;人和則是指師傅包月餅的水平。只有這三樣都具備,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好月餅。

  澳門月餅:手工傳承

  澳門的月餅素以工藝傳統、質量優良,深孚內地民眾喜愛。有幾家開了半個多世紀的老店,一直堅守著手工廣式月餅的老技藝,「鳳凰餅家」便是其一。店主何偉光1968年開店,當時是澳門手工月餅最火的時候。蓮蓉蛋黃、五仁鹹肉,還有少見的玫瑰黑豆沙,如今店裡各色月餅口味依舊一應俱全。

  每當臨近中秋,店主便在臨街櫃檯支起幾個烤盤,擺出當天烤制的手工月餅。玫瑰黑豆沙賣得最快,蛋黃金腿月餅也頗具特色,一口咬下去,砂糖被牙齒磨得脆響,舌頭能清楚地分辨出南瓜子、杏仁、榛子、玫瑰、火腿和鹹蛋黃的味道,滿口生香。

  臺式月餅:守正創新

  臺灣的月餅製作除受到大陸影響外,還結合了其他地方的特點。如百年老店陳允寶泉的月餅就融合了日本糕點烘焙技法,口感綿密、入口即化。

  除了傳統的綠豆、紅豆餡,近些年肉餡也在臺灣流行起來,咖喱餡、香菇滷肉餡和滷肉餡等月餅大受歡迎。不過,無論月餅口味如何創新,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卻是不變的。家家戶戶在香案上擺上月餅,祈求闔家平安,這份月餅吃的不僅是味道,更是親情。(雷 蕾)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9月26日 第 04 版)

相關焦點

  • 華隆高端訂製食品代工月餅 讓中秋情感與月餅文化回歸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
  • 鄭州二七廣場,承載一代人記憶的U型天橋開拆了
    承載一代人記憶的二七U型天橋,要跟大家正式說再見了。10年前,你可以站在這裡,看二七廣場周圍美景,看周圍百貨商鋪林立,感受到鄭州的繁華,在這裡有過多少天橋故事,這裡承載著一代鄭州人的回憶。對於天橋的拆除,鄭州市發情感也是頗為複雜。有人不舍,有人期待,承載了多少的人和事,多少的過往留在了那裡,看到橋還能回憶感慨一下,現在橋沒了,所有過往跟著一起沒了。儘管如此,社會在進步,城市在發展,一些記憶會消失,另一些記憶也會增加。鄭州二七廣場周邊地下空間升級改造完成後,行人將會以地下通道的形式為主,二七廣場地面層也將建設成為一片真正的城市公園。
  • 承載大連幾代人的記憶!
    這座車站承載著許多北三市「打工人」和當年的「精神小夥們」進城返鄉美好記憶,當年那些年輕人現在也早已娶妻生子,為人父母。小編採訪了一位老家在瓦房店市交流島鄉的袁先生,談及北崗橋對於他的意義,他坦言,那是我的青春和美好。
  • 月餅的記憶
    如今的月餅花樣繁多,從包裝、造型到餡料都極盡其巧,甚至星巴克等泊來品牌也入鄉隨俗做起了中西結合的月餅,諸如冰淇淋月餅、咖啡月餅等等,然而真正做得好吃的屈指可數。當下的人買月餅、送月餅、吃月餅大致上也已經是儀式的成分更多一些,我就聽過有人中秋走親戚送月餅,送出去轉一圈又送回自己家裡的趣事。
  • 記憶中中秋節的味道:特殊的月餅——涼拌雞肉
    我知道的南京人要吃桂花鴨,廣州地區要吃芋頭,江浙一帶要吃藕盒,但是好像月餅是每個地區都要吃的吧。從我還不懂中秋節寓意闔家團圓的時候,我就知道要中秋節要吃月餅了,看見街上開始賣月餅了,就知道中秋節快到了,也知道終於可以吃涼拌雞肉了。
  • 文明西安 • 禮遇雁塔 | 長安路,承載著西安的歷史與記憶!!!
    "嘉匯漢唐書城是屬於西安人的文化記憶、圖書記憶,我們希望能為西安人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產品。兩所辦學方向完全不同的高校因為這條路有了情感共鳴,連接起這種共鳴的,是校門口人流量極為密集的天橋,而這樣的天橋,長安路上就有7座。高校學子這種深刻的坐標記憶,同樣來源於這條道路對於高校教育的文化薰陶.
  • 這座承載著南陽人情感的重要通道將重建!
    最美淯陽橋歡迎您淯陽橋位於中心城區白河中段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核心區是中心區域的重要通道它承載著南陽人的情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
  • 賞月拜月、吃月餅……你記憶裡的中秋節什麼樣?
    忙碌的人們會儘可能在這一天團聚在一起,或者分吃一塊月餅,或者圍坐在一起賞月,其樂融融。從某種意義上說,中秋不只是一個假期,甚至也不只是一個節日那麼簡單。它所浸潤的,是中國人綿延許久的家庭倫理觀念和人文情懷。你記憶裡的中秋,是什麼樣的?
  • 親子月餅烘焙課堂 最用心的禮物,是和你共度的時光
    思遠時光 中秋將至  儘管夏日的餘溫還在極力挽留  但遠處的天高雲淡  和眼前的少許落葉  正在向我們昭示秋天的到來  鄉音往來,思遠時光,自在情濃  滿空的月光,飄落的何止是桂花  還有那滿場飄揚的明亮笑聲  和纏綿不絕的月餅馨香  中秋將至,
  • 畫長卷、穿漢服、制月餅……智慧熊幼兒園的節日慶祝活動全紀錄
    寶貝在動手製作與繪製紅旗的過程中,鍛鍊了剪、貼、繪等技能,更深刻的了解國旗的由來與含義,萌發愛國旗、愛祖國的情感。製作月餅,也是這段時間裡人們所熱衷的活動。智慧熊幼兒園的寶貝們,在親手製作月餅的過程中,更加深刻的體驗和認識節日的風俗。品嘗自製的月餅,也讓他們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 老廈門月餅背後的難忘記憶:只有綠豆沙餡 加熱更好吃
    中秋節剛過了,回味一下這個中秋吃過的市面上又出現了各種形狀、各種口味的月餅,但在我們不少人的內心深處,古早味月餅才是最美味的,因為只有它,才有小時候記憶的味道。廈門老字號協會會長黃榮華展示廈門傳統月餅。中秋節涼涼的秋意似乎讓大家對糖分的攝入減少了牴觸,甜甜的月餅季來了。在很多人眼中,月餅就該是那個樣子,或圓或方,內餡甜膩,外皮金黃……其實,看似平常的月餅背後藏著不少故事。今天,特邀廈門老字號協會會長黃榮華帶我們一起回憶老廈門月餅背後的難忘記憶。
  • 師生樂趣DIY月餅,情滿中秋歡度佳節!
    為弘揚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孩子們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9月30日下午,楊家坪中學D區「博雅23」——高2023級23班舉行了別出心裁的中秋節冰皮月餅DIY製作活動。「博雅23」的孩子們都是第一次做月餅,桌子剛布置好,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體驗一番。班長把準備好的月餅原料分發給大家。同學們戴起手套,穿上圍裙,跟著視頻的節奏忙活起來。
  • 舌尖上的中秋節——兩岸暨港澳地區月餅大盤點
    柔情:有溫度的港澳手工月餅    在香港和澳門地區,手工月餅仍是每年中秋市場的主打產品。    在香港,奶黃月餅長期以來為各地食客所鍾愛。有著40餘年從業經驗的益新美食館月餅總監周新師傅說,這樣的口感是機器製作的月餅所無法代替的。這不僅要求月餅師傅們調配好餡料的比例,同時用餅皮包內餡也有小心思。
  • 芝麻白糖月餅,有小時候的記憶,有小時候的味道
    芝麻白糖月餅今天回媽媽家裡啦,媽媽給我烙了家鄉的月餅,有小時候的記憶,有小時候的味道,酥脆香甜,這就是我愛吃的家鄉的月餅。原料:芝麻、麵粉、白糖、酵母、雞蛋。第14步、用手心按扁第15步、做好的餅坯第16步、電餅鐺中檔,燒熱,放進餅坯,不用二次發酵第17步、烙成兩面金黃第18步、翻面,同樣是金黃色第19步、出鍋啦,酥脆香甜,我家的月餅就是這個味兒的
  • 朝陽街酒吧:承載著煙臺一代人的記憶
    這是一條煙臺的朝陽街,承載著煙臺一代人的記憶,放眼眾多城市,政府引導下形成的商業酒吧街不少,但能夠自發聚集這麼多酒吧,實屬不多。外地來煙的遊客,都為酒吧一條街豎起大拇指10年前,趕上朝陽街改造,還在上大二的小肆接手了這家店,開起了煙臺第一家獨立音樂酒吧。
  • 夜食海南丨這些口味獨特的海南月餅你都吃過嗎?
    這項屬於海南人的制餅技藝手法受到了更多的認可- 傳統配料吃的是記憶中的古早味道 -誕生於椰林遍布的海南島,瓊式月餅中最具特色的當屬在月餅的眾多口味中,爭議最大的必然是五仁月餅了。有人愛不釋手,有人卻連連擺手,實在有些捉摸不透。但無論怎樣,每個人的中秋記憶裡,一定都有關於五仁月餅的部分。
  • 記憶月餅驚現?今年最具創意高校月餅刷屏!
    嘿嘿嘿,這不,今年中秋各大高校月餅爭霸中 脫穎而出的這款這款號稱「吃了不掛科」的月餅 瞬間火遍全網 pk大賽 還有很多優秀選手 有油潑辣子餡的「盲盒」月餅 有玫瑰五仁超級大月餅 …… 美味月餅裡你最想pick哪款?
  • 「遷台歷史記憶展」拼繪兩岸情感發展軌跡地圖
    「遷台歷史記憶展」拼繪兩岸情感發展軌跡地圖 2019-10-09  本次活動由高雄、上海、臺北、福州四城文化單位和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運用互動科技與新媒體藝術,打造了「漂移時光」「遷臺映像」「落地成家」「我的傳家寶」四大展區,引領參觀者穿古入今,追根溯源拼繪出兩岸情感記憶的軌跡地圖。
  • 百年老石磨承載記憶與鄉愁
    百年老石磨承載記憶與鄉愁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6.25 星期一 【崢嶸歲月】    老石磨是重要工具    「這口老石磨承載了村裡人的煩惱與歡樂,幾乎見證了現在村子裡每一個人的成長。 」在羅家營村史館內楊方信老人說,石磨伴隨他們度過了艱辛又充滿樂趣的童年。在老人的指    引下,記者見到了這口據說已    有百年歷史的老石磨。
  • 月餅X可口可樂?廣州老字號月餅今年有咩新意思?
    傳統廣式月餅跨界搭配可口可樂是怎樣的感覺?月餅與粵劇、街舞混搭融合,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距離中秋節還有半個月,廣州各路月餅新品已經紛紛霸佔了各大超市和商場的顯眼位置,今年廣州幾家老字號更是出盡心思,讓傳統老字號月餅也換上新潮形象,讓月餅市場更能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心。下面就讓廣州日報巡城記者帶你看看今年幾款新潮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