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女船王」趙安吉:教育是最好的嫁妝

2021-03-02 老年文摘

「華人女船王」趙安吉:教育是最好的嫁妝


   當40多歲的趙安吉出現在一個多月前的「一帶一路」女性論壇時,讓人眼前一亮。美國福茂集團副董事長趙安吉是美國「華人船王」趙錫成的小女兒。女承父業的她,目前是家族生意的接班人。作為美國最知名的華裔移民家庭,趙氏家族共有六姐妹,她們都是學霸,有四個上了哈佛大學商學院,創造了該院歷史。老布希常來討教趙家的育兒經。
   
從餐館員工到一代船王

      趙安吉的父親趙錫成現年89歲,是美國「華人船王」。他創立的美國福茂集團是世界知名航運公司,也是第一個向中國造船廠訂購大型船舶的西方公司。
     
      趙錫成是上海嘉定人,受資深船長叔叔的影響,上世紀40年代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航海專業。1949年畢業後,他被派到來往於臺灣的「太平輪」上實習。因為戰爭,他輾轉飄零到臺灣,此生再也沒能和自己父親相見。

      偶然間,在臺灣一份報紙刊登的高中畢業生名單上,趙錫成發現了自己愛慕的女孩的名字——出身安徽大家的朱木蘭。兩個在戰火中失去聯繫的年輕人,由此再相見。1951年,兩人成婚。
     
      趙錫成30歲時被董浩雲(前香港特首董建華之父)看中,派去美國讀書。隻身一人的趙錫成在紐約再次從頭開始。他一邊攻讀哥倫比亞大學的兩個本科學位,一邊做文員和餐館小時工,期待早日把妻兒接過來。

      3年後,朱木蘭帶著兩個女兒去到美國與丈夫團聚。隨後,一家人搬去紐約皇后區的一室一廳公寓裡,開始了典型的第一代華人移民生活。
     
      1964年,在美國苦讀六年並獲得兩個本科學位與一個MBA後,趙錫成自建公司——福茂航運。幾年前,趙安吉陪著父親故地重遊那個公寓時,那裡還住著孟加拉移民。

總統都來學趙家教子方

趙錫成夫婦為人稱道的是共養育了六個女兒,個個都是學霸,也是行業精英。美國前總統老布希一家與趙家關係親密。他曾感慨:「趙家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家庭。」

老大趙小蘭以全A成績畢業於哈佛,之後進入美國政壇;老二趙小琴是常青藤名校威廉與瑪麗學院的碩士,該校曾出過三屆美國總統;老三趙小美畢業於哈佛,出任過紐約州消費保護廳廳長,是該州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廳長;老四趙小甫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曾任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高級副總裁,現為律師;老五趙小亭是哈佛商學院碩士,大學教授;排行老六的趙安吉,則是在哈佛讀的本科和碩士。

老布希的太太芭芭拉曾羨慕地說過,「應該向趙家學學如何管教孩子。」

趙家儘管富裕,但所有孩子從小就知道自立,金錢要自己賺。小孩子跟大孩子一起趕校車、整理家務,自發讀書,要自己去賺學費讀大學。到了周末,還要除草,清理院子。甚至他們家車庫前超過百米的柏油路,都是這幾個姐妹一起鋪的。

一位作家20多年前曾去過趙家做客。他這樣寫道,趙錫成很好客,每有客人來,六個女兒只要在家,一定出來招呼。尤其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幾個女兒不出席上桌,而是守在客人身後,為大家上菜、斟酒。因為趙氏夫婦覺得,當孩子讀書累時,出來做「waitress(服務員)」未嘗不是換腦子的一種方法,這種訓練有助於幫助孩子懂得為人處世。

向父母貸款讀完哈佛

趙安吉說,父母從小對她們的要求是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要求她們勤奮、努力,好好地做人。所以她從沒有感覺到,自己是生活在富人的家庭裡。父母堅持她們要說好中文、學中文,並不定期帶她們回中國。

趙安吉比大姐趙小蘭小整整20歲,是趙錫成夫婦最小的女兒。現在她繼承了父業,在家族的福茂集團中擔任副董事長。她出生時,家庭環境優越,已經擁有私人別墅和超大泳池,但她從沒覺得自己是「公主」,她上哈佛的學費雖然不像大姐那樣靠打工,也是跟父母貸款,直到工作後才還。

這個被稱為「趙家最能幹的小妹」天資聰明,她不僅以優異成績考入哈佛,還僅用三年時間畢業,就獲得了優異學生獎。她的榮譽生畢業論文,曾被「美國國家經濟心理學刊」刊登。隨後她又取得哈佛大學商學院MBA學位。在大學學習期間,趙安吉撰寫的財務研究個案被哈佛商學院編纂入書,至今此個案仍是哈佛商學院一年級學生必修科目。同時,趙安吉在2011年就成為哈佛商學院院長顧問委員會委員(相當於校董),比姐姐趙小蘭還要早4年。

除了學業優秀,學生時代趙安吉跟著姐姐趙小蘭在美國國會、交通部、白宮實習。大學畢業後,她曾在原花旗銀行下屬的投資部門工作,直到1996年回到家族企業至今。

願成為中美溝通的橋梁

趙安吉說,雖然生在美國,但父母時刻沒讓她忘記自己來自東方。早在1979年,尼克森訪華後不久,8歲的趙安吉就被父親帶來中國。隨後,作為「美中傑出青年」代表團成員,她曾參觀廣州等城市,並認為廣州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

現在,作為中國銀行董事的趙安吉每隔兩個月就往返於中美之間。她說,自己的一切得益於父母的教育和指導,她也希望能像父母期待的一樣,成為中美溝通的橋梁。

今年是趙安吉的母親朱木蘭去世10周年。趙家向哈佛大學商學院捐款4000萬美元,用於成立以趙安吉母親命名的教學大廈和對華裔學生的獎學金。此前,哈佛並沒有以華裔或女性名字命名的教學樓。

談及母親,趙安吉說,母親是家中的基石,也是她和姐姐們的偶像與榜樣,「她是一個無比優雅、難以形容的女子,她自己在50歲時,還堅持去讀碩士課程。而教育是她給我們最好的嫁妝。」

(《老年文摘》第2173期) 


相關焦點

  • 五月花英語家庭教育丨華人船王:最好的嫁妝不是金錢,是教育!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那棵樹、那朵雲那個給他們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的靈魂他的一家被稱作是美國最成功的華人家庭。他和妻子在窮苦潦倒之際前往美國,20年間生育了六個女兒,現在應該是美國最有權勢的華人家庭。
  • 6個女兒4個哈佛,1個美國華裔女部長,華人船王教你何為最好家教
    華人船王的「最好家教」,6個女兒4個哈佛,1個美國華裔女部長趙錫成是「貧下中農」 ,寒門弟子。他白手起家,20年後改寫了美國歷史。趙錫成一生歷經浮沉,書寫了「華人船王」「航運巨子」的人生傳奇。他的家庭被稱為「美國華人第一家庭」,讓兩任美國總統稱羨。
  • 旅美華人船王趙錫成臺北話家常:年輕人不要怕困難
    中新社臺北10月27日電 題:旅美華人船王趙錫成臺北話家常:年輕人不要怕困難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安英昭「年輕人不要怕困難,困難就是機會;也不要怕失敗,跌倒了,爬起來,不要失去動力和目標。」年逾九旬、有華人船王美譽的福茂集團創辦人趙錫成,27日在臺灣大學如是說道。資料圖:趙錫成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當天,臺大EMBA校友基金會與中華國際領袖協會邀請趙錫成演講「教育、傳承與永續」,分享他從白手起家到成為華人船王,如何用逆風無畏的膽略駛向成功的故事。
  • 專訪:國際航運業巨頭之女趙安吉的教育觀
    趙安吉, 身為國際航運業巨頭的千金,且成為六個成就斐然的姐妹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她的成功全憑她的教育基礎及信念。她的家庭故事聽起來就像典型的白手起家式美國夢。福茂集團副董事長 趙安吉她的父親趙錫成博士,出生於上海嘉定的小村莊,一直重視於接受良好的教育。在解放戰爭時期遇到了她的母親朱木蘭, 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她的父親只身前往美國,留下年輕的妻子跟三個孩子。
  • 美國福茂集團董事長趙安吉一行訪問我校
    4月23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學校黨委書記宋寶儒、校長黃有方會見了來訪的華裔實業家、福茂集團董事長趙安吉女士一行。
  • 美國第一位入內閣的華裔女政治家,如今又被川普欽點,看趙小蘭母親的教女之道:教育是父母給女兒最好的嫁妝
    她常說:「我們給女兒的嫁妝不是金錢,而是教育。」朱木蘭的教女有方,傳到了老布希總統的耳朵裡。有一次,老布希在白宮接見趙錫成夫婦和他們的6個女兒,特地對夫人芭芭拉?布希提起,要向朱木蘭學習。朱木蘭取中西方科學教育之精華,在中西文化和人生交叉的坐標中選擇最佳點,中西合璧,因材施教。
  • 華人船王的家庭教育:6個女兒4個哈佛畢業,1個美國交通部部長
    他叫做趙錫成,他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名號——船王。但是在這個光鮮亮麗的稱號的背後,還有更加不為人知的名號——最優秀的父親。趙錫成一共有六個女兒,每一個都是人中龍鳳,有四個女兒為哈佛畢業,大女兒甚至做到了美國交通部部長,那麼趙錫成教育如此成功的背後,究竟有什麼秘訣呢?
  • 豈止太極拳和送王船!這些滿載華僑華人鄉愁的非遺項目你都了解嗎?
    在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當中,有很多項目承載了華僑華人的鄉愁,它們是海外遊子共同的精神家園。小僑(ID:qiaowangzhongguo)為您一一盤點。送王船「送王船」是廣泛流傳於中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禳災祈安的民俗活動。
  • 現代版宋氏姐妹的養成之路:教育是父母給女兒最好的嫁妝
    她從小培養每個女兒對家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不直接告訴女兒什麼是「是」與「不是」,總是循循善誘加以啟發,讓女兒們自己做出判斷和結論;也不以封建家長的高壓姿態面對女兒的不同觀點,而是和她們展開民主的辯論,讓各自在辯論中明白事理、辨白是非;比如在教育小女兒趙安吉上,朱木蘭女士並沒有因為她最小而多開綠燈。
  • 美國「華人第一家庭」:寒門子弟成華人船王,六金花四個哈佛畢業
    有美國「華人第一家庭」之稱的趙錫成老先生育有6名女兒,她們均畢業於常青藤院校,其中有4個畢業於哈佛,大女兒趙小蘭更是首位進入美國內閣的亞裔和華裔,現任美國運輸部部長。趙錫成本出身於戰亂中的寒門,但一路逆襲成為一代船王,並且將自己的孩子全部培養成了棟梁之才,這其中的故事令人深味。1.家族對教育的重視趙錫成出生於1928年的上海嘉定,父親雖是當時鄉鎮小學的校長,但家庭經濟拮据。父親非常重視教育,當1937年上海淪陷之際,他也沒有讓兒子中斷學習。
  • 19世紀華人移民澳洲,從一無所有的廚師變為受人愛戴的航運船王
    19世紀中葉,他從上海移民澳洲,從一無所有到後來成就為澳洲內河航運的船王。一百五十年後,澳洲當地民眾不但沒有忘記他, 還為他建造雕像。在他的墓碑上刻有這樣的文字:「如此有愛心、如此忠誠、如此友善,世上很難找到第二個他。」
  • 趙小蘭:王的女人(番外)
    本篇是《趙小蘭:
  • 世界級非遺「閩南送王船」是怎樣一種盛況?
    這裡擁有「國家級非遺——觀賞王(官)船」,該船長10.58米。「送王船」造船傳承人鍾慶豐先生主斧,與廈港龍珠殿傳承人阮和國攜手,為加強閩南文化生態保護所共同建造。 送王船習俗已經有600多年歷史了,是廈門漁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傳到馬來西亞等地,已經成為我們聯繫海外僑胞的重要文化紐帶之一。
  • 一所國際學校,半部近代史——船王包玉剛和包玉剛實驗學校
    「上海最好的國際化學校之一」包玉剛實驗學校,由包氏家族為紀念已故船王包玉剛而創辦。該校創辦背後的故事非常精彩,可以說,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背後,承載著半部中國近代史,他的創始人包玉剛更是一代傳奇。在陸地上生長出來的人,喜歡土地的厚實與安穩。提到大海,農耕文明國家的人第一個感覺就是波詭雲譎,難以捉摸。諸多的華人企業家中,從事海運的可謂少之又少。但中國也有一位舉世聞名的華人船王——包玉剛。
  • 深藏於閩南的「送王船」,是怎樣一種盛況?
    現在在沙坡尾「送王船」展示館看到的是供永久觀賞的「送王船」,由造船傳承人鍾慶豐先生主斧,與廈港龍珠殿傳承人阮和國攜手共同建造。王船融合了造船、建築、民間彩繪等多項閩南傳統技藝。大多都是祖傳的手藝。78歲的鐘慶豐是鍾宅人,是廈門市「造王船」技藝傳承人。
  • 2億嫁妝嫁女 婚禮紅包祝福語參考
    >2億嫁妝嫁女 婚禮紅包祝福語參考2012-11-30 13:35:5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近日晉江有位富商豪贈2億嫁妝嫁女,場面十分隆重,晉江一直以來就有豪嫁風,網友們都說新郎攢到了,送上婚禮紅包祝福語,祝福這對新人吧。
  • 深藏於閩南的「送王船」 是怎樣一種盛況?
    而鍾慶豐精湛的造船手藝,使得這艘王船的弧度恰到好處。船尾正面則繪上大龍,船前後豎有「代天巡狩池府千歲」的紅色號旗。  廈港龍珠殿送王船活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送王船的儀式,風格非常獨特,是海洋文化的一個項目,是閩南人的大海狂歡節。  在廈門的最後一處漁港,沙坡尾避風塢,仍深藏著「送王船」風俗,至今延續和傳承下來,它承載著廈門港最重要的集體海洋記憶。
  • 馬六甲州對華特使:送王船共同「申遺」加深馬中兩國文化交流
    中新社馬六甲12月18日電 (記者 陳悅)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於北京時間17日晚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馬六甲州對中國事務特使顏天祿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此次共同「申遺」堪稱一大創舉,有助於進一步加深馬中兩國文化交流。
  • 送嫁妝的寓意 嫁妝可以送哪些東西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心頭肉,而伴隨著子女的長大,他們也將步入結婚殿堂,除了祝福外,父母也會額外的陪一份豐厚的嫁妝。大家都知道嫁妝需要準備哪些嗎?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即嫁妝是女兒身份地位的代表,嫁妝可以顯示女方家有經濟實力。嫁妝是女子出嫁時,從娘家帶過去的東西,在古代是女人的私人物品,婆家是無權動用和幹涉的,在古代,侵佔媳婦的嫁妝是很惡劣的行為,對名聲很不利。嫁妝可以送哪些東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