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0月27日電 題:旅美華人船王趙錫成臺北話家常:年輕人不要怕困難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安英昭
「年輕人不要怕困難,困難就是機會;也不要怕失敗,跌倒了,爬起來,不要失去動力和目標。」年逾九旬、有華人船王美譽的福茂集團創辦人趙錫成,27日在臺灣大學如是說道。
資料圖:趙錫成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
當天,臺大EMBA校友基金會與中華國際領袖協會邀請趙錫成演講「教育、傳承與永續」,分享他從白手起家到成為華人船王,如何用逆風無畏的膽略駛向成功的故事。
趙錫成1927年出生於上海,成長於偏僻的農村家庭。1949年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至遠洋商船上實習。他所在的貨船因戰爭無法返回上海而來到臺灣。
來臺後,趙錫成舉目無親,「口袋裡也沒有錢」,但他堅信「天無絕人之路」。繼續在船上工作的趙錫成,逐步由三副、二副,晉升至大副,並在31歲那年成為臺灣甲級船長特種考試最年輕的狀元,晉升為船長。
1958年,他與妻子趙朱木蘭已有兩個女兒,妻子還懷著第三個女兒。但他被公司派至美國深造,在短短6年間,不僅拿到碩士學位,還白手起家創立福茂公司,開啟跨國航運事業。
趙錫成與朱木蘭共育有6個女兒,個個出色,其中4位哈佛大學畢業。大女兒趙小蘭現為美國運輸部部長,小女兒趙安吉已「接班」任福茂集團董事長。趙氏家庭被外界認為是家教與家族企業傳承的典範。趙錫成因其成功的教育實踐,曾在2010年11月獲美國華人博物館頒發「傑出家庭傳承獎」。
但趙錫成將如今取得的成就歸功於妻子。他說,當年身為富家千金的朱木蘭願嫁給他這個「窮小子」,在他決定赴美深造後,妻子不但沒有怨言,而且還扛起教育女兒的責任,讓他能無後顧之憂的在美國打拼。
回顧來臺、赴美、創業等歷程,趙錫成表示,他不怕困難,努力地不斷挑戰更高目標。從小船員奮鬥到當船長,在臺生活逐步穩定時選擇到美國深造,從打工洗盤子到成立福茂集團開拓航運事業,趙錫成認為自己的人生是「天助、自助」。
分享會上,92歲的趙錫成仍保留濃濃的上海口音。他坦言,自己講英語時,中文口音很重,這也是在美國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
但他認為,沒有遭遇失敗是一件很悲慘的事,「因為你會失去動力、缺乏激勵,更沒有機會反思」。
回憶早年艱苦生活,趙錫成還記得,「吃著中飯,不知道晚飯在哪裡」。他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也有自己要面對的挑戰。「接受好教育不是為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而已,而是要讓大家都更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