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華人船王趙錫成臺北話家常:年輕人不要怕困難

2020-12-11 環球網

中新社臺北10月27日電 題:旅美華人船王趙錫成臺北話家常:年輕人不要怕困難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安英昭

「年輕人不要怕困難,困難就是機會;也不要怕失敗,跌倒了,爬起來,不要失去動力和目標。」年逾九旬、有華人船王美譽的福茂集團創辦人趙錫成,27日在臺灣大學如是說道。

資料圖:趙錫成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

當天,臺大EMBA校友基金會與中華國際領袖協會邀請趙錫成演講「教育、傳承與永續」,分享他從白手起家到成為華人船王,如何用逆風無畏的膽略駛向成功的故事。

趙錫成1927年出生於上海,成長於偏僻的農村家庭。1949年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至遠洋商船上實習。他所在的貨船因戰爭無法返回上海而來到臺灣。

來臺後,趙錫成舉目無親,「口袋裡也沒有錢」,但他堅信「天無絕人之路」。繼續在船上工作的趙錫成,逐步由三副、二副,晉升至大副,並在31歲那年成為臺灣甲級船長特種考試最年輕的狀元,晉升為船長。

1958年,他與妻子趙朱木蘭已有兩個女兒,妻子還懷著第三個女兒。但他被公司派至美國深造,在短短6年間,不僅拿到碩士學位,還白手起家創立福茂公司,開啟跨國航運事業。

趙錫成與朱木蘭共育有6個女兒,個個出色,其中4位哈佛大學畢業。大女兒趙小蘭現為美國運輸部部長,小女兒趙安吉已「接班」任福茂集團董事長。趙氏家庭被外界認為是家教與家族企業傳承的典範。趙錫成因其成功的教育實踐,曾在2010年11月獲美國華人博物館頒發「傑出家庭傳承獎」。

但趙錫成將如今取得的成就歸功於妻子。他說,當年身為富家千金的朱木蘭願嫁給他這個「窮小子」,在他決定赴美深造後,妻子不但沒有怨言,而且還扛起教育女兒的責任,讓他能無後顧之憂的在美國打拼。

回顧來臺、赴美、創業等歷程,趙錫成表示,他不怕困難,努力地不斷挑戰更高目標。從小船員奮鬥到當船長,在臺生活逐步穩定時選擇到美國深造,從打工洗盤子到成立福茂集團開拓航運事業,趙錫成認為自己的人生是「天助、自助」。

分享會上,92歲的趙錫成仍保留濃濃的上海口音。他坦言,自己講英語時,中文口音很重,這也是在美國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

但他認為,沒有遭遇失敗是一件很悲慘的事,「因為你會失去動力、缺乏激勵,更沒有機會反思」。

回憶早年艱苦生活,趙錫成還記得,「吃著中飯,不知道晚飯在哪裡」。他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也有自己要面對的挑戰。「接受好教育不是為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而已,而是要讓大家都更好。」(完)

相關焦點

  • 華人趙錫成:英語口音不是缺陷 把劣勢變成優勢
    華人趙錫成:英語口音不是缺陷 把劣勢變成優勢   中國僑網4月18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華人「船王」趙錫成在分享自己人生經驗時表示,自己的故事就是第一代移民的故事,遇到的機遇和挑戰會讓移民的未來更加燦爛,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 「華人女船王」趙安吉:教育是最好的嫁妝
    「華人女船王」趙安吉:教育是最好的嫁妝    當40多歲的趙安吉出現在一個多月前的「一帶一路」女性論壇時,讓人眼前一亮。美國福茂集團副董事長趙安吉是美國「華人船王」趙錫成的小女兒。女承父業的她,目前是家族生意的接班人。
  • 五月花英語家庭教育丨華人船王:最好的嫁妝不是金錢,是教育!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那棵樹、那朵雲那個給他們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的靈魂他的一家被稱作是美國最成功的華人家庭。他和妻子在窮苦潦倒之際前往美國,20年間生育了六個女兒,現在應該是美國最有權勢的華人家庭。
  • 6個女兒4個哈佛,1個美國華裔女部長,華人船王教你何為最好家教
    華人船王的「最好家教」,6個女兒4個哈佛,1個美國華裔女部長趙錫成是「貧下中農」 ,寒門弟子。他白手起家,20年後改寫了美國歷史。趙錫成一生歷經浮沉,書寫了「華人船王」「航運巨子」的人生傳奇。他的家庭被稱為「美國華人第一家庭」,讓兩任美國總統稱羨。
  • 美國「華人第一家庭」:寒門子弟成華人船王,六金花四個哈佛畢業
    有美國「華人第一家庭」之稱的趙錫成老先生育有6名女兒,她們均畢業於常青藤院校,其中有4個畢業於哈佛,大女兒趙小蘭更是首位進入美國內閣的亞裔和華裔,現任美國運輸部部長。趙錫成本出身於戰亂中的寒門,但一路逆襲成為一代船王,並且將自己的孩子全部培養成了棟梁之才,這其中的故事令人深味。1.家族對教育的重視趙錫成出生於1928年的上海嘉定,父親雖是當時鄉鎮小學的校長,但家庭經濟拮据。父親非常重視教育,當1937年上海淪陷之際,他也沒有讓兒子中斷學習。
  • 厲害了 | 趙錫成:「 我有6個女兒,4個畢業於哈佛」
    他的家庭被稱為「美國華人第一家庭」,讓兩任美國總統稱羨。老布希總統對妻子芭芭拉說:「應該學學趙家,如何教育孩子。芭芭拉,可是美國人民公認的賢妻良母。他一生歷經浮沉,書寫了「華人船王」「航運巨子」的人生傳奇。他,就是華人趙錫成。在美國,他的6個女兒被稱為「趙氏六金花」。
  • 趙錫成:人生好像開車,不能只走直路
    趙錫成語錄
  • 華人船王的家庭教育:6個女兒4個哈佛畢業,1個美國交通部部長
    他叫做趙錫成,他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名號——船王。但是在這個光鮮亮麗的稱號的背後,還有更加不為人知的名號——最優秀的父親。趙錫成一共有六個女兒,每一個都是人中龍鳳,有四個女兒為哈佛畢業,大女兒甚至做到了美國交通部部長,那麼趙錫成教育如此成功的背後,究竟有什麼秘訣呢?
  • 6個女兒4個哈佛,1個美國交通部長,華人父親教你何為最好家教
    如果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孩子想要取得成功會很困難。所以,想要讓孩子出人頭地,家長就必須要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才行。相信很多都聽說過趙錫成這個名字!他是著名的美國船王,也是福茂集團的董事長,是一位傳奇的美籍華人。不過,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卻不是他的成就,而是他對孩子的成功教育。他一共有六個女兒,其中有四個女兒是哈佛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而他的大女兒趙小蘭更是在美國政界混得風生水起。
  • 福建省僑聯主席參加旅美華人王巖平書法展
    福建省僑聯主席參加旅美華人王巖平書法展
  • 豈止太極拳和送王船!這些滿載華僑華人鄉愁的非遺項目你都了解嗎?
    在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當中,有很多項目承載了華僑華人的鄉愁,它們是海外遊子共同的精神家園。小僑(ID:qiaowangzhongguo)為您一一盤點。送王船「送王船」是廣泛流傳於中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禳災祈安的民俗活動。
  • 根在海這邊:王爺信仰,兩岸遺產——閩臺同俗送王船
    ,送王船閩臺同俗,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2012年在廈門同安呂厝舉行的首屆閩臺送王船文化節.,與送王船相配套的迎王民俗活動在廈門的同安呂厝舉行,來自兩岸的上百個宮廟的萬名信眾匯聚在廈門一同感受海洋文化內涵的歷史民俗,來自兩岸的王爺廟的陣頭紛紛亮相,臺北、金門、澎湖等地的近百名臺灣鄉親也身著盛裝紀念著四年一次的送王船.
  • 抗戰時期的洛杉磯華人社區,1938年
    這些工人在施工中流失嚴重,且管理困難。克魯克(總工頭)先生試著招聘了五十名中國工人(來自廣東的淘金者)。【洛杉磯唐人街人力車】這些人吃苦耐勞、服從管理,很快華工總數就超過萬人。在此期間,克魯克還專門派人到廣東招人,一船船中國青年來到鐵路建設現場。華工們積極勞動,薪水亦相對較高。當然,艱苦的鐵路修建工作,使大批華工受傷、死亡。
  • 「果敢王」彭家聲,祖籍四川一口雲南話,堅稱:果敢人就是華人!
    「果敢王」彭家聲,祖籍四川一口雲南話,堅稱:果敢人就是華人!熟悉緬甸的都知道,該國有一高度自治的區域,果敢區。果敢區前領導人彭家聲,帶領果敢人進行了不屈的鬥爭。84歲高齡的時候,還親自上戰場。他祖籍四川,能說一口流利的雲南話。年近9旬,自始至終堅稱:果敢人就是華人。那麼「果敢王」彭家聲有什麼傳奇經歷?果敢現狀如何?談起彭家聲,不得不提果敢地區。果敢地區面積1萬多平方公裡,首府老街市,與中國雲南省接壤。果敢,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果斷勇敢」,在緬語中是「九戶人家」的意思。
  • 「王船」化火三小時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送王船」民俗昨在曾厝坩安海邊演繹  早報記者林澤貴文/圖  昨日下午五時許,一艘七米多長的「王船」,在廈門曾厝海邊化火焚燒,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送王船」習俗舉行的儀式。
  • 世界級非遺「閩南送王船」是怎樣一種盛況?
    這裡擁有「國家級非遺——觀賞王(官)船」,該船長10.58米。「送王船」造船傳承人鍾慶豐先生主斧,與廈港龍珠殿傳承人阮和國攜手,為加強閩南文化生態保護所共同建造。 送王船習俗已經有600多年歷史了,是廈門漁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傳到馬來西亞等地,已經成為我們聯繫海外僑胞的重要文化紐帶之一。
  • 旅美華裔作家:中國人不要再著迷諾貝爾獎了
    旅美華裔作家黃運特赴廣州講座 接受本報採訪表示日前,旅美華裔作家黃運特在中山大學連續舉行了三次大型講座,吸引數千讀者前往。作為旅美華裔,其創作的《陳查理傳奇》自2010年8月出版以來,在美國文學界引起了高度關注,被提名美國國家圖書獎與普立茲獎,並得到眾多著名學者和書評家的舉薦和好評。記者獲悉,中文版《陳查理傳奇》將於明年在中國大陸出版。在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誕生後,黃運特就中國文學如何走向世界、華裔文學在世界文壇的地位、如何繁榮中華文化等話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深藏於閩南的「送王船」,是怎樣一種盛況?
    現在在沙坡尾「送王船」展示館看到的是供永久觀賞的「送王船」,由造船傳承人鍾慶豐先生主斧,與廈港龍珠殿傳承人阮和國攜手共同建造。王船融合了造船、建築、民間彩繪等多項閩南傳統技藝。大多都是祖傳的手藝。78歲的鐘慶豐是鍾宅人,是廈門市「造王船」技藝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