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18:2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10月31日,蒙山縣鄉村學校少年宮邀請「阿木爺爺」指導製作的榫卯木工製品,在全區鄉村學校少年宮科技體驗日活動中參展,受到了現場嘉賓的關注和好評。
「阿木爺爺」王德文今年63歲,是一名木匠,目前生活在蒙山縣陳塘鎮一個山清水秀的僻靜村莊裡。他不用釘子、膠水,僅用榫和卯就做出魯班凳、魯班鎖、世博會中國館模型等木器作品。他的木工製作視頻在海內外「圈粉」數百萬,讓人們見證了中國傳統木匠技藝的精湛,以及蘊藏在榫卯結構中的古老智慧。
「阿木爺爺」做了大半輩子木匠,手藝精湛。
王德文13歲時,他家裡唯一的木鍋蓋壞了,於是請來木匠修補。他看木匠師傅敲敲打打挺有意思,而且了解到這門手藝能掙錢,於是產生了拜師學藝的念頭。
多年來,他始終注重提升自己的手藝。「我就是幹木工活的老木匠,大家喜歡看我的視頻,我很開心。只要有人對木工技藝感興趣,我就願意一直拍下去,讓更多人了解木工技藝,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王德文說。
2017年,王德文從山東搬到蒙山縣陳塘鎮隨兒子定居後,有一次給小孫子削了一個木陀螺,孩子的笑容喚醒了他重拾木工製作的想法。於是,他專心研究起了從前沒有機會做的精巧工藝品。魯班凳,從第一代改良到第七代;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模型,有40多根榫卯稜柱、27道鎖;木頭小人關節靈活;竹風車能夠在風力下轉動……這些精細的玩意兒,彌補了王德文年少時為謀生而缺失的樂趣。
「阿木爺爺」展示在網上爆紅的魯班凳。
用木打造的會行走的小豬佩琪是「阿木爺爺」孫子的心頭好之一。
王德文做魯班凳的繁瑣過程被兒子王保成拍下,前後三天的製作過程被剪輯成幾分鐘的短片。短片在西瓜視頻上發布後一炮而紅,網友盛讚王德文為「當代魯班」。他的作品在國內獲贊無數,至今已有420萬粉絲;在國外的知名視頻網站上,他擁有上百萬粉絲,視頻播放量上億次,其中製作木拱橋的播放量超4300萬次。
不論是榫卯技藝,還是其他技術,王德文都不藏私。網上有私信要圖紙的,他會畫下圖紙讓兒子拍照發過去;有的外國網友留言說想學藝,請教一些技術問題,他也會一一解答,遇到看不懂的英文,就用翻譯軟體。王德文表示,他想讓全世界都了解中國榫卯工藝的魅力,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後,我還會繼續鑽研更多巧妙的木工技術,然後拍攝下來給大家看,我這輩子就把這件事情幹好、幹細緻就行了。」王德文說,一輩子都在鑽研一個活計的人其實還有很多,希望更多的民間手藝人能夠「擁抱」網絡,用更新潮的方式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梧州發布
wuzhoufabu2015
梧州發布編輯部
原標題:《讓世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無論是中國孩子還是外國網友,「阿木爺爺」授藝不藏私》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