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感悟】做一名「心靈捕手」(耿雲彪)

2021-12-30 楊陵區高級中學

今天的培訓是關於心理學的,我很喜歡。

限於傳統的認知,最初,我更多是將心理學當成是神學迷信的延伸,作用就是用來猜透別人的內心,所以在最開始跟心理系的同學打交道時,我總是選擇保持沉默,深怕他們通過言語之間的信息,得以洞察自己的內心世界。基於這樣的認識,再加上心理課是公共課,所以大學僅僅是囫圇的過了一遍,僅僅是應對考試,對其內涵並沒有多少了解。

對心理學改變認識,是在讀研時發生的。最初是教育心理學,這門課通過大量的實驗和數據的展示,改變了我對它是神學迷信延伸的傳統認識。而「最近發展區」等認知心理學理論,更是讓我對教育的認知煥然一新。原來教育不是我們傳統認識「棍棒底下出孝子」式的傳統經驗積累,而是基於人各個階段心理特徵建立起來的獨立學科。在這個認識之下,我開始搜集一些心理學書籍,也堅定了做一名「心靈捕手」的信念。

做一名「心靈捕手」,對於一名教師來說顯然是必須的。以自己所從事高中學段為例,只有了解高中生的學生心理特徵,才能進行有效的教育。在高中階段,尤其是高一的學生,通常表現的比較叛逆,打架等嚴重違紀現象,也多發生在這一年級。很多人也知道這是因為青春期的原因,所以能理解叛逆,但是卻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叛逆。在心理學中,青春期不僅是叛逆期,更是成長期。在這一階段,學生的身高、體重等外部特徵已經很接近成人,在激素的作用下,成人的自我意識表現的很強烈。所以他們內心也認為他們是成年人了。所以要用成年人的行為來昭示這一切,以表明自己是個成年人。而成年人最大的一個表現就是「自主」,而顯然他們這種自主是不成熟的。這種不成熟與成年人的成熟認知產生的偏差,就是叛逆。所以當我們對青春期有正確的新理學認識個時,就不會對「叛逆」深惡痛絕了,相反我們會對孩子的叛逆感覺高興,因為這是孩子向成人轉化的表現,是成長的煩惱。叛逆是正常,而不叛逆才真是值得我們警惕,因為那意味著沒有進行由孩子到成人的轉變。

在這樣的心理學認識之下,我們在青春期應更多的去疏導而不是對抗。比如在處理班級事物時,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在目標可控的範圍內,通過活動的創設,體現他們的自主管理作用,讓他們的成人意識得以展現。在家庭事物中,也多把孩子當做成年人,給予他們參與家庭事物的權利,也可適當去處理家庭事物,以提高家庭責任感。當孩子成年人的意識能有正確途徑宣洩時,打架、吸菸等表現成人意識的錯誤行為就會減少。所以青春期,是叛逆期,更是成長期。而成長需要鍛鍊。

讓我們成為一名「心靈捕手」,不僅對工作有益,同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就如今天教授所講的情緒,我們要和它做朋友,而不僅僅是去把控它。通過教授今天的講解,可以清楚的知道,有兩個「我」的存在。一個是現實生活中我,一個是內心世界的我。但在現實中,我們更多注重外在的我,對於內心世界卻少有關心。其實我們不幸福的根源就是二者的不統一,自己總是被外在的東西所影響,過於去追求名利、地位等。讓自己活在外在的評判標準之中,而沒有思考過自己的內心到底需要什麼?而只有做到如錢鍾書所說的那樣「外面的繁華不是我的繁華」時,才會是真正幸福與快樂的開始。也如王陽明一般「知行合一」時,才會避免人格分裂,走上誤區。而情緒普遍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世界中,有情緒,我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因為通過看教學視頻我們知道,哭鬧等情緒的表現,由於宣洩負面能量,很利於以後的生活。只要我們處理好現實與欲求的關係,與自己多對話,和情緒做朋友,達到內心與外部的有機統一,我們就會遇到更好的自己。

教育是一片樹葉帶動一片樹葉,是一朵雲推動一朵雲,是一個心靈觸動一個心靈。所以讓我們試著去做一名「心靈捕手」吧,讓我們以專業的心理學知識為指導,更好的工作與生活。

相關焦點

  • 做一個用心的心靈捕手
    為進一步加強柯城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諧發展,2021年1月8日,由柯城區教育局教育科、柯城區教研室舉辦的《做一個用心的心靈捕手》主題培訓在興華中學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進行,這也是柯城區心理健康教研組在本學期系列培訓的最後一個主題。本次活動由區教研室心理健康教研員阮建中主持。
  • 《心靈捕手》:跟隨內心的感受,通往幸福的大門
    《心靈捕手》1977年美國上映的《心靈捕手》或許就是人生的窺視鏡,怎樣選擇完全取決於自己。影片中的男主威爾是一名高智商天才,他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並有著極高的數學天分,他可以輕易解開麻省理工學院藍勃教授的數學難題,並在酒吧靠著旁聽來的知識碾壓別人。這樣一位天之驕子在旁人眼裡,應該是有無可限量的成就,但他出生在一個破碎的家庭,心靈的創傷將他變成壞孩子,他的那些能力不過是在學校做清潔工時學習的。
  • 「心靈捕手」任志洪:請把你說與我聽
    新華社武漢1月17日電題:「心靈捕手」任志洪:請把你說與我聽新華社記者李偉「回國是必須的。」面對記者的提問,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海歸」教授任志洪言語堅定。疫情期間,任志洪及其團隊組織全國3000多名心理諮詢師,為各類群體提供每天24小時網絡化心理援助。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日均服務人數最多的網絡心理援助。
  •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心靈捕手》一個天才的故事
    1997年首映的電影《心靈捕手》是一部勵志電影,它由格斯範桑特所導演,羅賓威廉士、馬特達蒙等聯袂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頗具天賦的少年維爾漢庭,他是一名麻省理工大學的清潔工,雖然在常青藤大學當清潔工,但他本人卻是個問題少年。
  • 《心靈捕手》上映二十周年
    《心靈捕手》由達蒙和大本攜手創作劇本,由格斯·范·桑特執導。故事以天才少年威爾(馬特達蒙 飾)和心理治療師肖恩(羅賓威廉士 飾)之間的故事為主線,引申出有關於友誼和愛情的生活線。威爾在麻省理工當清潔工,有著超乎常人的高智商,卻終日打架、喝酒。一次因為解出了大學黑板上的一道難題,被數學教授注意到。
  • 《心靈捕手》是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
    《心靈捕手》是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男主威爾是個高智商的小混混,平時打架鬥毆,在一所大學裡當清潔工。有一天一位數學教授出了一道很難的題給學生,並且寫在了教室樓道的黑板上,但是一個學生都沒解出來,威爾卻悄悄地寫下了答案。
  • 豆瓣8.9《心靈捕手》|與自己和解,並不是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經典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就是這樣一部講述天才少年威爾在兩位教授、女友斯凱蘭以及兄弟查克的幫助下,成功治癒童年傷害的影片。故事從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不起眼的清潔工威爾 (馬特·戴蒙 飾),夜裡偷偷解算出「世上只有兩人會的方程式」開始的。
  • 《心靈捕手》:心靈伴侶,你值得擁有
    上一篇文章中,我也提出了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面對學生的天賦與才能,是操縱還是讓他自己發掘?面對成功的誘惑,是拋棄一切孤獨前行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爆裂鼓手》給出了一個方向,而《心靈捕手》則正好相反。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矛盾,也是一個值得品味的對比。很多時候,人和事物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也往往處在矛盾的境地。
  • 《心靈捕手》:跌跌撞撞,做最好的自己
    這是《做最好的自己》中一句話。成功的定義有很多種,在某個領域的出類拔萃,到自己作品的眾人追捧、成為行業中的數一數二的精英,甚至你有一份救濟世人水生火熱的善良,都不失為一種成功。那麼當叛逆天才與「事業低估」的心理專家各自灰暗的人生節點相碰撞,又會在沉澱經歷中過渡出怎樣動人的成功!
  • 做自己的心靈捕手,移開無意識裡的阻礙
    小馬過河吧Ponyford  第55篇原創 圖片來自網絡電影《心靈捕手》講述的是一個天才少年威爾在大學裡做清潔工
  • 《心靈捕手》電影影評
    一次看到心靈捕手的時候.幾年前吧,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的自己覺得片子有點沉悶...給自己找個藉口,那時候還小..那時候的我是個整天尋求浮華東西的無知者。.就覺得熱鬧才是真實。靜靜的沉下心,重新看了一遍。心靈捕手,每個人都想看透別人在想什麼,每個人同時都不想被別人看透,每個人有著自己的故事,痛苦,有自己不想為人所知的傷口。
  • 《心靈捕手》| The power of love
    #挑戰三個月看一百部電影之第十八部 #心靈捕手 《心靈捕手》,一個內心破碎的問題少年被治癒的故事。
  • 《心靈捕手》擊碎人際隔閡壁壘,縱觀一名「數學天才」的自我救贖
    《心靈捕手》的故事原型來源於作者馬特·達蒙1992年在哈佛大學完成的一部50頁的短篇小說《年輕天才威爾亨汀的成長故事》。隨後,達蒙找到好友本·阿弗萊克一同創作了這部由任務推動情節發展的劇情電影《心靈捕手》,並一舉獲得多項電影大獎。
  • 健康權威媒體稱心理專業人士「心靈捕手」要傳達何種信息?
    心靈是個美好的東西,也是非常隱私化的,人們都會展現心理美好的一面,也會通過心理成長克治那些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發生的一些東西。心理與情緒反應往往是在人們接受內外環境信息的過程中產生的聯想反應的後果。而把知名心理專家描述「心靈捕手」對於中華文化基因的人們,首先會聯想到什麼呢?
  • 中國「心靈捕手」:物流工人餘建春登大學講臺
    (原標題:中國「心靈捕手」:物流工人餘建春登大學講臺)
  • 心靈捕手:心理諮詢與普通聊天有什麼區別?
    今天我們來重溫一部心理學電影佳作《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神秘的數學天才因打架滋事即將被送進看守所,大名鼎鼎的數學教授將其保釋,但提出兩個條件:一是一起解數學題,二是接受心理諮詢。天才少年在接連羞辱了5名心理醫生之後,碰到了一位不一樣的諮詢師,與此同時也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 《心靈捕手》:成功的含義在於你為那個目標走了多遠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今天小麥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勵志電影——馬特·達蒙主演的《心靈捕手》。《心靈捕手》劇照1、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閃光點片中馬特·達蒙飾演的威爾本是一個年輕的清潔工
  • 氣氛擔當兼心靈捕手 井柏然《花少3》展多重魅力
    此外,我們還看到了井柏然的另一種打開方式——「心靈捕手」,暖心善解人意表現獲大家好評。   井柏然爆笑模仿鴕鳥 井氏《好漢歌》接替《童話》成洗腦神曲   轉戰動物王國納米比亞,井柏然的表現依舊承包笑點。
  • 中國草根數學天才登CNN網站 被譽為中國版「心靈捕手」
    和浙大教授蔡天新一起探討數學之後  他的故事點擊率在美國今日國際新聞中排第三,被CNN譽為中國版「心靈捕手」  換了新工作,工餘搗鼓數學  餘建春的故事還在繼續  他是錢江晚報6月20日A8版的主角,他受浙江大學教授蔡天新邀請
  • 電影《心靈捕手》,真正的朋友,會在背後一直默默的支持你
    電影《心靈捕手》,真正的朋友,會在背後一直默默的支持你《心靈捕手》這部影片講述了智商超群的少年威爾的部分生活片段,威爾先後被多次領養,遭受虐待和校園欺凌。被別人用菸頭燙傷手臂,他長大後到麻省理工學院做清潔工,被教授藍勃發現數學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