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校】常態跨界研究隨筆之一 於我心有戚戚焉

2021-02-09 成都市實驗小學

■點擊上方「成都市實驗小學」,與我們一起關愛孩子成長

文/李 蓓 (成都市實驗小學 校長)

  夏 英 (成都市實驗小學 副書記)

從孩子們一開口

清晰

準確

自信

的詩歌朗讀開始

我們

就對這堂創課

充滿期待

  短短的幾十字,一首臺灣著名詩人林煥彰的現代詩《花與蝴蝶》,一首杜甫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老師要怎樣引導一群9歲的孩子進行詩歌賞析?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兒童疾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些以前學習的記憶都因為「花與蝴蝶」這個主題被一一喚醒。孩子說: 「這首詩把『花』這一靜物比作了動物的『蝴蝶 』」「如果這是一條街,我可能會在這裡走上一個小時,我想去摸一摸。」「我想撲上去,在上面睡上一覺」……這些極其童真且詩意的語言,讓我們看到了張老師借用詩歌和孩子一起描繪出的那個花與蝴蝶的美麗世界,孩子們和她一起沉醉其中。

  讓人沒想到的是張老師會以《毛詩序》中:「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一段話作為她今天課堂的主線。陳遠傑老師的甲骨文與草書,適時地讓孩子們真正認識了這個「舞」字。也讓「舞」詩開啟了後半段的賞析。

  張老師以選詩參加詩歌朗誦比賽為契機,讓孩子們去評說自己喜歡的那首詩。「我覺得《花與蝴蝶》充滿童趣,很適合現在的我們。」「《江畔獨步尋花》以『蝴蝶』之動襯出『花』之靜,動靜相宜」。「《江畔》的內容更豐富,還有疊詞『時時』『恰恰』的運用很適合朗誦」。一個真實的情境創設,讓孩子們對詩歌有了多視角的欣賞。他們的回答已足以讓我們無數次為他們鼓掌。

  隨後,老師讓孩子們為選出的這首詩配樂,讓人腦洞大開的蘋果登場,琳子老師帶著孩子們用這個神奇的蘋果即興為古詩配上了一段樂曲。「獨步」之閒庭信步,「千朵萬朵」之繁華似錦,「留連」之徘徊不舍,「恰恰啼」之輕快嘹亮都在孩子們編曲的高低快慢中得以呈現。

  當那個神奇的蘋果在琴鍵上跳舞的時候,孩子們用他們最美的朗誦展示了詩歌的音韻之美和畫面之美。他們在用自己最美的表演詮釋了「文字是流動的音樂,音樂是凝固的文字」。

  這節課融入群文閱讀、常態跨界及創意設計三個思路,延展了語文學科的寬度又適時保留了語文學科的本真:老師和孩子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對話。他們就「花與蝴蝶」這個話題,喚醒曾有的學習經歷,用品讀去感悟語言與文字之美。老師無偏好的引導,老師的順勢而為,老師的安靜聆聽,老師的適當提升與應和展現著一節好課的回歸。

  我們分明看到三位老師用他們已有的人生閱歷、學識及修養為自己覓得一群工作中的知音,這也許正是他們為師幸福之緣由吧!我如是猜測,是因為此情此景於我心有戚戚焉!願老師們都能因教與學而覓得知音。

  陳老的臨危受命,琳子的傾情聯袂,記在心間。我愛這個團隊,謝謝所有為我bei~課的親們。終於可以坐下來靜靜欣賞工會的親送來的花有你們,鮮花盛開深致感謝!

  看了李校、書記的文,熱淚盈眶。教學相長,彼此的生命得以喚醒,彼此的靈魂得以塑造。園中聽雛鳳,弦上覓知音。

  聽了蘭蘭的課,看了書記的文,好感動!也發現自己文學修養的欠缺,還好言之不足,還可以詠之舞之足之蹈之。還要再學習之⋯謝謝!

  @張蘭 繞來繞去、嗲嗲的花和蝴蝶、杜甫難得的一首歡快的詩、陳老師靈動灑脫的「舞」、琳子別出心裁「舞動的蘋果」,一節課多感官的衝擊,多學科的融合,學生收穫頗多。

  張蘭女士和致力於「無邊界」語文課堂研究的強大團隊用一次又一次鮮活的實踐案例詮釋了未來課堂的魅力!不僅想得到,還能做得到~大實小,大語文!

  實小的課把學生放在了課堂的中心,課程的開放度和思考的自由度超級棒。雖然因為出差錯過了精彩,但是想想都巴適。蘭蘭、琳子、陳老威武背後強大的智囊團厲害!

雖未在現場,但看了李校、書記的文,卻如眼見耳聽了。

 

【 百 年 實 小 】

涵 養 儒 雅 教 師 | 培 養 文 雅 學 生 | 潤 養 高 雅 學 校


 

長按以下二維碼可識別關注我們

...

■ 成都市實驗小學

A 城 · A CITY

 

微信公眾號:cdsyxx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中路一段22號

相關焦點

  • 3《孟子》「於我心有戚戚焉」句讀新說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這裡要討論的是《孟子·梁惠王》第七章(一般稱為「齊桓晉文之事章」)的一處句讀。「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是一直以來的句讀。「於我心有戚戚焉」或「心有戚戚」被作為成語廣泛使用。「戚戚」,一般注為「內心有所觸動的樣子」,是承襲了趙岐注「戚戚然,心有動也。」
  • 於我心有戚戚焉
    或許是相似的求學經歷,或許是性格中的某些契合,閱讀李萬瑞兄的文章,總會心有戚戚焉,他直擊心靈的敘寫和氤氳出的淡淡憂傷,常常使我沉醉其中,遐想聯翩
  • 心有戚戚焉
    【李鎮西】「我很熱愛班主任工作,可我幾乎無法堅持下去了……」  ——和馬老師的聊天記錄今天文章的開始,我連結了李鎮西老師昨天更新的一篇文章
  • 眾藝人避狗仔唯恐不及 心有戚戚焉衝突能免則免
    因為不滿被跟拍,周杰倫和狗仔隊發生了衝突,雖然周刊提供錄像帶說是要還原真相,但是有錄像帶就能表一切嗎,四年前也曾經被狗仔隊偷拍,被指參加搖頭派對的小s,感觸特別深,她說:「我非常能夠理解周杰倫的心情,要是今天是我被偷拍一定也會很氣,今天狗仔太over的話,那我覺得他們應該好好反省一下。」
  • 莫道芳華遠,初心尤可為——方耀明《夜過中雲見小學老師猶挑燈授業心有戚戚焉》淺析
    ——方躍明《夜過中雲見小學老師猶挑燈授業心有戚戚焉》淺析詩人的創作從哪來?不是天馬行空,每片雲都是雨色,而是從生活中擷取,點滴可敬可嘆。當今詩人的情懷從哪來?不是酒肆眾譁,不是幽篁獨樂,應是范文正公筆下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社會責任感。
  • 南懷瑾為何心有戚戚焉?
    「我常常提醒大家,清朝乾隆時代孫嘉淦的《三習一弊疏》奏摺,最為重要,需要認真一讀。那是一篇很有實質性的名文,無論上至帝王,下及政府官員或工商界的大小主管,都應該引為警惕的教誡。」——南懷謹    《三習一弊疏》是清朝直臣孫嘉淦上書給乾隆皇帝的一道奏摺,被譽為三百年大清王朝第一奏摺。
  • 心有戚戚
    學校要求高三的學生住校,但戚雲斐胃不好,隔三差五地發作一次,她爸媽怕她在學校吃不好落下病來,便給她辦了走讀。於是戚雲斐現在每天風雨不改地跑去甜點屋給陸澄帶早餐,然後風雨不改地遲到。若不是她英語成績有了那麼點進步,英語老師怕是真要找人追殺她了。 「陸澄,你的早餐到了!」戚雲斐還沒說話,陸澄他們班一個靠窗的同學便笑嘻嘻地喊他。
  • 未來學校什麼樣?龍華區聯合騰訊、科大訊飛探索教育跨界
    2018年9月11日上午,「深圳市龍華區未來學校建設展示交流活動暨龍華區外國語學校新校區啟用儀式」在龍華區外國語學校進行。騰訊、科大訊飛、華為等二十個知名企業,與龍華區副區長陳建民等區委領導一同出席。教育跨界、連結眾多頂級社會資源如何對教育品質提升賦能?科技人文巨頭將會與龍華教育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何為教育跨界?
  • 讀書 荊娟娟:師之慎,於我心有戚戚焉
    今天拜讀了校長放假前發的《師道》一文,說實話,讀起來不是一種輕鬆愜意的閱讀享受,而是讓我倍感沉重。可能越是有用的東西讀起來越累,因為需要配合深入的思考,需要花費心力去理解其內涵吧。讀完後讓我觸動最深的是第三篇:師之慎。作為關乎人之生命、關乎聖學之傳承、關乎天下太平的老師,不可不謹言慎行。其一,惰之慎。
  • 小人長戚戚
    二是因為「莫知我艱」,在他看來,自己已經很不容易了,但卻沒有人能夠或者願意理解他的艱難和辛勞。後面兩章的每章前四個詩句,便是緊緊圍繞他「終窶且貧」「莫知我艱」的處境來進行具體呈現的。「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與「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語意基本相同。「適」同「擿」,即「擲」字;「埤益」「埤遺」,都是堆積、層層加碼的意思;「敦」,敦促、逼迫。
  • 林格小語: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文/林格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個道理誰都懂,其實,很多的道理我們都懂,比如「團結就是勝利」、「只問耕耘,不問前程」,可懂了,又有什麼用呢?懂了,不等於學到了。西方戰略學家有言:「戰略不是研究我們未來做什麼,而是研究我們今天做什麼才有未來。」我們操心明天怎麼辦太多了,今天的事兒卻沒好好幹,不必老想做不尋常的事,要知道,不尋常的事,是在尋常的事上,付出不尋常的努力得到的。君子只關注手頭上的事,所以沒有什麼可揪心的了;四、無我。志向和使命感是坦蕩安心的根本。只有那種敬畏天命的人才能算得上君子。
  • 杭州一小學家長集體「跨界」,參與教育部的課題研究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沈蒙和教育問題,向來是老師或教育專家的研究領域,但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小學部的家長們卻打破了這個慣例。最近,他們配合學校,集體搞起研究,而且還是教育部的重點課題——《家校社三位一體共謀發展的機制和邏輯》。原來,為探索未來學校建設標準,推動學校的創新發展,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發布了未來學校(中小學、幼兒園)實驗研究課題,第一批39個課題近日確定立項。其中,重點課題8個,一般課題18個,自籌課題13個,《家校社三位一體共謀發展的機制和邏輯》正是重點課題之一。
  • 蒙田隨筆:「我只關心我對自己的看法」
    在今天看來,蒙田隨筆更像是意識流作品,記錄著精神世界裡的一切。法語essais既是隨筆、散文的意思,又是實驗、嘗試的意思,可以說,蒙田隨筆是一種思想實驗的記錄,從這個角度可以說,雖然蒙田沒有哲學學說,卻有著哲學思想。1我是什麼呢?「我」是笛卡爾「思」的主體。然而蒙田對「我」的認識產生了懷疑。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戚戚兩字在這是什麼意思?
    戚戚是憂愁、悲傷的意思。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前者保持光明磊落,後者長期心情憂鬱。憂鬱的眼神戚有多重意思,一種是兵器之斧子的意思;一種是表示親屬關係,比如親戚。不過,小人長戚戚中的戚,是憂愁、悲傷的意思。戚通慽或者慼。意思是,在古代戰爭之中,擔憂並肩作戰的兄弟氏族的安危。
  • 你是我的不知所措,我卻只是你的心不在焉!除了做朋友別無選擇!
    你是我的不知所措,我卻只是你的心不在焉!除了做朋友別無選擇!世界上男女之間有很多種關係:朋友、戀人、親人…然而在許多種關係中,愛情,永遠是最令人痴迷和嚮往的東西,因為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就會不自覺的改變自己,而且這種改變是發自內心的!因為只有自己更加優秀才能配上自己喜歡的人!下面依依學姐就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吧!
  • 《蒙田隨筆》:充滿哲理性的散文
    《蒙田隨筆》中譯本眾所周知,法國作家蒙田的隨筆是西方最著名的散文之一(或者可以去掉之一)。和培根的隨筆相似(當然,蒙田的時代要更早),也是以說理為主,充滿哲理性的散文。蒙田的隨筆有一百多篇,而這部《蒙田隨筆》選集(中華書局,2018)共收錄有其中的二十篇文章。喜歡引經據典,這是蒙田寫作手法的特徵之一。其中又可分為三類,一是哲學家的觀點看法,二是歷史事件,三是詩人的詩句(充滿哲思的)。不難發現,蒙田所喜歡引用的經典多為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畢竟那是西方文化的源頭,就像我們古代作家言必稱四書五經一樣。
  • 心不在馬=心不在焉?二者如何在生活中滲透?
    心不在馬=心不在焉?二者如何在生活中滲透?小時候常被長輩批評「不要心不在焉」,所以在認知裡心不在焉是一個貶義詞。「心不在焉」這個成語,它出自西漢·戴聖《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意為: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不在事情上。所以我們不應該心不在焉。後來在識字過程中會有人誤把「焉」字讀成「馬」,當有人對我們說你心不在馬時便知道自己走神了。
  • 《蒙田隨筆》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之一
    《蒙田隨筆》是法國人文主義作家米歇爾·蒙田創作的隨筆集,於1580-1587年分三卷在法國先後出版。該作內容包羅萬象,融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於一體,是16世紀各種知識的總匯,有「生活的哲學」之稱。作者以對人類感情的冷峻觀察和對西方文化的冷靜研究,旁徵博引許多古希臘、古羅馬作家的論述,萃取各種思想和各種知識的精華,對自已的經歷與思想的轉變作了大量的描寫與剖析,最終使作品成為16世紀融百家思想的總匯。創作背景蒙田隨筆在16世紀後半期的法國,文藝復興思潮和宗教改革運動都已走過了一段相當長的路程。特別是宗教改革運動發展之迅猛,讓人驚異。
  •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理事長梁經偉:我們如何實現未來學校的進化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作為江蘇省首批唯一入選教育部未來智慧校園研究中心的聯盟學校,是未來學校辦學的改革試點,我們的辦學模式和辦學體系的探索,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梁經偉說,南京金地未來學校實現了辦學理念的進化。根據最新數據統計,未來有4億工作崗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我們如何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孩子?我們的教育如何與科技發展同步?
  • 陳向明 | 跨界課例研究中的教師學習
    三年前因市行政中心遷移至該區,急需優質教育資源,該校被一所市內優質中學納入集團辦學,成為分校區之一。目前學校有260多位教師、1 500多名學生、60個行政班。由於政府的優惠政策,學校近兩年招收了30多位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新教師。然而,他們大都不是師範大學畢業,雖然學科功底較強,但教育學知識和教學能力比較欠缺,尤其是面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這一兩難困境時不知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