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成都市實驗小學」,與我們一起關愛孩子成長
文/李 蓓 (成都市實驗小學 校長)
夏 英 (成都市實驗小學 副書記)
從孩子們一開口
清晰
準確
自信
的詩歌朗讀開始
我們
就對這堂創課
充滿期待
短短的幾十字,一首臺灣著名詩人林煥彰的現代詩《花與蝴蝶》,一首杜甫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老師要怎樣引導一群9歲的孩子進行詩歌賞析?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兒童疾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些以前學習的記憶都因為「花與蝴蝶」這個主題被一一喚醒。孩子說: 「這首詩把『花』這一靜物比作了動物的『蝴蝶 』」「如果這是一條街,我可能會在這裡走上一個小時,我想去摸一摸。」「我想撲上去,在上面睡上一覺」……這些極其童真且詩意的語言,讓我們看到了張老師借用詩歌和孩子一起描繪出的那個花與蝴蝶的美麗世界,孩子們和她一起沉醉其中。
讓人沒想到的是張老師會以《毛詩序》中:「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一段話作為她今天課堂的主線。陳遠傑老師的甲骨文與草書,適時地讓孩子們真正認識了這個「舞」字。也讓「舞」詩開啟了後半段的賞析。
張老師以選詩參加詩歌朗誦比賽為契機,讓孩子們去評說自己喜歡的那首詩。「我覺得《花與蝴蝶》充滿童趣,很適合現在的我們。」「《江畔獨步尋花》以『蝴蝶』之動襯出『花』之靜,動靜相宜」。「《江畔》的內容更豐富,還有疊詞『時時』『恰恰』的運用很適合朗誦」。一個真實的情境創設,讓孩子們對詩歌有了多視角的欣賞。他們的回答已足以讓我們無數次為他們鼓掌。
隨後,老師讓孩子們為選出的這首詩配樂,讓人腦洞大開的蘋果登場,琳子老師帶著孩子們用這個神奇的蘋果即興為古詩配上了一段樂曲。「獨步」之閒庭信步,「千朵萬朵」之繁華似錦,「留連」之徘徊不舍,「恰恰啼」之輕快嘹亮都在孩子們編曲的高低快慢中得以呈現。
當那個神奇的蘋果在琴鍵上跳舞的時候,孩子們用他們最美的朗誦展示了詩歌的音韻之美和畫面之美。他們在用自己最美的表演詮釋了「文字是流動的音樂,音樂是凝固的文字」。
這節課融入群文閱讀、常態跨界及創意設計三個思路,延展了語文學科的寬度又適時保留了語文學科的本真:老師和孩子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對話。他們就「花與蝴蝶」這個話題,喚醒曾有的學習經歷,用品讀去感悟語言與文字之美。老師無偏好的引導,老師的順勢而為,老師的安靜聆聽,老師的適當提升與應和展現著一節好課的回歸。
我們分明看到三位老師用他們已有的人生閱歷、學識及修養為自己覓得一群工作中的知音,這也許正是他們為師幸福之緣由吧!我如是猜測,是因為此情此景於我心有戚戚焉!願老師們都能因教與學而覓得知音。
陳老的臨危受命,琳子的傾情聯袂,記在心間。我愛這個團隊,謝謝所有為我bei~課的親們。終於可以坐下來靜靜欣賞工會的親送來的花有你們,鮮花盛開深致感謝!
看了李校、書記的文,熱淚盈眶。教學相長,彼此的生命得以喚醒,彼此的靈魂得以塑造。園中聽雛鳳,弦上覓知音。
聽了蘭蘭的課,看了書記的文,好感動!也發現自己文學修養的欠缺,還好言之不足,還可以詠之舞之足之蹈之。還要再學習之⋯謝謝!
@張蘭 繞來繞去、嗲嗲的花和蝴蝶、杜甫難得的一首歡快的詩、陳老師靈動灑脫的「舞」、琳子別出心裁「舞動的蘋果」,一節課多感官的衝擊,多學科的融合,學生收穫頗多。
張蘭女士和致力於「無邊界」語文課堂研究的強大團隊用一次又一次鮮活的實踐案例詮釋了未來課堂的魅力!不僅想得到,還能做得到~大實小,大語文!
實小的課把學生放在了課堂的中心,課程的開放度和思考的自由度超級棒。雖然因為出差錯過了精彩,但是想想都巴適。蘭蘭、琳子、陳老威武背後強大的智囊團厲害!
雖未在現場,但看了李校、書記的文,卻如眼見耳聽了。
【 百 年 實 小 】
涵 養 儒 雅 教 師 | 培 養 文 雅 學 生 | 潤 養 高 雅 學 校
長按以下二維碼可識別關注我們
...
■ 成都市實驗小學
A 城 · A CITY
微信公眾號:cdsyxx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中路一段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