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驚心動魄的急診科插管

2020-12-22 麻醉MedicalGroup

這天上午,我正在手術室和年輕大夫準備一臺老年男性疝氣手術的麻醉。因為病人條件特別符合徒手插管的條件,按照計劃,我打算給這個年輕醫生演示一下如何徒手插管。

目前,儘管各種插管工具已經應用於臨床,不同條件的病人都有相應的插管解決方案和工作。然而,最基礎的手法、手感和對解剖的熟知會在關鍵時刻發揮出作用。因此,在我們團隊中,不僅要會使用現代化儀器設備,最基礎的東西也是常抓不懈。

正當我在給這位年輕醫生講解解剖結構、導管選擇及動作要領等細節的時候,急診科的電話直接打進手術室,大致內容就是有一個病人插管急需麻醉醫生增援。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按照急診科配備要求,急診科作為首診醫生,氣管插管是必備技能。但是由於麻醉科醫生對於解剖、氣道管理更為擅長,因此每每遇到高難度病例,其他科同事還是第一時間會想到麻醉醫生的。

接到電話後,我的大腦迅速的運行著:因為電話打到手術室,第一接電話的人就相當於這個階段的首診,不能推卸,可是只有我們兩個。誰去呢?如果我去,這位年輕醫生將失去一次學習成長的機會;如果這位年輕醫生去,急診科醫生插不上的管一定非常有難度,插管是救命的事,延誤不得,萬一年輕醫生插不上怎麼辦?最後,我決定,我親自去插管比較穩妥。

我穿上外出服,迅速跑向急診科。當我達到現場後,急診科醫生已經將管插進去了,但是沒辦法確認氣管導管在不在氣管內。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經口插管很有可能誤插入食道。一旦插入食道,而不是氣管,對於急需氧氣的急救病人將是致命的。看似插管這樣的一個普通的醫療操作,實質上是醫療上最重要的技術,也是最為複雜的一項操作。插管過程中,發生任何誤差都可能是致命的。

根據我多年的插管經驗,首先看到的是病人胃部極度膨隆。但這不足以確認任何事情,只能懷疑氣管導管可能插到食道裡面了。於是,我拿起麻醉醫生的隨手工具——聽診器進行確認。這次聽診,也正式拉開了這次插管過程的驚心動魄。同時,該處置過程也極具教學意義。請有幸看到此文章的麻醉醫生、急診科醫生或任何涉及到氣管插管的醫護人員務必收藏,關鍵時刻一定有用!

本次插管,再次領教循證醫學的偉大。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判斷氣管插管是否在氣管內通常有幾種辦法:

1.插管過程中,當導管理論上已經可能進入聲門後,麻醉醫生會將耳朵湊近氣管導管的埠,指令助手按壓胸廓,有經驗的麻醉醫生這時會很明顯的感受到氣流衝出。雖然這個判斷方法並不能達到100%,但絕大多數時候還是有效的。

2.插管過程中,麻醉醫生的肉眼直接看到氣管導管進入聲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非常有經驗的麻醉醫生,可以完全辨別聲門結構的情況下,這種判斷方式是最快捷、最準確的判斷氣管導管進入聲門的辦法,優於其他任何辦法!

3.氣管導管到達預計位置後,使用纖維支氣管鏡判斷導管是否在氣管內是一個好辦法。但這個辦法也有缺陷,當氣管內痰液、分泌物、反流物或血液較多時,很有可能看不清任何東西!

4.氣管導管到達預計位置後,接好呼吸機的螺紋管,觀察呼氣末二氧化碳被認為是一個好辦法。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仔細看清二氧化碳波形和數值。因為,簡單掃一眼很有可能誤判!這一點,我們留下下面再解釋。

5.氣管導管到達預計位置後,使用聽診器判斷導管是否在氣管內是一個好辦法。雖然這個判斷方法並不能達到100%,但是其優勢在於,能適應很多複雜情況、攜帶方便、快速診斷。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有一種情況是聽診器無法發揮作用的:當有聲音的時候,我們可以藉助聲音接近100%的能判斷出導管的位置。但沒有任何聲音時,聽診器很難準確判斷氣管導管是否在氣管內,除非親眼見到氣管導管進入聲門只是為了精確定位導管的情況(如,發生了寂靜肺或者主氣道梗阻)。插播一下寂靜肺的概念:寂靜肺是支氣管哮喘患者的一種危重徵象,當支氣管發生強烈痙攣或廣泛黏液栓堵塞支氣管時,不僅哮喘音消失,且聽診哮鳴音、呼吸音均明顯減弱甚至消失。這時候整個肺部聽診就像沒有聲音一樣,故而取名為寂靜肺。

本次氣管插管立功的工具是聽診器,下面我說說當時的情況:

氣管插管聽診的標準位置是五個區,即左右上肺、左右下肺及胃區的聽診。在聽診的過程中,由於這個傷者胃部極度膨隆,此時出現了只有在理論當中才能發生的一種情況——五個聽診區都有聲音!

這是怎麼回事?很快,我捋清了思路——肺部的聲音和胃部的聲音一定有一個是假的,是傳導音!但哪一個是假的呢?由於這個病人是頸椎損傷,嚴重的頸部損傷往往也會造成氣道的一定損傷。氣道損傷即意味著可能有痰液或者血液進入呼吸道或肺,將很難準確判斷呼吸音。與急診科醫生溝通,證實了這一點:這個病人的氣道黏膜已經發生了水腫,咽腔都是血。

呼吸音不準確了,這時用喉鏡直接觀察聲門是最好的辦法。我迅速拿起喉鏡插進了口腔,在血肉模糊的一片中,我還是分辨出了解剖關係。和我心裡猜測的結果一樣:到達急診科,我就發現這個病人的腹部極度膨隆,我就高度懷疑導管此時在胃裡或者之前嘗試插管過程中直接進入了胃裡。但由於傷者情況不明,有的病人可能本身就肚子大或者由於腹腔出血導致腹部膨隆也是有可能的,因此當時我沒給出導管可能在胃裡的診斷,我需要更多的證據。

在證實了我的判斷之後,我迅速抄起一根氣管導管直接插向真正的聲門。但由於病人聲門對刺激極度敏感,一刺激,立刻關閉聲門,因此第一次試插未能成功。在看到聲門後,我果斷下令給一些麻醉藥。當麻醉藥起效後,我順利的將氣管導管插入聲門。這次,我堅定的告訴其他同事:放心吧,這次肯定是氣管!

在這個過程中,有多個細節需要分享給大家:

1.首先感謝這個病人的聲門對插管反射的強烈!因為在我插管的時候,已經證實了急診科同事是把氣管導管插到食道裡的。雖然過去了幾分鐘,病人的血氧一直堅挺在80%左右。這個數值在搶救插管的時候,我們認為還未達到嚴重缺氧狀態、不足以威脅生命的程度,這為後面我插管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這裡提供給我們的經驗是,當情況複雜時,一定不要貿然把病人的自主呼吸打掉!

2.在我插管的時候,我並未將之前誤插入食道的氣管導管拔除。當時,我的考慮是,口咽腔都是血性分泌物,在那種情況下,很難判斷這個分泌物是不是從消化道湧上來的。因此,建議這種情況,如果不影響插管,這個管先不要拔出來。

3.五個聽診區都有聲音的情況,有極大的概率是氣管導管在食道裡。因為,這個時候的傳導音很有可能是氣體將食道和胃都膨脹開,氣流通過食道的聲音。而如果氣管導管在氣管裡,即使胃部可以聽到傳導音,但相較於肺部的聲音應該若一些。這就是當時我判斷氣管導管非常有可能在胃裡的主要依據之一。

4.有的朋友會問:前面你提到的呼氣末二氧化碳也不可靠是怎麼回事?這就是,這次氣管插管的關鍵——病人食道、胃都是氣體的特殊情況。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如果接上呼氣末二氧化碳,並且不仔細看呼氣末二氧化碳的波形和數值的對應關係,很有可能因為不小心進入胃內的一小部分二氧化碳氣體給出假象。

5.還有一個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看到急診科同事在通過屏幕上的血氧飽和度數值判斷是否在氣管內,這是相當錯誤的觀念!因為,當氧分壓高於100mmHg以上時,即使不再繼續給傷者供氧或者導管不再氣管內,血氧飽和度數值將在降到100mmHg以下後才會顯示數值下降,可能會滯後幾分鐘。而一旦氧分壓降到80mmHg以下後,血氧飽和度將會急速下降,傷者很快進入極度缺氧狀態,後果不堪設想。

氣道管理是醫療處理上的頭等大事,任何小的細節都值得我們去深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急診插管大多數情況會比麻醉插管容易?
    插管容不容易,最有話語權的是麻醉醫生。如果你把插管只當成一項醫療操作,麻醉醫生幾乎每天都要進行插管,論熟練度,麻醉醫生是當之無愧的插管冠軍。但插管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在麻醉醫生眼裡,氣管插管是生命通道,更是一次了解生命狀態的過程。通過建立人工氣道,麻醉醫生可以了解到病人此時的生命狀態。
  • 《急診科醫生》迎來大結局 婚禮中眾人狂奔「回歸急診」
    原標題:《急診科醫生》迎來大結局 婚禮中眾人狂奔「回歸急診」近日,一直熱播的都市醫療劇《急診科醫生》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在經歷多次跌宕起伏的危機和分分合合之後,燕京大學國際醫院急診科的醫護主角們等來了最後也是最嚴峻的一次考驗。
  • 濟南市三院急診科醫護配合奮力搶救 有機磷中毒病人「起死回生」
    魯網訊 近日,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相互配合,奮力搶救,將一名因有機磷中毒導致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再一次創造生命奇蹟。  11月5日下午3點,市三院急診科接到外出120急救人員的緊急電話,稱接診一名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病人,病情危重,在轉運途中停止呼吸和心跳,正一邊搶救一邊趕回醫院,情況緊急請院內做好搶救準備。  急診科主任郭鵬、護士長邢慧敏立即召集科室人員啟動搶救應急程序做好一切準備。
  • 18位麻醉醫生組成「插管敢死隊」,爭分奪秒搶救病人
    同濟醫院麻醉科準備了氣管插管的萬用箱,插管的必需物品,如麻醉藥品、血管活性藥物、一次性的插管用具、插管耗材等都放置在裡面。每位隊員只需在當班的時候,領取一個工具箱,方便隨拿隨用,同時也方便管理。「麻醉醫生共識」的制定與落實,加強了醫療質控管理。當隊員們順利度過磨合期後,穿脫防護用品的速度明顯加快,與重症ICU醫生的配合度越來越高,工作效率也越來越高。
  • 鄭州中心醫院急診科一分鐘建立起 「生命通道」
    播音員播報90—120個字;十字路口等一次紅燈;運動員完成一次百米跑步……而對於急診工作人員,1分鐘可以建立一條生命通道——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急診科開展骨髓腔穿刺技術,1分鐘建立靜脈通道,讓快變得「更快」。
  • 驚心動魄!「死亡離我這麼近」,還有5人因咽喉不適,結局讓人惋惜...
    事後,她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自己驚心動魄的「死亡」經歷。家屬迅速簡單說明了情況,剛剛在急診科還好好的,現在突然就這樣了。 值班醫生心裡緊繃著,馬上聯想到了急性會厭炎、急性喉梗阻,立即準備氣管切開,同時找了ICU的人過來協助搶救。
  • 急診科的「老梅」
    臨近下班來了三個搶救患者,第一個昏迷嘔吐左側肢體偏癱,雙眼左側凝視,考慮腦卒中,指導插管、轉運、護送CT檢查,因這邊暫時還沒有神經內、外科,最後轉院;第二個昏迷患者,簡單查體時聽到有喝酒兩字,憑藉經驗想到可能低血糖昏迷,指示馬上測血糖,1.7mmol/L!又一次把小夥伴們徵服了!」
  • 急診科女醫生邊打吊瓶邊工作 感動眾人
    央廣網武漢2月10日消息(記者左艾甫 通訊員劉姍姍)近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一位急診科女醫生一邊打著吊針,一邊處理工作的照片在朋友圈熱傳,不少網友都被這位醫生的敬業感動了。據了解,這張照片是一位患者去醫院看病時,路過醫生辦公室隨手拍下的,還感慨道:「做醫生真的挺辛苦的,我們應該多體諒醫生。」
  • 極高危 | 氣管插管、吸痰……他們的拼,全寫在臉上、護目鏡內和...
    在這裡,救治每一位重症患者都是一場生死角鬥、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nbsp&nbsp&nbsp&nbsp氣管插管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提高血氧濃度的有效手段,但卻是治療新冠肺炎的極高危操作。患者口腔、氣管開放瞬間,病毒會隨呼吸噴湧而出,瀰漫在插管醫生周圍。
  • ...第三醫院急診科聯合介入血管外科成功救治高危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
    8月23日,因蛛網膜下腔出血、突發心跳驟停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急診科、介入血管外科治療並順利出院的何奶奶前來複查,並當面向醫生表示感謝。3:30患者被轉送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急診科,頭顱CTA提示:顱內動脈瘤。病情十分危重,隨時可能再發呼吸心跳驟停。時間就是生命,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介入血管外科韓金濤副主任醫師當天對何奶奶行全麻下全腦血管造影+前交通動脈瘤栓塞術,術後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通氣,轉入急診監護病房。
  • 「每例插管,都是從鬼門關搶生命」
    幾乎同時,護士在導管近端接上呼吸機,患者氧飽和度迅速提升,監測儀器提示插管成功……   新冠肺炎救治過程中,無創呼吸機不能滿足病人需要時,需要氣管插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中法新城院區是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定點醫院,是需要插管的病人最多的醫院,兩支插管小分隊冒著風險與死神賽跑,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   深夜,電話鈴響起。
  • 驚心動魄 !仁濟醫院急診團隊智取「奪命肉丸」成功搶救一名男童
    驚心動魄 !急診科陳琦醫師等迅速反應,一邊接力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指導搶救工作,同時呼叫麻醉科,五官科等相關科室協助搶救。期間,床邊心電監護顯示患者的氧飽和度一度下降至75%。醫護人員給予了球囊面罩輔助通氣,患者面部青紫有所改善,氧飽和度上升至100%。但是異物未能完全排出,大家始終不停止搶救措施。由於患者存在腦癱病史,溝通交流存在障礙。
  • 插管小分隊裡的「女戰士」
    來源:央視網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療當中,關口前移,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可以減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漢的重症醫院裡就有這樣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隊,冒著風險與死神賽跑,一次次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其中的一位麻醉醫生。
  • 急診科護士:沒有過節概念,每天只記得星期幾!
    「三八」節對於淮安市一院急診科的49位女護士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而已,沒有鮮花和禮物,只有忙碌的工作。●「沒有過節概念,每天只記得星期幾!」在急診科工作9年的她,意識中幾乎都沒有節假日的概念,就連春節,她也基本都在工作中度過。「每天只記得是星期幾,排的是什麼班。」護士陶玲玲對記者坦言,有時候忙得顧不上家,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孩子都是一個人鎖在家裡上網課,「畢竟才上3年級,有人在旁邊監督一下會更好,但是我們夫妻倆工作都很忙,抽不開身。」
  • 每一秒都在和時間賽跑——記省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
    成立於2006年的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現有醫護人員34名,其中女性醫護人員31名。自成立以來,急診科始終秉承「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宗旨,愛崗敬業、真誠奉獻,獲得了全院職工和就診患者的一致好評,先後獲得多項榮譽。
  • 寧津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小哥哥原創MV《急診姑娘》致敬護士節
    心肺復甦、氣管插管……長期的急救工作中,她們不但急救應變能力超強,還練就了一身步履如飛的功夫,甚至連說話都比別人語速快!作為急診護士,尤其是女護士,她們的酸甜苦辣被同科室的急診男同事們一一看在眼裡......今天,在這個屬於特殊的日子裡,寧津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的小哥哥們以一首原創MV《急診姑娘》致敬護士節。
  • 《急診科醫生》:急診科裡的奮鬥故事
    作品由此展開的義與利、情與法的較量是驚心動魄的。同時,主幹線索中,因江曉琪糾結於父母早年火災喪生的真相,對父母的好友、養母鄭嵐產生懷疑,也讓故事更加盤根錯節、充滿懸念。  其次,作品的思考還貫穿在劇中人物各自的情感故事、成長經歷以及不同患者的人生故事中。這是一幅多姿多態的醫患眾生相。
  • 氣管插管有後遺症?
    氣管插管也有後遺症?北醫三院耳鼻喉科副主任王麗介紹,氣管插管造成喉氣管狹窄的原因比較複雜,大致有四類。  器械因素 選用的插管太粗、管芯太長,插管外套囊充氣過多,插管的質量不好,浸泡的消毒液或塗抹於其表面的潤滑劑直接刺激喉氣管黏膜等,都容易造成喉內創傷。  技術因素 技術不熟練,操作粗暴,麻醉不充分是造成喉插管創傷的常見原因。
  • 淚道插管手術治療淚囊炎
    1.保守治療無效的兒童;  2.對於初診的大齡淚道阻塞患兒(> 5個月);  3.曾有失敗的淚道探通史的患兒,曾經在其他醫院做過一次或者多次淚道探通的孩子;  4.需要多次往返醫院治療不方便的兒童;  5.願意一次接受插管治療,不願意反覆行淚道探通的家長; 6.有家族性淚道狹窄病史的患兒; 7.小於5個月,但是患新生兒淚囊炎症狀比較明顯,甚至伴發急性淚囊炎的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