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作為企業、組織和機構在網際網路的標識,發揮了品牌價值和商業價值提升的作用。1985年,Symbolics公司註冊了歷史上第一個「.com」域名時僅作為標識使用,在當時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如今,全球域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不僅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所有頂級域名註冊數達到3.623億(數據來源:.com域名運營管理機構威瑞信),同時其作為商品屬性突出的產品已經在全球交易市場中形成了一套獨有的評估體系,無論是我國還是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都不乏「天價域名」交易的案例。
二十餘年堅持不懈
中文域名搶佔全球制高點
在全球域名的發展進程中,我國域名的發展速度尤為亮眼。ZDNS &.網址註冊局發布的2019第四季度《全球域名發展統計報告》顯示,中國和美國是New gTLD域名市場佔比最高的兩個國家,全球New gTLD市場佔比達70.9%。在全球域名保有量排名前十的IDN gTLD中,中文TLD佔9席,包括「.公司」「.手機」「.在線」「.網絡」「.網址」「.中文網」等。不難看出,我國的域名數量和中文域名在全球都處於領先地位。其中,中文域名的推廣和應用打破了語言鴻溝,實現了文化輸出,並領跑全球多語種域名。這背後是我國無數科研人員歷經20餘年的辛苦耕耘。
中國的網際網路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這個時期網際網路發展並不算迅猛,彼時中國網民用「貓」「撥號」等方式接入網絡,體驗著只有14.4k至56k平均網速的「衝浪樂趣」。與此同時,我國的域名註冊研究正在加緊進行,國家頂級域「.CN」成功註冊登記、完成伺服器國內設置並面向國內特定機構提供域名註冊和解析服務,同時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開始布局中文域名技術研發工作。
千禧年後的中國網際網路進入彎道超車時期,2008年我國網民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一,在域名發展上也開啟了新篇章。2003年域名面向公眾開放註冊後,「.CN」在2008年成為全球域名註冊量最大的ccTLD;但是由於當時ICANN對全球通用頂級域的審批嚴格,僅在2009年成功申請「.中國」。因此在此期間,我國國內一直在加緊中文域名的研究工作,包括解決多語種域名中的漢字簡繁體等效問題、CNNIC委託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成立中文域名爭議解決機構等。2012年ICANN正式開放受理首輪新通用頂級域名申請後,基於我國前期對中文域名的研究積累,中國域名有了躍進式發展。
拓寬域名邊界
中文域名創造無限可能
在我國,以中文為載體的域名更貼合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漢語作為母語比起音譯後的英文、英文簡寫等作為域名,信息提取更簡單、更直接,關聯性更強。中文域名在我國網際網路的應用上也有了更多「玩法」。中文域名通過結合新的技術、構建場景化應用,可以解決用戶痛點,深度賦能品牌價值提升。
以全球域名保有量排名前十的IDN gTLD「.手機」為例,該域名除了有傳統的作為標識的功能、吸引流量的功能,還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整合營銷的功能。在移動端成為網際網路流量超級入口的今天,「.手機」域名針對碎片化的場景進行適配,在域名本身所具備的基礎營銷功能之上將所有入口深度整合。「.手機」域名註冊局以專門面向移動網際網路的中文頂級域「.手機」域名作為企業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基礎服務,並推出微入口服務打造企業移動應用統一入口,解決企業宣傳推廣的難題。另外,「.手機」域名註冊局布局全國數百家本地化的優秀移動應用服務商搭建的服務網絡,通過一站式移動營銷服務平臺整合優秀移動應用產品資源,使企業可輕鬆擁有自己的移動應用平臺;同時,為企業融入「網際網路﹢」提供了快速通道。
正是基於這樣的解決方案,2014年開放註冊以來,「.手機」域名獲得了廣泛關注,註冊量、訪問量全面攀升。截至2019年年底,「.手機」域名總註冊量在國內中文頂級域中排名第4位,新頂級域名增速第一,市場保有量達38358個,實名註冊人或機構數量達33213個。先後被浙江桐鄉市人民政府、烏鎮、永泰隆,山西喬家大院,中央電視臺及《青年時報》《蘇州日報》《呼和浩特日報》等政府、企業、機構全面應用。面對這樣斐然的成績,北京華瑞網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暉總結說:「『.手機』是為中文域名品牌保護與營銷傳播提供創新的模式。」
中文域名的發展對我國網際網路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協調管理和執法督查局副局長徐恆曾提到:「中文域名在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提升文化自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中文域名是網際網路域名系統的重要功能和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促進網際網路普遍服務的創新發展,有利於提升網際網路的包容性和多樣性。」毋庸置疑,中文域名的現實意義不僅在於增強民族自信,提升網際網路普及率及應用率,惠及網際網路發展成果,而且,結合2020年新基建浪潮席捲而來,人工智慧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像「.手機」這樣的域名正在突破傳統域名定義,在為用戶解決問題、提供價值的同時,提升和擴展中文域名承載的價值。
【來源:人民郵電報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