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企業中文「門牌號」 有望實現全程中文化上網
2020-03-03 10:44:27
|
| 字號:
A+|
A-據悉,2020年我國網際網路將迎來中文域名普遍應用的跨越式發展,有望實現全程中文化上網。
日前,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牽頭成立的「中文域名推進工作組」在京正式成立。該工作組表示,將推動瀏覽器、郵件系統、搜尋引擎、輸入法、即時通訊、移動應用、手機域名等各類網際網路應用支持中文域名的識別、顯示和解析。這其中,新興事物「.手機」的出現引起了關注。近日,「.手機」域名註冊管理機構與其他中文域名註冊機構聯合發起《2020中文域名北京倡議》。
那麼,目前中文域名在我國的發展情況怎麼樣?「.手機」域名和「.com」「.cn」一樣嗎?目前「.手機」域名的註冊情況如何?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業內相關專家。
從無到有,中文域名發展突飛猛進
《2020中文域名北京倡議》提出,中文域名的普及,利於中華文化的網絡推廣傳播,建設文化強國、網絡強國。
「中文域名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中文網際網路用戶的上網門檻,尤其是對於那些只會中文或不熟悉英文的用戶群體而言,可以讓他們更加充分地享受網際網路所帶來的便利。同時,支持更多用戶上網也可以給我國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帶來更廣大的市場空間,價值巨大,意義深遠。」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兼副秘書長何桂立表示。
中文域名是我國爭奪網絡話語權、實現網絡強國戰略、彰顯文化自信的有效抓手,因此支持中文域名的發展至關重要。
自從1994年我國全功能接入網際網路,20多年來我國網際網路產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網際網路用戶已接近9億,規模居全球首位;多家網際網路企業躋身全球網際網路公司市值排名榜前列,發展勢頭強勁;網際網路深度融入經濟社會,智能聯網設備進入千家萬戶。但是,我國還有超過5億人尚未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主要障礙之一就是語言。域名系統是用戶上網的入口,包括瀏覽器、郵件等在內的絕大多數網際網路信息服務都依賴域名系統實現尋址。由於中文域名未能普及,很多不懂或不熟悉英文的人無法找到上網的入口。
2017年11月,工信部公布《網際網路域名管理辦法》,指出中文域名是網際網路域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鼓勵和支持中文域名系統的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基於這種利好政策,百度、360等國內搜尋引擎公司突破技術屏障,全面支持中文域名尋址服務。
全面攀升,「.手機」域名遍地開花
「.手機」域名是什麼?「『.手機』域名與『.com』『.cn』一樣,是以『.手機』為後綴的通用頂級中文域名,2014年通過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審批,寫入全球根伺服器,成為標準的網際網路尋址形式。」「.手機」註冊管理機構、北京華瑞網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2014年12月1日「.手機」域名正式開始申請註冊,任何自然人和機構用戶按照工信部《網際網路域名管理辦法》規定提交身份證明材料進行備案後,都可以註冊並使用「.手機」域名。2016年工信部信管函〔2016〕151號文件,批覆同意北京華瑞網研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手機」頂級域名註冊管理機構,負責「.手機」域名的日常運營管理工作。「.手機」域名成為首批得到工信部批覆的中文域名之一。
記者獲悉,自2014年開放註冊以來,「.手機」域名獲得了企事業單位的廣泛關注,註冊量、訪問量全面攀升。截至2019年底,「.手機」域名總註冊量在國內中文頂級域中排名第4位,新頂級域名增速第一,市場保有量38358個,實名註冊人或機構數量33213個。
截至目前,桐鄉市人民政府、烏鎮、尼康、中國長安、唯品會、智慧遊、中國體彩、中央電視臺、青年時報、合肥晚報、遼瀋晚報、瀋陽晚報、江西日報、蘇州日報、呼和浩特日報等政府、企業和媒體都已經註冊「.手機」域名。
一對多入口,最佳拍檔拓寬發展空間
「.手機」域名和「.com」「.cn」等域名有什麼區別?
李暉介紹,作為工信部批覆的第一批中文新頂級域名,「.手機」域名的最大特點是從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多、入口多的實際情況出發,改變了傳統「一個域名指向一個網站」的一對一模式。
「定位於移動網際網路,『.手機』域名跟『.com』『.cn』等域名有明顯的區別。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看到『.com』等域名,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傳統的網際網路網站,直接用手機訪問的話需要耗費手機流量,而且如果適配不好的話用戶體驗較差。」李暉說,而「.手機」域名不同,尤其是在線下場景,用戶在看到「.手機」的時候想到的就是用手機來訪問的域名,對應的站點也應該是移動應用的入口,這意味著用戶的響應速度要比傳統的網站域名要高。其次,「.手機」域名統一入口的優勢在於把握了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多、變化快的特點。有了「一對多」的統一入口,再多入口也一網打盡,提升了企業宣傳推廣的效率;而且同一「.手機」域名對應的統一入口可以動態增減,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手機」域名利用微入口將企業的多個平臺入口統一到一個頁面下,這樣,用戶訪問一個「.手機」域名,就可以直接到達企業在整個移動網際網路上的所有入口,「.手機」就仿佛是企業在移動網際網路上中文標識的「門牌號」。
李暉舉例,基於移動網際網路信息碎片化、平臺分散化的特點,通過「.手機+微入口」的創新模式,可以將企業常見的微博、微信公眾號、頭條號、H5頁面、APP下載、網上商城等入口聚合成為一個統一入口,只需訪問一個對應的「.手機」域名,就可通過微入口直達企業的各個移動應用。另外,在線上線下的宣傳中,企業只需要在宣傳冊、海報、產品包裝、廣告圖片等位置標註出這個手機域名即可。
在手機域名推出之前,由於英文域名在移動網際網路推廣中的局限,二維碼成了手機用戶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主要入口。
「將二維碼作為企業各種移動網際網路服務的入口進行宣傳推廣和標註時,有便利的一面,但也有其局限性。二維碼作為手機識別的一個編碼,沒有商標屬性,不能直接給用戶傳達品牌信息。掃描一個二維碼只能打開一個應用入口,企業如果有多個應用就不好展示。掃描二維碼也會受到距離、時間、光線等影響,二維碼不適合在流動載體、戶外廣告、廣播、屏幕等場景使用。」李暉說,「.手機」域名彌補了二維碼的不足,與二維碼組合形成全新的標註,成為二維碼「最佳拍檔」。
在地鐵廣告、戶外大屏、電梯廣告、電視媒體、報刊雜誌、官網、自媒體、宣傳物料等場景中,「.手機」域名與二維碼這對「CP」開始頻繁亮相。
「在主管部門的重視和倡導之下,包括這次中文域名推進工作組的成立,網際網路業內如瀏覽器、搜尋引擎、郵件等應用中文域名管理機構多方團結,積極行動,必將推動中文域名應用環境的形成。」李暉認為,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普及,為企業藉助信息技術提升生產效率、拓寬發展空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手機」將在「手機域名+微入口」的創新模式基礎之上,細化統一入口服務內容,為不同行業、不同偏好的企業提供差異化版本。
責任編輯:李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