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3個家庭教育觀,讓你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2020-08-21 書洋會友


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父母們是不是都有以下的困惑?

疫情期間,孩子們宅在家裡上起了網課。隨之而來的就是家裡的各種雞飛狗跳,孩子的不自律、上網課時間打遊戲等等,深深刺激著老母親那顆敏感的神經,因此就不可避免的時不時的咆哮聲、哭泣聲。

都說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守護神。可什麼時候媽媽和孩子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是不是踩過很多坑?孩子要不要上學前班、補習班?是不是給孩子斷網不讓打遊戲?

由於這些困境的存在,大部分父母發出了這樣的吶喊:我這樣做,都是為你好,為什麼我的孩子越來越牴觸?

要解決以上難題,答案就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裡。著名的教育學者、作家、「尹建莉教育學堂」的首席導師尹建莉在她的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運用了她女兒的成長案例,解析了在不同場景下父母的做法與態度直接影響了孩子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此書是以尹建莉的教子手記為背景,其中的個案是大多數父母們耳熟能詳的,所以尹老師的理論和實踐就具有相當的實操性和借鑑性。此書一經出版,就成為了家庭教育書的經典書籍。

今天就與大家簡要分享這本書的三個核心理念:如何引導孩子輕鬆學習、如何培養母慈子孝、如何走出教育的誤區,從而使你的孩子也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01 如何如何引導輕鬆學習

孩子在上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還是每天歡天喜地地上課。可為什麼到了上小學、中學、高中以後,越來越來的孩子變得厭學、不愛讀書、甚至從不完成作業呢?究其原因,焦慮的爸媽們,有沒有深思熟慮?

現在的爸媽們,在孩子小的時候,有沒有常常一起讀書呢?孩子如果從小在讀書的環境裡成長起來的話,她/他長大了還是會保持讀書習慣的。這本書中尹老師提到:她有意識地在她女兒小的時候一起看畫本,長大了一點之後,孩子積累了一定詞彙量,可以自己獨立閱讀了。

這就是孩子讀書的樣子,像我們的國民才女武亦姝那樣,出口成章,被詩詞古詩養大的孩子,自帶一身仙氣。從小的閱讀差別才是父母應該重視的「起跑線」差別,沒有獲得閱讀薰陶的孩子,才是真正在起跑線上落後於人。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讀書氛圍:爸爸關注王者爭霸或是朋友聚會,媽媽手機不離手或是在牌桌上吆喝著:孩子該去讀書了、該去做功課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能自覺、心甘情願做功課嗎?

對於功課,現在孩子的功課確實亞歷山大,特別是還需父母的指導。如果父母只是盯著孩子有沒有完成,有沒有做對,孩子是不是有被監控的感覺?孩子還能平心靜氣地做下去嗎?

反之,如果父母能夠有的放矢地引導孩子怎樣做作業的過程,而不是追求最後的結果,試想孩子以後遇到相似的題型,是不是無師自通呢?

有時父母需要明白孩子的學習興趣是需要呵護、鼓勵的,打壓責罵只是一時的屈服,於後面的學習後勁沒有任何益處。認可孩子的進步、閃光點的品格比盯著孩子考一百分所起的作用更大,因為學習是一生的目標,不是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就結束的,父母終身學習的態度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讀書的樣子最美!


02 如何培養母慈子孝

有很多父母抱怨跟孩子越來越談不到一塊去了?母子關係越來越緊張?是不是孩子關起來她/他的心門,不願敞開心胸?

自從開放二胎政策之後,很多家庭有了二胎寶寶,父母有沒有注意到大寶是否被忽略?大寶是否產生反彈情緒?特別有些無良親戚、朋友還開起大寶的玩笑:媽媽有了弟弟/妹妹,不要你了。這樣的話父母聽了之後有沒有立即制止?有沒有開導大寶的心緒?

如果沒有做到,大寶可能就會產生嫉妒心理,對父母會產生怨懟吧。如果父母及時開導大寶,調整父母對待倆孩子的態度,大寶可能會成為媽媽的貼心小助手。

孩子一路長大會經歷很多磕磕碰碰的,如果父母害怕孩子犯錯、做錯事而一手包辦,孩子就很難長大,成為有擔當的人。遊泳健將孫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媽媽的事事包辦、只是專注孫楊的遊泳成績,結果導致孫楊成績傲人、情商低人。

因此,讓孩子有試錯的機會,他才能真正獲得舉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

一個幸福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成長的沃土,反之就是孩子成長的牢籠。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和、常常在孩子面前爭吵,長此以往,孩子的性格還能是溫潤如玉嗎?

孩子都是父母愛的結晶,既然創造了一個孩子,那父母就有責任讓她/他長大、讓她/他幸福。一個在幸福家庭長大的孩子,她/他與父母的關係一定是和樂融融、母慈子孝的。


互動的幸福一家!


03 如何走出教育誤區

十個有九個寶媽可能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人云亦云地報名各種學前班、補習班。可效果怎麼樣呢?可能有的孩子多認識了一些字、會做一些數學題,會背一些英文單詞。學習能力有沒有提高?學習興趣有沒有高漲?有沒有變得更加主動學習?

答案可能是否吧!很多父母會問:我們為孩子的學習投資了那麼多的時間、金錢,為什麼效果收效甚微?

其實,問題的癥結在於是孩子真的喜歡學前班嗎?孩子在學前班的樂趣大於他在外面世界的樂趣嗎?孩子真的需要這樣那樣的補習班嗎?

對於上學前班的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是不是比學前班更加拉近親子關係呢?孩子的童年也就在上小學前,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多陪陪孩子嗎?陪著孩子大量閱讀,或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小旅行,所以這些溫暖的陪伴在孩子長大以後會留下美好的記憶!

幸福的童年快樂一生!

至於花式補習班,有沒有跟孩子好好溝通過,孩子的某門功課為什麼差?是孩子自己的原因?還是孩子對這門課的老師存有意見,也就不喜歡這門課?如果找到了問題的門徑,補差也就迎刃而解了。

對於時下很多孩子沉迷網路遊戲、不能自拔的現象,很多父母是怨聲載道,怪罪於網路遊戲。是不是遊戲本身的錯?為什麼不問問孩子玩遊戲玩到廢寢忘食?為什麼父母越打壓孩子越反抗?

顯而易見,如果父母在孩子剛接觸遊戲的時候,有約法三章,讓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時間安排,相信大部分孩子會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的。但一些粗暴的父母眼裡不能接受孩子的這個樂趣,一味打壓,就成了哪裡有暴力,哪裡就有反抗,從而越陷越深了。

父母需要換位思考,我們小的時候是不是也撒潑了玩?也是在最後一刻完成功課,甚至忘記做功課了?如果父母有這樣的同理心,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孩子對待遊戲的態度,是不是就少了很多家庭爭吵、悲劇?


換位思考的父母!


董卿說過:你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成為那樣的人!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的茁壯成長而保駕護航!

父母想讓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首先讓自己成為別人家的父母吧!

相關焦點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種性格的媽媽,孩子長大比別人有出息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種性格的媽媽,孩子長大必有出息其實孩子的行為舉止和性格就是在影射父母的行為,特別是那些喜歡跟媽媽們在一塊的寶寶們,性格,習慣以及語言都會在無形之中給予孩子特別大的影響,明明在老師眼中是一個特別乖巧聽話的孩子,但是有一點讓班主任覺得有點意外。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樣的媽媽,孩子都不會差
    她就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作為教育專家、教育學碩士的尹建莉現專注於家教研究及諮詢工作。本書自2009年首次出版後,數年來一直高居各大圖書榜榜首。著名學者、北大教授錢理群說:本書作者既是好媽媽又是好老師,寫本書意在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於家庭教育的被忽視與不得法,而取名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 一個好媽媽勝過一個好老師,而不吼不叫的媽媽可能勝過10個好老師
    媽媽和老師,對於孩子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不過,無論老師多麼重要,都無法替代媽媽。一個好媽媽的確可以勝過一個好老師,而不吼不叫的媽媽可能勝過10個好老師!所以,我們與其希望孩子遇到10位好老師,還不如讓自己成為不吼不叫的好媽媽。因為,孩子能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我們做不了主,但是我們能成為什麼樣的母親,我們自己完全可以做主。孩子入學後,他的生活除了學校就是家庭,如果他在學校被老師剛訓斥完,回到家又被媽媽吼叫一通,他心裡會多難受啊!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女兒在國內讀完本科,又在美國一所長春藤盟校獲得了碩士學位,現在一家英國公司工作    小編: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已經出版7年,你家女兒參加高考也是9年前的事了。和我們的讀者分享一下女兒這9年的成長軌跡好嗎?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合格了,孩子就合格了
    任何時候都要知道,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你做好了,那麼孩子基本上都特別優秀,當你做不好,那麼也不要怪孩子,因為這個結果是正常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再次,這本書並不過分強調孩子的成績,在尹建莉老師看來,教會孩子怎麼做人,要遠比成績重要的多,如果你一直注重孩子的成績,但孩子不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告訴你辛辛苦苦幾十年,只為買一套學區房;小學群裡的家長拼學歷、閱歷、實力!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是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
    於是父母期盼能夠有一本好書,既有理論依據,又有真實案例,讓他們從中學到更多有用的方法,不只帶給他們思想的轉變,更是能讓他們舉一反三,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於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就成為了許多父母的必讀好書。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嗎?
    這位媽媽把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寫成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僅暢銷國內,還擺上了紐約書店的攤頭。對,這位媽媽叫做尹建莉。咦,這不是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嗎?   別急,再給你講個故事。你這一講我就更糊塗了,這不又是一個好媽媽……不,好爸爸,勝過好老師的故事嗎?還是別急,再給你講個故事。
  • 「讀懂孩子的心」系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愛、自由、信任的藝術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愛、自由、信任的藝術以下是樊登老師和尹建莉老師(超級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的對話,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樊登:《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一段推薦語非常打動我,是尹老師的一位老同學寫的,說:「我原來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間的差別。自從看了你的這些文章,才發現這差別原來是在我和你之間——作為母親,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實只是把孩子養活大了。」尹建莉:這確實是我一個老同學寫的話。當時,我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寫完,還沒正式出版。
  • 好孩子總是「別人家的孩子」,好媽媽也一樣都是「別人家的媽媽」
    聽我來解釋哈:首先,作為家長看到優秀的孩子,我們總會發出一聲驚嘆:看看,這是別人家的孩子!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其實在孩子眼中是不是也會有「看看,這是別人家的媽媽(爸爸)?」01先跟大家說兩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我的親身經歷。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
    關於本書書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在這方面我本身沒有任何經驗,所以只能看書學習提升自己.老婆進入孕中期後,我就準備開始抽空讀一下關於小孩教育的書.在我從網上收集相關書籍的時候,這本書進入我的視線.首先從書名表達的觀點得到我的認同,爸爸媽媽確實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開始讀這本書.讀到精彩的地方,我就想找個地方記下來,然後開始嘗試寫讀書筆記.
  • 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懂得這些,一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遠。其中,媽媽這個角色更是重中之重,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母親的智慧、情感等因素影響著一個孩子的道德發展,人在自己的道德發展中變成什麼樣其實就取決於有一個什麼樣的母親。
  • 一位好媽媽勝過一位好老師,如何做好這2個角色,這裡給寶媽出招
    一位好媽媽勝過一位好老師,如何做好這2個角色,這裡給寶媽出招作為一個女人,一生會有很多角色。最主要的幾個,先為人女,再為人妻,然後為人母。很多女生還沒做好準備進入這個角色,第一次生孩子時往往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相處。孩子往往和媽媽最親,一個好的媽媽勝過一位好老師。那麼如何既當好孩子的好媽媽,又當好孩子的好老師,這是一門學問。寶媽們不妨看看這3招。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是老公在女兒一歲的時候買回來的,一直擱在書櫃裡沒去看,那時候以為女兒還小,用不著教育,只要每天保證他安全,快樂,健康的成長就足夠了。現在回想起來,5年前的自己真的是太膚淺了,其實教育孩子,不是說,等到孩子要多大多大的時候在去教育, 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就會無意識的模仿,家長可能很多時候沒有意識到,也不願意去承認自己的錯誤,不是說等孩子大了,然後我再去教育,所以說教育孩子,還得是從小做起 父母必須做出榜樣,各方面去正確引導孩子。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提高愛孩子的質量,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正因為有這樣的願望,每一個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做家長的就使出洪荒之力,以待願望成為現實。但想要如願以償,也得有正確的方法。教育專家尹建莉的作品《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堪稱為教育叢書的典範,她用她自己成功育兒的事例結合理論,給我們道出了教育是有章可循的。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當時限免的書是: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正好無聊就點開讀起來,馬上被書的內容所吸引,就感覺這書就是為我寫的,是我這種糊塗家長的一劑良藥。我馬上註冊帳號,為了可以繼續讀下去,立即充值買下這本書。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但下面這幾點品質,只有爸爸能教給孩子
    許多父母都度過尹建莉那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對於媽媽的重要性有了重新的認識。但其實,爸爸在兒童教育中同樣重要,以下這幾點品質,只有爸爸才能教給孩子哦。有些品質媽媽教不來。父親需要教導孩子如何對自己和他人負責。比如,當家裡有大或小的情況時,父親應該主動承擔責任,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看到別人需要幫助和保障安全時,父親應該帶著孩子主動上前,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理性的品質。有時候,媽媽喜歡情緒化和情緒化。爸爸平時比較理性,喜歡談事情,能冷靜處理事情。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自己不帶孩子就是瀆職|我們可還稱職?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教育專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記,被評為「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優秀的家庭教育原作品」,據說還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傳開來。寫本書意在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於家庭教育的被忽視和不得法,而取名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 孩子被同學欺負了,家長應該這麼做—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之三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本書中文版共有39萬字。我會用6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3期。01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問媽媽一個問題:「我是從哪裡來的?」有些家長知道應該告訴孩子,卻往往不知該如何講出來。圓圓三歲時,也問了媽媽這個問題,當時媽媽不加思索地告訴她,她是觀音送子娘娘送來的。
  • 好書推薦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小編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推薦給新東方已經為人父母,或者即將為人父母的同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