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制好,總統制壞?

2021-02-13 Onepedant

雖然我不認同李宇暉老師的很多價值判斷,但我一向尊敬李老師—作為受過美國正規政治學訓練的前輩,他很早就開始藉助美國政治學界的研究討論公共議題。最近在做一些與其之前領域相關的研究,拜讀了他的發表文章,亦受益匪淺。

然而李老師的某些學術觀點我卻難以認同。自從川普當選以來,「總統制壞,議會制好」就成了李老師對美國政治問題的萬能診斷,似乎所有的政治、政策、行政問題都能歸結到美國在兩個世紀之前選擇了總統制上。然而,至少在美國政治學界,這一看法並沒有得到很多的支持。

比起議會制,總統制更容易導致民主崩潰—這的確曾是美國政治學界的共識之一。在二戰後,面臨著惡化的經濟條件,激化的國內矛盾以及日益嚴重的左翼叛亂危險,許多拉丁美洲國家的軍人發動政變,以保護國家秩序和安全的名義推翻了民主政權—這些國家幾乎全部是總統制國家。

這一聯繫引起了許多拉丁美洲專家的注意,其中最為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胡安 林茨 (Linz 1990; Linz Valenzuela, 1994)。林茨的基本論點是:比起權力集中於立法機關的議會制,在總統制下,政治權威被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所分享,總統並不需要尋求議會多數的支持,因此更容易造成少數派政府。當不同的分支出現分歧時,權力的分享將會導致總統與議會的衝突。然而總統和議員的固定任期使得分歧無非訴諸民意解決,最終導致任何雙方互相阻撓,使得國家陷入不可治理的困境,引發政治危機,最終讓政變成為解決政治危機的唯一手段。

這一看法的確符合直覺,也確實接近某些民主崩潰的案例(例如智利)。而在民主崩潰的量化研究中,總統制也幾乎總是與民主崩潰所聯繫,以至於議會制-總統製成為了相關跨國量化研究中常用的控制變量 (隨手引用兩個能想起來的:Svolik, 2015; Alemán& Yang, 2011)。

然而,總統制與民主崩潰的聯繫真的是因果聯繫嗎?或者換一種方式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智利、阿根廷等國在上個世紀是議會制民主而非總統制民主的話,民主制度便能在拉丁美洲倖存嗎?

首先,如果民主崩潰與總統制之間具有因果聯繫,那麼我們應當期待這種關係不止局限於某一點地區。然而,Cheibub (2007) 發現,當在模型中加入」拉丁美洲「這一變量後,總統制和議會制的區別便消失了——拉丁美洲幾乎所有的民主政體都採用了總統制,而這一美國後院在冷戰時既受到美國的幹預,又有著軍人幹涉政治的傳統—這些因素在20世紀都不利於民主的存續。民主存續與總統制之間的統計關係很可能只說明拉丁美洲的民主制度更為脆弱而已。

此外,總統制—政治危機—軍事政變的邏輯基於許多假設。的確,如果缺乏議會的支持,總統制確實容易造成民主危機。然而,」總統制之下更容易出現少數政府「這一假設卻難以得到證據的支持。研究發現總統制和議會制在少數派政府出現的頻率上沒有顯著區別,而即使是少數派政府也常能得到議會多數的支持,而總統制和議會制的立法效率也並沒有差異(Cheibub et al, 2007)。 

Cheibub 還發現,少數派政府出現的機率並不影響民主存續的機率。這一點非常符合直覺:雖然上世紀的拉丁美洲民主常常終結於政變,當前的民主倒退常常是廣受歡迎的民粹主義領導人在擁有議會多數的情況下逐漸侵蝕立法、司法機關的權威,將權力集中於自己手中。似乎我們沒有理由期待當威權主義領導人有議會多數支持時,議會制或者總統制有著顯著的區別。

實際上,一些學者認為總統制的某些特徵使得其更加有利於民主制度的存續。

Mainwaring &Shugart (1997) (後者也是李宇輝老師的導師)便認為,在政黨體系脆弱的新興民主,總統制比起議會制來更容易鼓勵政治家組建大的全國性政黨,發展有利於民主存續的穩定政黨體系(Hiken, 2009; Cox, 1997)。

最後,在實證上,做出有效的因果斷言取決於我們是否有信心總統制與議會制外生於一個國家其它可能影響民主存續的因素。然而,基本的制度選擇並非隨機地被分配給不同的國家,而是內生於這些國家的特性。議會制集中在歐洲國家,即使是新興民主化的東歐國家也在西歐的影響下選擇了議會制。不用說,歐盟、與西歐的聯繫使得東歐國家本來就有著得天獨厚的民主稟賦。而總統制則不幸地被更為欠發達地區的新興民主所採納—我們如何能斷定基本的制度選擇「造成」了民主的存續與否呢?

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者漸漸認識到了基本的政治制度內生於社會基本的權力結構,一個相關的可能性也逐漸得到了討論:說不定並不是什麼制度導致了民主的成敗,而是民主的成敗影響了制度的選擇。例如,議會制的土耳其在埃爾多安任內變為了總統制,那麼與其說總統制是土耳其民主失敗的原因,不如說議會制是民主崩潰的犧牲品之一。

那麼,李宇暉老師將民主政治的各種問題歸咎於總統制的看法在什麼程度上站得住腳呢?拋開民主存續問題,是否總統制下的民主表現更差呢?首先,如前所述,Cheibub 發現總統制下立法效率並不差於議會制,這至少說明總統制並不缺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而用其它被解釋變量的研究 ,例如經濟增長,國民福利等(Gerring, Thacker & Moreno, 2005)在因果識別方面甚至比民主存續的研究面臨著更嚴重的問題:發達國家中採取總統制的樣本實在太少,導致我們在這一群體中的推斷完全依賴於美國一個樣本點—我們現有的數據根本不可能讓我們構建有效的反現實推測:若是美國成為了議會制國家,又會如何呢?

結論

在90年代的民主研究中,基本的憲法設計對民主表現的影響是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然而,」議會制好,總統制壞「這一判斷得到的實證證據支持非常有限。當然,不能排除未來更好的統計工具能夠發現總統制與議會制民主系統性的表現差異。但在這之前,將」總統制好,議會制壞「看成定論,並把所有問題都歸咎到基本憲法設計上顯得為時過早了。

參考文獻

Linz, J. J. (1990). Presidents vs. Parliaments: The Virtues of Parliamentarism. Journal of Democracy, 1(4), 84-91.

Linz, J. J., & Valenzuela, A. (Eds.). (1994). The failure of presidential democracy (Vol. 1). JHU Press.

Svolik, M. W. (2015). Which democracies will last? Coups, incumbent takeovers, and the dynamic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5(4), 715-738.

Mainwaring, S., & Shugart, M. S. (1997). Juan Linz, presidentialism, and democracy: a critical appraisal. Comparative Politics, 449-471.

Cheibub, J. A. (2007). Presidentialism, parliamentarism,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rring, J., Thacker, S. C., & Moreno, C. (2005). Centripetal democratic governance: A theory and global inquir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9(4), 567-581.

Hicken, A. (2009). Building party systems in developing democrac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x, G. W. (1997). Making votes count: strategic coordination in the world's electoral syste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相關焦點

  • 【包剛升】議會制與總統制大論戰:基於學術文獻和政治經驗的反思
    根據兩者關係的不同,政府形式可以粗略地分為議會制、總統制與半總統制。從 1990 年代至今,學術界熱議的問題是,議會制、總統制與半總統制究竟何者更有利於西式民主政體的穩定性與有效性? 總體而言,有更多學者主張議會制的整體表現要優於總統制。但有趣的是,自 1990 年代以來,有更高比例的第三波民主化國家選擇了總統制或半總統制。這就導致了學術研究與政治經驗之間的張力。
  • 總統制,議會制及其他
    本文將分析到「半總統制」等混合型。但是,從「理想類型」開始分析,有助於我們將注意力聚焦到最關鍵的制度特徵上。特別是,議會制的「理想類型」是英國議會制的一個合理近似;總統制的「理想類型」是美國總統制的一個合理近似。這就給我們以更多的理由從理想類型開始分析。
  • 崔之元 | 總統制、議會制及其他
    本文將分析到「半總統制」等混合型。但是,從「理想類型」開始分析,有助於我們將注意力聚焦到最關鍵的制度特徵上。特別是,議會制的「理想類型」是英國議會制的一個合理近似;總統制的「理想類型」是美國總統制的一個合理近似。這就給我們以更多的理由從理想類型開始分析。
  • 《政治學與生活》13-立法機構-1:總統制和議會制(有聲書摘)
    世界上採用總統制的國家不多它擁有一個作為政府首腦而存在的總統。他或她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在美國選舉團在人民和實際選舉之間斡旋被賦予相當大的權力不能被立法機關輕易罷免。在議會制中國家元首虛位君主或弱勢總統是與政府首腦首相或總理相獨立的一個職位後者才是重要人物。
  • 印度總理比總統權力大,為何還要設置總統職位?
    印度總理比總統權力大,為何還要設置總統職位?印度為何是總理權力更大,印度的總統是傀儡嗎?這是我們比較關心的問題。可是,總理是政府的首腦,總統卻是整個國家的最高代表,這兩者都有可能是最有權力的人,只不過,放在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效果。在美國和巴西這樣的總統制共和制國家中,只有總統沒有總理。總統掌握整個聯邦行政體系,所有的內閣成員都是總統的顧問,總統即使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這算是權力最大的元首了。在法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半總統制共和國中,既有總統又有總理,兩人各司其職,並行不悖。
  • 外國語學院英國議會制辯論賽圓滿結束
    3月21日晚,由外國語學院學生會舉辦的英國議會制辯論賽(簡稱BP辯論賽)決賽在崇智樓B235教室舉行。     英國議會賽制是國際通行的「議會制」辯論形式,即模擬議會制國家政府討論議案的方式,是模仿英國內閣辯論的形式,正反方各兩隊,分上下議院參與辯論。正方辯手分別代表「總理」和 「內閣成員」,反方辯手則代表「反對黨領袖」和「成員」。不同於傳統的中式賽制,議會制辯論節奏更加緊湊,對選手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更高層次的要求,為國際辯論賽經常採用。
  • 深度解析 | 吉爾吉斯斯坦重回總統制扎帕羅夫當選新總統
    憲法改革並未完全削弱總統權力。儘管憲法改革提高了總理的地位,卻沒有完全削弱總統的權力,依然賦予總統足夠的權力和職能來影響國家的內政外交。疊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總統再度成為政治機構的中心。新體制下新執政勢力的改革動力不足。首先,唯一的任期使總統缺乏支持改革以謀求連任的動力。
  • 她是中亞首任女總統,通曉5國語言,曾推翻兩任總統
    所以註定了這個古老的國家有著非凡的經歷,目前為止,這個國家已經有5任總統了,貌似除了第三任這個女總統外,沒有任何一任總統能獲得個好名聲,能善始善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個吉爾吉斯斯坦首任女總統,也是中亞首任女總統。
  • 首屆天津英國議會制英語辯論公開賽在南開大學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宇 明嘉文)12月3日至4日,首屆天津英國議會制英語辯論公開賽在我校舉辦。本次比賽由南開大學團委主辦,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南開大學APEX英語辯論社協辦。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的72支隊伍近300名選手參賽。
  • 韓國總統職業高危是因為青瓦颱風水不好嗎?
    李會昌作為韓國大國家黨的創始人,三次參選總統,分別輸給了金大中、盧武鉉和李明博,屢敗屢戰,屢戰屢敗,被稱為「萬年陪跑者」。如今,看著昔日對手一個接一個無法實現政治人生軟著陸,相信他內心的遺憾會得到些許寬慰。1:韓國總統職位高危是高危,不過有人說,自1948年獨立以來,除現任總統文在寅之外,其他十一位總統,全部沒有得到善終,這是不準確的。
  • 田雷:最壞的政體——古德諾的隱匿命題以及解讀
    在不同的場合或語境內,古德諾還指出過總統制比議會制更適合中國,諮詢性的議會要比決策性的議會更適合中國,但這與其說是古德諾本人的自相矛盾,不如說是我們缺乏一個理解古德諾思想的「綱領」。本文的任務,正如文章標題所示,就是要發掘出在古德諾顯白命題下的「隱匿命題」。有了這個隱匿命題,古德諾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聽眾或讀者的論述不再是無法拼貼的碎片,而成為一個融貫的整體。
  • 別的總統制國家最多只有一個總統,為何俄羅斯卻有這麼多總統?
    在我們全世界這麼多國家裡面,可以說除了我們中國的主席,在其他的大部分國家都是實行的總統制度,而這個總統的選舉跟我們中國的主席有點相似,只不過總統的選舉是全民投票,說明白一點就是今年到你家,明年就是到我家了。
  • 2個好消息,2個壞消息!拜登哈裡斯被否定,美總統有希望了?
    12月9號,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分別收到兩條好消息,兩條壞消息,讓原本走向明朗的結局,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先說兩條壞消息。第一,美國大選的「安全港」期限已經截止,按照聯邦法律認證,川普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是很難進行法律訴訟的。什麼意思呢?
  • 「高人氣」經濟學家當選立陶宛總統
    「高人氣」經濟學家當選立陶宛總統沈敏立陶宛總統選舉結果27日揭曉,獨立候選人、經濟學家吉塔納斯·瑙塞達擊敗中右翼黨派候選人、前財政部長因格麗達·希莫尼特,當選這個波羅的海國家新一任總統。他對內主張彌合地區、階層貧富差距,對外誓言延續現任總統達利婭·格裡包斯凱特的基本立場:親近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俄羅斯強硬。【親西挺歐】截至當地時間27日6時(北京時間11時),立陶宛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26日決勝輪選舉將近99%選票的初步計票結果,瑙塞達得票率將近66%,希莫尼特得票率將近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