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比總統權力大,為何還要設置總統職位?

2020-10-18 歷史知事

印度總理比總統權力大,為何還要設置總統職位?

印度為何是總理權力更大,印度的總統是傀儡嗎?這是我們比較關心的問題。

在很多人看來,總理總統這都是一個國家最有權力的人。可是,總理是政府的首腦,總統卻是整個國家的最高代表,這兩者都有可能是最有權力的人,只不過,放在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效果。

在美國和巴西這樣的總統制共和制國家中,只有總統沒有總理。總統掌握整個聯邦行政體系,所有的內閣成員都是總統的顧問,總統即使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這算是權力最大的元首了。

在法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半總統制共和國中,既有總統又有總理,兩人各司其職,並行不悖。以法國為例,總統全民選舉產生,總理則是議會選舉產生,兩人甚至有可能不是同一個黨派的,總統負責外交和軍事,總理負責內政和經濟,各管各的。

在印度和德國這樣的議會制共和制國家中,既有總理也有總統,總理掌握行政大權,總統就是一個擺設。與之相類似的還有英國和日本的君主立憲制,所謂首相,其實就是總理,女王或者天皇,則是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的政府首腦,通常被叫做總理,但是他們的國家元首,卻由英國女王兼任。

所以,當別人看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情況時,第一時間就感覺,同樣都是大英帝國的前殖民地,這兩國都不設立總統,印度設立的這個總統,是不是太多餘了。

如果真要說實話,印度的這個總統,還真是沒什麼卵用。

不過,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亞,雖然沒有總統,卻有一個總督,作為英國女王的御用代表,常駐這兩國,實際上也能起到當地最高國家元首的作用。

如果有一天,印度重新對英國女王效忠,那極有可能出現總統改稱為總督的狀況。畢竟,這個總統當的,實在太憋屈了。

有沒有哪個國家,只有總理沒有總統、總督和國王的?

當然沒有!

即便是,虛偽的元首,依然是很有用的。

因為議會至上主義下,總理是多數黨的黨魁擔任,可是,如果議會長期無法選出絕對多數的政黨,總理這個職位就有可能發生空缺,甚至因為選舉中的一些問題,各黨派爭執不下。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國家元首出來進行調解了。

比如說,加拿大2008年政治危機中,總督米歇爾起到的作用就十分關鍵。

當時的情況是,加拿大總理哈珀所在的保守黨,支持率高於自由黨、新民主黨、魁人黨,但是在議會中並不佔多數。三個在野黨聯合起來,佔有了國會的163個席位,哈珀的保守黨卻只有143個席位。

哈珀總理擔心自己會被三個黨派的聯盟搞下去,就去找了加拿大總督米歇爾。米歇爾決定,讓國會停止開會一段時間,維護住了哈珀總理的統治。其實,當時的米歇爾,也完全可以站在反對黨一邊。

有人想問了,為什麼不找英國女王?

實際上,英國女王可不敢管他們的事情,很容易被說成是「幹涉他國內政」,即便是這些國家宣誓對女王效忠也不行。

總而言之,不管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總督,還是德國或者印度的總統,都是虛位元首,但他們手裡卻掌握著解散政府、停開議會等「重置權」,這樣的關鍵性權利,可能100年都用不了幾次,但卻在關鍵時刻,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目前印度的總統,由一個低種姓的達利特人考文德擔任,其實這就是莫迪為了吸引低種姓群體作出的刻意安排。

用掏大糞的達利特當總統,掌握禮儀性的最高權力,但是實際權力還在高種姓人群人群手裡,這個操作,可比美國高明多了!

本文由歷史知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德國代表為什麼是總理默克爾?德國的最高領導人不是總統嗎?
    而德國的體質則為議會共和制,僅就總統這個職位而言,類似議會君主制,所不同的就是議會君主制架空的是國王和皇帝的權力,而議會共和制則是把禮節性的工作任務賦予總統實施,總統並沒有任何的行政權力。在德國政壇,德國總統和德國總理權力分配差異很大,現任德國總理是默克爾,自從2005年擔任總理以來,已經連續當了15年的德國總理,是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執政時間最長的女總理。總統和總理可以簡單定義為,總統是國家元首,總理是國家首腦。
  • 印度總統、總理都打光棍 無緣亞太第一夫人會議
    本報綜合報導 俗話說樹大招風,被譽為「飛彈之父」的卡拉姆剛剛當選印度總統,他的髮型和私生活就成了國民關注的話題,弄得政府官員頭痛不已。  形象太瀟灑不像總統 卡拉姆被迫剪捲髮  這位71歲的國防科學家有著一頭捲曲的灰發,狀如獅鬃,雖然瀟灑,卻與印度人心目中一名總統應有的樣子格格不入。因此,許多人表示,希望總統能改變形象。上個星期,在選舉團投票決定給予卡拉姆全力支持時,一名議員在投票用紙上寫道:「如果阿卜杜勒·卡拉姆剪掉頭髮,他看起來會好得多。」
  • 伊朗有個世界獨有的職位,地位權力比總統大,目前只有兩個人做過
    ,權力地位都是國家的一號人物。不過,伊朗這個國家與別不同,伊朗總統不是伊朗的一號人物,在伊朗總統之上有個權力地位更大的職位,這個職位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叫做「最高領袖」。伊朗最高領袖也可以叫伊朗精神領袖,在1979年設立,終身任職。1979年之前,伊朗是一個由巴列維王朝統治的君主制國家。
  • 精選一組法國總統的趣知識;法國總統權力很大,號稱「帝王總統」
    一,法國總統權力很大,號稱「帝王總統」法國總統是法蘭西共和國和安道爾公國國家元首。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一次。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賦予總統很大的權力。總統是國家的權力中心。法國總統手中的權力凌駕於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之上,被稱作「帝王總統」。
  • 美國副總統權力有多大?
    切尼的權力如此之大,以至於一些人將「帝制」這一小施萊辛格用來形容總統的定語按在了副總統職位的頭上,稱切尼的副總統職位為「帝制副總統」(The ImperialVice Presidency)。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副總統權力的歷史性變遷?分析美國憲法條文,可以看到副總統似乎具有多重屬性。
  • 普京會繼續擔任下屆總統嗎?將擔任新設立的職位,透露一關鍵信息
    要知道普京已經是一位總統了,那麼他為什麼還要成立屬於俄羅斯的國務院,甚至還親自擔任主席呢,這的確存在很多的疑問,普京會繼續擔任下屆總統嗎?將擔任一個新設立的職位,透露關鍵信息。普京將擔任一個新職位從這種表現當中也可以看得出,普京在俄羅斯政壇當中的確在做出一些調整或許是為自己未來的政治道路進行更多的改變,從而能夠給自己進行很好的鋪墊。
  • 印度出兵斯裡蘭卡,總理卻為何而死?
    該事件說的是印度總理拉吉夫遇刺事件,說到底,這就是幹涉別國內政的後果!印度在二戰後通過種種非法手段獲取了大片領土,嘗到了甜頭的印度政府早在七十年代就開始實行對斯裡蘭卡泰米爾人的武裝援助分裂主義政策,該政策的實施導致斯裡蘭卡泰米爾人「猛虎組織」得以迅速發展,這也成為斯裡蘭卡二十多年內戰的根本性原因,那麼既然印度政府是支持斯裡蘭卡的泰米爾人的,為何後來又遭到「猛虎組織」刺殺了呢?
  • 世界十大總統工資排行榜 美國總統工資最高
    德國是工業大國,經濟水平比較高,他們的總統收入應該是不低的。德國總理的工資收入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作為德國總理和德國聯邦議院議員的收入。另外法律規定,已婚未育的德國總理基本工資為1.58萬歐元比國務秘書高三分之二津貼則高三分之一。第4名:日本首相,年薪24.13萬美金
  • 【包剛升】議會制與總統制大論戰:基於學術文獻和政治經驗的反思
    相反,在美國,總統能否在預算、改革法案和重要決定上得到國會的支持,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以美國前總統、民主黨人巴拉克·歐巴馬為例,其第二任期的尷尬就在於共和黨掌握了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議席,從而處處掣肘著總統的權力。所以,在美國總統制模式下,只有當總統所在的政黨同時控制國會參、眾兩院多數議席時,總統的實際權力才會比較大。 半總統制則是總統制與議會制的某種結合。
  • 印度前總統普拉納布·慕克吉去世
    原標題:印度前總統普拉納布·慕克吉去世 生前因感染新冠肺炎在醫院接受治療 當地時間8月31日,印度前總統普拉納布·慕克吉(Pranab Mukherjee)在德裡去世,享年84歲。他生前因感染新冠病毒肺炎在醫院接受治療。
  • 奧布萊恩也想讓川普交出總統權力?
    原本以為,2019年利用總統權力解僱博爾頓同時,利用總統權力提名、任命羅伯特.奧布萊恩為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會對川普感恩戴德,沒曾想,和被川普解僱的博爾頓一樣,奧布萊恩也想讓川普交出總統權力。
  • 美國正經歷最難總統權力交接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美國正經歷最難總統權力交接川普目前的各種做法可能是出於三個原因:為接下來的政治活動持續募款、測試自己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以及尋求在1月20日卸任後仍然能夠左右共和黨,但更重要的是他本人目前可能被恐懼麻痺了文|《財經》記者 蔡婷貽 「我叔叔在投票夜的演說不只是徹頭徹尾的謊言,這還意味著危險。
  • 美國為什麼沒有總理?
    當然是美國總統的。總理,是政府的首腦。在西方的共和制國家,基本都設有總理一職。比如,德國總理默克爾。不過,美國與德國的情況,有所不同。美國政治體制的特點,是贏家通吃。美國政府的部門首長,是當選總統任命的自己的執政班底,無需進行選舉;而通常所說的總理就不一樣了。比如德國總理,是議會內最大黨派的領袖。
  • 義大利植物人安樂死引爭端 總理和總統公開對抗
    恩格拉羅的生死權問題在義大利引起激烈爭論,總理和總統因此公開發生衝突,甚至引發憲法危機。  法新社9日報導,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可能避開總統,本周內在議會通過一項法律,阻止恩格拉羅停食。  生死之爭  恩格拉羅現年38歲,1992年遭遇車禍成為植物人。父親貝匹諾恩格拉羅此後10多年一直上訴,要求允許女兒停食死亡。
  • 揭秘奧地利總統、總理訪蓉「最後一晚」總統燙火鍋不怕辣 總理吃...
    讓人想不到的是,圍坐在火鍋旁的,是11日到訪成都的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等外賓。13日凌晨,他與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率領的奧地利代表團就要離開成都,訪華行程也隨之結束。在4月11日至13日的訪川之旅中,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總統和塞巴斯蒂安·庫爾茨總理率領的奧地利史上最大規模代表團不僅為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開館,還親臨現場見證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從成都至維也納啟程首發。外賓們在成都的「最後一晚」是怎麼度過的?今(13)日中午,成都商報記者進行了獨家探訪。
  • 印度總理莫迪的核心權力圈都有哪些人?
    印度總理的權力有多大?現任總理莫迪核心權力圈人物有哪些?  這與政體相關。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後,從英國殖民時期的政治體制中繼承了兩大政治遺產:一是聯邦制,二是議會民主制。雖然程序上總理由總統任免,但總統並沒有行政權力,僅具有象徵性意義。
  • 法國總統當面誇澳總理夫人「很美味」
    剛剛和美國總統川普結束會面,法國總統馬克龍就馬不停蹄地抵達澳大利亞。不過本想在總理特恩布爾前大秀英語,法國人這次鬧了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口誤,惹得社交媒體上一陣吐槽。據《商業內幕》消息,當地時間1日晚間,馬克龍抵達澳大利亞,展開為期3天的訪問。他也是史上第二位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的法國總統。
  • 美國總統權力移交,總務管理局為何如此重要?
    美聯社華盛頓11月23日報導,美國聯邦政府即將開始與當選總統拜登的過渡團隊合作,美國總務管理局局長已經「確認」拜登是大選中的明顯勝出者。確認程序讓新總統及其團隊能夠與聯邦機構的官員接觸,並指示司法部對過渡團隊成員和拜登擬任命的高官人選進行忠誠調查,甚至允許其團隊使用政府官方域名。
  • 印度的開國總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尼赫魯
    首先明確,印度還是大英國協國家,畢竟人家統治了這麼長時間,突然一腳踢開有點「不是印度人的性格」。再說了,印度這裡除了人多地大,啥也沒有,還要靠英國幫襯一把才行。印度居於高層的人基本都是英國培養的,他們對英國有種特殊感情,也不願意離開大英的懷抱。一開始,印度還想把巴基斯坦拉過來,1947年10月,他們強行佔領了克什米爾一部分,導致1948年第一次印巴戰爭爆發。
  • 「單一行政官」理論與美國總統權力的擴張
    「單一行政官」理論通過證明總統擴張權力的正當性,對美國三權分立的權力制衡機制構成了威脅。要釐清總統權力的邊界,必須參照憲法的文本和結構,同時也要考慮到現代社會對行政部門提出的新要求。關鍵詞:美國政治/總統「單一行政官」理論/美國憲法/總統權力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