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3月13日電(紫荊 邢志生)「韓國日佔時期強制徵用受害者真相查明委員會」海南省調查小組一行2人,於6日至12日在三亞、陵水、東方、海口等地,尋訪當年被日軍擄掠到海南島的朝鮮勞工及慰安婦的遺蹟,並通過相關資料調查「朝鮮報國隊」在此的受害真相。
在為期一周的調查中,調查小組先後到三亞「千人坑」、三亞與陵水日軍機場遺址、八所港紀念碑、石碌鐵礦、海口等地,通過當地的倖存老人,找尋當年朝鮮勞工的遺蹟,搜集資料,了解歷史真相。
在三亞田獨鎮的「千人坑」,調查組通過當地健在老人及海南省政協《腥風血雨》一書證實,約有千名朝鮮勞工因飢餓、疾病、受虐等原因致死,集中埋葬於此,但填埋數量及方式還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
當時的受害者之一——現居美國的韓國人張達雄,曾於1998年重返三亞找到「千人坑」。此事經韓國電視臺製作專題片播出後,引起韓方高度關注,也為調查小組此次的調查工作提供了線索。調查小組從當時日佔時期的雜誌確認,在1943至1944年間,約有2300多名朝鮮勞工被擄掠到海南島,從事建機場、修路、開礦等苦力活,遭到日軍的殘酷壓迫。
韓國調查官孟康鉉表示,希望了解日本強制徵用朝鮮勞工到海南省這段歷史的知情者,能夠大力協助調查,提供有關資料,以共同紀念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教育子孫後代不忘國恥。
據悉,「韓國日佔時期強制徵用受害者真相查明委員會」成立於2004年11月,直屬於韓國國務總理,旨在通過對世界各地史實的調查,查明日佔時期被強制徵用到世界各地的朝鮮受害者的真相,接受受害者及家屬的受害申告,通過調查判定是否確實,並通過建立紀念碑、資料館等設施安慰亡靈、教育後代。
這個委員會計劃用3年甚至更多的時間,調查並匯總日佔時期被強制徵用的朝鮮勞工及慰安婦等受害者的情況。截至目前,他們已受理審告20萬件,正在開展相關工作,為判定物質與精神賠償提供依據。
朝鮮勞工「千人坑」位於海南省三亞市田獨鎮南丁三羅村。上世紀四十年代,侵瓊日軍在海南島西部和南部修築公路、鐵路、橋梁和機場,大肆掠奪海南的礦產資源。日軍從朝鮮半島強徵青壯年到此,以「朝鮮報國隊」命名,強制他們從事高強度苦役。這些勞工被折磨致死或殺害後就填埋在此。為紀念這段悲慘的歷史,當地政府和群眾曾將此地命名為「朝鮮村」,一直沿用到1975年才改名為「三羅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