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關注臺灣地區檢察動態了。實際上,也很久沒有寫點東西或者分享相關資料或者消息,儘管還有一個課題沒有完成。畢竟時間與精力有限,要用在重要的事兒上,當然經常擠擠也是有的。於是在網上找一些新聞來看,「檢察總長卸任後,顏大和想無法無天」這條新聞確實吸引了我。
倒不是因為想要八卦顏大和「檢察總長」要如何「無法無天」。而是,認識、見過幾次、有過交流,原來他要卸任了。與顏大和檢察長第一次碰面是在2009年,是參加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開的第二屆海峽兩岸檢察實務研討會時。我在研討會作了主題發言,記得題目是《檢察權的變革與完善——以兩岸刑事司法中檢察權的變遷為視角》。這個發言是參與研究的「檢察制度比較研究」這個課題中有關「臺灣地區檢察制度」的一個副產品。研討會茶歇時間,臺灣地區檢察官協會的陳文琪檢察官為我們做了引介,簡單交談,後來還曾顏大和檢察長一起去爬山,交流兩岸檢察制度的一些異與同,應該也給他留下了較深的印象。2011年,因為公務赴臺,在桃園機場與顏大和檢察長碰面時,他竟然一眼就從一行人中認出了我,握手時還戲問:「你是梁……,我認對否……看來我還不老朽!」等等。
顏大和「外圓內方」,實務經驗豐富,在臺灣地區檢察體系內聲望很高。他的綽號是「大和戰艦」,在臺灣地區是檢察基層最受歡迎的指標性人物。顏大和從1978年開始,先後擔任過一、二、三審檢察官、主任檢察官、發言人與檢察長、檢察總長。投身檢察界長達40年,顏大和在這漫長歲月「走南闖北」,待過南部的高雄、屏東及外島澎湖,回到臺北又歷經臺北地檢署檢察長、法務部次長及高檢署檢察長、主任檢察官、檢察總長,這份資歷在臺灣地區現有司法體系中恐無人能出其右,在臺灣地區的司法史上可以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來形容。顏大和23歲考上司法官,受訓前還曾到保險公司上班,還當選過十大傑出青年(突然想到這個,是因為剛看到一個關於十佳優秀青年幹警的表彰活動通知,兩岸很多事兒確實有相似之處。而且,有個我很佩服的同事原來也是學保險的,也曾是十佳青年。)。
聽臺灣地區法界人士說,顏大和個性親民不擺架子,加上聽很體恤下屬,所以造就出高人氣。有臺灣檢察官說顏大和是沒有官架子的長官,總是笑臉迎人,維持著傳統帶人帶心的領導哲學,他樂於傾聽別人的想法,即使意見不同,他也會慢慢溝通,所以你永遠都沒辦法與他「衝突」。顏大和更具有難得的國際觀與開闊胸襟,雖投身檢察界近40年,仍好學不倦、不忘進修法律新知,比如在海洋大學攻讀博士班,平日靠登山、打球維持體能。顏大和常說,自己平日早晨爬山、假日打球,所以「體力夠、腳程快」。這一點確實如此,9年前曾經和他一起爬山,能夠感覺到。
當年,顏大和還是「檢察總長」提名人選的時候,臺灣地區「總統府」曾經給他三點評價:第一,顏大和30多年來歷練各審級檢察機關各項職務,熟悉各項刑事與檢察法規;第二,臺灣地區檢察官協會發起推薦人選問卷調查,顏大和深受基層檢察官認同,在檢察體系素有聲望。第三,顏大和面對高度敏感的政治經濟案件,能夠主動積極查辦,包括中華商業銀行及力霸集團最大金融掏空案、多位政務官牽涉弊案等,展現檢察體系對外獨立的風骨。
顏大和在李登輝時期擔任臺灣地區「法務部」檢察司長,在陳水扁時期擔任「法務部」常務次長、臺北地檢署檢察長及高檢署檢察長。在馬英九任期後段欲提名檢察總長,顏大和(時任「最高檢」主任檢察官)雖然人氣高,但他曾因特別費案起訴馬英九,就在外界普遍認為他會出局的同時,馬英九卻提名他當「檢察總長」。顏大和將在2018年5月8日卸任,其「檢察總長」任期橫跨至蔡英文執政時期。顏大和長達四十年的檢察官生涯制霸藍綠四任「王朝」,難怪臺灣地區媒體評價他:「大和戰艦」歷四朝地區領導人,四十年資歷睥睨群倫。
尤其1987年至1990年擔任臺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時,正逢解嚴、政治生態震蕩,經歷520農民運動、中華商場拆遷等重大歷史時刻。笑口常開的顏大和,被暱稱「顏董」,與他共事過的檢察官無不稱讚他為人溫和、處事圓潤、勇敢果斷,40年來始終如一。臺灣地區的記者也愛找他聊天,因為顏大和不擺架子、有話直說、不騙不誆,他在臺灣地區高檢署任內喜歡自掏腰包以杏仁茶招待訪客,迄今仍讓許多人念念不忘。
顏大和外表和善,他自承個性「外圓內方」,絕不接受不合理的要求。雖然個性圓潤好禮,但應當堅持的,他也絕不讓步,他打擊犯罪時不問藍綠、只看證據的風骨。擔任臺北地檢署檢察長時,不管是陳哲男司法黃牛案、ETC弊案、趙建銘臺開炒股案、吳淑珍SOGO禮券案、力霸東森案,被告非貴即富,友人曾問他:「辦下去,不怕得罪高層,官位不保嗎?」顏大和卻始終挺著檢察官,將不法的達官貴人一一起訴,贏得敬重。臺灣媒體報導,當年他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接任臺北地檢署檢察長,自覺位子不好坐,上任後就向人事室確認退休金,做好隨時退休準備。某天檢察官帶著調查官向他報告預備搜索陳水扁女婿趙建銘一事,雖然事涉敏感,但他二話不說就同意,這讓辦案人員津津樂道。也有臺灣媒體曾形象的報導細節,趙建銘涉臺開案項目小組拿著卷證向他報告,顏大和聽完後只是打開抽屜,看著「退休金額計算表」自言自語說著:「退下去,每個月應還有一些吧?」他要求「證據到哪,就辦到哪,不用在乎對象」,檢察官聲押趙建銘獲準。當年政治勢力、輿論壓力重重壓在顏大和肩上,但他力挺下屬,在起訴趙建銘後曾說,「北檢連駙馬、2秘中的1秘(指陳哲男)都辦倒了,還有什麼案子不能辦!」一名檢察官曾評價說,顏大和身段柔軟、待人以誠,不耍心機也不虛與委蛇,卻能抵抗政治、輿論壓力,在藍綠對立嚴重、特偵組四面楚歌的氛圍下重振士氣。
不過,顏大和卸任前最惋惜的事,莫過於特偵組在他的任內熄燈了。還記得他在就任檢察總長前說過的幾句話:「平心靜氣的回顧,當年為何要修法建置此一制度?難道要走回頭路?兩屆總長領導特偵組之後,有無學到促使建制更健全的教訓?與其在此一問題折騰,還不如思考在審檢分隸33年後的今天,臺灣地區檢察體系是否已有足夠的自信與智慧,既能保障自己現有的權益又能為檢察體系建置獨立的法制依據,例如檢察機關組織法及檢察官法,該是法務部及所有檢察官審慎應對的未來變局;對檢察總長而言,自然也是無法閃躲而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2007年4月2日臺灣地區成立特偵組。特偵第一期先後起訴陳水扁家族涉國務機要、龍潭購地、南港展覽館等案,再陸續調查出與扁執政相關的陳敏薰買官、安亞項目、二次金改辜仲諒等十案。特偵第一期起訴十三大案中,與扁案相關共計十案,可見第一期以扁案為偵辦中心。因應特偵組設立,成為首位由地區領導人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的檢察總長陳聰明,在特偵第一期偵辦扁案時,被爆出曾與扁案嫌疑人黃芳彥餐敘的私德問題,2010年1月請辭獲準,特偵組順勢換血改組。獲廣大檢察官支持的黃世銘,2010年4月接任總長,率先自清,由特偵二期發動「正己項目」;同年11月,偵結號稱臺灣司法史上最醜惡的司法官集體收賄案,起訴臺灣高等法院法官陳榮和、蔡光治、李春地及板橋(現改制新北)地檢署檢察官邱茂榮等四名現任司法官,以及房阿生、張炳龍、邱創舜、張權等四名卸任司法官;事後更導致時任「司法院長」的賴英照請辭負責。堪稱特偵時期最會「正己」的特偵二期,甚至在2013年,接連法辦臺高檢檢察官陳玉珍、臺中高分院法官胡景彬,總計揪出六名現任司法貪官。不只自清司法官,天道盟精神領袖、前立委羅福助,繼掏空大信證券案栽在查黑中心手上,2011年6月再因炒作吉祥全股票,被特偵二期起訴,這些案件並導致「大貓」羅在2012年潛逃。將特偵組推向毀譽參半的案件,莫過於偵辦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貪汙案,林以「行政院只有二顆印章,院長和我」之說,向地勇公司負責人陳啟祥收賄並索賄,林及家人雖被起訴,但外界認為仍有諸多疑點。但壓垮特偵組聲譽及形象的,卻是在2013年9月捲入「馬王九月政爭」事件。特偵組查辦時任「立法院」院長的王金平,涉關說立委柯建銘不上訴案時,黃世銘在案件未結前,竟夜奔時任地區領導人的馬英九之官邸報告事件始末,後續並引爆監聽國會風波。黃一審被判刑,2014年4月黯然下臺,特偵組也成為藍、綠皆曰可廢目標,但因府院力挺而撐住。2014年5月,顏大和接任總長,特偵三期將檢察官成員縮減到七人,並採集體辦案。2014年偵辦馬英九疑收受頂新不法政治獻金案、2015年偵辦地區領導人大選前國民黨換柱案,最後分別以查無事證籤結、罪嫌不足不起訴;雖詳細交代調查細節,仍難杜絕悠悠之口。特偵三期著重查察重大金融舞弊,起訴重大案件包括幸福人壽掏空案,及被視為畢業代表作的中信金控掏空案,辜老因死亡不起訴,辜仲諒及一幹老臣則在2016年10被起訴。
細數臺灣地區特偵組辦過大案不少、押準的名人不少,最後無端終結在顏大和、特偵三期手上,也只能說命運使然。顏大和雖曾想力挽狂瀾,但仍敵不住立委、行政部門聯手滅特偵組,臺灣媒體曾問顏大和是否因此留下職涯遺憾,顏只淡淡說:「不會,政治就是這麼一回事。」顏大和最後巡禮時表示,特偵組已無偵案,三十五件他案全數移交。對於案件後續,顏其實很掛念,特別是扁案海外洗錢、已故軍火商汪傳浦不法佣金等司法互助案,但顏也只能輕嘆:「看到時候進展到什麼程度,這已不一定操之在我,也不要操之在我。」2017年臺灣地區「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解散了,成立近10年的「特偵組」走入歷史。在綠營執政時孕育、誕生,又在綠營執政時消亡,「特偵組」的歷程就像一出反轉劇,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有人說,臺灣沒有比「特偵組」更悲情的單位了,因為它在藍綠政界人士的期待中誕生,卻長期在藍綠政治人物的打罵下過日子,而當年催生它的綠色陣營又終結了它僅僅十年的短暫生命。
「特偵組」的成,是臺灣民眾對司法沒信心;特偵組的廢,也是政客對司法沒把握。廢了也罷。風水輪流轉,十年前,國民黨佔多數席位的「立法院」通過法案成立「特偵組」;十年後,民進黨佔多數席位的「立法院」修法廢除了「特偵組」。對於「特偵組」裁撤問題,顏大和曾說:「上任以來,無論偵辦任何案件,都無愧於心,也未受到任何幹預。」面對媒體記者詢問特偵組裁撤的心情時,顏大和眼眶似有淚光,頗有感觸地說,「人總是感情動物,離別總免會依依不捨」。特偵組熄燈,黯然,唏噓,五味雜陳。據臺灣媒體報導,他有次與前特偵組檢察官聚餐時,有檢察官打趣說,要顏大和退休後籌設「總長特偵法律事務所」舊屬都會轉任律師為他效力。當然,酒桌上的玩笑話當不得真,但也足以讓人感受到「大和戰艦」的超人氣。
顏大和只剩兩個月就要退休離開公職生涯了,臺灣媒體報導說,他最後一次出席「法務部」舉辦的媒體記者春酒,逐桌敬酒時心情大好,笑談自己以後就要「無法無天」地享受人生了。原來是這樣的「無法無天」啊!而準備接任的人選,據說比較熱門的有:高檢署檢察長王添盛、司法官學院院長蔡碧玉、常務次長張鬥輝及調查局長蔡清祥等。前兩位比較熟悉,特別是蔡碧玉,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