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語陽 編輯丨邢穎
3月14日,臺北地檢署正式起訴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認為其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教唆洩密等罪。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至此,馬英九成為繼李登輝、陳水扁之後第三位遭起訴的前臺灣地區領導人。對於被起訴的事實,馬英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理何在,一定會與法院為公理奮鬥到底。」
在說馬英九被起訴的具體原因之前,必須理清楚一件事,就是著名的「馬王風暴」。
「馬王風暴」發生在2013年,是國民黨近年來最大的黨內衝突。2013年6月,特偵組因其他案件監聽「立委」柯建銘,意外錄到時任「立法院長」王金平打電話告知柯建銘,柯建銘所涉及的「全民電通背信案」一審法官林秀濤是「法務部長」曾勇夫的人,王金平在電話裡表示,曾勇夫「跟我說OK了」。
時任「檢察總長」黃世銘在獲得此份譯文後,立即求見馬英九報告此事,並將通話譯文和相關證詞交給他,特偵組之後認定曾勇夫涉嫌接受關說(說好話,指利用職權幹擾正常執法或行政活動),移送「監察院」,王金平與柯建銘未涉刑責,行政責任部分因「國會自治」不處理。
2天後,馬英九在記者會上痛斥王金平「侵犯司法獨立」,國民黨考紀會隨即撤銷王金平黨籍,不過在王金平再三上訴後,後來接任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宣布停止訴訟,保有王金平黨籍。
馬英九以臺灣地區領導人身份公開批評同黨籍的「立法院長」王金平,當時在臺灣地區掀起了不小的輿論風波,一度被稱為是「馬王風暴」。儘管馬英九表示並不認為這是「政爭」,而是「立法院長」涉及司法關說案,逾越了紅線,是「捍衛司法」。
馬英九與王金平資料圖
然而,在外界看來,「馬王風暴」讓國民黨執政遭到打擊,馬英九聲望降低,王金平失去「立法院長」職務。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馬英九這次被起訴,是因為他在「馬王風暴」中的一個具體行為。
當時,黃世銘在向馬英九報告了涉及關說內容後,2013年9月4日中午,馬英九從辦公室打電話給黃世銘,讓他向「行政院長」江宜樺報告,黃世銘將偵查秘密、監察通訊得到的數據以及柯建銘的個人資料都交付報告給江宜樺。
臺北地檢署指出,臺灣地區領導人、臺灣「行政院長」對檢察官並沒有指揮監督權,且「檢察總長」並沒有義務向「行政院長」報告偵查中的刑事個案,馬英九在明知這些規定的情況下教唆黃世銘洩露秘密。
黃世銘後來因此被法院以違反「通保法」判處1年3個月刑罰。當時,由於馬英九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享有刑事豁免權,因此等到2016年卸任後臺北地檢署才重啟調查。
此外,「立委」柯建銘自訴控告馬英九「教唆洩密」,並於今年3月8日開庭。
不過,馬英九並不認為自己的舉動違法,他表示,當年9月4日談及的案子是曾勇夫案,他當時沒有對黃世銘做任何指示,只是請他去報告而已。「因江宜樺是黃世銘的直屬長官,黃世銘應該跟江宜樺報告,但黃卻跑來跟我報告,所以請江宜樺先補這個程序,依照程序及體制,黃應該向江報告,所以還要黃再向江報告。」
馬英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涉及司法關說醜聞的「立委」沒事,處理司法關說醜聞的人卻被起訴,「真是公理何在?」
他強調:「這是一般公務處理的過程,完全不涉及到犯罪,我對我的清白有信心,希望法院能真正秉持公平正義,做出正確的判決。」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徐巧芯表示:「他是執行依據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的職權,根本不應該構成犯罪。」
香港新聞人鄭浩在節目中表示,當年關說事件涉及到黃世銘、柯建銘、王金平三人,除了黃世銘外,其餘兩人都沒有事情,而馬英九是處理這件事情的人,四年後,柯建銘反而起訴馬英九「教唆洩密」,且臺北地檢署認為可以立案,「這件事情確實比較蹊蹺,比較讓人莫名其妙,辦案的人有事,涉案的人反而沒事。」
「臺灣司法和政治通常糾纏在一起。」他指出,對馬英九的起訴或涉及「政治報復」,同時,案子最後如果確實判處馬英九有罪,最高可判處3年有期徒刑。「馬英九本人是學法律的,又當過臺灣『司法部』部長,對法律非常熟悉,因此大家懷疑他是否是知法犯法,這樣的指控對馬英九來說是非常大的事情。」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還注意到,曾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的吳敦義在接受採訪時強調,馬英九2007年被檢察官侯寬仁以特別費起訴,最後終於還他清白,現在被檢察官起訴未必不是冤枉,馬持身很正,相信將來法院會還他清白,代表他沒有洩密。
資料丨澎湃新聞等
校對丨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