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公理體系就是一個學科最基本的假設,這些公理都是不證自明,不需要規範,不需要制訂,更不需要什麼立法。就如平面幾何一樣,它就是建立在幾條不證自明的公理之上,沒有這些公理,其它定理規則都無從談起。比如,兩點連成一條直睫,兩平行睫永遠不相交,三角形的內角之和為180度等,這些都是不證自明的公理。整個歐幾裡德幾何就是建立在這些不證自明的公理之上的。
在英美國家,法律的公正不僅表現在法官的尊嚴,法律條文的規定詳細,對判例的尊重上,更重要是有一個歷史久遠的陪審團制度。許多大的案子的審判,法官重點在於陳清事實,而最後的裁決者是陪審員。一般的陪審員既不出自於法律科班,也不會對相關的法律條文有太多的了解,他們對案件的判斷更多的是個人的常識,個人對公正理解的常識,並由此達成一致意見。而這些公正常識就存在於你我的生活之間,就存在於人們日常的行為裡。也正是這種陪審團制度保證了英美國家司法的公正性。而這些常識的公正就是法律制度的公理體系。
對於內地股市,已經經歷了幾年的蕭條了,幾年來大家都討論其原因,就在尋找其問題之結,儘管人們找出的原因很多,如股權的割裂、市場定位的偏差、市場功能的錯位等,但是這些問題又如何產生的呢?其原因何在?在本文看來,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沒有一個平面幾何那樣的公理體系。在市場中,中小投資者進入市場本來是希望有所收益,他們都是衝著有利可圖而來,但當中小投資者進入市場後為什麼會個個都血本無歸?一個人不賺錢,二個人不賺錢,那只能說個人不能夠掌握好股市風險,掌握好投資機會,但當中小投資者大家都如此不賺錢時,那麼這不僅說明該市場制度有問題,而且還說明在這個市場中,進入市場就得有人獲利的公理在這裡蕩然無存了。在市場中,交易者肯定是賤買貴賣,但為什麼曾有PT垃圾股則被人炒上了天,土雞也可以成鳳凰。
再看看早些時候市場發生的一件事,北京法院審判一起銀廣廈股票盜買之案,結果一位原告(客戶)輸了。很簡單,在銀廣廈暴跌時,他竟然把可能價格上升的5隻股票賣掉了,但是卻又買進處於27元高位的銀廣廈股票,而銀廣廈股票買時正在跌停板。試想,處於任何頭腦清醒的人都不可能做的事情,為什麼會發現在他身上?在這裡,常識公理都沒有了,那麼如何才能激起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呢?一個市場沒有公理,沒有常識,那麼民眾如何敢進入這樣的市場呢?這就是國內股市面臨的問題所在。
最近有研究報告指出,內地股市走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公平對待二級市場投資者。該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股市並非對所有市場參與者都缺乏吸引力,除了二級市場投資者以外的所有主要市場參與者都從中國股市發展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如在10年間,上市公司國有股法人股股東獲得經濟利益12100多億元;內地券商獲得3000多億元;證券中介機構約200億元;基金管理公司累計管理費約為70億元,基金從業人員年均管理費收入在100萬元,而二級市場投資者則預期虧損達到8900多億元。就是這樣一個市場,凡是通過計劃與政府方式進入市場的都大獲其利,凡是通過個人自由進入的就大為虧損;凡是產品或服務的供應方,則大獲得其利,而產品與服務需求方則大為虧損,而產品與服務又完全是在政府管制下。也就是說,目前股市不少規則完全是通過掠奪式的方式把社會財富集中到少數單位或少數人手中。而這種一邊倒的規則,為什麼會盛行這麼多年?這樣的規則豈有市場可言?
從上述也可以看到,在市場運作中,個人的趨利性,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則;市場供求關係法則;市場的誠信法則等都是市場公理。沒有這些公理及由此形成的公理體系市場也不成為市場。
在國內股市中,為什麼不對個人的趨利性進行有效的約束,讓它成市場發展之動力?反之,成為以制度安排方式激勵一部分人掠奪另一部分,比如目前大家討論最多的股權割裂的問題,為什麼成了中國股市健康發展的萬惡之源?就在於在這種股權分裂的格局下,一股獨大、包裝上市、關聯交易、虛假陳述、掏空上市公司等問題成了非流通股東「合理合法」的行為。即很多從市場常識看十分悖理事情,但在這種制度安排下,則成了合理合法了。
本來,市場是提供交易者一個互惠互利的地方,無論供應方,還是需求方,只要雙方都預期到在市場交易中能夠獲得利益,那麼他們能夠進入市場,否則,無論是哪一方,事先就感覺到進入市場是無利可圖的,那麼還有誰會進入市場呢?但是,目前股市的情況則不是這樣,整個制度安排都是把利益向一方傾斜,而讓另一方的利益受損。試想這樣的市場如何是市場可言呢?
還有,在有效的市場中,誠信法則是市場發展的不可缺一的條件,但是目前中國的股市則反之,誰不遵守誠信,誰就可以獲得大利,誰遵守誠信,誰的利益可能受到侵犯。比如,不少上市公司,上市之前會把招股說明書講得天花亂墜,但是上市後一圈到錢,馬上就變臉,總是會找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來欺騙或搪塞投資者等。
因此,中國股市要走出目前之困境,不是如何確立更多的制度(以權力來分配資源的制度制訂得最多也只能是為少數人服務的)、如何設計更多的金融產品、如何建立更多的市場,而在於如何來確立市場的公理體系,讓中小投資者在市場中覺得他們進入市場是有利可圖、他們的利益能夠得到保護、他們的財富不會受到掠奪。如果最常識的東西在市場中都讓人疑惑不解,那麼中小投資者有誰敢進入這個市場呢?如果中小投資者不進入市場,那麼內地股市如何繁榮。這就是市場最基本的常識!
來源:香港商報 作者:易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