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145生產與作業管理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34小題,每小題1分,共3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生產與作業管理應遵循的首要原則是( )
A.環保原則
B.市場導向原則
C.創新原則
D.安全原則
2.生產與作業管理的基本職能是組織、計劃和( )
A.控制
B.生產
C.銷售
D.激勵
3.與製造業相比,服務業的一個顯著特徵是( )
A.生產與消費同時進行
B.質量可以直接衡量
C.生產率定額容易確定
D.消費者幹預程度小
4.企業戰略可分為三個層次,即總體戰略、經營戰略和( )
A.生產戰略
B.產品戰略
C.職能戰略
D.營銷戰略
5.生產與作業組織與管理方面的戰略決策之一是( )
A.庫存控制
B.企業規模
C.質量控制
D.組織形式
6.生產與作業過程的時間組織中,使一批產品加工周期最長的移動方式是( )
A.平行移動方式
B.順序移動方式
C.單件移動方式
D.平順移動方式
7.在生產與作業過程的組成中,實現產品使用價值的最基本階段是( )
A.生產技術準備過程
B.基本生產過程
C.輔助生產過程
D.生產服務過程
8.下列不屬於勞動定額時間的是( )
A.作業時間
B.準備與結束時間
C.停電時間
D.個人需要與休息寬鬆時間
9.生產過程分析中,符號「〇」表示( )
A.加工
B.搬運
C.檢驗
D.停留
10.大量大批生產類型的主要特點是:生產的產品品種少,產量大以及( )
A.單位產品成本高
B.設備應變能力強
C.設備專用性強
D.勞動定額的制定粗略
11.計算生產與作業能力的最基本要素是設備的( )
A.生產率定額
B.數量
C.工作時間
D.壽命
12.對於n種零件在兩臺設備上加工的問題,當每種零件的加工順序都相同時,應用詹森法則求解,首先是從零件在兩臺設備上的加工時間中找出( )
A.最小值
B.最大值
C.平均值
D.中位值
13.在綜合生產計劃指標體系中,居於首位的生產計劃指標是( )
A.產值指標
B.產量指標
C.質量指標
D.品種指標
14.物料需求計劃(MRP)的主要依據是( )
A.產品投產計劃
B.主生產計劃
C.生產提前期
D.生產周期
15.JIT的核心是( )
A.滾動式生產
B.推動式生產
C.適時適量生產
D.流動式生產
16.企業資源計劃(ERP)的核心模塊是( )
A.組織結構模塊
B.營銷管理模塊
C.產品研發模塊
D.生產控制模塊
17.生產調度工作的主要依據是( )
A.物料需求計劃
B.生產計劃
C.生產作業計劃
D.生產能力計劃
18.通過縮短生產—配送周期來降低庫存的策略適用於( )
A.在途庫存
B.安全庫存
C.調節庫存
D.周轉庫存
19.按照時間的先後關係,項目控制一般包括事先控制、事後控制和( )
A.預防性控制
B.過程控制
C.更正性控制
D.直接控制
20.項目的主要干係人有項目經理、顧客、執行組織和( )
A.經銷商
B.社會公眾
C.發起者
D.政府
21.簡單的EOQ模型中,年度訂貨成本和維持成本的關係是( )
A.兩者相等
B.前者大於後者
C.前者小於後者
D.兩者無關係
22.定期檢查庫存控制模式中的「期「「是指( )
A.訂貨間隔期
B.生產周期
C.生產提前期
D.訂貨提前期
23.生產與作業現場管理的5S活動的核心是( )
A.保證安全
B.提高素養
C.保持清掃
D.整齊有序
24.設備從投入使用到因技術進步而喪失使用價值所經歷的時間稱為設備的( )
A.折舊壽命
B.經濟壽命
C.物質壽命
D.技術壽命
25.2000版的ISO9000系列標準包括ISO9000、ISO9001、ISO19011和( )
A.ISO9002
B.ISO9003
C.ISO9004
D.ISO9005
26.率先提出六西格瑪管理模式的企業是( )
A.摩託羅拉公司
B.諾基亞公司
C.豐田公司
D.本田公司
27.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分布狀況的描繪與分析來判斷生產過程質量的一種常用方法是( )
A.排列圖法
B.控制圖法
C.直方圖法
D.散點圖法
28.供應鏈所具有的特點之一是( )
A.平行性
B.動態性
C.穩定性
D.單一性
29.與傳統採購相比,準時化採購的特點是( )
A.小批量低頻率
B.小批量高頻率
C.大批量高頻率
D.大批量低頻率
30.對於汽車總裝線而言,總裝線對發動機的需求屬於( )
A.相關需求
B.獨立需求
C.派生需求
D.最終需求
31.與大規模生產模式相比,大規模定製生產模式的特點是( )
A.按能力定製
B.按計劃定製
C.按訂單定製
D.按預測定製
32.循環經濟中的「三低」是指低消費、低開採和( )
A.低成本
B.低排放
C.低庫存
D.低能耗
33.清潔生產的概念產生於20世紀(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34.與末端治理相比,清潔生產的要求之一是汙染物( )
A.適量排放
B.產生後再集中處理
C.達標排放
D.消除在生產過程中
二、名詞解釋題
(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1.生產與作業戰略
12.勞動定額
13.生產與作業過程
14.PDCA循環
15.目視管理
16.敏捷製造
三、簡答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21.簡述生產與作業系統結構化要素的主要內容。
22.簡述應用代表產品法確定設備組生產能力的步驟。
23.簡述ABC庫存分類法中三類物資的庫存控制策略。
四、計算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計算結果四捨五入保留一位小數)
31.某企業由七個部門組成,部門之間的關係代碼及其分值如下表:
經分析,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密切程度如圖所示,請分別計算各部門的關係總分。
32.紅光廠計劃生產甲產品,固定成本為300萬元,銷售單價為500元/件,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為300元/件。 要求:(1)確定該企業盈虧平衡時的產量; (2)若計劃利潤目標為20萬元,試確定此時企業的產量。
33.請用破圈法確定以下網絡圖的關鍵線路。(要求:寫明求解過程)
五、綜合分析題
(本大題12分)
41.遠大企業生產甲產品,甲產品的生產流程是:毛坯車間→機加工車間→裝配車間。裝配車間平均日產量為5件,三月份裝配車間的累計出產號為100號,各車間的生產周期及保險期如下表:
假設各車間生產批量及生產間隔期相同。
要求:(1)分別確定裝配車間、機加工車間、毛坯車間的出產提前期及投入提前期;
(2)分別確定機加工車間、毛坯車間的出產累計號及投入累計號;(3)說明累計編號法適用於何種生產類型作業計劃的編制。為什麼?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準考證列印時間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