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難國際數學大賽中國選手「團滅」,「禁奧令」的鍋?爸媽:奧數還追...

2020-12-16 新民晚報

25日,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閉幕,最終成績揭曉,以色列選手排名第一,而中國隊無一人獲得金牌,最好成績是獲得銀牌的第15名,總成績排名第6。

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 ,是由羅馬尼亞數學會主辦的國際邀請賽,於每年2月份舉辦,被稱為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難度最高的一項賽事,也是我國以國家隊名義組隊參賽的3項中學生數學國際賽事(IMO、RMO、RMM)之一。

「天生數學好」的華裔群體基本從不缺席類似比賽。僅從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的隊伍來說,美國自2015年起,基本包攬了冠軍,而其中拿金牌的選手或多或少都出現了華裔的身影

2019年的比賽中拿金牌的美國選手有3名,其中1名是華裔

2016年的比賽中拿金牌的美國選手有2名,其中1名是華裔

2015年的比賽中拿金牌的美國選手有3名,其中1名是華裔,此外還有一名華裔拿銀牌

就連帶隊老師也是華裔人士羅博深,根據維基百科資料介紹,羅博深出生於1982年,2015年起成為美國國際奧數團隊的教練。

美國隊的華裔選手尚且如此強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國隊的數學實力應該更強了。

然而,為何此次中國選手卻集體失利?該問題在國內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有網友把失利的原因,和之前教育部取消奧賽和升學掛鈎聯繫到一起。網友認為,競賽升學一取消,不僅直接導致了不少競賽班的叫停,不少人對競賽的關注度也直線下降,即使是「數學英才班」也挽救不了什麼。

還真不是"禁奧令"的鍋

事實上,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自2008年起舉辦,歷年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隊在比賽中的成績一直有起伏。

根據維基百科信息,中國隊是從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舉辦的第二年(2009年)開始參賽的,從2009-2017年(2018年中國隊未參賽),中國隊總成績共獲得2次第一名(2009年和2012年),一次第二名(2010年),2次第3名(2015年和2017年),另有5次成績排名在3名以外。

具體來看,也並不是每一屆都有選手獲得金牌。在2013年和2015年,中國選手的最好成績都只是銀牌,團隊總排名也分別掉到第13名和第12名。

因此,還是有許多網友對這次比賽失利表示理解:

奧數還要「追」嗎?

「奧數可以學了?」

「奧數到底要不要學?」

「參加奧數比賽有用嗎?」

……

對於這些流傳於中小學生和家長間的疑問,新民晚報記者了解到,教育部最近首次公示了2019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名單擬確定科技創新類、學科類、藝術體育類全國性競賽活動共31項。在14項學科類競賽中就有中國數學會主辦的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面向高中生),其他諸如高中生物理奧賽、化學奧賽等也都被保留了下來。

高中奧數競賽從來沒有取消過,但初中生和小學生學奧數的確降溫了許多,去年上海的初中數學競賽就沒有舉行。」長年進行奧數研究與教學的原閘北區數學教研員杭順清說,高中生學奧數除了獲得數學能力的提升,主要是為了兩個「出口」,一是參加奧數比賽,二是為了參加高水平大學的自主招生測試。據悉,現在國內的高水平大學自招最多只允許測試兩門學科,數學基本上是必考的一門,從難度來看大約相當於全國高中生數學聯賽一試的水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數據顯示,近40年來,全國僅有600多人入選國家奧數集訓隊,每年選派10多人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但是,為了攀登國際奧數的塔尖,或者為了把奧數作為升學的敲門磚,全國每年有不計其數的孩子或多或少地會投身學奧數的行列。對此提出強烈批評意見的是國際知名數學家、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他表示,奧數培養不出大數學家,應當按數學學科本身的規律與人才成長的規律來教數學、學數學,最重要的是奧數不應作為升學的條件。

2014年底,教育部等部門出臺政策,稱2015年1月1日之後高中階段獲得的體育特長生、參加競賽獲獎學生等,將不再獲得全國性高考加分。去年,教育部在部署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時,原有的6項加分內容也被全部刪掉,這意味著全國性高考鼓勵性加分項目也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那麼,這是不是在「打壓」奧數呢?有教育界人士表示,至少從相關政策來看,「想像」的空間還是蠻大的。記者注意到,雖然高考統考明確取消了奧賽加分,但考生的相關學科特長仍可作為高校自招優先給予初審通過的條件,國內大多數高水平名牌大學仍把「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省級競賽一等獎以上的考生」列為人才培養的重點對象,有些二等獎獲得者也會被相關的高校相中。其實,這也為教育部在高中生中保留奧數等學科競賽提供了沃土。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

新民晚報綜合觀察者網

編輯:龔紫珺

相關焦點

  • 一道奧數題讓中國隊全軍覆沒,網友:我連題目都看不懂
    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RMM)落下帷幕,前線發回戰報:中國隊6名選手,沒有一名獲得金牌,最優秀的選手排名15,總分排名第6。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被稱為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難度最高的比賽,與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RMO)並列三大數學國際賽事。
  • 中國隊國際奧數大賽再稱雄 滿分選手已保送清華 「中國二隊」並列...
    要聞 中國隊國際奧數大賽再稱雄 滿分選手已保送清華 「中國二隊」並列第一 2019年7月20日 19:06:23
  • 奧數到底應該怎麼學? 「瘋狂奧數」下孩子或學的是假奧數
    近日,中國高中生在2019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上鎩羽而歸的消息傳出後,給人們的第一印象仿佛就是實施了多年的「禁奧令」起到了負面作用。奧數到底應該怎麼學?  始於2008年的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是由羅馬尼亞數學會主辦的國際邀請賽,被稱為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難度最高的賽事,也是我國以國家隊名義組隊參賽的3項中學生數學國際賽事之一。事實上,我國在2009年開始組隊參賽時,國內教育部門的「禁奧令」早已實施。從以後中國隊的成績來看,也是有高有低。
  • 「禁奧令」滿月 奧數培訓沒有降溫反更加火爆
    上月,國務院印發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明確禁止公辦學校舉辦各種形式的變相招生考試,禁止以奧數或各種競賽成績作為入學依據。  一個月過去,記者走訪長沙市各大培訓機構調查發現,「禁奧令」下,中小學生奧數培訓班報名不但沒有降溫,反而更加火爆。
  • 中國隊在2019羅馬尼亞數學大賽上失利,不能讓現行奧數政策背鍋
    2月25日,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閉幕。此次大賽共有來自24個國家的135名選手參加。中國代表隊團隊總分為101分,排名第六。本次比賽中,美國代表隊獲得三塊金牌,俄羅斯代表隊獲得了兩塊金牌,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以色列以及波蘭代表隊各獲得一塊金牌。
  • 國際數學競賽中國成績平平 金牌教練:過度培訓埋沒人才
    就在25日,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閉幕,中國隊無一人獲得金牌,最好成績是拿到銀牌的第15名,總成績排名第6。尤其是比賽的第3題,滿分7分,參賽的6名中國選手幾乎被「團滅」,只有一人拿了1分,其餘全是0分。這次比賽,美國隊獲得了3塊金牌,俄羅斯隊拿到2塊金牌,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以及波蘭隊各獲得1塊金牌。
  • 中國國際數學大賽大敗,奧數是不是應該禁止?
    2月25日,在羅馬尼亞舉行的第十一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正式閉幕。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是數學難度最高的幾個賽事之一,和奧林匹克競賽差不多。不過這次我國沒有拿到一塊金牌,僅僅拿到了幾枚銀牌和銅牌,中國整體成績也不高,只排在第六,是因為奧數的原因嗎?
  • 新語|數學大賽中國失金是治理「瘋狂奧數」的後果嗎
    2月25日,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簡稱RMM ) 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閉幕,最終成績揭曉,以色列選手排名第一,而中國隊無一人獲得金牌,最好成績是獲得銀牌的第15名,總成績排名第6。 有人認為,失利原因在於我國取消奧賽加分,治理「瘋狂奧數」矯枉過正。
  • 國際數學大賽上讓中國隊團滅的題 被杭州高中生2天解出來了
    在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上,中國隊無一人獲得金牌,最好成績是拿到銀牌的第15名,總成績排名第6。在國內很多數學金牌教練看來,此次中國隊在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上的成績屬於「表現正常」。 這次中國隊沒有取得更好的成績,在於中國選手幾乎被比賽的第三題「團滅」:滿分7分,參賽的6名中國選手除了其中一名同學拿了1分,另外5名同學全是0分。
  • 史上最難的奧數題
    澳大利亞數學奧林匹克議題委員會的六個成員都未能解決這道由西德數學家提供的問題,於是他們只好向主辦國澳大利亞的4位最好的數論專家求肋,委員會希望專家能於6小時內解決問題,令人尷尬的是,專家經過一輪苦戰都未能解出題目。於是,議題委員竟然夠勇氣把問題寄往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不過他們特意在問題旁加上兩顆星,代表這是超難題目——也許難到不應用作競賽題目。
  • 劉遠舉:中國奧數軍團海外慘敗,教育減負走錯路了嗎?
    先是2月份中國奧數隊在羅馬尼亞折戟,在微博引發「奧數是否該取消取」的討論;3月兩會期間,教育部長表示堅決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此後他還表示,將持之恆地給學生減負。這樣的表態再次引發爭議。小學生減負長期以來都是熱點話題。學校減負容易,校外課業隨之增加;中小學生的競爭態勢不改變,減負只能浮於表面。如何改變這個螺旋呢?
  • 史上最難奧數題
    澳大利亞數學奧林匹克議題委員會的六個成員都未能解決這道由西德數學家提供的問題,於是他們只好向主辦國澳大利亞的4位最好的數論專家求肋,委員會希望專家能於6小時內解決問題,令人尷尬的是,專家經過一輪苦戰都未能解出題目。於是,議題委員竟然夠勇氣把問題寄往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不過他們特意在問題旁加上兩顆星,代表這是超難題目——也許難到不應用作競賽題目。
  • 育兒研究所丨小學幾年級開始學奧數最合適?
    文丨劉珂君 實習生 朱煜 奧數,全稱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是一項國際性的賽事,其目的是發現並鼓勵世界上具有數學天分的青少年,為國際間的科學教育交流創造條件。
  • 取消高考加分後,中國的「奧數」全軍覆沒?領隊給了另一種說法
    長期以來,中國選手在國際數學競賽中的實力有目共睹,就連近年來在各項數學賽事中表現突出的美國隊,也一直因為隊伍中不斷增添的華裔面孔成為話題。然而,為何此次中國選手卻集體失利?該問題在國內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 最難中學生數學競賽捷報:中國隊摘下三金一銅,最好選手世界第三
    乾明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全世界最難的中學生數學競賽——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結果出爐,中國隊摘下三金一銅。中國隊遠程參賽,拿下三金一銅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被稱為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難度最高的比賽,與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RMO)並列三大數學國際賽事。
  • 高中奧數競賽保留 小學初中還要「追」奧數嗎
    高中奧數競賽保留 小學初中還要「追」奧數嗎時間:2019/2/28 8:24:57 來源:新民網    作者:王蔚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奧數可以學了?""奧數到底要不要學?""參加奧數比賽有用嗎?"
  • 羅馬尼亞大師杯數學競賽落幕 中國選手無緣金牌
    #數學大賽中國隊全軍覆沒#這樣一個話題在今天(27日)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可以看到,6名參賽者獲得4枚銀牌1枚銅牌的結果,被描述成了「全軍覆沒」。此外,有輿論認為,在數學競賽中成績下滑和取消部分競賽類升學加分項有關。到底參加此次大賽的中國團隊情況如何?如何評價此類競賽以及參賽成績?「奧賽退燒」影響競賽成績嗎?
  • 數學家吳文俊批判「中國式奧數」:害人害數學
    面向中學生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始於1959年。直到1985年,中國才第一次派學生參賽。然而自此以後,「奧數」在中國的發展超出了數學家們的想像。  數學家楊樂院士說,奧數本是面向一部分對數學有興趣的中學生,但現在對數學缺乏興趣的同學也紛紛加入,有些同學因為負擔太重,可能產生逆反心理。  因為升學「有用」,孩子們被送到了各類奧數培訓班。
  • 中國少年國手奪國際奧數金牌
    原標題:華附兩少年國手奪國際奧數金牌 2017年7月12日~23日,第58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在巴西舉行。全世界115個國家及地區623名頂級選手逐鹿裡約熱內盧。最終中國的數學少年國手們以159分的成績獲得團隊總分第二名。
  • 奧數被「禁」了嗎?
    薈思   通常被冠以「禁奧令」的政策,其實並沒有禁止學生的奧數學習,而是選擇新的奧數活動開展方式。但因為其中涉及的對奧數課程的整頓,可能會對中國在國際賽事中的成績造成影響,因而成為一部分人攻擊政策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