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雅小姐:每天分享身邊有趣、實用的心理學。
什麼是無聊?
無聊是人的一種無所事事的精神狀態,是一種自己的投入不符合心理產出的心理體驗,也可能是對遇見的事情缺少興趣,無法集中注意力在任何事情上。
據調查,30%~90%的人都會感到日子過得太平淡了,一點意思都沒有,而且對於青少年群體,他們的無聊比例可高達90%~98%,而且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覺到無聊。
為什麼人會感覺到無聊?
無聊產生的原因主要歸咎於2個因素:一是外界的刺激,二是自己的認知調節能力。
1954年,心理學家心理學家貝克斯頓(W.H.Bexton、赫倫(W Heron)和斯科特(T.H.Seott)等做了一個名叫感覺剝奪的實驗。這個實驗的內容:給被試每天20元的美金,讓他們躺在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空房間裡。他們的眼睛被遮住,耳朵被隔音,手跟腳都被固定限制住。剛開始由於被試們帶著好奇感非常的配合,而第二天第三天就開始變得焦躁和無聊起來。
這個實驗證明了人的神經系統需要不斷遭受到外界的刺激,才能使人的心理維持正常,否則就會出現有機體上的心理紊亂。
外向的人更容易感到無聊。因為外向的人更喜歡與人接觸和打交道,他們生活的樂趣一但少了別人的互動,就會感覺到無聊。而內向的人很多時候自己跟自己相處反而更覺得有趣,因為他們不需要別人的接觸跟互動,真正讓他們開心的事情莫過於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處理各種事物。
長期重複一件事情很讓人容易無聊。原因就是保持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很容易產生疲勞感喪失新鮮感,而新鮮感又是進行工作的價值觀,當從事的職業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的時候,就會讓你容易產生無聊的感覺。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流水線工人的工資高,但卻一點都不喜歡的原因,甚至很多人心理承受不住無聊帶來的負面作用,作出傷害自己的行為來擺脫無聊困境。
注意力不集中、缺陷的人會容易感覺無聊。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被稱為「心流」——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入到某種活動中的感覺。心流產生的時候,人會有高度的興奮感和充實感。並且如果活動事件執行順利或者超預期的時候還會獲得更高的成就感。
比如投入一年的時間來考研、考公務員,或者花一段時間學習一項新的技如繪畫、遊泳.....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無法沉浸於當前的任務,我們也不會覺得眼前的事情是有趣的。這時候人們就會感到無聊。
另外在執行某件任務時,任務的難度也會引起人們是否產生無聊的感覺。一般來說,任務太簡單會造成無聊,任務太難會造成焦慮,最適合人的倒是中等強度的任務——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定律。
另外喜歡創新、追求刺激、愛冒險的人也容易感到無聊。這類人會覺得周圍的世界運轉的太緩慢,達不到他們想要體驗的新鮮幸福的感覺。
無聊的副作用
在實際生活中,無聊會讓人導致自毀行為行為的出現。例如曾經有一個心理學實驗,把人關在空蕩的房子裡,這時候不是困住手腳而是不提供任何可以接觸的物品,被試只能在空蕩的房間四處的走動。而研究者給他們提供了唯一的「娛樂」活動——電擊自己,實驗顯示超過一半的人都選擇了點擊自己也不想無聊無所事事。
此外,無聊還會導致暴飲暴食、沉迷賭博、抑鬱以及焦慮。
大部分無聊都是一種負面的情緒。比如工作中如果感覺無聊,則會導致注意力下降以及降低辦事效率。而且對於某些從業者來說,無聊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損失。比如高速路上出現的事故,都是因疲勞駕駛感覺到無聊注意力無法集中而導致。
如何克服無聊?
關注 每天跟您嘮嗑一點有用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