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 VS 性格外向

2020-12-11 靜氣若蘭

「內向」這個詞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一個缺點。「外向」的人似乎更受人歡迎。然而內向和外向並不是兩個非此即彼的選項,更像是一條顏色從淺到深漸變的色帶,色帶的一端代表內向,一端代表外向。我們每個人都位於這條色帶的一個點上,有的人更靠近代表內向的一端,有的人更靠近代表外向的一端。所以,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內向和一定程度的外向,區別只在於哪個多哪個少而已。

內向的人的特點:

1.內向的人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不愛說話,沉默寡言,而且就算說話也說不了幾句。

2.內向的人通常沒有很廣的交際圈,要好的朋友就那麼幾個,只有和關係很好的朋友才可能談天說地,聊的很開心,但是遇到陌生人就不會主動去搭話了。

3.內向的人通常遇到困難也不會輕易找人幫忙,或者將自己的煩心事傾訴給家人或者朋友,就自己一個人承受一切,所以這類人內心積聚的東西太多,如果因為什麼誘因爆發出來是很可怕的。

4.內向的人一般心思都很縝密,因為不喜歡和其他人溝通,所以碰到任何事情,就會自己想很多,各個方面都會考慮到,對於工作一絲不苟,對於家人也會很照顧。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內向的人的確不那麼喜歡「張揚自我」,但這未必是缺點。

內向不等於懦弱,也不等於不自信。

內向的人更習慣於深思熟慮之後再發言,也正是由於經過了充分思考,內向者表現出來的自信和感召力同樣會很強大。

我在生活中也認識一些性格內向的人,他們平時很少在公共場合發言,但是她們做事更加細膩,更加專注,發聲時也更容易讓人幸福。

事實上,在以外向性格為主導的西方社會,教育界也在反思目前教師過度強調參與課堂討論的重要性的問題,有些老師也開始將「等待」「思考」等概念引入課堂實踐,以發揮內向學生的性格優勢。

外向的人的特點:

1.能隨不同的場合調整自己的態度與行為方式,經常保持對周圍事物的變化的關注,遇到談得來的人就開誠布公地交往。

2.獨處時容易產生不安,行動快速但有時欠缺深思熟慮,很容易在倉促之間做出決定,經常未經考慮就採取行動。

3.容易接納別人,能夠迅速地適應新環境,喜歡積極地表達對別人的關懷,與人交往時比較寬容,容易被別人接受。

4.社交範圍廣,但大多為酒肉朋友,知己不多,在社交場合不會感到不安或產生陌生感,喜歡參加社交活動。

外向性格的人具有很多優勢,比如你能接觸到更多的人,意味著你有很多的資源,能接觸到更多的新事物,自信,能充分把自身的優勢展現出來。但外向也有其自身缺點,比如說話、做事不顧別人的感受,很容易得罪人。

可能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有時候都會希望自己擁有一些對立面的特質。

我自己是內向型的人,我很羨慕那些外向的人,她們能落落大方地在講臺上講話,有很多朋友,過得很自在我很渴望成為她們那樣的人。我的一位室友是個很外向的人,愛打籃球,很多男生都和她玩得很好,她曾經和我說很羨慕我這種性格安靜的人,能認認真真靜下心來做事。

無論大家是哪種性格的人,都不應該過分執著於自身性格的缺點,而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並汲取對立性格的有利因素。

以下這份問卷是上海師大燕國材教授修訂的內外向性格測試問卷。這裡所提供的性格測驗是一種通俗的問卷測驗,這種問卷簡便易操作,可幫助你了解自我。不論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認識自己是第一步喲。

計分方法:將所選項目後對應的分值相加即可。分數大於40為外向型性格,小於32分為內向型性格。

圖片來源:公眾號「讀心師」

相關焦點

  • 內向性格的孩子VS外向性格的孩子
    我們對於孩子的表揚很多時候都是,這個孩子性格真的活潑、開朗、陽光。於是我們家長每次都急不可耐的希望自己孩子更加活動,更加外向。其實性格真的無所謂好壞,好與壞只是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那先明白什麼是外向?什麼是內向?
  • 內向性格VS外向性格大PK——心理學:哪種性格更好?
    性格,是一個人很重要的特質。在性格的各項因子中,內向與外向,是最常被人們談及與討論的項目。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因此,在日常生活與社會交往中,內向性格往往更容易被貼上一些負面的標籤。,在他的著作裡,內向與外向是一個連續體,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都具備了內向與外向的成分,而每個人的傾向會有所不同。
  • 內向?外向?是什麼在影響著你的性格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外向的人偏向於能說會道,善於交際;內向的人就不善表達,羞於展現自己。人們常說,不同的性格適合不同的工作崗位,真的是這樣嗎?人的性格是由什麼決定的,受什麼因素影響?不過,更進一步的研究結果表明,內向外向者在多巴胺水平上幾乎沒有區別,只是外向者的多巴胺系統更容易被激活。另外,更有研究表明,在賭博遊戲中獲勝後,相比內向者,外向者的與多巴胺獎賞系統有關的腦區反應更為強烈。至於內向和外向哪一種性格更有利於人在現實生活中生存,這可能一直都是個頗有爭議的問題。
  • 比「性格內向」更可怕的是「權力外向」
    黃紅畢業於中國人大保險專業,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專業考試、面試和體檢,面試和總成績排在青海保監局專業監管崗位第一,後被告知性格內向取消錄用。另2名考生也被拒錄,原因為協調能力弱和年齡太小。對此,青海保監局負責人稱招錄符合要求,經得起監督。
  • 內向性格、外向性格、中性性格哪個更適應當今社會
    我本人就是一個天生性格內向的人,從上小學時就不愛和同班同學說話,上課時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會莫名的緊張,經常性的趴在桌子上躲避老師的目光,參加集體活動時是最不積極的一個,想方設法的躲避人群。可能是內向者最怕聽到的一句話,通常發生在一群人聚會的時候。內向者很難和他人解釋:我們真的只是單純地沒那麼需要和別人聊天啊,內向的人一般都在自己內心構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大部分的情感需求都是靠自己的內心來滿足,所以就沒那麼需要和別人聊天了。內向的人平時靠看書、看電視電影、玩遊戲(宅男)、散步、運動健身等等活動已經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了。
  • 外向性格比內向性格更受歡迎?我們對它有多大誤解
    而這句話是我在《性格拼圖: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適圈》的封面上看到的。這本書它不僅是告訴你怎樣去區分不同的性格,更多的是教你利用自身優勢和障礙。找到適合自己放入生活方式。內向或者外向,只是性格拼圖上的一小部分,而這張性格拼圖決定著我們的發展方向等等,性格受到三大因素的影響。
  • 如何判斷自己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性格到底是內向的還是外向的,那小編在這裡就簡單的介紹一下經驗,希望能幫到大家。一、那內向的性格到底有幾種表現呢?1、不愛說話內向性格的人一般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不愛說話,不管別人發表什麼意見,內向性格的人都是保持沉默,或者就是一笑而過,一般不會有太多的語言,即使自己有話要說,但是都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2、性格比較孤僻不愛和別人交往,一般情況下都是喜歡獨來獨往,真正結交到好朋友,也是跟隨在好友的身邊,沒有太大的變化,喜歡的時候就話語很多,不喜歡表達的時候還是保持沉默。
  • 性格內向和外向的人有什麼區別?
    性格內向的人討厭社交,性格外向的人更快樂,顯然我們不能相處嗎? 再想一想。關鍵是,很少有人會感到震驚,因為作為一個外向,健談的人,我也能應對劇烈的焦慮。這種反覆的反應使我開始思考,當涉及到人格類型時,我們社會有多少定型觀念,即我們對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標籤。 在解釋它們時,經常會提出極端,而不是探索每個極端的深度。
  • 外向的性格,碰上內向性格的人,兩個人可以做朋友嗎?
    可是,大家要知道人和人之間的在性格上,都是不一樣的。就像人們常問的,內向的人可以跟外向的人做朋友嗎?對於這個問題上,就連當局人可能都不太清楚。不過旁觀者清,真實的情況,應當是這樣的。和外向的人做朋友有好有壞,好處就是:當你在飯局或者聚會上,有外向的入存在的時候。他們就會負責起引領話題的任務,外向的人會製造那個活躍的氣氛。
  • 性格內向的人與性格外向的人,兩者事業和人生的差距有多大?
    說白了,現在人們的性格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內向的,一種是外向的。那麼,性格內向的人與性格外向的人,這兩者在事業和人生上的差距有多大?一、事業的差距很多人覺得所謂的事業就是做生意,眾所周知,做生意講究的就是能說會道,能把自己更好的介紹出去就是作為一個生意人的重要素養,在這方面,性格外向的人就發揮出了天然的優勢。所以,性格外向的人在交流互動能力上強於性格內向的人,那麼在生意場上的事業自然也會比內向的人更如魚得水。
  • 性格內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哪種受歡迎?專家:跟性格無關
    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後他們的性格就已經固定了,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內向,而外向的孩子似乎更受到大家的歡迎,所以內向的孩子往往在人群中都是被忽視的那個。但其實內向只是孩子的性格而已,內向的孩子平時也比較安靜,而且不太喜歡跟別人交流,很多家長因此想讓孩子變得外向一些,希望孩子能夠自來熟一些,所以會想方設法改變孩子的性格。
  • 是性格外向的人適合當老師,還是性格內向的人適合當老師?
    我覺得都合適的,性格內向還是外向跟是不是要去當老師沒有大的聯繫。每個行業都有不同性格的人,或許說內向或外向不適合做某個行業,但是教師不是這樣的。是外向還是內向不是教師這個職業必須具有的要求。我不是教師以前,性格還是很內向的,包括現在我在學校以外的地方,有時候也會表現得比較內向。但是我自從當了教師以後,在講臺上簡直是能說會道,雖然不是口若懸河吧,但是慢慢練就了三寸不爛之舌。我本身也願意去親近孩子,能說能笑,還能一臉嚴肅。我和孩子之間也能打成一片。所以我覺得我做的挺好的。
  • 內向和外向只是性格特徵不同,內向並沒什麼不好
    雖然世界上有近七十億人,但在我眼裡,人的性格就和指紋一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指紋,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性格。長久以來,人的性格大致劃分為兩種:外向和內向。很多人以為內向是種貶義詞,象徵著孤陋寡言,以為內向就是沉悶無趣的標籤。而外向就代表著風趣幽默,不管任何時間、地點都能與人交好。其實,內向只是一種和外向不同的性格特徵。
  • 心理學:性格內向和外向,那個更好呢,答案很意外
    其實對於性格的內向和外向本身就很難界定,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存在很多並存情況,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平常就是比較內斂的人,看上去沉默寡言、默默無聞,但是自己熟悉人群和環境中卻玩的很開;有的人用一句俗話說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但是在自己擅長的方面,卻是侃侃而談,魅力無限。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一書裡這樣闡述內向和外向這兩種性格:不同人的興趣和關注指向不同,指向內部的叫內向,指向外部的叫外向。內向佔優勢的,為內向型;外向佔優勢的,為外向型。有這樣疑惑的父母,一定是把內向當成了性格缺陷。但就像我們前面說的,內向和外向只是能量來源不同,不存在誰高誰低。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內向的人,父母之路的確可能更艱辛為什麼說,內向的人會比外向的人在父母之路上更辛苦?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大腦運作方式和精力補充方式不一樣。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一書裡這樣闡述內向和外向這兩種性格:不同人的興趣和關注指向不同,指向內部的叫內向,指向外部的叫外向。每個人身上,都會同時具備這兩個特徵,但佔比不同。
  • 孩子性格「內向」不是壞事,家長不必逼孩子變「外向」
    一說起孩子的性格,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是個開朗外放的性格。在很多人眼裡都認為只有性格外向的人才能更好交到朋友,如果自己家孩子是內向的性格很多家長就會愁眉苦臉,想著怎麼樣能把孩子變成善於交際的外向的人。難道所有孩子都要外向才能適應社會嗎?有部追蹤拍攝了長達十多年的紀錄片告訴我們的答案不是這樣的。
  • 為什麼性格有內向外向之分,原因在於大腦中的它!
    本篇文章為你解讀《內向者心理學》,帶你了解自己的性格,發揮內向性格的潛在優勢。本書將分為5篇解讀,今天是第2篇,通過上一篇的內容,我們解讀了人們對內向性格的三個誤區,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與外向性格一樣,也是一種健康的人格;內向性格不等於害羞、敏感,外向性格的人也會出現這些現象;內向者有獨特的能量獲取方式,在低刺激,也就是在自己舒適的環境下,或是面對熟悉的人時,他們才會發揮出本身的活力。
  • 「心理測試」測試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
    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下面的6個中,你覺得(總覺得這個很像自己)的波浪是哪個?根據選擇,可以知道你性格的「外向」和「內向」的比例。選擇①的你是「外向0 :內向10」你總是靦腆選擇③的你是「外向5 :內向5」你既有外向的一面
  • 性格內向才不是缺點呢 | 心理科普 Vol.11
    性格內向的心理學定義性格內外向的概念最早由分析心理學鼻祖卡爾·榮格 (Carl Jung) 提出,他指出性格內向與性格外向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如何分配精力以應對外界刺激。性格內向的人在思考、行動時更注重自己的主觀感受,所以將更多興趣與精力投入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