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CY主創
源於生活 | 讓心理學不再神秘
比起滔滔不絕,他們更喜歡傾聽。
比起參加聚會,他們更喜歡獨自待著。
比起團隊頭腦風暴,他們更喜歡獨立工作。
他們,就是性格內向的人。
「不善言辭、悶、膽小怕生、沒自信、無趣......」在生活中,有太多諸如此類的詞來形容他們。性格內向孩子的爸媽十有八九收到過來自老師或親戚朋友的問候:「你家孩子太內向啦,要多練練啊。」
性格內向者常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詞可以定義他們到底是誰。
性格內外向的概念最早由分析心理學鼻祖卡爾·榮格 (Carl Jung) 提出,他指出性格內向與性格外向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如何分配精力以應對外界刺激。性格內向的人在思考、行動時更注重自己的主觀感受,所以將更多興趣與精力投入內部。而性格外向的人在思考、行動時則更注重外界因素,所以將更多興趣與精力投入外部。
另外,據心理學家艾森克的人格理論,每個人對外界刺激都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如果接收到的刺激高於自己可接受的程度,則會很快感到精疲力盡。而性格內向者的接受程度比性格外向者要低。所以參加聚會時,性格外向者更能在社交活動中獲得快樂和滿足,而性格內向的人卻很容易感到筋疲力竭。
說到性格,就不得不提心理學中常辯論的先天與後天的問題 (nature vs. nurture debate) ——性格到底是先天DNA決定的,還是後天環境造就的呢?
美國內向性格研究專家Marti Olsen Laney博士稱,答案是兩者兼有,但你的性格更多是由先天遺傳決定的。
在遺傳因素中,大腦神經遞質對人們性格起著決定性作用,尤其是多巴胺。我們可以將多巴胺理解為人們接收外界刺激後的一種獎勵。例如,當性格外向者認識新朋友時,多巴胺的分泌會使他們感到很興奮,所以這也激勵他們在生活中更傾向於接觸類似的「社交」刺激。對於性格內向者來說,他們對多巴胺遠沒有那麼敏感,也不會對此感到過於興奮。
你是哪種性格的人,相信你心裡早已有了答案。對照下圖,再核對一下看看你內心的答案是否正確?
咦,是不是覺得兩種性格的特徵自己都符合,是兩者的結合體?是就對了,因為人的性格都有兩面性,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中間性格者 (ambivert)。其實不論你內向也好,外向也罷,Dan McAdams博士曾說過,沒有哪個人是完全外向,也沒有哪個人是完全內向的。如果有的話,他可能在精神病院裡。
如今不論是學校還是職場,似乎都更青睞性格外向、表達能力強的人。
大家甚至普遍認為性格內向是性格缺陷,需要被改變;他們經常會被認為沒有想法、缺乏自信甚至不合群。而恰恰正是因為社會壓力,所以他們需要在各種場合中偽裝自己很外向很健談。其實,在你身邊認識的朋友中至少有1/3的人都是內向性格哦。
撇開偏見,性格內向的人其實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優勢。尤其是他們更愛獨立思考,所以導致他們想像力、創造力超群。在一項超4000名CEO的調查中,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及芝加哥大學聯合研究發現,性格內向的CEO其實具有更強的領導力。
最後Come4you想說,性格內向並非缺陷。內向的人也並非孤僻、不愛說話、不會表達,只不過他們更注重內心的感受~
悄悄跟你說,如果你也是內向的人,不用再假裝外向啦,內向沒什麼不好的!
本文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務必標明出處
Andre Sólo. (2016, March 14). Are You Born an Introvert, or Do You Become One? IntrovertDear.Com. https://introvertdear.com/news/are-you-born-an-introvert-or-do-you-become-one/
Introvert vs Extrovert: A Look at the Spectrum and Psychology. (2019, April 9). PositivePsychology.Com.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introversion-extroversion-spectrum/
Staley, O. (n.d.). Companies headed by introverts performed better in a study of thousands of CEOs. Quartz. Retrieved October 10, 2020, from https://qz.com/748741/companies-headed-by-introverts-performed-better-in-a-study-of-thousands-of-ceos/
The quiet power of introverts | BBC Ideas. (2020, January 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1Y4Z0oh1GE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已標明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https://levycreative.com/michael-byers-our-guide-to-being-an-introvert-in-an-extroverted-world-for-scholastic-choic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ZG3iBjh_1Q
http://genesinlife.org/teachingtools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a243ebc26617dc2067d6c763&fr=vi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