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合作是俄中經貿合作的「火車頭」——訪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能源合作是俄中經貿合作的「火車頭」——訪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
2019-06-14 20:25:56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2019年06月14日 20:25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專訪:能源合作是俄中經貿合作的「火車頭」——訪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

  新華社莫斯科6月14日電 專訪:能源合作是俄中經貿合作的「火車頭」——訪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

  新華社記者張驍

  俄羅斯石油公司(簡稱俄石油)總裁謝欽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俄羅斯是中國最重要的石油進口國之一,中國是俄石油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能源合作是俄中經貿合作的「火車頭」。

  「10多年來,兩國能源領域合作項目在雙方經貿合作中發揮著『火車頭』帶動作用。」謝欽高度評價俄中能源合作。在他看來,中俄烏德穆爾特石油股份公司、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的順利運營等大型項目在兩國合作中起到關鍵示範作用。

  謝欽說,去年,俄中雙邊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其中能源貿易額貢獻良多。

  「俄中能源合作已逐步成為影響國際能源市場發展的有利因素。」謝欽說,提高原油採收率、油井鑽探和開採油田是較有前景的合作領域。

  謝欽同時肯定了合作機制對兩國能源合作起到的積極作用。他說,俄中能源商務論壇拓寬了兩國合作領域,為兩國企業提供了合作平臺,有助於啟動新的大型能源項目。

  謝欽介紹說,去年11月在中國北京舉行了第一屆俄中能源商務論壇。今年6月第二十三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期間舉辦了第二屆俄中能源商務論壇,共有100多家銀行、能源、汽車製造、交通等領域的俄中企業參與其中。兩屆論壇期間共籤署33項協議,顯示雙方迫切希望推動能源領域合作項目進一步發展。

  謝欽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中國對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長,俄方有能力向中方穩定提供石油和天然氣。他強調,俄羅斯和中國深度協作有助於保持當前經濟增速,兩國合作將共同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相關焦點

  • 文在寅訪俄聚焦經貿合作與半島問題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國際觀察)文在寅訪俄聚焦經貿合作與半島問題新華社記者俄羅斯總統普京22日在莫斯科與到訪的韓國總統文在寅舉行會談。雙方就加強經貿合作、攜手推動解決半島問題達成共識。(小標題)加強經貿合作據俄新社報導,文在寅訪俄期間,俄韓雙方就開展電力、信息通信技術合作等籤署三份備忘錄,並宣布建立兩國間自由貿易區。雙方還將設立一個創新中心,並且擴大位於莫斯科的韓俄科技合作中心的業務活動。
  • 俄羅斯中國總商會研討「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中俄經貿合作」
    人民網莫斯科5月26日電 (記者 張光政)5月25日,俄羅斯中國總商會組織在俄中資企業召開視頻研討會,圍繞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中俄兩國經貿合作、企業復工復產等問題進行交流研討。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經濟商務公使李靜援出席會議並作了講話。俄羅斯中國總商會會長周立群主持會議。
  • 建交70周年之際看中俄經貿合作前景
    其中,中國對俄出口479.8億美元,同比增長12%;中國自俄進口 590.8億美元,同比增長42.7%。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在4月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會談。習近平強調,俄羅斯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重要的合作夥伴。下階段,雙方要繼續推進經貿、能源、科技、航天、互聯互通、地方、人文等領域合作。
  • 郭夏:開創中俄經貿合作關係新局面
    應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9月16至18日對俄進行正式訪問並同梅德韋傑夫共同舉行中俄總理第二十四次定期會晤。李克強總理此訪正值中俄建交70周年和兩國關係開啟新時代之際,是繼習近平主席6月訪俄後雙方又一次重要高層交往。
  • 俄變強硬日俄北方四島問題再談崩 安倍不敢惹普京
    摘要:據日媒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放棄了促成俄羅斯總統普京年內訪日的計劃。日本9月邀請普京親信、俄安全委員會秘書帕特魯舍夫訪日,11月又迎來了該國最大國營石油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總裁謝欽。
  • 俄媒:中俄經貿合作面臨新發展機遇
    《俄羅斯報》網站報導截圖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卓琳):8日,《俄羅斯報》網站刊發題為《中俄經貿合作面臨新發展機遇》的文章稱,中國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改變中俄經貿合作持續增長的趨勢,相信雙方能夠轉危為機,開拓更多新的合作領域。
  • 蒙古國駐華大使:期待李克強總理訪蒙推進兩國經貿合作關係
    原標題:蒙古國駐華大使:期待李克強總理訪蒙推進兩國經貿合作關係國際在線消息(記者烏日含、桑德格、白永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7月8日宣布,應蒙古國總理扎爾格勒圖勒嘎·額爾登巴特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7月13日至14日對蒙古國進行正式訪問。同時,應蒙古國總統查希亞·額勒貝格道爾吉邀請,李克強總理將於7月15日至16日出席在烏蘭巴託舉行的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
  • 中國華信總裁陳秋途參加「俄羅斯在召喚」國際投資論壇
    新華網北京10月25日電 當地時間10月24日,第九屆 「俄羅斯在召喚」國際投資論壇在莫斯科舉行。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總裁陳秋途受邀參加論壇並發表演講。同臺演講的還有倫敦證交所執行長澤維爾·羅列特、卡達財政部部長阿里謝裡夫·阿爾艾瑪迪,以及埃及歐瑞斯克姆建築工業集團(OCI)(荷蘭)執行長納塞夫·薩維利斯。
  • 北極圈天然氣之星:中俄能源合作開啟新篇章
    近日,中國日報網記者受亞馬爾LNG項目公司邀請參觀了項目工程模塊分包商在青島的製造現場。 270億美元的LNG項目被中法俄三方公司拿下 這個被稱作目前世界最大的LNG項目--俄羅斯北極Yamal LNG項目,據悉計劃從2017年開始啟動液化天然氣年產1650萬噸級規模的商業性生產活動。
  •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米赫耶夫:
    米赫耶夫認為,習近平主席選擇俄羅斯作為擔任新職務後的首訪國家,向世界表明了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對俄中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視,這對發展俄中政治、經貿關係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對於未來應如何進一步加強中俄經貿交流,米赫耶夫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應落實好業已達成的重大項目合作協議。
  • 用發展眼光看待中俄經貿合作
    目前,人民幣和盧布本幣結算量在雙邊貿易支付總額中的佔比較低。在油價大跌、盧布匯率震蕩、美歐金融制裁持續發酵的背景下,俄對華金融合作期望升高,特別是融資需求迫切,但同時我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面臨的連帶風險上升,客觀上給雙方深化金融合作造成一定影響。同時,兩國保險監管合作尚待深化。  此外,培育兩國貿易新的增長點尚需時日。
  • 俄羅斯是如何控制歐洲能源命脈的?
    >一、能源外交:各取所需的油氣交易歐盟國家和俄羅斯的能源合作歷史頗為悠久,早在19世紀,沙俄便出口石油至歐洲。而且進入21世紀以來,歐盟制定的生態環保標準日益嚴格,尤其是在石油產品和氣體排放中的有害物質等方面,這一政策性的變化大大影響了歐盟的石油進口,使得天然氣正逐漸成為主要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能源,而俄羅斯恰恰是世界上天然氣儲量最豐富的國家。
  • [智庫]俄羅斯經濟「向東看」是長期戰略還是暫時之舉?
    可以肯定,俄歐之間緊密的經濟相互依賴是不可能在短期之內去除的,在可預見的未來,俄對外經濟合作的重心仍將在歐洲。  當然,我們也不能僅把俄羅斯近來「向東看」的動作視為權宜之計。因為,俄羅斯早已意識到亞太地區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俄羅斯經濟要想取得長期、持續、穩定的增強,特別是促進遠東、東西伯利亞地區發展,必須融入亞太區域經濟合作進程。
  • 出海記|俄媒:青島北海船舶為俄造船綜合體建下水船塢
    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石油公司表示, 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BSIC)開工建造下水船塢,此船塢是為遠東「紅星」造船綜合體建造的。工程根據合同責任,按照計劃進行。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5月13日報導,「紅星」造船綜合體是在遠東造船和船舶維修中心的基礎上由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和天然氣工業銀行組成的財團建立的。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在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期間出席了下水船塢龍骨鋪放儀式。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BSIC)5個月前就已經開始了此船塢鋼板切割工作。
  • 專訪:媒體合作有助於增進俄中民眾的文化認同
    專訪:媒體合作有助於增進俄中民眾的文化認同 2019-09-02——訪俄羅斯記者協會主席索洛維約夫  新華社莫斯科9月2日電 專訪:媒體合作有助於增進俄中民眾的文化認同——訪俄羅斯記者協會主席索洛維約夫  新華社記者劉洋  「文化認同對於發展俄中關係十分重要,媒體合作在這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 伊朗石油部長:沒有國家願與伊朗在石油領域合作,40國開始去美元化
    一旦一些國家對美元稍有不從,其可能就會面臨來自美國的制裁,甚至其一些領域的國際合作夥伴也面臨著美元的制裁和限制,這樣一來,相關的經貿幾乎就無法展開。例如,全球多個石油國都曾有過這樣的遭遇。而近年,這樣的景象愈演愈烈,不公平的貨幣和金融現象充斥著全球經濟。
  • 外交部:勞務合作是中俄經貿合作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網北京7月14日電(記者孫奕)外交部部長助理程國平14日在北京表示,中俄勞務合作始於20世紀80年代,是兩國經貿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程國平是在就《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籤署10周年接受中俄媒體聯合採訪時作出上述表示的。他介紹,中國勞務人員吃苦耐勞,生產效率高,得到俄僱主的歡迎和認可。
  • 德國重啟俄歐「北溪2號」合作項目,美阻撓或無望
    為了滿足歐洲對天然氣的需求,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與5家歐洲公司合作展開了「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據悉,修建該天然氣管道將耗資95億歐元,但一經建成後,俄羅斯每年可向歐洲輸送高達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對於歐盟國家來說,這是喜聞樂見的好項目。
  • 中國對俄羅斯直接投資現狀分析
    ,隨著中俄經貿合作的推進,投資問題引起兩國關注以中國對俄羅斯的投資情況為考察對象,探究兩國投資合作新層次,以加速兩國經貿合作的進程。 (二)中國對俄直接投資行業特點分析 根據2008-2018《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公報》的中國對俄羅斯13個行業的數據中了解到,目前,中國駐俄備案的350家企業專注於對俄羅斯農林牧漁業和製造業等互補性較強的行業進行投資。
  • 【鏡鑑】習近平訪後記|訪問結束後,俄羅斯有了新「潮詞」
    曲頌 攝 短短兩個月之後,隨著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俄羅斯,中俄兩國籤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聲明開門見山地指出,「俄方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願與中方密切合作,推動落實該倡議。中方支持俄方積極推進歐亞經濟聯盟框架內一體化進程,並將啟動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方面的協議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