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很多朋友總是對我說「石榴真是天使寶寶」「石榴真的好乖」「石榴是我見過最不挑食的寶寶」「為什麼石榴這麼好養活」「石榴性格好好」……
作為石榴媽媽,聽到這些讚美(不管是真心還是寒暄)總還是有一些得意一些傲嬌一絲小開心。每一個初為人母的我們都不容易,養娃路上困難重重,我們經常很細緻很貼心然後又很焦慮。所以欣喜之餘,也希望分享我的一些育兒經驗給所有媽媽,讓大家可以在育兒的道路上多一份從容。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從石榴出生到現在,我本人也不是一帆風順,各種艱難的困境一個接一個襲來,我想沒有哪個媽媽經歷過我這麼多的磨難;但好像,在帶娃的路上我卻總是一帆風順。
認識我的朋友也知道,我工作比較忙,業餘還在讀研、考證、減肥、學英語、做小微商、當群主。閒暇之餘我還做飯、看電影、旅遊、護膚、買買買!
認識我的朋友好像又覺得我總是很閒,每天晚上下班後就開始在群裡聊聊聊,做分享,好像根本不用帶娃……然後還經常出去玩耍……
在這麼神奇的媽媽的養育下,石榴卻順利的渡過了一個又一個成長階段,我細細總結這一路走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習慣養成,最重要的不是媽媽背下了多少書本知識、對孩子有多無微不至、也不需要媽媽們為孩子提供多好的物質,需要的只是媽媽們在每一個階段都能做好一個觀察者,時刻做好準備,找準每一個契機,加上一點點堅持,孩子的培養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有媽媽會說,契機不是那麼容易發現,就好像機會不是總有。但是機會也好,契機也罷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所以在尋找一個契機之前,我們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也算是我的經驗之談:
①育兒知識儲備,你真的有做夠嗎?
雖然我並不提倡在育兒的道路上照本宣科,但是作為媽媽,我們必須清楚掌握孩子成長的一點一滴,孩子什麼時候長牙、什麼時候斷奶、什麼時候用水杯、為什麼要戒掉奶嘴奶瓶、生病了要不要吃藥打針、什麼時候戒掉尿不溼……養娃的細節真的太多了,育兒知識儲備,你真的有做夠嗎?作為媽媽,你真的有去仔細研究、去看、去儲備這些知識嗎?
從石榴戒掉奶瓶這件事來舉例:一開始我也看到很多明星還有朋友的孩子很大了都還吮吸奶嘴、躺著喝奶,所以在早前用奶嘴和奶瓶的時候,我都是心安理得的,甚至覺得石榴可以吃奶嘴吃到3歲,用奶瓶那應該是可以喝一輩子吧。
當然我也會有所擔心,於是我上網百度了一下,發現權威的機構以及兒科醫生包括專業的育兒師全部都嚴格禁止寶寶長期使用奶嘴奶瓶,長期使用奶瓶帶來的危害不言而喻。順延了解了一下如果吃奶瓶影響了乳牙生長,換恆牙是否可以解決,答案是否!乳牙會影響恆牙的生長,牙齒應該從乳牙開始保護。如果寶寶長期使用奶瓶除了影響到牙齒、牙齦,嚴重還會影響到說話、面部、營養甚至大腦!!!
我在網上翻閱了很多的論壇、兒科醫生微博、權威平臺文章、各種育兒軟文,在戒掉奶瓶這一點上如出一轍。儲備好理論知識後,我內心默默做了一個計劃,因為那時候石榴還不到1歲,我的目標是2歲以內幫她戒掉奶瓶。
藉助網際網路,各種軟文硬文、專家、權威機構都會發表育兒的文章和研究報告,媽媽們不需要翻閱書籍就可以了解各種育兒知識。雖然現在百度有時候做的很爛,但是依舊有很多的好的文章,更何況現在的開放平臺眾多專家微博、在線問診、育兒公號、育兒論壇都可以成為大家獲取知識的來源,抽空的時候一定要多去了解各種訊息,做好育兒知識儲備,是媽媽的首要任務!!!
但切記不可盲目照本宣科,取一方之言,要廣泛的吸取各類知識。
②時間快到了,媽媽們請提前做好準備
當我們已經了解到,孩子可能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媽媽們請務必提前做好準備,不能等到了那一刻在開始。養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潺潺細流的過程。
另外,我們還需要建立一個思想:孩子習慣的養成一定是越早越好,越晚越難。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做好一系列的從思想到實物的準備工作!
比如我準備給石榴戒掉奶瓶了,那麼前面的工作就要求我培養石榴的一些技能,石榴必須會用鴨嘴杯了,石榴必須會用吸管杯了,不然怎麼換奶瓶呢?!所以從6個月的時候我就開始訓練石榴喝鴨嘴杯,8個月的時候開始喝吸管杯,一開始石榴喝完吸管杯會嗆水,那我就多買幾個杯子給她嘗試。(目前來看,貝親的吸管訓練杯孩子最愛,因為吸管比較短,孩子不容易嗆水,兒NUK的吸管杯吸管太長孩子不喜歡);在這裡,我也觀察到石榴很喜歡貝親的小吸管杯,即使後來我們換了膳魔師的吸管杯,貝親我還是留著!
準備工作要儘早,不要只關注物品的準備,更重要的是行為和思想的準備!
③那麼我們就等待一個契機吧
以前我總覺得孩子習慣的養成,到時間點了再開始也不遲!比如到1歲了我要給你換奶瓶,2歲了還不能脫離奶瓶,我就找一天開始,強行給你換掉,哭你兩三天。可是不行啊,寶寶根本不答應,哭喊打鬧,不吃不喝;寶寶不能不喝奶啊,心一軟,奶瓶又上回去了…..
其實聰明的寶媽早就應該開始留心和觀察孩子,在準備換奶瓶的期間找到一個契機!比如石榴換奶瓶的過程我也跟很多朋友說過,是因為石榴不小心得了口腔皰疹,所以那陣子用奶瓶喝奶會戳到口腔的皰疹會很痛,於是石榴拒絕用奶瓶喝奶,但是她可以用吸管杯喝水,因為吸管並不會戳到口腔皰疹。發現這個情況後,我們就嘗試把牛奶裝到吸管杯裡給石榴喝,一開始她也只是稍微接受一點點,並不能暢快喝完,後來皰疹好了,石榴就拒絕使用吸管杯,鬧著要奶瓶。
契機找到了,但是一切也並不順利。
有時候尋找一個契機真的不是那麼難,如果你仔細觀察,很多時候,契機就在身邊。
再比如我給石榴戒奶嘴,一開始是我婆婆發起,連著兩晚我婆婆硬哄睡不給吃奶嘴,孩子天天哭著要鴨鴨(奶嘴)(當時孩子和婆婆在老家)。剛好那陣子我回老家,回去後婆婆說試了兩晚今天跟你睡,孩子可能會鬧一夜。我接到石榴後,白天帶著她到處玩,第一天晚上還沒到家就已經在車上昏昏欲睡,於是我沒有給她奶嘴而是直接哄睡,也不給她看到奶嘴,因為玩的太累了也顧不上奶嘴就睡著了。一開始是無意後來是有心,接下來的一周,我持續帶她外出,帶她瘋玩,每天晚上都累到睡著,一周後,不哭不鬧奶嘴就戒掉了……
④不要心急,你還需要一點點堅持
契機找到後,也並不能馬上促成孩子習慣的改變,因為周圍的影響因素太多了,來自老人的縱容、來自自己的不忍、來自他人的遊說……看著孩子不吃不喝,哭喊吵鬧,哪個媽媽能忍心。但是,如果你下定了決心,就應該擺脫所有困難,告訴自己,我要試著堅持一下。
在這一點上,石榴換奶瓶也遇到了瓶頸,皰疹好了之後,石榴開始拒絕吸管杯喝奶了,每天不喝奶,奶奶很著急,默默對我說「孩子不喝奶怎麼辦,我要把奶瓶上上去了……」那天晚上我又看了一遍網上的資料,孩子真的不喝奶與不戒掉奶瓶的後果哪一個更嚴重。後來我得出的結論是口腔問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而牛奶的營養補充還可以從其他方面彌補,或者大一些了也可以再繼續喝牛奶。於是我對婆婆說,奶瓶堅決不能上了,如果她不喝就不喝。當時說完我內心也是在顫抖的。
第二天我又嘗試把牛奶灌到了吸管杯給石榴喝,石榴喝了幾口還是拒絕。我突然想到了石榴之前很喜歡的貝親小吸管杯,可以倒進去試試啊,而且那個杯子也陪伴了石榴很久。於是我把牛奶灌進去,石榴開始嘗試接受了,一開始也是喝幾口就放下,然後慢慢再跑回去喝幾口,幾天後石榴用吸管杯就跟用奶瓶一樣的順利了,至此,石榴換奶瓶工作順利結束,為期一周!全家歡欣鼓舞!
更讓我們驚喜的是,因為學會了使用吸管杯喝牛奶,後面石榴就能很順利的飲用帶吸管的純牛奶了,現在我們出門不用刻意帶奶粉、杯子、熱水,只需要給她買一罐純牛奶就可以了,石榴養成了好習慣既方便了我們,營養一點也不會落下。
⑤全家要齊心,長輩也是主力軍
有時候我們總是會責怪家裡長輩幫倒忙,影響我們教育孩子,總是嬌慣孩子。但換一個角度來看,長輩也是非常貼心的主力軍,因為我們大多都是上班的媽媽,所以孩子跟長輩們的時間最長,老人們對孩子更細心,觀察的更仔細,所以很多時候,契機往往是老人最先發現的,可是發現契機後她無法利用契機做什麼,這時候需要媽媽來計劃。就好像石榴不能用奶瓶,可以用吸管喝水,也是奶奶告訴我的,如果奶奶沒跟我說,我也找不到這個契機。幫石榴戒掉奶嘴,一開始也是奶奶提出和嘗試的,只是我更好的運用了契機而已!
另外,在培養的過程中,長輩們可能更容易不忍心,媽媽這時候就要充分利用依據來說服老人,並表現出堅定的立場,第一次第二次長輩們總不好意思拒絕,如果你成功了,他們就會開始信服你,成功的次數多了,自然的就站在你這邊,幫助你按照你的要求來對待孩子,這樣我們只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給出計劃,長輩們就可以幫助我們去執行,而且更細緻更貼心!
當初我們在確定使用吸管杯給孩子喝奶後,也徵求了奶奶的同意,白天由奶奶負責執行,想到當時石榴不喝奶,奶奶心裡也很難受吧~
而現在的長輩們大多有知識有文化,他們有時候說的可能並沒有錯!
在給孩子培養習慣的過程中,我、爸爸、奶奶都是一個戰隊的,認可家裡其他人的方法,也充分表達自己有依據的建議,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了養好孩子,如果一個人的意見不一樣,很多習慣的養成就變得困難重重,家庭矛盾也重重。所以,全家人一定要齊心協力。
回頭看看一歲半的石榴,好像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我經常對老公說,我以為自己會生出一個混世小魔王,撒潑賴皮,我做好了各種策略來準備辛苦應對,準備好蓬頭垢面每天狂躁不止,但是這個天使寶寶確實是我的石榴,感恩老天,我怎麼養出這麼乖的寶寶,至少目前為止!嗯,感恩,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