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承認「汽車尾氣」是霧霾元兇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從昨天下午開始,濃重的霧霾又開始籠罩京城。不久前中科院出了一個研究結果,稱汽車尾氣及垃圾焚燒僅佔PM2.5來源的4%,這一結果與此前環保部門公布的數據大相逕庭,令人大跌眼鏡。但很快中科院又發表聲明稱該研究的數據極大地低估了汽車尾氣對PM2.5的「貢獻」。

 

請看《中國日報》的報導:

Although scientists have not agreed on an exact percentage of vehicle exhausts' contribution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s in big cities, they do agree it is a major source of pollution.

儘管科學家們對於汽車尾氣在大城市PM2.5(空氣中的可吸入微小顆粒物)來源中所佔百分比尚未達成一致意見,但他們一致認為汽車尾氣是主要的空氣汙染源。

 

汽車尾氣的英文表達是vehicle/automobile exhausts,它和soil dust(土壤塵)、fire coal(燃煤)、biomass burning(生物質燃燒)、waste incineration(垃圾焚燒)、industrial pollution(工業汙染)一起被認為是北京PM2.5主要汙染源。

 

目前為了減少汽車尾氣,各大城市都開始實行restrictions on purchasing motor vehicles(機動車限購政策),同時通過charging higher prices for diesel fuel and parking(提高汽油價格和停車費)來提高機動車的usage costs(使用成本)。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陳丹妮)

 

相關焦點

  • 老謝白話:汽車尾氣排放不是霧霾的元兇!
    不過,真正促使我talkshow這個屌絲話題的原因不僅僅是N多的產官學研「眾口鑠金」,把汽車排放當成霧霾的罪魁禍首,而是連聲名顯赫的鐘南山院士也說,汽車尾氣是霧霾的「元兇」!而我想想說:此言差矣!汽車排放只是霧霾的「幫兇」之一,而不是「元兇」!
  • 把霧霾全怪在汽車尾氣上就是耍流氓
    [車友頭條-車友號-車扯]  最近幾天,我國北方地區的霧霾大家都領教了吧,對於霧霾在此也不必做過多介紹,我們每人都在親自品嘗著霧霾的味道。今天,車扯和大家來聊聊霧霾與汽車的關係,霧霾真的主要是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的麼?
  • 汽車尾氣的PM值比空氣還低!取消限行開車吸霧霾?
    關於霧霾和汽車尾氣的關係,政府部門和「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結論。2015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說:「供暖只是壓垮空氣品質的最後一根稻草。北京這幾年一直在實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清潔能源佔比達80%。北京霧霾的主要原因是汽車尾氣,不是供暖。」
  • 直擊汽車尾氣排放實驗現場:遠比霧霾空氣髒
    「有人說汽油車排放能淨化空氣,對霧霾形成影響不大。甚至有人認為,汽車尾氣比霧霾空氣還乾淨。這些說法都是不正確的,有誤導性。」5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學汽車動力性及排放測試國家專業實驗室主任葛蘊珊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 環保部確認9個城市霧霾「元兇」 北京為機動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多個城市的霧霾成因已經找到,環保部確認首都北京的PM2.5首要來源是機動車。  根據新華網報導,2015年即將收官,各大部委年初開出的民生清單上的任務落實得怎樣了?  這是官方首次正式披露北京等城市的霧霾「元兇」。此前在今年4月初,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曾透露,目前已經初步掌握了北、上、廣等城市汙染清單,社會關注的「霧霾元兇」數據有望陸續公布。  而此前國內各界關於霧霾成因的爭議一直比較大,甚至冒出國農民焚燒秸稈和露天吃燒烤也是霧霾主因的說法。
  • 美國把中國霧霾當教案拿到了課堂,說出了霧霾的真相!
    中國的霧霾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都坐不住了!NASA科學家對比了北京,洛杉磯和亞特蘭大三地的空氣品質,從太空的角度告訴分析:什麼是霧霾?為什麼中國空氣汙染這麼嚴重?以及美國空氣汙染的歷史、現狀和解決辦法。
  • 穹頂之下拒絕霧霾 多種節能環保車解讀
    [XCAR 深度觀察 原創]    霧霾,幾年前還不被大家熟知的一個詞,現如今已成為我們每個人都關注的熱詞。霧霾侵害著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健康,那麼如何能夠減少霧霾?我們普通人能為環境做些什麼?我們每天駕車產生的尾氣也是形成霧霾的一項汙染源,雖然與汙染型工廠相比汙染較小,但汽車尾氣是我們能接觸到的最直接的汙染源。
  • 汽車尾氣排放標準,汽車尾氣的危害
    據最新調查顯示,截止2014年末,扣除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4475萬輛,千人保有量首次超過百輛,達到105.83輛/千人。毫無疑問中國成為了汽車大國,但隨之而來的是汽車尾氣汙染。面對日益嚴重汽車尾氣汙染,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實施刻不容緩。
  • 關於霧霾汙染你被哪些"常識"誤導過?
    霧並不會威脅呼吸健康霧霾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顆粒物三種物質,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屬於氣態汙染物,而可吸入顆粒物才是造成我們常見的「霧霾天氣」的元兇。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何很多人將霧霾稱為PM2.5呢?
  •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評《洛杉磯霧霾啟示錄》
    霧霾的來源在短時間內無法達成一個明確的結論,這讓政府在決策時找不到方向。剛開始政府宣布霧霾來源於化工廠排出的有毒廢氣,他們迅速關閉了市內的一家化工廠;後來政府又宣布垃圾焚燒也是重要汙染源,於是禁止了用焚燒來處理垃圾的方式。遺憾的是這些措施並沒有真正減少霧霾,市民們抱怨霧霾似乎比以前還要更嚴重。一名外籍科學家分析了空氣成分,宣布霧霾的罪魁禍首是汽車尾氣。
  • 霧霾治理的國際經驗
    在工業化過程中,煤炭和石油的燃燒,尤其是汽車業發達以後排放的汽車尾氣造成一些發達國家嚴重的大氣汙染,而這些汙染物質也正是我國目前霧霾產生的主要因素。由於這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工業發展的先驅性,在治理大氣汙染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可為我國大氣汙染治理,尤其是霧霾治理提供借鑑。  國外霧霾的成因分析  美國。
  • 霧霾治理成熱點 廈門委員建議對車輛收治霾費
    霧霾賽跑,如何跑贏它?建議對小車「下手」,收取「治霾費」。  如果在公交車上暈倒咋辦?建議所有公交車、船上配備車載急救箱。  跑贏霧霾,鼓勵少開車  去年,霧霾時不時「騷擾」鷺島。據分析,廈門PM2.5中,汽車尾氣佔40%,是廈門霾的元兇,工業佔21%、揚塵佔21%,外來的僅佔18%。  如何驅散霧霾?市政協委員梁明煅建議,根治霧霾還不太現實,但可以「跑」贏霧霾。從源頭上遏制,對小車和煤炭「下手」。
  • 「汽車尾氣」英文是什麼?
    Car exhaust生活在大城市別的沒有,汽車尾氣管夠那麼你天天能呼吸到的「汽車尾氣」英語怎麼說呢?其實很簡單car exhaust 汽車尾氣exhaust means the waste gas from an engine, especially a car's, or the pipe the gas flows through.
  • 5月1日起將實行汽車環保尾氣新標準,你的愛車還能通過檢測嗎?
    在2019年的5月1日國家會對汽車尾氣監測出臺新的檢測標準,主要是為了針對這幾年大氣汙染,全球氣候變暖和極端天氣的變化越來越嚴重而做出的政策改變,目的是改善當前的環境變化,汽車尾氣排放對減少大氣環境的汙染,以及PM煙塵和顆粒物造成的霧霾現象進行改善整治。
  • 霧霾「元兇」PM2.5的組成和來源是什麼?源解析結果正式出爐!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霧霾天氣的「元兇」是細顆粒物(PM2.5),大氣中的PM2.5組成和來源是什麼?針對這兩個公眾最關心的問題,浙江省金華市環保局組織實施了市區大氣環境中PM2.5源解析的研究工作。近日,源解析結果正式出爐,下一步,金華市將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從全面綜合治理向更加科學精準治霾轉變。
  • 你知道嗎:北京現最嚴重霧霾 霧霾英文咋說
    11月30日,北京電視臺大樓在霧霾中若隱若現。北京現空氣重汙染過程,這是自今年3月31日《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修訂後,首次啟動橙色級別的預警,也是今年首個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12月1日早晨,北京淹沒在一片灰濛濛之中,京西南監測站PM2.5濃度達796微克/立方米,網友紛紛調侃:北京沒了!
  • 治理霧霾沒有「速效藥」
    原標題:治理霧霾沒有「速效藥」  ■茶餘飯後   頻繁出現的霧霾讓人們覺得環境「生了病」,大家都盼著這個病能早點好。不過,國外那些曾受霧霾困擾的城市都是經過長期治理才見成效,因此我們需要正視治理霧霾沒有「速效藥」的事實。   美國洛杉磯在1943年出現了嚴重霧霾,後來又多次發生光化學煙霧公害汙染。
  • 提醒:自5月1日起,汽車尾氣檢測新標準將正式實施,進來了解下吧
    跟隨國家發展在不斷增進,現在國內汽車發展可謂是非常迅速,而對於汽車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為此,現如今一些購買車輛的人變得是越來越多,同時汽車尾氣對城市空氣汙染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嚴重,對於這點相信大家也是有目睹到,在一些城市裡的空氣品質真的是很差,基本在一些大城市都會出現霧霾天氣
  • 剝開霧霾中的「地質因子」——河南在全國率先開展霧霾形成地質...
    圖/王偉賓□本報記者譚勇本報通訊員周強霧霾成因眾說紛紜。霧霾「殲滅戰」,註定是一場持久戰。3月17日下午,李克強總理為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工作加入一項新任務:設立專項資金,組織相關學科優秀科學家,集中攻關霧霾形成機理與治理。他強調,霧霾涉及人民群眾健康,人民群眾對此有很大期盼,可以說已經成為「民生之痛」、當務之急。
  • 美國發明「藍色顆粒」,強力吸收二氧化碳,以後再也沒有霧霾了?
    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許多城市也因碳排放過量而遭受霧霾侵襲。發展經濟必然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位於美國加州國家實驗室的一組工程師,找到了一種辦法,能在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之前就將它們「攔截」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