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分+BOPPPS,讓在線教學更有深度

2020-12-11 高教國培

編者按

近年來,隨著教改的深入和教師發展工作的不斷推進,對分課堂、BOPPPS兩種教學模式在高校老師中非常流行,也有不少老師在開展在線教學時嘗試使用了這兩種模式。本文介紹將兩種模式組合使用的步驟方法,並提供在用到在線教學中的示例,及解釋相關原理。

1.為什麼要加起來用?

對教學來說,這世上根本就沒有能在任何情況下都效果絕佳的必殺技,只要是模式或方法,都或多或少有令老師困惑,或無法發揮全部作用的時候。之所以要加起來用,是基於能夠便利的實現更好效果而言的。

對分課堂是本土原創的新型教學模式,創始人復旦大學心理系張學新教授結合心理學、腦科學、教育學等理論原理,將原有講授法和討論法進行解構與重構:

把教與學活動分為精講留白、學生獨學、小組討論、答疑點評四個步驟[1],將教學提升到了四元層次;

獨學階段強調激發自主學習積極性、小組討論亦結構化的分為了亮、考、幫三個環節;

簡單易行、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兩手抓、注重深度學習是對分課堂最大的三個亮點,是教師非常容易上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對分的核心是教與學活動,教師在使用時需根據學習目標、學生產出成果、學習效果的評價三方面來設計與實施對分的四個步驟。

BOPPPS源於加拿大,是ISW(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工作坊所培訓的教學模式(臺灣稱為模組),將教學過程分成導入、目標、前測、參與式學習、後測、總結6個步驟[2],教師既可以按知識點實施10-15分鐘的BOPPPS微格教學,亦可一節課就是一個BOPPPS流程。

流程化、注重學生參與、目標-活動-評價整體設計並強調一致性是BOPPPS最大的三個特點,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但參加3-4天的ISW培訓、完成3輪」Mini Lessons」後[3],對老師熟練使用這種模式來說也是個挑戰。

雖在培訓中也介紹了不少方法,但有些老師在使用BOPPPS模式備課上課時,希望每個環節都能套進去,而導致整個過程略顯生硬;特別是參與式學習這個環節,往往不能很好的均衡教師講授與學生活動之間的關係,倉促之間,沒能很好的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與同伴合作,也沒有實現深度學習的目標,甚至在用了一段時間後開始對BOPPPS的效果產生懷疑。

這兩種模式有機融合起來應用,猶如藥品中的複方製劑,相互支撐且能揚長避短,能夠發揮更大的效用。

2.對分怎麼加BOPPPS

對分+BOPPPS的方法,是兩種模式均不變,學生按對分的分法分成若干個3-4人的學習小組開展教學,將BOPPPS中的參與式學習用對分課堂的4個環節替換。如圖1所示:

圖1 對分+BOPPPS步驟與示意圖(圖可放大看,下同)

這種組合為老師提供一個更加具體的參與式學習模式,可幫助老師更加熟悉和靈活的運用這兩種優秀的教學模式,示例如表1所示:

表1 對分+BOPPPS步驟與示例

3.背後原理是什麼

(1)學生怎麼才能學得會

認知科學相關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人的記憶分三種[4]:

其一是感覺記憶,人通過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存儲於感覺記憶中,量很大但是持續時間非常短。

其二是工作記憶,通過字面來理解就是處理當下正在做的事情的時候而運行的記憶,有研究也叫短時記憶。工作記憶的信息數量一般是7±2個,並且不經過加工整理的話,持續時間也很短,很快就忘了。

其三是長時記憶,長時記憶是經過人腦加工整理過,並且形成屬於自己體系的長期、穩定的記憶,存儲量非常大。形成了真正屬於自己的長期記憶,是學生學會,實現深度學習以及產出學習成果的根本。學生之所以老記不住老師講的課,是工作記憶到長時記憶的過程沒有有效的發揮作用,如圖2所示:

圖2 三種記憶示意圖

而從工作記憶到長時記憶這個加工整理的過程,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複述,複述分兩種,按照原文一字不差的背誦屬於機械複述,往往是對事實、概念定義的死記硬背;而經過人腦編碼、整理過並能和自己長時記憶中已有的信息建立連接,成為具有體系化的解釋說明的叫精確複述,能精確複述才算學生真正理解了,懂了。

對於程序性知識來說,要在懂了的基礎上不斷練習,不斷去做,才能實現「自動化」:就像這篇推文,我一定不是默寫概念,而是按自己的理解寫、還能畫出圖示來解釋;也能按照我說的方法完成具體的教學設計,這些都是在我自己整理過這些知識內容後才能實現的。

由此可見,學生要想學得會,就得實現精確複述,並在精確複述的基礎上,把新信息和已有信息建立聯繫後成為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進而會用起來,才算學會了。所以,教學當中需要為學生不斷創造精確複述和動手做的機會學生才學得會,如圖3所示:

圖3 複述是從工作記憶到精確記憶中重要環節

(2)精確複述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實現精確複述和動手做呢,教與學過程中的對話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英國學習科學專家黛安娜·羅瑞蘭德提出的「學習的對話框架(Conversational Framework)為我們揭示了實現精確複述的真相:學生所學的知識分為對陳述性和程序性兩種,對話框架分別有四個循環[5]:

第一個循環是教師溝通循環,通過老師講課、學生聽課,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實現由教師所知到學生所知再反饋到教師所知;

第二個循環是教師示範循環,學生在老師的例題示範指導下做練習、並由老師針對存在的失誤進行補充和矯正指導實現由教師所行到學生所行再反饋到教師所行[6]。一般情況下各種教學,包括直播時的教學較多的活動都在這兩個循環中,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老師是專家,學生是生手,由於認知廣度和深度的不同,專家指導新手,往往新手難於學會,這過程中就需要已經會了的同伴:也就是熟手來幫忙。

所以就有了下面的兩個循環,第三是同伴溝通循環,學生通過討論等活動告訴同伴自己的理解,並由同伴質疑,再到反饋給學生的學生所知到同伴所知再到學生所知的循環,例如亮考幫中的亮和針對陳述性知識的幫就屬於同伴溝通循環;

第四是同伴示範循環,由學生通過動手做、展示等活動實現由學生所行到同伴所行再反饋到學生所行。示意如圖4所示。

圖4 學習的對話框架示意圖

要想教學效果好,學生學習有深度且教學效率高,讓學生真正學會,老師您的教與學活動設計不但要在圖4中由上向下移,而且要從左往右移;更要多次多次重複這些循環,幫助學生產出學習成果,才能實現深度學習。我們一起來看看對分+BOPPPS是如何實現這些循環,進而良好的推動精確複述實現的,如圖5所示:

圖5 對分+BOPPPS在學習的對話框架中的循環

我們從圖5不難發現,正是因為對分中的精講留白、學生獨學、小組討論、答疑點評四個環節,方便的幫助教師把對BOPPPS中原本需要花老師很多時間設計才能實現的話框架中的循環輕鬆且流程化的遷移到下邊和右邊部分,實現了專家指導熟手去教會生手的高效狀態,並多次在四個循環中實現了學生的深度學習。

4.結束語

如果有老師問:李老師,你這個組合是對分替換了BOPPPS中參與式學習,應該叫BOPPPS才對。我個人的理解是這個組合的主體依舊是BOPPPS的環節,像網際網路+教學重點是教學一樣,這個組合的重點依舊是BOPPPS,所以我把它叫對分+BOPPPS,當然要理解成BOPPPS在前也沒錯,對一線教師來說,很多時候有效的用起來比是什麼更重要。

如果還有老師問:李老師,你這個組合是不是發揮了兩種模式最大的潛力,是最佳的方案呢?我的理解是並非如此,其實在實際教學中,不少老師已經嘗試多種教學法、教學模式組合起來為學生創設既體驗好,又收穫大的課堂,其實今天聊的這個對分和BOPPPS組合起來的模式我2015-2016年就開始使用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當時還加在了翻轉課堂中,我自己和同學們感覺還都不錯。無論是在線學習還是面授課堂學習,有興趣的老師也可以多試試不同模式組合使用,沒準會有更多的新發現。

參考文獻:

[1]張學新.對分課堂:中國教育的新智慧[M].科學出版社:北京,2017:

[2] ISWNetwork.ISWHandbook[EB/OL].https://iswnetwork.ca/myresources/isw-and-fdw-handbooks/,2020-04.

[3] ISWNetwork.What isISW?[EB/OL].https://iswnetwork.ca/about/isw-program-in-detail/,2020-04.

[4]RichardE.Mayer著,盛群力等譯.應用學習科學——心理學大師給教師的建議[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北京,2016

[5]DianaLaurillard.Teaching as a Design Science[M].Taylor&Francis:England,2012

[6] ]DianaLaurillard.Rethinking university teaching: A conversational framework for theeffective use of learning technologies [M].Routledge Falmer:London,2002

文章來源於玩轉教學創新 ,作者李篤峰

相關焦點

  • 在線教學呼喚家校深度合作
    ■「紮實開展在線教學」系列評論之四  當前,抗「疫」時期的在線教學活動在各地各學校紛紛展開。如何利用好在線教學這一形式,彌補學生不能到校學習的缺憾,揚長避短,提升學習效果,達到育人目的,是當前需要認真思考的。
  • 在線教學如何提升質量——北京3所學校疫情期間在線教學深度觀察
    在線教學如何提升質量——北京三所學校疫情期間在線教學深度觀察疫情期間,全國超過2億學生接受在線教學,網絡取代校園成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視頻課、直播課、在線答疑……一批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教學形式對教育抗疫起到了積極作用。當前,基於線上教學可能延續的現實,如何總結本學期在線教學經驗,提升在線教學質量,是教育界關切的問題。
  • 聚焦BOPPPS和對分課堂混合式教學設計,最佳教與學平衡解決方案
    赫爾巴特注重教,以教師為中心,雖然刻板,但是一整套體系化的東西,更適合標準化的教學;而杜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尊重學生天性,推崇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去總結學習方法。長久以來,廣大一線教師和教育研究者一直致力於新舊三中心論的兩者融合。最基本的思路就是在「教」和「學」兩個方面,雙管齊下,相互平衡。
  • 在線教學如何提升質量——北京三所學校疫情期間在線教學深度觀察
    疫情期間,全國超過2億學生接受在線教學,網絡取代校園成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視頻課、直播課、在線答疑……一批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教學形式對教育抗疫起到了積極作用。當前,基於線上教學可能延續的現實,如何總結本學期在線教學經驗,提升在線教學質量,是教育界關切的問題。
  • 基於BOPPPS模型的有效課堂教學設計
    在BOPPPS模型中關鍵的要素有三個:一是模型強調和關註明確並可達的學習目標;二是模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過程;三是模型強調教學過程的反思。依照轉化學習(Transformative Learning)理論,恰恰是上述幾個關鍵元素構成了學生深度參與和完成轉化學習過程所必須的基本要點。綜觀國內外研究成果,關於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多採用經濟學角度的概念來進行界定。
  • 【主題閱讀】No.11深度學習視域下在線教學的審視與思考(上)
    深度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認知結構,在促進顯性知識增長的同時,也促進其隱性知識的發展,進而實現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但從在線教學實際狀況來看,許多教師將網絡平臺視為知識的「二傳手」,把傳統面授課堂上教師講授的知識內容通過平臺、屏幕等呈現給學生。
  • Eschool英語堅持個性化教學,一對一在線教育更具有優勢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教育的全面發展,在線教育也迎來了巔峰時期,短時間內成立的在線英語教育機構多達上千家,其中不乏知名的線下英語機構入局在線教育,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整合發展,市場上沉澱下來的只剩下部分優質英語培訓機構。在國內各類英語培訓機構中,Eschool1v1在線英語這家堅持個性化教學的機構顯得格外耀眼。
  • 優路教育:以教學創新為驅動力,打造深度教學場景
    在線教育的發展,使傳統教學場景發生轉變。AI、數位化、信息化等前沿技術對課堂的加持,在使課堂學習更高效的同時,也對教學者和受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間限制和時間限制邊界日趨模糊,教學主體地位發生角色轉變,這就需要教學者和受教者提高自主能力,不再受困於傳統課堂。
  • 教學用在線實踐環境(SQL、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深度學習)
    一、SQL(1)SQL Fiddlehttp://sqlfiddle.com/(註:我們教學實驗環境推薦這個
  • 樂學在線發布全新教學體系
    近日,樂學在線針對課程教學方式及上課平臺進行了升級,通過自身獨創的教學方法及開發的技術功能,圍繞在線授課和課後服務兩大環節,讓學生能夠更加充分的掌握課程內容。  在教育方法方面,樂學在線獨創「三階段遞進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形成知識網絡的同時逐步提升學習成績。
  • 江西省贛教雲在線教學
    江西省贛教雲在線教學軟體介紹:贛教雲是一款專為江西學校的教室門研發的手機軟體,老師們可以通過贛教雲平臺來查詢相關教學資料,還能進行資源之間的相互共享,讓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的便捷方便。
  • 如何深度推進在線教學工作,上城區教育局局長項海剛這樣說……
    如何在特殊時期,深度推進在線教育教學工作,讓教師盡心、孩子安心、家長放心,3月2日,上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項海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停課不停學」,已經過去三周。新時代教師面臨新挑戰,大家經歷了從緊張到淡定,從混亂到有序,從新奇到常態的過程。
  • 【在線教學進行時】上課!不分時差
    【在線教學進行時】上課!不分時差清華新聞網2月21日電 (記者 曲田)自2月17日清華大學如期開課以來,每天,當熟悉的鈴聲從雲端響起,身在天南海北的清華師生便準時相約,共赴課堂。最開始面對在線上課、面對時差,我有一些緊張,但是順利進入課堂、開始了幾分鐘後,發現老師胸有成竹、自有一套,我就突然有了真實課堂的感覺!通過答題、視頻、彈幕,老師與我們積極互動,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輸入,老師及時回答特別好,雨課堂總體表現很出色!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線性代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更進一步,長遠地看,希望疫情期間我們對在線教學的探索和實踐,能對「後疫情」時期的線性代數課堂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和借鑑。2、在線教學工具的準備和使用為了保證上述教學理念和目標能夠實現,必須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以實時實現交互,獲取數據,反饋調整,確保質量。經過2月初的反覆測試與研討,最終確定了在線教學的工具和方案。
  • 聚焦深度學習 打造高效課堂—我市組織中小學教師在線學習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
    為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20年7月30日—31日,我市組織市、區(縣)各級教研員、各校校長、教學副校長、教務主任、學科教師參加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第五期研修班」的通識培訓。
  • 在線教學如何提升質量
    疫情期間,全國超過2億學生接受在線教學,網絡取代校園成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視頻課、直播課、在線答疑……一批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教學形式對教育抗疫起到了積極作用。當前,基於線上教學可能延續的現實,如何總結本學期在線教學經驗,提升在線教學質量,是教育界關切的問題。為此,記者對北京三所學校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進行深入採訪觀察,看看他們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參考借鑑。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電路原理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二、課程開展在線教學的全局情況1.教學理念形成共識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大考」,清華大學推遲學生返校,但要求教師和學生「按點上課,一起上課,真有課堂」。為在全校範圍內開展好在線教學工作,清華大學成立了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成員15人中涉及11個院系。
  • 在線教學如何助力高校課堂革命?——疫情之下大規模在線教學行動的...
    相對於教育技術發展,高校教育教學實踐總是顯得保守和落後,因此,教育技術經常成為學校教育教學變革的先導者和推動者。 雖然本次大規模在線教學屬於應急性行動,心理、技術、管理諸多方面準備尚不充分,水平也高低不齊,更有較大比例的課程教學還只是傳統課堂的線上搬家,但其意義卻非同尋常,作用不可低估。
  • 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的差異:經驗與建議
    在當前特殊時期,有不少原本不熟悉在線教學的教師要迅速開展在線教學工作。
  • 提升高校在線教學質量的方法與路徑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高校積極開展在線教學,保證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教與學改革創新、推進學習方式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