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生兒黃疸到憑直覺保護孩子

2020-09-25 綠媽育兒

大家都知道新生兒剛出生半個月內多少都出現黃疸,但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處理方式完全不同。

生理性黃疸是比較輕的,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由於新生兒的生理特點,他們體內會更多地生成一種叫做「膽紅素」的物質,同時他們對這種物質的排洩還有所減少。

所以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只需要餵足夠的奶量,就能慢慢減緩。但是還是要按時測皮下黃疸值,如果黃疸值過高就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是比較危險的。因為過高很有可能就是病理性黃疸了,是需要幹預治療的。以前見過因為黃疸過高導致腦癱的,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


我家兩個寶寶都是病理性黃疸,為什麼呢?因為我是O型血,娃爸是A型血,所以我家兩個寶寶都是溶血性黃疸,也就是病理性黃疸。也不是所有ABO溶血的寶寶都會有病理性黃疸的,醫生說二胎的概率會高一點,所以我家兩個寶寶出生的時候沒兩天就需要去新生兒科住院一周以上,醫生給孩子照藍光,高峰期太高了,就需要給孩子注射白蛋白和球蛋白,還好當時兩個寶寶都是注射了就退下來了。要不然醫生說就需要換血了,想想才出生幾天的寶寶需要換血就覺得很恐怖,讓孩子單獨住院已經很痛苦了。所以及時幹預及時發現很重要。


要是生理性黃疸會輕鬆很多,醫生的建議是多曬曬太陽,當然是不太猛烈的太陽,要不然新生寶寶也會受不了,按照醫生說的半個鐘左右為宜,前後翻過來曬,主要還是喝母乳足夠就很快消了。

生理性黃疸跟病理性黃疸有什麼不一樣呢?新生兒溶血性黃疸一般出現在母親是O型,而父親非O型血型的情況下,溶血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後24小時出現,一般剛出生醫院都會每天給新生寶寶測黃疸值,如果過高就會抽血定期檢查,以確保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

關於抽血我想提一下,我家二寶是35周出生的,早產但是體重5.2斤還可以不用住保溫箱,剛出生兩天就發現黃疸值過高,需要抽血檢查,護士抱著他去抽血處抽血,我看到哭得很厲害,因為他血管不明顯,扎了幾處都沒有找到血管,左右手臂,左右腳,都試過還是沒抽到血,看著他哭得很難受,看到他嘴唇都紫了,我心疼得很,喊護士停下來先,護士不聽我的。後來我受不了了,直接抱起他安撫,後來還被我老公說要相信醫生的專業性,相信護士,人家工作幾十年了還不知道怎麼做嗎?


但是我真的無法控制自己,緊緊地護著我的孩子,慢慢發現孩子竟然全身都紫了,感覺像是哭多了缺氧還是受不了,感覺很難受,我看著心碎極了,抱著孩子慢慢跟他說話,安撫,他慢慢才緩過來,皮膚由紫轉正常,後面抽血我抱著也配合多了。

這說明當媽媽的看到孩子難受要知道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憑直覺去感受孩子保護孩子很重要,護士雖然很專業,但是我覺得當時她只想著快點完成她的工作,很多時候對於他們來說是程序性的工作,不是她的孩子有時候她是意識不到那是一個剛出生的小人兒,需要安全感和呵護的。當媽媽要相信自己的直覺,當孩子需要你的保護時要勇敢地站出來。


這也讓我想到之前那個三個月嬰兒睡眠訓練致死的事件,媽媽看到孩子哭的很久很難受,明明是很著急很心疼孩子,可就是沒有及時進去抱抱安撫孩子,不相信自己的直覺而是選擇相信所謂的專家,三個月的嬰兒在媽媽的眼皮底下就這樣痛苦走了多可惜。

我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對於孩子的各種問題我們肯定很急切很焦慮,但是無論何時,記住我們媽媽的天職就是無條件保護孩子,愛孩子!

相關焦點

  • 對於孕媽媽:新生兒黃疸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大家都知道新生兒剛出生半個月內多少都出現黃疸,但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處理方式完全不同。生理性黃疸是比較輕的,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由於新生兒的生理特點,他們體內會更多地生成一種叫做「膽紅素」的物質,同時他們對這種物質的排洩還有所減少。
  • 新生兒幾天出現黃疸 新生兒幾天出現黃疸正常
    2、黃疸逐漸加深,在第4—6天達高峰,以後逐漸減輕。3、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黃疸一般在生後2周消退,早產兒一般在生後3周消退。4、黃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膚顏色呈淡黃色,黃疸常只限於面部和上半身,黃疸時孩子的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慾正常,大小便的顏色正常,生長發育正常。5、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2mg/dl,但小於12mg/dl。
  • 了解新生兒低血糖和黃疸,呵護健康寶寶
    二、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比較常見的症狀,小編的寶寶出生3天後也得了黃疸。所以新生兒黃疸是父母必須要了解的,小編總結如下:
  • 新生兒黃疸的症狀
    類型不同,新生兒黃疸的症狀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表現為:  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
  • 新生兒黃疸護理
    患兒入箱前須進行皮膚清潔,禁忌在皮膚上塗粉或油類;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膚;雙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線損傷視網膜;男寶寶還要注意保護陰囊。若使用單面光療箱一般每2小時更換體位1次,可以仰臥、側臥、俯臥交替更換。俯臥照射時要有專人巡視,以免口鼻受壓而影響呼吸。 光照治療通常可以緩解新生兒黃疸,因為紫外光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
  • 新生兒患黃疸奶奶未在意 一天後孩子尖叫抽筋腦癱
    將孩子送到溫醫大附屬育英兒童醫院,一查膽紅素,已經高達18mg/dl(毫克/分升),醫生說樂樂得了重度黃疸,需要馬上住院治療。  醫生說明了黃疸不及時治療可能造成的後果,但孩子奶奶堅持將樂樂帶回了家:「黃疸不用治,讓孩子黃兩個月,自己就好了。」過了一天,樂樂出現了拒食、尖叫、抽筋、驚厥等現象,又被送回了醫院。這回,奶奶終於同意住院治療。
  • 新生兒黃疸危害大,家長怎麼看出新生兒黃疸的患病類型?
    剛出生的寶寶,皮膚和眼球都是微微泛黃的,這就是新生兒黃疸。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這屬於生理性正常現象,很快就會好,不用擔心。但是有一些是病理性的黃疸就需要媽媽引起重視。新生兒黃疸要是能夠及時的發現的話就能夠將危害降到最低,否則很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危害,對於新生兒黃疸這個疾病發生之後是不能夠忽視治療的,當然也不能盲目進行治療要根據孩子患病類型對症採取治療措施,才是疾病有效緩解治癒的關鍵,可是很多的人不了解新生兒黃疸疾病患病的時候也往往不知道如何是好。黃疸是由於一種叫做膽紅素的黃色色素在血液中大量出現,在皮膚中沉積造成的。
  • 【中州醫學】新生兒黃疸是病嗎?新生兒黃疸常見問題解答
    它主要是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的一些積聚引起的皮膚黏膜的黃染,一般新生兒血中膽紅素超過5mg/dl就能察覺到皮膚的黃染,足月兒大概有50%,早產兒大概有80%都可以看到黃疸。  問題二:新生兒黃疸是病嗎?個別的黃疸嚴重的就有可能會導致新生兒的高膽紅素腦病,所以說這時候要密切觀察這個黃疸的嚴重程度。還有一種是晚髮型母乳性黃疸,這個是多見於母乳餵養6到9天以後出現的。這個黃疸它主要是以輕、中度的比較多見,重度的也是比較少見的。寶寶多數也是一般情況良好的,沒有臨床症狀,這種黃疸它持續時間可以很長,可以達到4到12周。一般愈後良好,很少有可能引起膽紅素腦病的。那麼病理性黃疸,它出現的時間一般都是比較早。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每個寶寶出生的時候都會出現黃疸嗎?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三亞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毅表示,不是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會出現黃疸,大約80%以上的早產兒會出現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主要和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有關:膽紅素生成較多、轉運能力不足、肝功能發育欠完善、排洩膽紅素能力欠完善,即新生兒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及排洩能力較弱,在處於飢餓、缺氧、胎糞排出延遲、脫水及酸中毒的時候容易使黃疸加重。  為什麼有的孩子黃疸時間特別長,有的孩子幾天就沒了呢?林毅指出,黃疸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 新生兒黃疸如何護理,為什麼新生兒大部分都會得黃疸
    橘子媽媽懷孕的時候肚子超大,每天腿和腳腫的都不行,又睡不好,很辛苦;好不容易熬過了40周,千辛萬苦把小橘子生出來了,哪裡知道考驗才剛剛開始,漫漫育兒路上的第一關就是新生兒黃疸。
  • 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可以出現皮膚黃染。這主要是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決定的。如果黃疸的程度較輕,屬於生理性黃疸。家長不必過分緊張。生理性黃疸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出生後4-6天是最黃的時候,7-10天以後逐漸消退。  家長在家裡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的程度呢?
  • 新生兒黃疸多久消退 病理性黃疸需及時治療
    新生兒與成人相比,由於紅血球相對較多,而肝臟還未發育成熟,紅血球代謝後的物質不容易代謝完全,就會出現黃疸,臨床把這種情況叫做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寶寶出生兩天以後,媽媽就能看出來嬰兒皮膚黃黃的,在出生後三天到五天,黃疸指數達到最大值,這個時候小嬰兒的眼白可能都會黃黃的。
  • 新生兒黃疸指數多少才正常,黃疸偏高怎麼處理
    很多臨床試驗表明,大多生理性黃疸症狀不需要特別的治療,會自行消退,但是出現病理性黃疸症狀時,最好是就醫治療,以免病情惡化。但是也有新手媽媽,由於對新生兒黃疸了解不多,沒有正確的治療,差點釀成大禍。據悉,李女士的兒子在出生48小時之後,身體出現逐漸發黃的症狀。當時兒科醫生就表示孩子出現了黃疸的症狀,建議住院治療。但李女士認為新生兒出現黃疸太正常了,在家治療也可以,所以堅持出院了。
  • 新生兒黃疸,母乳性黃疸
    黃疸是新生兒最容易出現的,東寶是剖腹產,東寶剛剛出生第二天黃疸數值就達到了12,接下來一天比一天高,最高到了18.6,醫生建議抽血,當時覺得孩子小,沒捨得(應該抽血查肝功能),住了6天院,吃了五天的茵梔黃和四聯桿菌益生菌(不建議吃)。黃疸真的應該照藍光,我家東寶月子裡沒有照。
  • 新生兒黃疸別大意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是指在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使得膽紅素在體內積聚,從而使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指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一般不超過兩周。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可延遲到3-4周消失。黃疸部位局限於面頸部,也可波及軀幹,呈淺黃色,但新生兒情況好,無其他特殊症狀。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大部分寶寶必須經歷的過程,父母也不用過分擔心,聽醫生的建議,按時給寶寶吃藥和護理,很快就會好的。下面貓爸就對新生兒出現黃疸的進行詳細的說明:一、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
  • 新生兒黃疸照藍光的原因,寶寶健康延誤不得
    「新生兒黃疸,」是每個新生兒的媽媽最擔心的事,新生兒出生一周左右,大多新生兒都會出現黃疸,黃疸也分為母乳性、生理性、病理性。母乳性黃疸:一般只需要暫時停止母乳餵養,餵孩子奶粉就可以慢慢降下來了;生理性黃疸:醫生正常都說不用著急處理,多餵養,讓寶寶多排排便,正常7到15天內會自動消退的,每天到醫院檢查黃疸是否偏高,等檢查指數達到正常值就可以了,若還偏高,需及時就醫;病理性黃疸:正常都是發展的很快,反反覆覆的,這就需要及時就醫,不能耽誤,輕微的可以根據醫生的囑咐餵點藥,醫院的治療當地一般是照藍光
  • 新生兒黃疸高怎麼辦
    新生兒的抵抗力弱,剛出生的寶寶有時候會伴隨很多種問題困擾著寶媽,黃疸值居高不下嚴重的會形成腦癱。今天來給大家說說新生兒黃疸高怎麼辦 。
  • 新生兒黃疸病因治療與誤區
    一說到黃疸,大概所有的媽咪都略有耳聞,頭生孩子的時候,我們去孕嬰店給寶寶準備待產包,就被告知要買一袋葡萄糖,說是為了預防新生兒黃疸,於是我們也買了,寶寶出生後也餵了,但是我們的寶寶到底得沒得黃疸?葡萄糖究竟起沒起作用?我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 媽媽不得不知道的新生兒黃疸症狀!
    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不同,新生兒黃疸的症狀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