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很多寶寶出生後會得黃疸。這時,有些「有經驗」的婆婆們總是這樣告訴兒媳婦:「小孩子剛出生,皮膚發黃是正常現象,過幾天就會自然消退,不用理它。」殊不知,這有可能會毀了一個本該健康成長的孩子,甚至因此死亡。
黃疸治療不及時
新生兒得了腦癱
樂樂(化名)出生時,和其他新生寶寶一樣,粉粉嫩嫩。由於是期盼許久的孫子,小家庭裡充滿了興奮和喜悅。但出生三天後,媽媽就發現樂樂的面部、身體軀幹和手心皮膚都開始發黃。將孩子送到溫醫大附屬育英兒童醫院,一查膽紅素,已經高達18mg/dl(毫克/分升),醫生說樂樂得了重度黃疸,需要馬上住院治療。
醫生說明了黃疸不及時治療可能造成的後果,但孩子奶奶堅持將樂樂帶回了家:「黃疸不用治,讓孩子黃兩個月,自己就好了。」過了一天,樂樂出現了拒食、尖叫、抽筋、驚厥等現象,又被送回了醫院。這回,奶奶終於同意住院治療。但樂樂的膽紅素此時已高達30mg/dl(毫克/分升),情況已經非常危急。經過新生兒科醫生的急救,樂樂的命保住了,但是已經出現了膽紅素腦病——血液中的膽紅素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給神經系統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孩子腦癱了。
是嬰幼兒常見病
有孩子因此死亡
「太可惜了。」溫醫大附屬育英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醫生薑娜說起這件事時,一臉遺憾。
「黃疸是嬰幼兒的常見病,表現為皮膚發黃。其中有些黃疸是生理性的,有些是病理性的,不可憑經驗認為是生理性就不去醫院檢查,延誤治療會影響孩子發育,甚至危及生命!」姜娜說,許多原因都會引起新生兒黃疸,如母乳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新生兒肝炎、先天性膽道閉鎖、先天性酶的缺乏等。溫都記者何群芳
醫生告訴你
寶寶皮膚發黃
應該馬上就醫
溫醫大附屬育英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醫師姜娜
在大多數情況下,出現黃疸是不用擔心的。但是,如果在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控制黃疸的情況下,寶寶膽紅素水平持續升高,可能會對寶寶的神經系統造成永久傷害。極少數發生黃疸的新生寶寶會發展成核黃疸(也叫膽紅素腦病),會導致寶寶耳聾、發育遲緩,或像樂樂那樣出現腦癱,甚至死亡。
如何判斷自己寶寶得了黃疸?可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染;軀幹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染;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即為重度黃染,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但是,以上的判斷方法較為主觀,建議爸爸媽媽們一旦覺得寶寶皮膚比較黃的時候,應該馬上送醫。
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就要治療。光照療法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即讓寶寶脫光衣服躺在嬰兒床裡(眼睛需要遮蔽)放在藍色的螢光燈下照射,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若寶寶的黃疸比較嚴重,或光照療法後膽紅素水平仍持續升高,就需要進一步治療。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