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須得幾回考/陳年舊事/青春印記之十

2020-09-20 人間詩舍


人生須得幾回考


——陳年舊事青春印記之十
陳昌華
人這輩子,不知要經歷多少考試。從小升初,到初升高,再到高升大。如果再讀下去,還要考研、考博。即便走向社會,也難免各種五花八門的考試。
回顧我走過的應試之路,有這麼幾次考試最令人難忘。
印象最深的是高考。1977年恢復高考時,我在洛陽風動工具廠一個地方小廠的廠辦工作,得知恢復高考,立即心猿意馬,蠢蠢欲動。得知我想報名參加高考,張守信廠長頗有些不以為然,他以自已當年組織上推薦保送他讀人民大學他都沒去,現在不也當了廠長為例,勸我留下安心工作。我謝絕了他的好意,還是執意報了名參加高考。



報完名,回到家翻箱倒櫃尋找當年用過的課本,又和幾個要好也要高考的小夥伴一塊回到十九中母校找老師補課。記得給我們補數學的是廉老師,他教學水平很高,但對於我們幾個連平面幾何都沒學過的初二學生來說,想在短時間突擊補完高中數學,恐怕華羅庚來教也無濟於事。
果不其然,高考成績一放榜,我的數學只得了可憐的9分。好在我的語文、政治都考了高分,史地也還不錯,總分考了264分,好歹過了錄取分數線。然而,那年河南高考定了個土政策,25歲以上的考生比正常錄取分數線要加高100分。這100分對於老三屆的高中生而言,也許不在話下,但對於我們這些初六七、初六八的一、二年級學生而言,無疑是難以逾越的鴻溝,最終名落孫山是再自然不過的結果。



轉眼到了1978年,又到了第二個高考季。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我,又惡補了一年數學後捲土重來。這回數學考了20多分,總分考了313分,終於過了大專線。虧則華國鋒那年出訪歸來,拍板高考擴招,我才像範進中舉一般,擠上了高考末班車。
都說知識決定命運,高考改變人生,此話一點不假。畢業後我留校幹了團委,兩年後調進了市委宣傳部,八年後官至副處,升遷速度雖然不快,倒也順風順水。這期間我又在職考了一次「專升本」的全國成人統考,有意思的是,那年的錄取線是250分,我不多不少恰巧考了250分。有一位老兄曾譏諷調侃我「二百五」,幾年後我才知道這個「二百五」專升本的鄭大文憑的意義和價值。



1993年9月,我在鄧小平南巡後的改革開放大潮中,毅然下海來到了深圳,應聘在發行了新中國第一張股票的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一一中國寶安集團出任了主持工作的宣傳部副部長。三個月的試用期剛滿,集團人事部就通知我參加深圳市的調幹考試。
調幹考試雖不像高考「一考定終身」,卻是毫不含糊的「一考定調動」的當年進深圳的必經門檻,只有過了這一關,才能正式開啟調動程序。
記得通知我考試的時間是星期四,而考試是星期日,只剩下三天複習時間。在市委黨校報考時,我想當然地報了公文專業。待拿到複習資料一看,傻了眼。公文是一門專業課,絕非是在機關泡了多年就會寫一手公文那樣簡單。我當時就後悔不該報這門專業課,想改報其它專業。誰知報考部門的工作人員說,要改專業還得回單位重開證明。倒不是怕麻煩,是怕集團的人笑話,宣傳部長不敢考公文,不成了草包。



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我分秒必爭開始了複習,綜合課感覺馬馬虎虎,還能對付,專業課越看書越頭大。待到星期六下午,我反覆權衡,如果考試不過關,還不如不去考。複習時間太短,不考情有可原。考了不過,沒人說你只有三天備考。思來想去,決定放棄。周六晚上,棄考一身輕,我看了半夜電視,好不放鬆。
周日早晨,一覺醒來,越想越覺得不大對勁。這次不考,就會錯過年度調幹指標,一耽誤至少半年。單位的同事也不知道是我棄考,還以為我這個宣傳部長沒考過關。即便這次考砸,能去了解一下試題類型,為下次再考積累些經驗。思來想去,覺得還是考比不考強。想到此,我一骨碌翻身起床,牙顧不得刷,臉顧不上洗,拿著複習材料和準考證,就衝出了家門,攔了輛的士,趕往了設在市委黨校的考場。



我是最後一個趕進考場的考生,監考老師和考生都用異樣的目光打量著我,啥日子,居然還能睡過頭。我趕緊找著自己的位子坐下,靜靜心,定定神,開始了答題。
上午先考綜合課,涉及學科眾多,覆蓋面寬泛,對我這個老傢伙而言,大都略知一二。上午考完,自我感覺難度沒那麼大。吃完快餐,趕緊複習專業課資料,一直看到考試鈴響。專業課畢竟是考專業,就沒上午的綜合課好對付了。憑著多年的機關公文寫作底子,和中午一目十行,囫圇吞棗的臨陣磨槍,終於答完了試卷,自我感覺沒上午好,這門課,懸!
半月之後,成績公榜,我連準考證都沒帶,趕到市委黨校的分數榜前看結果。完全沒有想到,我綜合課考了70多,專業課考了60多,兩門課全過了。那一刻,我如釋重負,長出了一口氣,真比高考錄取還要興奮。我趕緊趕回集團,取了準考證,列印完分數通知書,交紿了人事部。
本以為,指標有了,考試過了,調動應該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吧!沒曾想,問題大了。那年頭,深圳對學文的,幹行政的大專畢業生控制非常嚴。而這兩條,我全佔了。材料報了幾次,市人事局就是不批。我這才拿出了當年「二百五」考的鄭大本科文憑,人事部的同志又拿著我出的書和在報刊發的文章以及省級的文藝獲獎證書,反覆向市人事局交涉,說明我是有專業的,並非行政人員,這才開了綠燈放行。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我的調動搞掂之後,太太和兒子的隨遷就容易多了。深圳當年評政工職稱,來深之前我在內地從事了多年黨務工作,來寶安集團後我還兼著黨群部長,加之多年的文藝創作成果,我很快就評上了高級政工師。深圳規定,政工系列的高級政工師,納入深圳的技術職稱系列,享受同等待遇。高級政工師相當於副高職稱,家屬隨遷不用等待指標,只要符合條件,立馬辦理,我的這個副高職稱,讓妻兒很快隨遷,一家人順利團圓。
深圳這座城市,年輕人居多,高學歷者居多。我所在的寶安集團,已出任董事局主席併兼總經理的陳政立先生對人才更是厚愛有加。曾有一度,集團發展研究中心招聘了八個博士,連接電話的也是個北大的女碩士。我這個宣傳部也是碩士一堆,人才濟濟。加之集團推出了鼓勵學習、報銷學費的政策,我這個老範進也不甘落後,眼紅心熱起來。



我有個大學同學,早就志存高遠,上大學時就一直準備考研。畢業後沒兩年就考上了吉林大學當代文學研究生,畢業後進入廣州的暨南大學華文學院當了教授,已帶了多年研究生。來深後,距離近了,聯繫多了,向他打聽了些考研的情況,腦子一熱,決定考研,方向是文藝理論。
我把考研,估計得太簡單了,覺得自己搞了多年文學創作,也發過一些作品,就認為考文藝理論的研究生,有這些基礎打底,再攻攻理論應該問題不大。專業方面,的確和我預計的相差不大。有門專業課考試就是寫一篇當時很火的馬原的小說《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的文藝評論,這正中我的下懷。勿庸諱言,兩門專業課都考得名列前矛,但英語卻考得一塌糊塗,最終名落孫山。聽我那位師兄說,兩門專業課的導師還專門問過他有關我的情況,才知因英語實在太差,初試就被刷了下來,頗為我的專業課成績感到惋惜。



又過了幾年,廣東省向全省公開考試招聘副廳級幹部,我忍不住,又偷偷去報了名。筆試只考一門課,自我感覺考得不錯,尤其那篇作文,更覺著寫得十分滿意。待到躊躇滿志地步出考場,猛然打了個激靈,壞了!試卷上有個明確要求,不能在試卷上出現名字,如果出現試卷作廢。而我卻稀裡糊塗地在作文題目下面,像平常寫文章一樣,習慣性地署上了自己的姓名。這下閱卷老師省得批改了,我自己就先把自己的試卷廢了,白忙活了一回,白考試了一場。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參加什麼考試了。每每看到有些「學霸」「考霸」的報導,我就想起自己親身經歷的這些考試,有過「過五關斬六將」,也有過「走麥城」,雖有些五味雜陳,百感交集,但一切都過去了。其實,人生漫漫,每個人都會經歷許多考試,只要把握住機會,不放棄,不懈怠,都能過關的。網上躥紅的八十老翁參加高考就是「活到老,考到老」的例證。

人生須得幾回考,峰迴路轉靠攀登!
2019年7月10日


(圖片選自網絡)

(陳昌華,生於安徽,長於洛陽,現居深圳。1968年10月下鄉河南靈寶川口。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著有詩集《印象與烙印》《旗幟詠嘆調》《深圳編年詩》文集《企業常青藤》

主編《中國企業報刊大全》《詩路花語——洛陽七十年詩歌選》。電視劇《貼廓巷56號》編劇、製片主任,《白居易》製片,電影《硯床》製片主任。)

相關焦點

  • 刀鰍魚:陳年舊事
    開會表彰的那天,H領導突然告訴我,輕飄地說:「有幾個老朋友來農場看我,我陪他們玩一下(指打麻將,作者注),今天的活動就不參加了;領導講話,就讓社會事務辦主任S代替吧!」我很不是滋味。開會那天,S講話時,突降大雨,話沒講完,就匆匆散場。事後,我很不甘心。
  • 明白錯誤後,已經回不到從前,人生不能重來了,這就是人生的無奈
    小時候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太慢,總是希望快快長大。人過中年後,發覺時間過得太快了,一轉眼又過年了,陳年舊事好像發生在昨天。現在每天跟時間賽跑,因為有太多的事情沒來得及去做 就算不睡覺也做不完的事,還有自己的夢想也沒有實現,想去健身也沒時間,想去旅遊也沒時間,想陪朋友吃飯也沒時間,後悔浪費了太多的青春,錯過了黃金十年,中年才領悟,可是已經太遲了。現在重頭開始卻發覺比不上年輕人了,真的感覺到自己老了。
  • 【雅人韻士】李德祥|陳年舊事風吹去,唯有石斛永不枯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人簡介】 秋冬之約 只恨霜降冬藏日,層林盡染為秋痴。 兩季一宵夢難寐,小雨霏霏化作詩。 公元2020年十一月七號星期六,參觀北海溼地,銀灘和老街。
  • 「忘羨」在人間42:青春的印記
    幾人從花卉小鎮出來,又去了一條河道,那條河以前是城裡的廢水溝,經過治理變成一條生態河道,河水清澈,裡面開始生長了許多小魚,站在岸上都能看到它們遊來遊去的身影,很多市民在此散步。「變化挺大的。」藍忘機緩慢地邁著步子,仔細地看著兩岸的變化,手裡的小兔子毫不知情的扒著籠子小鼻子嗅著外面清新的空氣。
  • 幾何的前世今生(七):非歐幾何的陳年舊事
    波爾約兄弟的父親為第五公設問題耗盡了他的青春年華,除了找到幾個與第五公設等價的命題外,一無所獲。波爾約想子承父業,他不顧父親的阻撓,熱切地研究著平行公設問題。在1825年波爾約兄弟已建立起非歐幾何的思想,並且在那時已相信新幾何不是自相矛盾的。
  • 上海名嘴「互掐」 陳年舊事吐槽大會[圖]
    1月1日播出的2014"名優新播音員主持人評選"頒獎盛典,當影像、照片、記憶、分享成為關鍵詞,主持人們開啟了「互掐」模式,把這一年一度的名嘴聚會,變成了一場陳年舊事的吐槽大會。頒獎之餘,花邊八卦也被抖了出來。  林海:婁一晨決定我的職業生涯  1994年,大學畢業時的林海面臨兩個選擇,要麼成為一個體育播音員,要麼去電臺做音樂節目。恰逢1994年世界盃,林海跟婁一晨搭檔播體育。合作完第一場,林海就決定去音樂臺了。
  • 生命裡最青春的印記(1)夢回柴師
    夢回柴師——生命裡最青春的印記16歲,正是人生最青春的季節。少男少女青春的夢境裡自然少不了異性的憧憬:那美若桃花的臉龐、那天真無邪的笑顏、那親如兄弟的關心、那在現在看來老土但心裡依舊靚麗的背影...... 那段青春的記憶儘管短暫,儘管不知道什麼是青春的時候就已經如白駒過隙,儘管後來想想有些苦澀和天真,但無論什麼記憶,青春的印記註定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青春不會再來,青春已經無法替代,青春的背影依舊是夢境中的常客。
  • 獨樹街舊事之《寫對子》
    從小上學直到高中畢業,經歷的大都是文化革命的薰陶,內心裡的確少了些為人處世之道的洗滌。家鄉人的禮數和人緣雖身臨身受了一些,但象爺爺這樣諄諄告誡的做人道理還真是少之又少到了臘月二十六七,來家裡央我寫對子的人多了起來。有時擠一屋子,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都帶著剛從集上買的紅紙。我不得不停下筆,把各人帶來的紅紙都記上名子放在條几上。
  • 歌詞之美:那些像詩一樣的歌詞,五月天把青春唱得有多透多美
    一條評論,便是一段人生,一種心境,一番體悟。看網易評論縱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其中,就好似你走進了人群之中,人們專注地與你訴說些陳年舊事。悲情歡喜都是有的,把整個人間都擺在了你面前。評論已然尚且這般了,歌詞卻是真的抓人。在華語樂壇中,若說歌詞,五月天的絕對是藝術一樣的存在。
  • 陳年舊事|大唐
    就好像一個人前半生曾經做過一番大事業,中年不幸遇上重病,只剩下半條命,之後各種人生打擊各種悲慘,但是依然堅強地挺過後半生,活出了一個比較高的壽命,還為後人積累了不少有益的經驗,這個生命力實在是強大。 大唐無疑是一個強大的王朝,一個你不得不佩服的王朝。
  • 關於遇見,關於人生的唯美短句,困惑時看看,備受啟發!
    二、人的一生很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那麼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三、如果我們不必扮演其中的一個角色,這世界將是何等出色的一臺喜劇。四、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 蘆潭舊事
    這種人站著說話不怕腰疼,他們哪裡不知道,一個老師教五個年級,每天僅語、數兩科加起來就得講十遍;十本教材,即使翻一遍也夠嗆,甭說還要教其他課程,哪有時間去「磨」?為了不誤教學並保證學生的安全,剛學會駕船的我須在每天上學前和放學後親自駕著小船挨家挨戶上門接送孩子(家長有空時也有自己駕船把孩子送到學校的),箇中辛苦,只有親歷親為的我才有深切的體會。
  • 電影《城南舊事》人生舊事一場離別
    透過這雙眼睛,我們看見那時的中國,那時的人們,看見城牆根下咀嚼草料的駱駝,看見人生不過是一場離別。老北京,是中國的象徵,無論世事變幻,老北京人依舊保有自己的生活狀態。簡簡單單的日子裡,盛滿了濃濃的人情。悲天憫人,是中國人善良的根本,造化弄人,是他們不幸的命運。
  • 青春留在軍營 帶走最美的橄欖綠印記
    近日,武警甘肅省森林總隊張掖市支隊23名戰士脫下戎裝退出現役,踏上人生新徵程。11月退伍季,該支隊23名戰士將戴上「退伍光榮」的大紅花踏上返鄉的列車,回憶入伍時曾戴大紅花離家遠行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此時此刻再戴上承載著青春的大紅花將要踏上歸途,心裡的滋味卻與入伍時截然不同,從軍路上的酸甜苦辣,寒冬中站崗執勤、酷暑中摸爬滾打……一幕幕、一件件,點點滴滴恍如昨日。
  • 那些回不去的青春
    青春就如一輛沒有回程的列車,一路到站,沒有中途下車,更沒有原路返回的可能。唯獨只有青春沒有留下或深或淺的腳印,只能用時光的流逝來緬懷。歡樂的嬉笑中隱藏著多少的心傷有幾人看的懂;孤獨的背影中涵蓋著無限的落寞有幾人看的透;無悔的青春走在沒有歸途的人生路上,顯得無力、格外的諷刺,卻開出一朵朵不美麗但很芳香的花,裝扮了你一段絢麗的人生路。
  • 《城南舊事》讀書報告
    《城南舊事》通過自然質樸的敘述,不著痕跡地將傳統性別角色對女性人生的限制與殘害揭露了出來,讓人嘆息,令人同情          《城南舊事》和《朝花夕拾》比較閱讀卜嘯宇讀完城南舊事,總覺得《城南舊事》與《朝花夕拾》有相同之處。
  • 陳年舊事:我的高中生活
    1980年,我由大辛莊聯中考取了束鹿縣位伯高中,我記得當初的錄取分數線為261分,我考了265分。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分數那麼低呢?這是有歷史原因的。我在上小學五年級時,趕上了「學黃帥交白卷」、學「張鐵生勇當革命的小闖將」運動,那時,在學校不學習,升入初中後,由於底子差,即使老師上課,也學不會什麼,就這樣混沌沌在學校混天。
  • 陳年普洱茶是時間的味道
    陳年普洱是時間的醍醐,是光陰對細節的耐心雕鑿,陳年普洱,更是一種在時光流逝中的靜默,在這種靜默中,生活上升為藝術。陳年普洱還是一種頓悟,是一種用時間去完成的修行,是茶禪一味最好的注釋。
  • 馮永謙|老相片裡的青春密碼
    感謝互贈的照片讓我們擁有回憶,如果沒有這些老照片,這些酸酸甜甜的往事就早已隨風而逝了,再也不能被歲月發酵成烈酒,我們的人生便沒有了更多的味道,何來瀰漫詩情的歲月。青春是最絢爛的,也是最幸福的。耽於回憶,青春就難免會退色。
  • 在這些「農大印記」中感受你的青春歲月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熟悉的歌詞與旋律將思緒帶回到美好的校園時光。畢業生們,回想起在大學裡度過的青蔥歲月,精緻的校徽、泛黃的相片、慵懶的橘貓、香甜的麵包……總有一些「農大印記」讓你印象深刻,即將離開校園的你是否還在懷念那一段充滿歡笑與淚水的美好時光?願這些「農大印記」幫你留住回憶,以校園所獲奔赴社會,心裝萬物,從容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