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生活安穩而平淡,但每當夜深人靜,你為什麼恐慌?

2020-12-17 來自畫畫的糰子

什麼時候開始萌生學習插畫的念頭呢?

2020.7.15,記住這個日子

我是糰子,一個一歲孩子的麻麻,90後,但今年虛齡30。

沒錯,90後已經30了

30歲才想起學插畫,不晚嘛?我也在問自己。

學習插畫的起源

我是一個剛重回職場、即將30的麻麻,在三線小城市生活,今年年初出來找工作,發現自己畢業6年,好像一事無成,做過銷售,做過新媒體,還做過文員,中間還荒廢了兩年生孩子。老實說,我自己去面試的時候都不夠自信,內心覺著30了,最起碼工資要6000(三線小城市的我覺著工資這個薪資已經可以了)吧,卻發現我沒有這個能力去拿。於是,我進了一家民營企業,做起了公眾號運營。

工作不緊不慢的在坐著,雙休,到點下班,一個月5000,下班了、周末在家帶帶孩子,看看電視,一個感情還不錯的老公,一個可愛的孩子,好像生活還不錯,很知足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會莫名的焦慮,若隱若現的恐慌感席捲而來。

我在恐慌什麼呢?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不好不壞的老公,一個可愛的孩子,我在恐慌什麼?我有什麼好恐慌的?我無數次地問自己。

後來,我找到了答案。因為我30了!原因無他,所有的違和感就在於我30了!我不是20歲,我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供我揮霍浪費。我30了,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而我自己好像還停留20歲,我的能力,我的閱歷,我的一切都好像還在20歲,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企業沒看到,連我自己也沒看到。都說三十而立,但我好像沒有立起來。

30歲的我陷入了一個忙碌的陷阱,日子過的充實無比,而想要的生活卻越來越遙遙無期。反而漸行漸遠。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時間。我想學習一門技能,然而我沒有時間。我想減掉大肚腩,然而沒有時間...

這就是客觀事實,生活所迫讓很多人不得不付出大量時間維持生活,而對新的挑戰與目標非常乏力。

30歲的奇怪圍城:生活還將就,時間永遠不夠。一旦拖下去,只能讓自己更加的陷入被動,有了孩子有了生活。更多瑣碎的事充斥在生活每一個角落裡。

2020.7.15的深夜,我又一次問我自己,再這麼渾渾噩噩下去,35歲了怎麼辦?各大企業甚至公務員招聘要求都是35周歲以下,35歲了,我就等著被社會淘汰嘛?不行,不行,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必須做出改變了。

確定改變方向

那麼,改變從何開始?梳理下我現在的概況吧。

工作能力:畢業6年,實際工作4年,2年的銷售經驗,兩年新媒體經驗,平面設計的能力(外面培訓班培訓的,剛入門的設計水平,為了新媒體運營學的)營銷性軟文創作能力還行,商城運營還接觸,了解網際網路引流等整個流程。

生活:一個16個月的孩子,正處於幼兒期,白天婆婆帶,晚上我帶,明年2歲,準備明年要開始給他啟蒙。下班時間17.30,到家18:00,孩子睡覺20:30,除去吃飯、洗澡時間1.5h,周末能有半天時間。

確定下我的職業規劃,繼續新媒體運營,有機會嘗試抖音直播類策劃運營,沒有就還是在公眾號、微信商城、小程序做運營,平面設計由於行業加班特性,不符合我實際家庭因素,不作為主職業規劃。

所以在主職業過程中,還是想學點技能傍身,為了以後更好的工作,於是有了兩個選擇:視頻、插畫

視頻:

1、鑑於現在短視頻很火,加上5g時代,個人是很看好視頻這塊輸出的。

2、但是後期跟平面設計一樣,都需要加班,而且學成後最好進入公司磨練下,這就跟我職業規劃不符。

插畫:

1、學習繪畫對平面設計有幫助,提升美感

2、引導孩子學習。插畫的自由度更好增加了自身的能力

3、但是畫技的學習需要非常強大的意志力,學習整個周期就要5-8月。

鑑於自身的原因,最終敲定了插畫,自由度更高,能更好的引導孩子(當媽了真是什麼事都想帶上孩子)。

排除萬難報名學習

確定了學習插畫後,就開始後續的問題,是培訓班報名學習?自學?網絡課程班?在網上開始了解插畫以及學習過程,知乎、貼吧、輕微課、騰訊課堂、線下培訓都去諮詢過,內容總結如下:

學習內容:

插畫分很多系列,商業插畫、古風插畫、日系厚塗插畫、分鏡條漫等,個人喜歡古風類的,再加上不打算這個另作職業去學,所以就選了古風插畫系列

學習班

1)線下培訓班

優點實時教學,繪畫是一個很注重實操的課程,老師當面點評一句抵得上看視頻百個

但是要有足夠的時間外出學習,糰子在三線城市,有插畫師培訓的地方不多,比較了幾家,差不多在4000左右,30節課,一節課一個小時,相對專業插畫很少,古風類的,30節課,承諾說中級繪畫水平,說實在的,我有點懷疑

2)網絡課程班

對比了幾家網絡課程網站,總體覺著輕微課還行,古風類插畫4998,300節課,學習錄製視頻加上直播作業點評和解答,缺點就是老師不是當面教學,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不能及時反饋,但是專業行感覺要比線下諮詢的機會強。學習周期較長5-8個月

3)自學

鑑於沒有繪畫功底,就不考慮走彎路了

綜上,糰子就像在線上學習,報名輕微課的班

打跑疑慮這個小妖精

培訓班、學習內容定好後,心裡那顆懷疑、反對的小種子就冒出來了!

又是工作,又是孩子的,你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嘛?學習插畫過程5-8個月的周期,你有足夠的時間,足夠的意志力去學習嘛?學習後,你真的有那個能力去獨自創作嘛?輕微課好貴啊,抵上一個月的工資,還想攢錢換房子呢!無數的反對藉口冒了出來,以下一一解決

學習時間:

30歲的我,時間沒有20歲的我充裕,照顧家庭,還要兼顧事業。捋一捋我的時間段

綜上,我一天時間3h,足夠學習,周末時間多練習(只學習,沒有別的情況下)

我的多重要求

1. 減肥要求,需要2H時間

2. 中藥祛溼,需要0.5h

由於想要學習,但是減肥也是我很想做的,中藥一直在喝著,所以30的自己,真的是時間不夠,減肥目前是準備藥包方式,試看效果,不行就先擱置,中藥下個月就結束,不是很影響時間。最大的時間問題解決了,剩下就是價格,說實在,投資自己一個月,不算虧。接下來就是意志力和學習力的問題了。

我足夠的意志力去學習嘛?學習周期5-8個月,我真的準備好了嘛???(未完待續)

排版 | 糰子原創

文案 | 糰子原創

圖片 | 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感情生活中,最渴望平淡和安穩的三大星座,是你嗎?
    平平淡淡,安安穩穩的生活其實挺好的,但是對於一些比較浪的人來說,內心是一定會拒絕平淡安穩的生活。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在感情生活中,最渴望平淡和安穩的三大星座,看看你是嗎?金牛座的性格比較穩重,所以金牛座習慣了穩定和平淡的生活方式,對於對象也是比較欣賞慢慢積累起來的感情。金牛座只要確定了對方,就不會介意平淡和安穩的相守一生。
  • 分手後,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會想起你
    分手後,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會想起你。只是,你不會知道,而我也不敢再去打擾。這或許是很多失戀的人最常見的感悟。而這一種感情,也只能留在自己的心裡。生活始終是要繼續,而你的身邊也會出現別的人。我們還是要和過去說再見,和曾經說再見。
  • 感情中,最渴望平淡與安穩的星座
    我們每個人追求的生活都不相同,而自己嚮往的感情也同樣會有差異。有的人可能嚮往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有些人則更喜歡細水長流的感情。不管是哪一種相處模式,都可以成為美好而幸福。讓我們看看十二星座中那些在情場最渴望平淡與安穩的幾大星座吧!
  •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她
    從30年前剛混社會擺水果攤,到20幾年前的開了三次五金零售店,都沒有賺到人生第一桶金,都是在碌碌無為的過活者。所以,他常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我來廣州30多年了!」後來,老Z就認識了現如今的嫂子,阿W,我們喜歡稱嫂子為:W阿姨。W阿姨也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家老Z的小康生活都是我成就的」。其實,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
  • 每當夜深人靜時最想念的那個人,你一定很愛他吧(很真實的美文)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他,送的那些花,還說過一些撕心裂肺的情話」簡弘亦的一首《你一定要幸福》唱出多少人內心的思念,幾句簡單的歌詞回放了多少人破碎的夢想,你,還好嗎?情感有時候真的能夠輕而易舉的控制一個人,它能讓你發自內心幸福快樂,也能讓你撕心裂肺的痛哭,原因簡單明了,「他還在」「他不在了」。你有沒有一個讓你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十分想念的那麼一個人,「他」還好嗎?
  • 平淡的生活裡,藏著無數小確幸
    我們現在的生活,被焦慮和內捲化裹挾,我們很多人,卷在他人的期待中,卷在別人的目標裡,卷在自己的焦慮中,越卷越深,焦躁、不安、恐慌成為了很多人工作與生活的情緒。殊不知,生活有剝奪就會有饋贈,那些讓你恐慌、不安的生活裡,有著無數的小確幸,讓你滿懷熱愛又充滿熱情。
  • 30歲之後才明白父母為什麼讓自己考公務員,道理原來是這樣
    父母覺得公務員安穩,以後孩子也能有一個舒坦的日子。可是對於大多數剛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還有許多需要拼搏的夢想去實現,安穩就意味著枯燥和平凡,這並不是他們追求的生活。他們渴望去大城市打拼,於是有了一群「北漂」與「滬漂」,哪怕住著潮溼又狹窄的地下室也在所不惜,這樣一群有夢想的年輕人甘願用時間去榨乾自己的青春,用勞動和奮鬥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 夜深人靜,對影難眠,遠方的你,是否知道我在想你
    因為掏心掏肺,流了不少淚世上最難懂的莫過於人心時間識人,落難知心吃一塹長一智把一些人看清了,也就看輕了把一些事看淡了,也就釋然了生活的苦感情中雙方,無論是分手,還是熱戀,都是那種熟悉的感覺,一種嚮往牽手卻不能如願的感覺,也恰恰是這種感覺,讓你記憶深刻。因為它讓你有著虐心的痛,還讓你有著思念的甜。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想的卻是她」。記得,曾經有一個網名叫做「小童」的朋友與小順談心。
  • 心裡卻只有你,想你!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會很想很想你!
    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真的很想很想你。真想去看看你,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看著你吃驚的樣子,體會被你擁抱的感覺。其實你不知道,不知道此刻我有多想你!我下了無數次決心,我不要為你所動,可我害怕做不到。我害怕一個不小心就被想你的思潮淹沒,所以我在可以出去玩的時候總是不會留守。可你該知道,我是那麼喜歡一個人宅著,只是我還是沒能避開只有我一個人的世界。
  • 《桃源》:浪夠了的人想追求安穩,安穩多年的人又想去浪
    喜新厭舊是人之本性,這也許就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婚姻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即:無法長久地過一種不斷重複的生活,所以我們常常會看見身邊有這樣一種現象:安穩多年的人想去『浪』(出去闖一闖),而在外『浪』(在外漂泊多年)夠了的人又想追求安穩
  • 《三十而已》熱播,王漫妮重回上海,安穩和拼搏你會如何選擇?
    最近一直在看三十而已,三位女主三種人生卻幾乎涵蓋了當下幾乎30+女生生活的常態!一種像王漫妮,畢業後漂泊在外獨自打拼;一種像鍾曉芹,在父母身邊結婚工作,生活平淡如水;一種像顧佳,外能替老公打拼事業內能相夫教子。很多人在看這部劇時,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 白巖松: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幸福
    以樂觀之心看生活,那麼生活處處都很好,以悲觀之心看生活,那麼生活處處都很壞。一個人,若是想獲得由心而發的幸福,就必須學著承認自己的平凡,日子的平淡。就如同白巖松在《白說》一書所說的一般:「學會接受平淡這個生活現實,然後把平淡向幸福那靠。」
  • 願生命在平淡中安穩,在寧靜中盛放
    有些意外,忙忙碌碌的日子就這樣過去了,看著日子漸漸地趨於平淡,感覺好事將近了一樣。因為生活越接近平淡,內心就會越接近絢爛。其實,每一個人都一樣,始於平淡,最終也是歸一平淡。平淡是一種生活的狀態,是經歷了沉澱之後,所表現出來的成熟。生活哪有那麼多的轟轟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
  • 25歲一事無成,害怕自己30歲還是碌碌無為,莫名恐慌怎麼辦?
    今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25歲一事無成,很害怕自己30歲還是碌碌無為,莫名恐慌怎麼辦?提問的人說道,現在的工作不溫不火,重複工作。自己不想幹這份工作,但是又不知道去做什麼好,有前進的動力,沒有前進的方向,我該怎麼辦?看到這個問題,不由想到了自己。
  •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你被哪些兒歌治癒過心靈?
    大部分人選擇聽歌的時間都基本上會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做家務的時候,還有夜深人靜獨自想心事的時候。戴上耳機,這一刻,時空仿佛只有你一個人。在聽慣了悲傷情歌之後,突然發現小孩子們唱的兒歌也是非常治癒心靈的。每天清晨都能聽到「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有你相伴leap frog」。在某些時刻甚至被一渡洗腦,但是這首歌還是非常好聽的,可愛的童聲,讓人一聽就心情愉悅。這首歌曲是於2009年09月23日發行。填詞彭鈞 李潤 譜曲彭鈞 吉他楊世雲 貝司手杜渡。
  • @高三生 | 在最好的年紀裡,別讓平淡的生活,耗盡你所有嚮往
    如舊,我過著平淡的日子,喜歡在課餘時間追追劇,看看雜誌,算是平淡生活裡的小小調劑。時節如流,高三悄然而至,一切也在慢慢改變。周末雙休取消,只剩下周日下午的幾個小時可以自由安排。作業逐漸多了起來;考試逐漸頻繁起來,一周一考,甚至一周兩考,逢考必有排名。日復一日的複習生活毫無新鮮感,如同嚼蠟。
  • 人生短暫而漫長,30歲,是終點亦是起點
    30歲的男人,前生過半, 雖然生活略有小成,日子過得也還算安穩,可還是有不少煩惱。這一年,我「被」離婚了……為什麼說「被」離婚了,被迫、被動。夫妻間的感情已近乎平淡,沒有過轟轟烈烈的愛情,也沒有雞飛狗跳的爭執,平淡而無味的一句:「我們離婚吧」,沒有多一句話少一句話,就這樣分開了。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告訴你生活可以詩與夢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才敢拿起《撒哈拉的故事》,才敢去神交三毛,因為拿起來卻放不下,因為放不下,所以有那麼多的牽掛,內心有許多言語想說,說與三毛聽:三毛,你將生活過成了夢。平淡而枯燥的生活,你總能找到生活的美妙之處,你去客串醫生,你與荷西去找骨頭,為了不動用爸爸的錢,你們做漁夫,你就那樣背著帳篷跟隨這運水車行走千裡深入荒漠,去感受著沙漠的遼闊。
  • 30歲,一切還不晚!(句句在理)
    30歲是人生的一道坎,也是人生的一個關口,要麼你就此飛黃騰達,要麼你就此一生潦倒!這絕非聳人聽聞。2500年前,孔子就告誡前來求學的人:「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這句話至今仍足以振聾發聵,警醒世人。30歲之前是助跑,30歲之後才是真正的啟航。
  • 人到50歲,最佳的打開方式:不折騰不逾矩平淡活
    人走茶涼是常態,去了你的接任者,做壞了會認為你去看笑話、去指指點點,做好了你在心下欣慰祝福便是,何必去留念過往?當個普通人,學會做一個讓後輩喜歡的人。別去指手畫腳幹涉孩子們的生活。資訊時代,年輕一輩見識的東西、掌握的技能也許早已超越我們;憶苦思甜、經驗之談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