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教堂改造成書店,國外早有先例,可在國內,北京這家模範書局詩空間是第一家。開業僅1年,就吸引了無數京城文青來打卡!
教堂歷史
在變身成書店之前,它是中華聖公會教堂,始建於1907年,基督教中華聖公會在華北地區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中心教堂。1949年後聖公會退出中國,教堂成為北京電視技術研究所庫房,1990年代被一家港資企業收購,經過整修成為辦公場所,2013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不確定它是不是「京城最美書店」,但考慮到國內超過百年的教堂並不多,加上它又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確值得來看看。
教堂改造
這是模範書局第四家店,它的第一家店是由楊梅竹斜街上一棟民國建築改造的。與民國老建築的改造相比,教堂的改造要艱難複雜得多。
比如身為文物保護單位,教堂內不允許使用電焊,鋼材必須切割、焊接好之後,再到教堂內組裝;比如為了還原漂亮的彩色玻璃窗,需要耗費不少財力。
改造後的教堂開闊明亮,原來教堂洗禮池的位置,被設計成為一個開闊的小「舞臺」,可以舉辦讀者見面會之類的活動。最裡面是喝咖啡、品茶的休閒區。而書架緊靠兩側的窗邊,如果只是站在門口,根本看不出這裡是書店。
亮點特色
模範書局中的「模範」二字含義不一般,活字為「模」,盛器為「範」,這個詞說的是古代活字印刷術的流程。這家店內還有全套的雕版印刷機器,讀者可以體驗雕版印刷技藝。
書局創始人姜尋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是詩人、出版家、文津雕版博物館館長,也是古籍收藏家。仔細觀察,你可以在店內找到蝴蝶標本、古石雕柱、畫作等藝術品。
書籍類型
與其他書店相比,這家書局的書數量並不多,而且幾乎找不到市面上那些暢銷書,多的是一些文學藝術類的書,其中不少是網上售書平臺買不到的版本和古書,適合喜歡小眾文學書籍的小夥伴。
遊覽貼士
書局內可以打卡留念,但小夥伴拍照的時候別打擾看書的小夥伴們。
疫情期間,進入書局前,需要在門口登記、出示「北京健康寶」的狀態頁面。
我是Mia黃小米,90後北漂女青年,多平臺認證的旅行達人&籤約攝影師,北京資深玩家,去過北京上百個景點,持續挖掘小眾景點和新鮮玩法,歡迎關注!
北京這家書店,像不像魔幻小說裡的迷宮?拍照好去處!
北京寶藏景點:皇城內少有的登頂觀景天台,夜景美哭了!
北京小眾胡同:皇帝寵臣、晚清格格、民國總統,都曾住在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