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劉鑫,今天和大家來探討一下神話的起源,神話——人類意識覺醒的產物。
「神話」系外來詞,英文為「Myth",源於拉丁語「Mythos",原意指那些產生於原始社會的口傳故事。學術界傳統意義上的神話,特指上古(原始)神話。
自袁坷先生提出「廣義神話」的理論之後,在我國,「神話」一詞一般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原始神話,即初民以幻想的形式對自然界、社會生活、族群起源和祖先活動的闡釋;一是新神話,即原始社會解體以後各歷史時期陸續產生的以人神結合為中心的各種幻想故事。
馬克思說過:「某些重大意義的藝術形式,只有在藝術發展的不發達階段才是可能的。」神話就屬於這類藝術。它創生於生產力極為低下的人類社會,是處於童年時期的人類對生存環境挑戰的創造性回應和初民自我意識覺醒的產物。「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稚嫩的原始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演進,逐漸遠離了動物的生存方式。面對異常艱難的生存環境,他們獨行特立,以創造性的勞動,創造出一樣又一樣的工具:石刀、石斧、弓箭、火……在迎接文明曙光的漫長跋涉中,與惡劣的生存環境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不斷改造自己。原始人在強大的自然力壓迫和生存環境的嚴峻挑戰面前,憑藉逐漸覺醒的意識,從精神上提升自身的力量,以徵服尚不可能徵服的自然。他們發揮原始思維的特點,在想像中與自然界融為一體,並創造出想像中的超自然力a去戰勝自然壓迫和一切苦難。這樣,人類在創造工具等物質產品的同時,也創造了最初的精神產品—神話。從此,神話就成為與一個民族相伴始終的精神支柱。
現代宇宙哲學理論人擇原理認為,宇宙演化的高級階段是要演化出宇宙的自我意識(人作為宇宙—自然界的產物又是能觀察、思考宇宙的高級智慧生命形態)。宇宙演化出人類,人類也就擔負起認識宇宙的任務。原始人類遠離了動物界,在通向文明門檻的跋涉中,首先就以其神話般的思維,不斷探索天地萬物的奧秘。神話則在充滿苦難、挑戰和缺陷的生存搏鬥中構築起人類精神的庇護所和靈魂的家園,扶持著稚嫩的原始人類從蒙昧一直走向文明發達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