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摩友圈中的人,常看到一種情緒,那就是責怪中國的摩託車企業太不上進了,產品力太弱了,目前縱觀整個國內摩託車企業,還真沒有一臺高性能的摩託車發動機。
因此不少過來人給新人購車建議,能買合資摩託車,決不買國產的,能買進口的決不買合資的。
摩友對國內摩託車企業,怒其不爭的情緒,充滿字裡行間。
然而,為何國內目前還沒有一臺高性能的國產摩託車發動機呢?
許多人把原因,歸結為禁摩的影響。
禁摩使得國內摩託車消費市場變小,這是客觀的事實,但禁摩是否是造成國內摩企不上進的最重要原因呢?這值得我們商榷!
國內的摩企,其實一直都經營著兩個市場,一個是國內市場,一個是海外市場,並且有不少摩企僅僅經營海外市場,而沒有產品投入到國內市場,這確實是禁摩政策的影響。
全國有多達三百多個城市,還有一千三百多個縣,更有萬個左右的鎮,真正的禁摩城市,多以省會發達城市為主,在所有城市中,佔比並不高,而在全國區域中,摩託車不能通行的區域,佔比就更小了。
如果說國內摩企市場萎縮,造成不上進,那麼國際市場呢?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事實是,我們的摩企曾經佔領過東南亞的市場,後來又被日本品牌給搶了回來,這說明了什麼?難道說明國外也是禁摩造成國內摩企丟失海外市場嗎!
很重要的事實是,不管海外市場有沒有禁摩,我們的摩企一直都僅擅長做廉價產品的摩託車。
做產品的這個邏輯,在國內被認為是禁摩造成的,這不過是很表面的一個現象。
真正造成國內摩企喜歡做廉價摩託車產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擁有太多的廉價勞動力了。這使得國內摩企能夠在低端市場,就生存得下去。
很多摩友非常討厭幾個合資品牌,因為它們的外資方總是不更新引進更好的產品進來。
其實,從市場的角度來,合資品牌,僅用三流技術就能夠把國內摩企,按在地上摩擦,為何殺雞要用牛刀呢!一個本田的PCX150就足以羞辱國內眾多品牌了,它敢於這麼定價,就是因為國內沒有更好的產品阻擋它的驕傲。
況且,以國內摩企組成的某協會,也不希望有更好的產品能夠進來,所用的最多理由,還是禁摩已經讓大家能以生存了,如果引狼入室我們豈不是沒有活路。
廉價勞動力的存在,使得國內摩企擁有很好的天然優勢條件,進而使用很廉價的產品去參與海外競爭,分得多少杯水就是多少,不求更多。
其實,已經獲得長足進步的國產汽車,在海外高端市場,也沒有立足之地,何況摩託車企業。
確實是廉價的勞動力,使得很多企業,慣於從製造廉價產品開始,慣於搶佔低端市場,這種慣性其實力量非常大,遠超過很多人的理解。
國內汽車企業人,很多是不開國產車的,而國內摩企的高管們,根本就不會騎摩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