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自古有雲「百善孝為先」,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傳統。近年來,蕪湖市通過多種途徑,向廣大市民宣傳孝"美德":例如,建設"孝"文化牆、開展"孝老愛親"專場道德講堂、舉辦孝星評選表彰大會等,向我們大家傳授著最平凡而又最可貴的"親情"。通過多樣化宣傳,激發了市民向「孝星」學習熱情,爭做孝順人。
建立孝文化牆、主題公園 打造「孝文化」傳播陣地
蕪湖街頭造百米"孝親"文化牆演繹孝德佳話
路人駐足觀看"孝文化牆"
近日,蕪湖市鏡湖區鏡湖街道精心打造的百米"孝文化牆"正式在新蕪路社區亮相,戲彩娛親、扼虎救父、親嘗湯藥……一幅幅色彩鮮明的圖畫配著故事說明,"二十四孝"人物躍然牆上。沒有空洞的說教,沒有呆板的灌輸,文化牆上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引導大家樹立敬老愛老助老的意識,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家住蕪湖市鏡湖區鏡湖街道社區的劉莉娟大姐說:"現在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經不多了,年輕人知道的就更是少之又少,這個文化牆辦得非常好,我每次接女兒放學,都帶她到這裡看看。"最讓劉大姐高興的是,最近女兒明顯聽話多了,前幾天自己生日,女兒還親手做了張賀卡送給自己。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親情是聯繫社會的紐帶,家庭有孝,尊老愛幼,其情融融;單位有孝,上行下效,竭忠盡智,事業興旺;社會有孝,人人抱有一份尊重情懷,社會便會和諧。如此,我們便可以快快樂樂地享受生活!
"農村文化牆"講文明說孝道 讓景美人更美
為了進一步提升美好鄉村文化牆的宣傳教育效果,使之成為文明創建宣傳的載體。蕪湖市南陵縣工山鎮躍進村八都何美好鄉村建設點已經完成了鄉村文化牆建設,把美好鄉村建設內容以手繪的形式製作為文化牆宣傳版面,營造了宣傳氛圍,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手繪文化牆以百善孝為先為主題,內容中充分體現了孝順長輩的美好品德,讓人們在觀看文化牆的同時潛移默化孝順長輩的重要性。使之精神文明得到更好地提高。
鄉村文化牆,已成為八都何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文明線。所繪製的文化牆真正將藝術融入鄉村文化生活,教育和引導人們。使每個人都養成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社會風尚。
"二十四孝"文化牆打造道德教育新陣地
"二十四孝"文化牆
為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提高社區居民文化素質,倡導廣大群眾孝老愛親、睦鄰友好,樹立文明新風尚,蕪湖市鳩江區合南社區打造道德教育新陣地,推出中華傳統文化牆--讓牆說話,這也是社區開展文明創建工作、傳播傳統文化的新載體和新陣地。
第一期文化牆是中國二十四孝圖,"戲彩娛親、扼虎救父、親嘗湯藥"……,一幅幅生動的圖畫配著故事說明,展現了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的孝親故事。
社區將路邊的圍牆打造成社區文化牆,既美化了環境,又起到了宣傳教育的作用。傳統文化牆位於合南菜市場主出入口,來往行人多,宣傳效果好。
"讓牆說話",旨在倡導家庭、鄰裡的和睦相處,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和教育群眾。過去不起眼的白牆成為了一道亮麗的景觀,同時還是市民教育的新平臺。
建設「二十四孝」主題公園 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圖為市民駐足「美德文化長廊」,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日前,由大礱坊公共服務中心設立的一座佔地3000多平方米的德美中華主題公園,在毗鄰鏡湖區市民服務中心的西洋湖公園內正式開放。這座公園將二十四孝故事、若干優秀成語故事打造成「美德文化長廊」,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傳播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正能量。
「弘揚中華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從抽象變為形象,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便於大家理解認識。」大礱坊公共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主題公園將中國傳統文化、公民道德、文明禮儀、廉政文化等有機融合在一起,彰顯主題公園文化內涵,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薰陶。(記者 江晟 文 楊大偉 攝)
舉辦「孝文化節」活動 教化人心傳播孝道
幼兒園舉辦"以禮以敬 孝愛齊家"孝文化節詩文歌頌會
5月10日,良福幼兒園舉辦以"以禮以敬 孝愛齊家"為主題的孝文化節詩文歌頌會,以詩、文、歌的形式傳播孝道文化,頌揚孝親尊老的美德,通過活動感染大家,教化人心,讓孝道文化成為促進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主旋律,通過家長內心的改變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記者 趙亞玲 實習生 章言 攝)
星辰社區開展"第一屆孝文化節"
在2015年母親節到來之際,為弘揚傳統孝道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推進社區和諧建設,星辰社區聯合轄區共建單位紅梅幼兒園在星辰社區志願廣場開展了"第一屆孝文化節"。5月10日晚上7點30分,第一屆孝文化節-詩文歌頌會正式開始,本次詩文歌頌會以"以禮以敬,孝愛齊家"為主題,歌頌偉大的父愛、母愛,轄區500餘名居民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中,朗誦以及表演的內容都是圍繞孝老愛親這個主題,現場氣氛十分溫馨感人,臺下觀眾大多都感動落淚。在活動的最後,主持人讓現場觀眾拿出活動一開始發的白紙條,白紙條代表著陪父母時間的長度,根據主持人的口令撕掉手中的白紙條,去掉睡覺的時間、工作的時間、吃喝玩樂的時間,最後剩餘的紙條長度不足一開始的十分之一,看著手中剩餘的紙條,現場的觀眾紛紛低頭沉默。是啊,兒女是父母的全部,而父母在兒女心目中又佔幾分?現場許多觀眾都忍不住掉了眼淚,懺悔於自己對父母的這份情感疏忽。現代生活讓他們忙壞了,佔走了大量盡孝的時間,父母反倒成了被忽視的一角;有人甚至在父母去世時都不在身邊,只能一生追悔沒有見成最後一面。
孝道作為中國傳統家庭道德的重要範疇之一,具有豐富而複雜的內容,孝道在當今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道德行為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次活動既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更傳播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極具教育意義。
舉辦道德講堂唱響「孝老愛親」主題曲
繁海社區開展「孝老愛親 感恩社會」道德講堂活動
學會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12月8日下午, 繁海社區在社區會議室舉辦了「孝老愛親 感恩社會」道德講堂活動,社區青年志願者、老黨員及部分居民代表參加了講座。
活動過程及內容包括:1、唱一首歌:《三德歌》,頌揚了「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傳統美德;2、學一次孝老愛親模範:《石秀琴—帶著母親一起上大學 「90後」女孩撐起一片天》的故事、《繁昌馬明霞割腎救弟傳大愛 姐弟情誼深似海》的感人事跡;3、談一番感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怎樣對待生活,學會感恩;4、誦一段經典《論語》節選;5、習一次禮儀:短片從不同角度展現了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和個人品德;6、送一份吉祥:抒發善意,激發善心。
整個活動井然有序,氣氛熱烈而又不缺溫馨、感動。短片感人,發言積極,點評精彩。全體參與人員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從中悟出了人應該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學會感恩。活動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將繼續把「道德講堂」活動舉辦下去,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堂精神升華的講座。最後,社區倡議:關注身邊的好人,關愛身邊的好人,一起來營造全社會崇尚、學習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濃厚氛圍。
舉辦2015年第四季度「道德講堂」活動 踐行百善孝為先
12月3日中午,無為縣交警大隊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在車管所二樓舉辦2015年第四季度「道德講堂」活動,副教導員鍾正華參加活動。
活動以一首《三德歌》拉開序幕,無城交警中隊陶濤、趙飛鴻和宣教室謝文娟分別講述了無城交警中隊中隊長張景峰、崑山鄉新華村王芳珍和嚴橋鎮明堂村朱金鳳的模範事跡。道德模範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不以善小而不為,自覺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模範事跡感人至深,在聽了三位同志的模範事跡後,三位與會人員分別談了自己的感悟,表示要向道德模範學習。隨後,主持人帶領大家誦讀道德經典、觀看了文明禮儀短片。最後,工作人員給大家送去吉祥。
活動結束後,副教導員鍾正華對2015年道德講堂活動進行了總結和點評。「道德講堂」活動是省、市文明單位考核的關鍵項目,希望大家高度重視,來年繼續踴躍參與到活動中來。
峨山鎮開展「傳承孝道,學會感恩」道德講堂
在「感恩節」即將到來之際,為了弘揚中國傳統孝道文化,感恩父母,峨山鎮召集全體機關工作人員開展了一堂「傳承孝道,學會感恩」為主題的道德講堂。
道德講堂分「唱歌曲、學模範、談感悟、誦經典、習禮儀、送吉祥」六個環節依次進行。活動以全體人員起立合唱歌曲《三德歌》拉開整場活動的帷幕,隨後由宣講員謝歡歡、房熔分別講述峨山鎮偉大母親邢長英和洪漠霞感人事跡。邢長英,老伴早逝,她一人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對自己殘疾子女的照顧當中,無怨無悔;洪漠霞,孝敬婆婆的好媳婦,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以一顆對家庭的責任和一顆孝心贏得了村民和大家的誇獎,活動現場湧動著濃濃的愛與感動。
通過活動的開展,全體在場參會人員深刻地感受到「父母愛的偉大」,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太多;而我們對父母付出的實在是太少,有時甚至對母親的辛勤付出視若無睹。為此我們從現在起應該多關心關心母親,從生活的小事入手。有時一聲問候、一個微笑、遞上一個水果、一份報紙,下班後幫忙拿一雙拖鞋、倒一杯水等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對父母的愛,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足以讓自己的父母感到安慰和幸福。
開展「百名孝星」評選活動 向「孝星」學習
蕪湖2010年成功舉辦首屆「百名孝星」評選活動
記者從蕪湖市文明辦獲悉,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動員廣大蕪湖市民關愛老年人,在全市形成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道德風尚,蕪湖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民政局、市老齡辦、蕪湖日報報業集團、市廣播電視臺、市老年協會、市老年學學會聯合舉辦蕪湖首屆「百名孝星」評選活動。
據了解,首屆「百名孝星」的候選名額為150人,從即日起,各縣區可根據評選條件向活動組委會推薦人選,市民群眾也可通過推薦或自薦的形式,直接向所在社區或單位提供事跡資料參加評選。待孝星候選名單確定後,蕪湖市老年協會南山松老年網和蕪湖文明網將公布候選人的簡介及主要事跡,屆時,市民可通過網上、簡訊及電話的方式參與投票。評委會將在市民投票的基礎上,評選出蕪湖市首屆「百名孝星」。
據悉,評選結果將在蕪湖市首屆「百名孝星」頒獎表彰會上揭曉,同時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當選的「百名孝星」將獲得由主辦單位頒發的榮譽證書。(記者 郭薇)
蕪湖開展第二屆百名「孝星」評選表彰活動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動員全社會關愛老年人,形成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促進和諧蕪湖、幸福蕪湖建設,推進我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以良好的風貌和優異的成績,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近日,由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市人口和計生委、蕪湖日報報業集團、市廣電臺、市老年協會等六部門在全市範圍內聯合開展2012年度蕪湖市「百名孝星」評選表彰活動。這是繼2010年成功舉辦蕪湖市首屆「百名孝星」評選表彰活動後,第二次推出該項敬老文明活動。
本次活動時間6月底至10月上旬,活動分為宣傳發動、基層推薦、群眾投票、公示評選、公開表彰等幾個階段進行。對候選人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家庭美德,尊老愛幼,自覺履行家庭贍養義務,事跡突出的;協助老年人參加力所能及和有意義的活動,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為和諧社會建設做積極貢獻的;在為老服務崗位上,勤懇奉獻,受單位和公眾一致好評的;積極參與「敬老、愛老、助老」公益活動。支持老年公益事業或投資老年活動建設具有廣泛影響的;義務贍養社會老人,事跡感人的;在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方面表現突出的。
本次活動得到市政府及各縣區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單向前親自擔任活動組委會主任,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楊少華擔任副主任,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市人口和計生委、蕪湖日報報業集團、市廣電臺及市老年協會等相關部門領導任成員。(蕪湖市老齡辦)
2015年「百名孝星」評選活動營造尊老助老社會風尚
受表彰的孝星
10月21日,由蕪湖市民政局、市文明辦、市委老乾局、市老齡辦、蕪湖日報報業集團、蕪湖廣播電視臺、市老年協會聯合舉辦的"2015年蕪湖市百名孝星評選表彰活動"在市老年大學舉行,副市長林緒文出席。
10月21日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蕪湖市表彰100名孝星,旨在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動員全社會關愛老年人,形成尊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促進"四個蕪湖"建設。
本次評選活動由各縣區基層單位和部門初選推薦,採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逐級審核上報,再由主辦單位共同成立的組委會評審,最終確定了100名孝星。此項敬老愛老活動曾於2010年、2012年舉辦過兩屆。(記者 陳立希 文/攝)
結語:
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應尊重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良心意願,不至於行差踏錯而使他們蒙羞,是一種穩定倫常關係表現。所謂"百行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古有"二十四孝",現代人在之前的基礎上,又有了「新二十四孝」,無論是現在的還是以前的"孝",小編認為他們的宗旨是一致的,都是倡導子女常回家看看,陪陪老人,敬敬孝道。我想這也是作為子女應該做的事情。(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