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人老了,不中用了.....
一聲嘆息,流露了多少無奈與憂愁。
受 「浪卡」的影響,昨天下了一場冷雨,一場秋雨一層冷。
隔壁張阿姨又開始坐在陽臺發呆了,深夜還能聽到斷斷續續的哭泣聲,經詢問得知張阿姨可能又犯了抑鬱症。
張阿姨早年是棉紡廠的工人,後來因棉紡廠倒閉提前下崗了,育有一兒一女,丈夫是一名退休老師,老兩口一起住。兒子五年前因車禍走了,女兒已成家,也在本地生活,對老人也算孝順,家裡大小事情都幫著忙裡忙外。平時沒發現張阿姨有什麼不對勁,天氣暖和的時候張阿姨時不時會出來扔垃圾、散散步,偶爾做了糕點也拿出來分給鄰居的小孩子吃。
但是一到冬天,張阿姨的抑鬱症狀明顯加重,不按時吃飯,憂鬱健忘,不苟言笑,睡眠不好,自言自語,莫名想哭,其女兒很苦惱,不知如何是好。
得知我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女兒特意前來救助,我詳細了解情況並做了分析,初步判斷張阿姨可能是得了季節性抑鬱症。
秋冬季節,日照減少,寒風蕭蕭,草木凋零,景物蕭瑟,容易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應,導致精神狀態和情緒方面的混亂。尤其是性格內向,敏感體弱,有過心理創傷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容易患上冬季抑鬱症。那麼怎麼防治冬季抑鬱的困擾呢?
季節抑鬱症通常表現出神情抑鬱、沒精打採、食慾亢進或下降、不喜社交、睡眠不好、鬱鬱寡歡、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如果家裡有老人出現這些表現的,很有可能得了冬季抑鬱,那麼請注意給他們多點耐心和充分的接納,儘可能多點傾聽和陪伴。
白天開窗讓室內空氣流動,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如散步、太極、廣場舞等;改善飲食結構,適當增加果蔬和肉類等高熱量食品。如肉類、蛋類、豆類、柑橘、香蕉、茶等,都是冬季很好的健腦及情緒調理的食品;營造溫馨愉快的氛圍,允許發洩和傾訴。放點輕音樂,主動關注家庭成員情緒,積極溝通互動,或者與朋友 談心傾訴,看積極向上的影視或書籍等;改善周邊的色彩,儘可能穿顏色亮麗點服飾,如紅、黃、綠等。家居裝飾也儘量用明快的顏色,如窗簾、桌布、床單、被子等等儘量布置淡雅溫暖。
冬天,由於天氣冷,活動少,一些老年人容易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如果心情抑鬱,對健康和生命危害更大。希望關愛老年人健康,能從日常點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