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是你沒見過吸毒家庭的孩子有多悲慘

2021-01-20 毒言毒語

中國古代有一句諺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顧名思義,講的是為人父母不管做了什麼事,都不要有異議,因為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子女好。這句話在封建時代,可謂是「真理」,畢竟那個時候天大地大,除了君王,就數父母最大。

我原本以為這種太過於絕對的話,在現代文明社會應該不會被人奉為圭臬,但沒想到網上依然有很多人拿著這句話跟人爭辯。

我之前寫過很多吸毒父親或母親對子女造成傷害的故事,儘管感動了很多人,甚至一些吸毒者,但仍有一些頑固不化者大放厥詞,開頭就是甩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然後指責這些年輕人不孝,居然指責父母的不是,然後再用一句「家醜不可外揚」來結尾。

這用諺語的熟練程度,我是「甘拜下風」,回懟他們的話更是「無地自容」:「為人父母不反思自己,反倒怪孩子,果然是沒情沒義之人。」大家應該猜得到,這些頑固不化者,大多數是吸毒者,並且很有可能已經為人父母。

他們之所以如此敏感和憤怒,無非是怕自己的孩子以後也來揭家醜,非常符合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表現,心裡想得只有自己,從沒有想過吸毒的行為,對身邊的親人,特別是最應該愛護的子女造成的影響和傷害有多大。

在我看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對吸毒家庭的孩子來說,就是一句極度讓人憎恨的話。多少人就因為攤上一個吸毒的父親或母親,把生活過得一地雞毛,甚至還有一些因為與社會格格不入而步父母的後塵。

所以我特別想對那些還沉迷毒品的人說,如果不打算戒毒,請不要懷孕生孩子,免得讓一個無辜的生命來世上遭罪,就像下面這些孩子一樣。

吸毒父親「不慎」把海洛因當奶粉,毒死親生兒子

2007年3月,臺灣一名10個月大的男嬰送往醫院不治身亡,事後男嬰的生母報警,認為孩子死因可疑,應該跟生父有很大的關係。原來男嬰的父親是一名吸海洛因多年的癮君子,生母在孩子出生不久,便做出了分手的決定。

原本孩子一直跟隨生母,但那天她恰好有事要外出,無奈之下就請生父代為照顧一下,卻沒想到就此陰陽兩隔。警方根據生母提供的線索展開調查,並將嬰兒送往法醫進行屍檢,報告顯示嬰兒體內有大量致死的嗎啡成分,很明顯死因跟吸毒父親有很大關係。

最終,這名吸毒父親交代,當天孩子因飢餓而哭鬧不停,打擾到了正在吸毒的他,於是怒氣衝衝地起身去泡衝奶粉,精神恍惚之中錯把白粉海洛因當作奶粉,等回過神來,孩子已經停止了呼吸。事件曝光之後,包括生母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這名父親有可能是故意謀殺自己的孩子。

當著孩子面吸毒的母親

2015年8月25日凌晨4點,在深圳羅湖區中興路一間出租屋內,警方查獲發一名正在吸食冰毒的女性,同時他們在房內還發現了一名2歲男童,此時居然毫無倦意,神情還有點異常,隨即對這名男童進行了驗尿,結果顯示呈冰毒陽性。

事後,吸毒女性交代,自己是從2007年開始的,事發當天因心情不好,想用毒品來安慰一下自己。2歲男童是自己的兒子,尿檢之所以呈現陽性,以及凌晨4點還沒睡意,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吸毒,孩子在邊吸多了二手毒煙的原因。

剛出生的新生嬰兒就有毒癮

2014年8月13日,貴陽婦幼保健來了一名特殊的早產嬰兒,剛出生就打著哈欠,流眼淚,流鼻涕,全身顫抖,抓狂地用歇斯底裡似的尖聲啼哭,典型的毒品嬰兒表現,隨後醫生通過諮詢嬰兒的家屬得到了證實,生母是一名海洛因吸食者。

家屬坦言,該名嬰兒的父母有10餘年吸毒史,懷孕期間女方也沒有停止吸食,這才導致嬰兒染上毒癮。更讓人無語的是,這個嬰兒是這吸毒鴛鴦生的第三個嬰兒,之前兩個同樣是毒品嬰兒,也是在這家醫院治癒的。夫妻吸毒過量同時猝死,嬰兒活活餓死

2016年12月24日,美國男子賈森錢伯斯(Jason Chambers)及女友切爾西卡達羅(Chelsea Cardaro),還有他們五個月大的孩子薩默(Summer)三人的屍體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家中被發現。屍檢報告顯示,夫妻二人死亡已有一周,夫妻倆死後幾天,他們的孩子就因脫水和飢餓而死亡。

事後,經過警方的調查,以及夫妻二人的屍檢報告顯示,兩人是因為吸毒過量,在短短幾分鐘之內猝死,甚至都沒來得及打電話尋求救援。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這對夫妻第一次過量使用毒品了,上個月,急救人員還救治了因吸毒過量而昏迷的錢伯斯。

該家庭的情況曾被上報至兒童及青少年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還專門拜訪了錢伯斯一家,並進行了檢查,發現孩子的食物充足,也受到了精心的照顧。誰也沒想到一個月之後,孩子還是因為吸毒父母的突然死亡,沒能逃脫噩運。

被吸毒親人包圍的6歲兒童

2017年2月10日凌晨,南京警方在某居民區檢查工作時,從發現一戶人家的窗戶往外冒白色煙霧,覺得奇怪,便敲門而入,發現屋裡有四名成年人和一名6歲的男童,精神都顯得亢奮,桌上赫然擺放著吸冰毒的工具,於是將全部人員帶回警局進行檢查。

四名成年人分別是50多歲的奶奶及其男友,20多歲的爸爸媽媽,尿液檢測結果顯示,這一家除了母親和男童之外,都是吸毒人員。據這位爸爸交代,他不僅吸毒多年,還走了以販養吸之路,而當著孩子面吸毒這是常事。

文章授權轉載、溝通諮詢、尋求幫助

請加微信號:xxxw201902


相關焦點

  •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懇請你看看這些家庭的孩子有多悲慘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顧名思義,講的是為人父母不管做了什麼事,都不要有異議,因為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子女好。我之前寫過很多吸毒父親或母親對子女造成傷害的故事,儘管感動了很多人,甚至一些吸毒者,但仍有一些頑固不化者大放厥詞,開頭就是甩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然後指責這些年輕人不孝,居然指責父母的不是,然後再用一句「家醜不可外揚」來結尾。這用諺語的熟練程度,我是「甘拜下風」,回懟他們的話更是「無地自容」:「為人父母不反思自己,反倒怪孩子,果然是沒情沒義之人。
  •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孩子呢?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天下的孩子生下來就有錯嗎?就需要被呵斥、被指責,甚至被痛打嗎?一個被廣告詞覆蓋的世界,處處都存在著把你牽著走的廣告詞,比如說關於教育方面的: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麼請問,什麼是孩子的起跑線?
  •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很有道理!這句話傳了幾千年,有它的深意。我們來思考一下,請問父母有沒有過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也不是聖賢,他怎麼可能一生當中都沒有任何過失。這句話不是說父母都沒有過失,而是為人子女者絕對不會把父母的過失放在心上。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一分至孝只想著我如何讓父母過好日子,我如何讓父母的德行愈來愈好,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還養父母的智慧。
  •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第一候名「獺祭魚」的意思是,隨著魚兒開始活躍,水獺們也迎來第一波的豐收。它們會傲嬌地把獵物整齊地擺在岸邊展示,看起來就像祭祀似的……大家新年好~~謝謝在後臺發來祝福的各位,沒能一一回復請見諒,就在這兒統一表達謝意了~希望你們過年都開心、行運!
  •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要成為孩子心中的「兇宅」
    而一旁的小樓對其感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再不好也是父母。其實這句俗語並非說父母說什麼做什麼都對,而是告誡子女不要頂撞父母,也不要跟父母記仇,畢竟血濃於水。在劇中的這些家庭故事就表達了父母和子女的這些關係羈絆,每組家庭都牽起了觀眾們的心,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1)養育派像老嚴夫婦這對,老兩口攢了一輩子的積蓄給兒子買了房,加上兒媳婦的名字,沒想到最後老兩口到了兒子家卻吃了個閉門羹。
  •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樊勝美告訴你:絕對有!
    她一家子都是血蛭,吸她錢袋的血且沒有感恩之心,觀眾們氣得既不相信有這樣的父母,也不相信有這樣的兒女。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在這個故事裡是個謬論。有沒有叫女兒去賣身供養兄弟的例子?原因如下:大中華區重男輕女傳統根深蒂固,不是近年來男多女少就可以把問題連根拔起;樊勝美有自尊心,她也試圖反抗父母的啃噬,群眾眼中的鳳凰男供養父母用的是老婆的錢或者小家庭共同財產;觀眾是有代入感的,看鳳凰男的故事代入的是被鳳凰一家依附的城市女,看樊勝美的故事代入的是自己父母處事的不公。在多子女家庭中,重男輕女反而是最好理解的一種慣例。
  • 怎麼解讀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怎麼解讀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昨天為了發五味調和那篇文字,登錄得意觀公眾號,在人不為己那篇文字後面
  • 男童被父母虐待致死,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千百年來人們都集體認同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即人們都是統一的認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偉大的。因為作為父母,他們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成人,教育子女成才。所以哪怕偶爾對子女有些打罵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父母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但是天下真的都是無不是的父母嗎?
  • 分析母親責任被罵「可恥」,如何看待「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為何有此一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出自明代程登吉(字允升)編著的兒童啟蒙讀物《幼學瓊林》,是教育小孩子時刻銘記父母恩情,不悖逆父母君上的意願。從某方面講,這是封建統治階級用來維持他們的統治地位的工具,其真實目的是為了引出「天下無不是的君上」。
  • 毒雞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紀伯倫有一首詩是寫給家長的 ,叫《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詩中寫道:「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但在中國,很多父母會認為孩子就是屬於他們的,並且會時刻控制著孩子的言行舉止。
  • 曾仕強: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如何理解?
  • 【明明德專欄】怎麼理解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有個朋友某次提出疑問,她說在《弟子規》中有這樣一段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符合現代的平等精神嗎?又雲中國人常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而在她看來中國人做父母大多是不合格的,這不是很荒謬的一句話嗎?總之,她的本話或許不是這樣,但提出的問題大意是如此。當時,我也作了些解釋,不過未必表述清楚。今天,我重新就這些話談一點我的思考。
  • 俗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最赤裸的道德綁架
    按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父母無論怎樣,都是對的,都是該孝順的。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弟子規「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到孟子「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都告訴我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這完全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成長不夠的人,沒有資格做父母
    我的微頭條大多數來自我文章的節選,昨天我又隨便找了一段發出去,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這個微頭條竟然產生了十幾萬的閱讀量和近千條評論、轉發和點讚,討論的激烈程度,令我這個"沒見過世面"的"身披黃v的小散"瞠目結舌。評論區的共鳴聲和叫好聲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在"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感"這個話題上,事態遠比我以為的更加嚴重。
  •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真道理還是偽命題?
    十年間,組員換了一批又一批,當年的「孩子們」有的像艾琳一樣,已與父母修好,有的仍堅守底線。他們以「在尊重社會倫理的前提下,抵禦腐朽、無知、無理取鬧父母的束縛和戕害」為宗旨,希望通過自身的堅持證明:「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個所謂「真道理」,其實是個「偽命題」。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的宣言及部分置頂帖。
  • 觀點|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果真如此嗎?
    以90後為代表現實中的孩子們卻不以為然,他們一般不大喜歡「適應社會」,甚至對父母們的所謂諄諄教誨嗤之以鼻,而更多地傾向於去「改造社會」。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不能說沒有要求孩子遵從「孝」道之成分。以臭不可聞「二十四孝」為代表教義,傳統壹民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之「孝」道,已然為現代人類文明所不齒,在此不再多論。
  •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也沒有生來就壞的孩子
    在梧桐自己的成長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小事兒別太計較」是爸媽叮囑我特別多的兩句話。但做了寶媽、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後,我發現如果我們不爭,孩子就會慫了。我和寶爸都是大學以後才來澳洲的。有了小人以後,就開始琢磨孩子的教育了。在澳洲長大的華人孩子,有些能夠很愉快的享受中澳兩種文化。
  • 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父母不是你的父母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一部以家庭教育為主題的電視劇,全片站在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審視家庭教育,批判家長試圖通過教育按照自己的願望塑造兒女的未來,忽視孩子本身的天賦與興趣,造成孩子的心理反叛,扭曲,甚至走向極端,導致慘痛的悲劇。
  • 聖經裡的孝道與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中國的父母不是不愛孩子,是不會愛孩子。父母滿心是愛,說出來的卻是傷害。聖經裡講到的孝敬,不是說我要孝敬父母,就閉著眼睛,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不管他們是對是錯。因為天下沒有不犯錯的父母。這不是聖經的教導。聖經告訴我們,很多父母都是不完美的父母,但我們還是要尊敬他們。
  • 《原生家庭》:你遭遇過有毒的父母,還是你正在做有毒的父母?
    可是,天下無不是父母這類觀點的傳承者們就會覺得,當父母把我們生出來,那麼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恩賜了。如果我們做錯了什麼事情,不是父母引導不力,而是我們自己是個loser。這類父母還是第一類父母發展而來的,因為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類父母就會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附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