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
清清楚楚自己證悟之際的時間、地點、因緣,證悟者體驗涅槃界是極為寂靜,與世間種種法絕然不同;遠塵,離垢[1],生出了法眼[2],能辨邪正;真心的歸依三寶。
見法者的自述:「於此法律中,已入、已安住、已仰賴汲取、已度疑、已遠離猶豫、 已得無畏、已遠離對他之信而住[大]師之教中者。」《增支部》(A.6.97./III,441.)
說證預流果有六種勝利:1正法決定2不退法,3作彼(生死之)邊際苦即滅盡苦之意),4(於異生)成就不共通之智),5又彼善見其因,6又(見)諸法由因生。
《瑜伽師地論》說見法者得十種勝利。一者、於四聖諦已善見,說名見法。二者、隨獲一種沙門果,說名得法。三者、知法。於己所證,能自了知,我今已盡所有那落迦(地獄)、傍生、餓鬼(此境界必須要修「色業處」等法的人才能省察)。四者、得四證淨(四不壞淨),於佛、法、僧如實知,名遍堅法。五者、於自所證無惑。六者、於他所證無疑。七者、宣說聖諦相應教時,不藉他緣。八者、不觀他面,不看他口,於此正法、毘奈耶(律)中,一切他論所不能轉。九者、記別一切所證解脫,都無所畏。十者、由二因緣,隨入聖教,謂正世俗及第一義故。(大正30.778下)
世尊說:「諸比丘!這是證預流果之六種勝利。以何為六耶?即:1於正法決定,2不退法,3於作彼(苦之)邊際者無苦,4成就不共(凡夫)之智,5彼善見其因,6(見)諸法由因而生。」
世尊說:見法的聖弟子,可以自己記說「地獄盡、畜生盡、餓鬼趣盡、惡生惡趣盡、墮惡趣盡、我是預流、不墮法(不再墮入四惡趣)、(於正法)決定、趣向等覺。」已修「緣攝受智」(觀緣起)者,可以觀察未來世不會超過七世,也不再墮入四惡趣。並非所有未來世不會超過七世者都已證得聖果者。
[1] 遠塵、離垢:《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六:「由見所斷諸煩惱纏得離繫故,名為遠塵;由彼隨眠得離繫故,說名離垢。又現觀時,有麤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若遍了知所取能取所緣平等,彼即斷滅,彼斷滅故,說名遠塵;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隨眠斷故,說名離垢。」(大正30.778下)「垢處者,於今世後世過 (=踰越)如來法,是名為垢。」(《善見律毘婆沙》卷第五﹐大正24.708下) 於見道之際(種姓心),並不是「斷」過去、未來、現在的煩惱,過去煩惱不存在於現前;未來煩惱尚未現行,現在煩惱不能與道心(以涅槃為對象)同時存在。於見道時只是永遠停止煩惱的流向或流露。《增支部注》說:種姓(心):緊接的須陀洹道是得到具有強勁毘缽舍那頂峰之心
[2] 法眼淨:已生起道智,稱為法眼稱為法眼是低的三道和三果--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佛陀說:「眼睛生出來了」「眼睛產生」因此「眼睛」被認為是智慧的代名詞之一,見法者有生出「眼」的感覺。
[3] 十六事懷疑:「1過去世我存在嗎?2過去世我不存在嗎?3過去世我是什麼?4過去世我如何?5過去世我曾經是什麼成為什麼?」想未來:「6未來世我將存在嗎?7未來世我將不存在嗎?8未來世我存在嗎?9未來世我將如何存在?10未來世我將成為什麼,怎樣存在?」於今現世內心將有疑問:「11我存在嗎?12我不存在嗎?13什麼是我?14怎樣是我?15這眾生哪裡來?16他將去哪裡?」
願以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以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以此功德,回向諸有情!
願諸有情眾,同得此功德!
按二維碼添加「古道之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