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加碘」條例施行24年後擬修訂,到底要不要繼續吃加碘鹽?

2020-12-16 騰訊網

在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內分泌科主任馮志海的門診,一位年輕女士抱著3歲的孩子來求救。

經馮志海醫生仔細診查後,發現孩子確實患了甲亢,詳細詢問病情後得知,這位媽媽既往甲亢病史10餘年,其間病情反覆,一直藥物治療。

除了有甲亢家族史外,這位女士和孩子平時都特別喜歡吃海苔,加上聽別人說多吃海苔可以補鈣,對孩子生長發育有幫助,於是成箱買給孩子吃。

馮志海醫生表示,海苔是紫菜烤熟後添加油脂、鹽和其他調料加工而成的,是當代人喜愛的休閒零食之一。要注意的是,海苔中富含碘、硒以及多種維生素,這確實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但如果不控制攝取量,導致碘攝取過量就會有可能引起甲狀腺疾病。

由這個案例,39健康網小九富含碘的零食我們可以少吃,但家家戶戶用的碘鹽,是否也會帶給我們一定的安全隱患?

早在1994年,國務院公布《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實施了食鹽加碘的政策。為什麼要加碘?因為碘缺乏會帶來一些病,如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早產等。

24年後,此條例有望進行首次修訂。2018年5月15日,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公布了《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與過往的「一刀切」不同,這次修訂的重點在於因地制宜、科學補碘。

攝入過多碘,也會有危害

眾所周知,人體缺乏碘會造成成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疾病。但這並不意味著吃越多就越好,因為吃太多碘也會給健康帶來危害。

當人吃太多碘時,所攝入體內的碘就會隨著食物和水在體內進行消化,而過多的碘就會降低過氧化物的活性,從而導致細胞內的碘水平迅速下降,以至於引起甲狀腺腫。然而,當長期攝入過多碘時,就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加速進行,最終誘發高典性甲亢。

此外,據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男子對碘的攝入量和男性精子的數量成反比例關係,攝入過多的碘元素會讓精子的數量及質量降低,逐漸導致性功能減退。簡而言之,人吃太多碘極有可能會導致性功能減弱。

我們還需要吃碘鹽嗎?

2011年的監測結果顯示,我國人群總體上碘營養水平「適宜」,既不缺乏,也沒有過量。1994年,我國實行全民食鹽加碘策略。經過五年多的強制補碘,到2000年,我國已在總體水平上消除了碘缺乏病。很多人擔心,長期吃碘鹽會不會導致吃碘過多。又或者是原本就生長在海邊的,天天吃海產品是不是就不需要吃碘鹽了?其實,人需不需吃碘鹽看情況而定。

1、碘會自然代謝流失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所長劉守軍介紹,食鹽加碘是國際公認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導措施。即使現在我國人民總體上不缺碘,也不意味著不需要長期吃碘鹽。

正因為國家20多年來一直強制食用碘鹽,所以才會避免因缺碘而誘發疾病。一般來說,當人攝入碘後,碘會在人體內自然代謝流失掉,然而碘存留在體內的時間為100天,也就是說,如果100天後沒有補碘就會出現再次碘缺乏

2、要看高碘、低碘地區

據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大部分地區外環境水碘含量較低,全國鄉級水碘含量為3.4微克/升,83.6%的鄉水碘含量在10.0微克/升以下,即使在水碘含量大於10.0微克/升的鄉中,也存在一定比例碘缺乏村(17.0%)。由此可見,低碘地區的人仍然需要食用碘鹽。

但在水碘高於150微克/升的地區的人是不適宜食用碘鹽的。然而這樣的地區在我國呈局灶性分布,目前無法簡單地以省份、城市來劃分缺碘或不缺碘。另外在低水碘地區也夾雜著高水碘區域。

因此,很多人疑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出於高碘地區或低碘地區。如果你無法確定這一點,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大型正規超市買,因為我國一直實行高水碘地區供應不加碘鹽的做法,所以高碘地區的正規超市不會出現碘鹽。

哪些疾病需要限制碘攝入?

雖然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如果患上這些疾病就需要限制碘的攝入了。例如甲亢,這是由於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過多所致的。一般在就診時,醫生都會叮囑要限制碘的攝入,平時少吃海帶、紫菜、海魚等等含碘多的食物,也不能再食用碘鹽。甲減的致病因素也有可能是因為碘過量,因為這可能與碘在甲狀腺細胞內抑制甲狀腺球蛋白的碘化,阻礙甲狀腺激素合成有關。

另外,甲狀腺結節的出現也可能與碘過量有關,因為碘過量而誘發免疫反應和細胞凋亡所致的。因此,如果是因為碘過量而引起疾病,日常生活中必須限制碘的攝入。

如何正確吃碘?

2018年《中國居民補碘指南》明確了我國居民膳食碘推薦攝入量為:1~7歲90ug/天;11至13歲110ug/天;大於14歲120ug/天;妊娠婦女230ug/天;哺乳婦女為240ug/天。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正確吃碘呢?不妨做到以下兩點:

·食用碘鹽

碘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佳的補碘方法,而碘是一種比較活潑、易揮發的元素。因此在儲存碘鹽時不要放在溫度高、陽光照射的地方。另外,貯存食鹽的容器要加蓋蓋鹽,每次取鹽時要及時該好。在平時炒菜時,待到菜快要出鍋才加鹽,這樣可以防止碘流失。

·補充含碘食物

對於一些需要補碘的人來說,日常可以多吃一些含碘的食物,比如海帶、紫菜、海魚、蝦等。但對於需要限制碘的人切勿食用這些富含碘的食物,否則會加重病情。

總而言之,碘鹽是低碘地區補碘最佳、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控制好碘的攝入,避免被疾病纏身。

你家裡吃碘鹽嗎?

參考資料:

[1]譚雪,曹曉曉,何麗.碘過量對甲狀腺功能及其疾病影響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誌,2019,34(01):35-37.

[2]《「中國水碘地圖」發布,大部分地區水碘含量低,應堅持食鹽加碘》.北京晚報.2019-05-13

[3]《人民日報:全民補碘已達20年還有必要吃碘鹽嗎?》.人民網.2013-05-13

[4]何海.食鹽加碘對碘缺乏病的防治及人群碘營養現狀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7):162-163.

相關焦點

  • 「食鹽加碘」條例施行24年後擬修訂 全民吃碘鹽時代將終結?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作為「全民補碘」的發端,《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在施行24年之後將迎來大修。記者獲悉,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在對條例進行修改,並於今日(5月15日)公布了徵求意見稿全文,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加碘25年後,我國碘缺乏病明顯減少!「碘鹽」還該不該吃?
    要注意的是,海苔中富含碘、硒以及多種維生素,這確實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但如果不控制攝取量,導致碘攝取過量就會有可能引起甲狀腺疾病。由這個案例,39健康網小九富含碘的零食我們可以少吃,但家家戶戶用的碘鹽,是否也會帶給我們一定的安全隱患?早在1994年,國務院公布《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實施了食鹽加碘的政策。為什麼要加碘?
  • 食鹽加碘疑致病 專家:我們還將吃碘鹽很多年
    報告中文版於2010年當年發布,此番發布英文版,實則是在國際範圍內,對中國繼續執行全民食鹽加碘政策的必要性,展現了進一步的論證結果。  科學界的這番結論,能否真正打消輿論對碘鹽的質疑,尚未知曉。碘鹽不僅作為科學問題而存在,更是一項關乎公共健康的公共政策。在社會心理複雜嬗變的情形下,這項政策的接受程度和修訂方向,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 堅持食鹽加碘 請把理由說清楚
    何勇海(職員)  5月15日是全國防治碘缺乏病宣傳日,國家衛計委當天說,雖然中國民眾碘缺乏基本消除,但公眾仍需吃碘鹽,因人類生存外環境缺碘,若不堅持食鹽加碘政策,碘缺乏病可能捲土重來。另有衛計委專家稱,中國甲狀腺疾病患者增多和碘鹽無必然聯繫。
  • 食鹽加碘不加碘,到底應該怎麼選?
    這樣看來,碘吃多了也不行,吃少了也不行,那麼我們究竟需不需要購買加碘食鹽來補碘呢?02補碘要因地制宜有一些人提出質疑,國外很多國家的食鹽並未加碘,我國採取全民食鹽加碘是否會造成碘過量?但實際上,截至2018年,全球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行食鹽加碘政策,至少97個國家和地區制定法律、法規或食品安全標準支持食鹽加碘。碘缺乏病是一種地球化學性疾病,它的分布與環境中的碘水平有關,所以我們是否需要補碘,一定要「因地制宜」。
  • 馬來西亞:食鹽加碘政策延期
    此前,衛生總監丹斯裡諾希山宣布,由於馬國8歲到10歲的兒童中高達48.2%缺乏碘,因此政府修改條例,強制規定全馬20公斤或以下的食鹽必須加碘才能出售。食鹽加碘政策原定1日開跑,唯昨日臨時宣布展延至2021年1月1日,相信有關消息來得太突然,還沒上情下達,因此各大型商場已經把無碘鹽緊急下架,僅剩有碘鹽繼續售賣!
  • 食鹽買加碘的還是不加碘的,我也是剛知道,吃鹽的一定要看看
    食鹽買加碘的還是不加碘的,我也是剛知道,吃鹽的一定要看看 鹽是廚房裡面必備的一樣調味料,每次做菜的時候我們都會放上一些,吃鹽不光能給我們身體提供所需要的營養,如果我們不吃鹽的話,總感覺到身體沒有力氣。
  • 補碘條例實施首次大修 這些食物含碘多
    補碘條例實施首次大修  作為「全民補碘」的發端,1994年施行至今的《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將迎來首次整體修訂。5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公布了徵求意見稿全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甲狀腺癌,與吃加碘鹽有關嗎?這些人,需要選擇無碘鹽
    俗話說「疾病都是吃出來的」、「藥補不如食補」,其實我們的每日三餐,就蘊含著很多飲食的學問,如果好好規劃吃進肚裡的東西,給身體恰當地補充營養,這對健康也大有裨益。但是,生活水平在大幅提高,很多飲食觀念也發生著巨大變化,因而有些權威的營養方針飽受爭議,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食 鹽到底要不要吃加碘鹽?
  • 吃鹽有學問,加碘鹽、低鈉鹽、無碘鹽、你家鹽買對了嗎?
    鹽作為「百味之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但是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食鹽,就像:加碘鹽、低鈉鹽、無碘鹽、你家鹽買對了嗎?吃鹽有學問,說起加碘鹽,早在1996年,國家就開始推行了,這是為了應對各地區缺碘的問題。我們當地有一句形容缺碘的話:一代粗(脖子粗),二代傻,三代斷根芽」。
  • 同樣是食鹽,「碘鹽」和「無碘鹽」的區別這麼大?千萬別再瞎買了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不僅是調味品,也可以用於殺菌消毒、護齒、美容、清潔皮膚等功效。早期的食鹽中是沒有加碘的,但是由於人體缺碘的原因造成很多人出現甲狀腺腫大的現象,所以從1995年起,我國便開始實施全民食鹽加碘。我們平時去超市買鹽的時候會發現,有些食鹽袋子上寫了加碘,有些寫了無碘鹽,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選購呢?
  • 吃鹽到底加不加碘?為什麼無碘鹽比加碘鹽還貴?
    碘鹽就是普通食鹽加上碘,按道理說應該是碘鹽更貴,為何超市裡的價格卻反而是無碘鹽更貴呢?是政府故意讓無碘鹽賣得貴,然後就可以逼大家去吃碘鹽嗎?中國有2000多年的食鹽專營制度,政府不僅有定價權,還控制生產銷售各環節。
  • 羅金全:日常吃鹽選加碘還是不加碘原來有很多學問,記得告訴家人
    2018年就在前兩天,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了《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規章注重因時制宜、科學研究補碘。規章要求,在碘缺乏地域市場銷售的食用鹽,理應為加碘食鹽;在適碘地域和水資源性強碘地域市場銷售的食用鹽,理應為未加碘食鹽;因患病症等狀況,在醫生具體指導下,覺得不適合服用加碘食鹽的,能夠挑選未加碘食鹽。因此 ,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服用加碘鹽。
  • 食鹽買加碘的好還是無碘的好?
    根據上海市疾控中心多年的監測結果,近20年來,上海市居民的碘營養狀況趨於穩定,總體處於適宜和安全的水平,但孕婦碘營養狀況不足。疾控君苗苗人群總體碘營養狀況適宜,是否說明可以食用無碘鹽了?食物來源的碘中,動物性海產品的貢獻率僅佔4.5-7.4%,佔比很小;海帶、紫菜的貢獻率佔7.6%-16.6%;而碘鹽的貢獻率佔50%以上。疾控君上海市於1996年開始實施全民食鹽加碘。
  • 吃無碘鹽為何難 孫忠煥帶這個問題去全國"兩會"
    浙江在線12月24日訊 據《青年時報》報導 「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市民不缺碘了,如果再吃加碘鹽,碘過量會危害健康的。而事實上,杭州遍地有加碘鹽賣,無碘鹽卻很少。杭州能否不再普及加碘鹽?」昨天早上,杭州市政協召開的「食品藥品安全、質量和市場管理監督情況通報會」上,政協委員劉逸鶴提出這建議。
  • 碘鹽到底該不該吃?聽聽專家怎麼說!
    碘鹽到底該不該吃?聽聽專家怎麼說!不過近些年來,有關是否還有必要食用加碘鹽的說法引起了一些爭論,有網友稱,我國補碘這麼多年,不需要再食用碘鹽,沿海地區吃海鮮多,靠食物就能補碘,碘鹽究竟該不該吃?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網友購買未加碘食鹽有點難?當地公布55個供應網點
    近日,有鄭州網友留言稱,因身體原因,醫生建議食用未加碘鹽,但網友無法在市場上找到此種鹽。收到網友反映的問題後,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第一時間聯繫了該網友,告知其由於鄭州市是缺碘地區,依規禁止非碘鹽和不合格碘鹽進入市場,但為了滿足特殊人群的需要,當地按程序依法設置了55個供應網點;並告知了該網友各網點信息。同時,協調供應單位與其聯繫。下一步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聯合市衛健委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未加碘食鹽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
  • 買鹽,選加碘鹽好還是無碘鹽好?區別很大,以後別亂買
    食鹽是我們日常烹飪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每天都要用到。雖然食鹽天天吃,但是關於食鹽如何挑選,很多人並不清楚。困擾大家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加碘鹽和無碘鹽的問題了,到底哪種鹽更好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選購食鹽的小技巧,加碘鹽和無碘鹽的區別,看完你就明白應該如何選購了。
  • 碘鹽or無碘鹽,到底吃哪種好?這篇文章講得煞煞清→
    碘鹽or無碘鹽,到底吃哪種好?得了甲狀腺疾病,是吃加碘鹽還是無碘鹽?沿海地區居民究竟有無必要食用加碘鹽……不少人都對「碘鹽」有著「獨到」的理解。今天是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小嘉就和你說道說道。嘉定區疾控部門在連續數年對兒童、孕婦等重點人群開展碘營養水平監測後發現,不少市民都對食用碘鹽存在著誤區。
  • 為什麼有的鹽含碘,有的鹽不含碘,無碘鹽好還是加碘鹽好?
    我國多數地區都屬於程度不同的碘缺乏地區,自1995年我國實施全民食鹽加碘後,在消除碘缺乏病改善人群碘營養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食用碘鹽和平時食用一些海產是補碘最有效可靠的方法,也是我國繼續防治碘缺乏疾病的基本措施。那麼,是不是碘攝入得越多越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