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規模增長近3倍,市級研發機構增長近7倍,新品種覆蓋率95%,新型農民佔比30%,土地產出率2.5萬元/畝……建成頭部企業集聚地和長三角農業總部基地,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12月22日全國首批、長三角唯一的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南京國家農高區在發布「4+1」專項規劃時,對未來5-15年現代化建設設計的願景。
新發布的「4+1」專項規劃重點圍繞農業現代化建設進行系統謀劃、超前布局,其中,《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白馬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綱要》明確,農高區規劃範圍為溧水區白馬鎮行政範圍全域,面積145.86平方公裡,到2030年城鄉用地規模20—22平方公裡,總人口規模15萬,人口規模增長近3倍,全域空間將形成「一城一環」總體架構,一城為科創城,由智造核與智慧核組成,是產學研文展商一體的綜合新城;一環為綠色智慧環,主要分為南北兩個田園片區和西部總部帶。
《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將發展壯大生物農業產業,協同推進農產品特色加工、農業智能裝備製造、農業科技服務業發展、做優做強未來食品戰略產業,力爭2025年農高區總產值達350億元,其中,生物農業規模60億元,綠色有機耕地佔比60%,努力打造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高地、產業高地。
《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十四五」科技創新專項規劃(2021-2025)》將以工業化思維發展現代農業,力爭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100家,是現有高企數量的近5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1%,市級以上研發機構數120個,較2020年增長近7倍,技術合同登記額8000萬元,海外留學人才和外籍常駐人員100人,每年實施國際合作項目20個,建成國際科技合作園區3個,建成長三角現代農業總部基地、國際有影響力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科技振興鄉村樣板區規劃(2021-2025)》將堅持以農業為底色,以科技為特色,以高端為導向,以示範為己任,力爭2025年高標準農田佔比99%,土地產出率2.5萬元/畝,新型農民佔鄉村總人口比重3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萬元,建成經濟發達地區科技振興鄉村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南京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將實施「綠色生態、智慧賦能、產業壯大、國際合作、創新策源、振興鄉村、標杆示範」7大行動,實現「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國際合作、融合共享、綠色生態」5大突破,力爭2022年農高區新品種覆蓋率達90%,勞動生產率20萬元/人,助力南京國家農高區在推動先進技術和生產模式示範、農業高質量發展和產城產鎮產村融合發展等方面爭當全國先行先試的排頭兵。
當天,南京國家農高區2021年重點平臺項目同時發布。其中,協同創新平臺——中國東部農業科技創新港項目,總建築面積約57萬平方米,將建設園區門戶和生態廊道,打造創新辦公區、休閒服務區、人才公寓和標準辦公區四大主要功能區,為農業創業創新人才提供「港灣」式服務平臺,項目計劃2021年上半年開工建設;校地融合平臺——南京林業大學大白馬校區,將建設由高端研發機構集聚而成的前沿科技創新學院、為師生校友創業搭建的產業協同創業學院(大學科技產業園)和國際名校合作辦學機構(國際學院),重點吸納行業龍頭企業和知名學術機構,打造集科研、教育、孵化、綜合服務等於一體的科技創新港灣和長三角首個產教融合的「沒有圍牆的大學」,項目計劃在2023年建成投用,可容納3萬名在校師生;科研轉化平臺——未來食品技術創新中心總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將建設核心技術攻關、綜合配套服務、食品高新技術轉化和示範等載體和基地,全力打造科技體制創新的「試驗田」、集聚創新資源的「強磁場」、重大原創成果的「策源地」、產業技術升級的「推進器」,並力爭創建國家級領域類技術創新中心;會展經濟平臺——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二期,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項目將融合會展產業和農旅產業,形成複合型展會、特色商業配套、農業生態旅遊三種運營模式相互扶持、和諧共融的發展模式。
南京國家農高區位於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是江蘇省有機農業發源地,90%以上區域為空氣免測範圍,PM2.5指數全市最低,區域內的藍莓、黑莓獲國家地理標誌和國家有機認證。作為農業科技「國家隊」,南京國家農高區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要求,聯合江蘇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和國內種子領域頂尖專家,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田水利建設,推進高標準農田整治全覆蓋。目前,農高區已集聚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10多所知名科研院所和80多個國家及省市科研平臺,其中,南農大作物表型組學研究院正在申報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中英、中法作物表型組學聯合研究中心已掛牌成立;先後引進一批科技含金量足、產業契合度高的龍頭企業,其中,國家級星創天地入駐企業130餘家,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33家,已升級為「瞪羚企業」的澤郎生物科技等高新技術企業23家。
【來源:科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