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每次一提到別人家孩子這幾個字時,父母們可能是既羨慕又恨鐵不成鋼,而當孩子們聽到這幾個字時,總是倍感壓力 因為總覺得自己可能在父母眼裡做得不夠好,不夠優秀。在現實生活中,那些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真的能夠一直如此的優秀嗎?
曾經來自江蘇南京的何宜德,就是很多父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因為這個小男孩兒確實非常的厲害,他在一歲的時候只有學會了徒步暴走,兩歲的時候能夠攀登南京的紫金山。
三歲的時候竟然就能夠在雪地裡裸跑,四歲還參加了國際帆船比賽,讓人驚訝的是 他五歲就能夠開飛機,圍繞北京野生動物園飛上一圈。
看完何宜德的簡歷,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自愧不如或者是非常的羨慕。但是,或許只有何宜德自己以及他的父母知道,何宜德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父母對他嚴教的管教,因為何宜德的父親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虎爸,他從小就對何宜德實施非常嚴厲的鷹式教育。
看到如此優秀的孩子,但是也有不少人會好奇他的高考成績。而讓人比較失望的是,何宜德雖然從小一直有著好表現,但是在高考當中他並沒有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有人估算,他的高考成績最多只能上一個大專級別的學校。
2019年12月2日,他從南京大學的自考專科畢業。
他現在的情況和當初別人對他的期望確實有很大的落差。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或許很多時候只是表象,因為一個人是否真的優秀,並不是別人說了算。孩子的優秀,要靠他們自己去證明,需要時間去檢驗,父母一時的嚴格,可能給他們帶來的也只是一時的優秀。
1.容易出現拔苗助長的情況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應該以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為前提。如果父母經常強迫孩子做出不符合他們年齡階段的事情,那麼不僅不能夠幫助孩子學習,有可能還會給孩子在心理上造成陰影或者壓力。
很多時候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超出了父母對他們的要求,這就容易當家長的教育出現拔苗助長的情況,不能給孩子的後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當孩子經常無法完成父母交給他們的任務或者是作業時,面對父母失落的心態或者是指責的態度,他們就會有越來越大的壓力。這樣一來 他們不僅不能勾引一個放鬆的心態去面對實習,他們也無法以一個正常的心態面對父母。這種情況持續久了,孩子對父母可能就會越來越害怕,對於學習可能也越來越沒有自信。
3.影響父母與孩子的關係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去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是一意孤行,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孩子,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很有可能就會產生叛逆的心情,既然他們不能滿足父母的要求,那麼他們就可能會去嘗試違背父母的要求。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也就會因此變得越來越緊張。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本來就應該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如果父母因為一時心急而就實施極度嚴厲或者是非常高壓的教育方式,雖然在短時間內見到了成效,但這並不是長遠之計。孩子面對過大的壓力,他們後期很有可能就會出現越來越叛逆或者是越來越普通的情況。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使用科學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才能長遠地見到教育成效。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