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根經濟學之父:投資者應退出股市 回歸國債和現金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美股訊 北京時間2月26日消息,被稱為「裡根經濟學之父」的戴維-斯託克曼(David Stockman)再次表達了他的悲觀,他在最近一次預言華爾街和更廣泛的經濟將走向末日時,股市正在測試今年以來的新高。

作為一個72歲的政治家和商人,曾擔任20世紀80年代羅納德-裡根總統的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的戴維-斯託克曼告訴記者,投資者應該退出市場,退回到被認為安全的美國國債和冰冷的現金中去。

在接受福克斯採訪時,斯託克曼警告說,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的結束,最終將給美國這個債臺高築、赤字不斷擴大的國家帶來不祥的預兆:

主持人:我想知道末日是什麼時候到來?

斯託克曼:我想我們到了。因為美聯儲兩年前停止購買債券。

主持人:你會投資什麼?

斯託克曼:我認為你應該退出市場。退出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把你的錢換成現金,或者把你的錢換成國庫券,等待崩潰的到來,因為它會發生。

斯託克曼一直是個悲觀主義者,他的預言還沒有實現。然而,他在白宮和財政政策方面的背景,使他在市場和經濟前景方面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聲音。

斯託克曼發表上述評論之際,市場參與者越來越擔心美國以外地區經濟增長放緩最終將波及美國本土。然而,到目前為止,在擺脫了2018年底前的大幅下跌後,市場已經出現了反彈。去年的下跌最終導致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聖誕夜下跌。

從去年美股大跌時算,道瓊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已經上漲19.4%,並在上周五打破在26000點的重要心理關口,而標普500指數已經上漲了19.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升22.4%,小型集中羅素2000指數已經恢復25%以上,據FactSet的數據。

美聯儲暗示可能最早在今年放慢削減4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的步伐,並願意在進一步提高借貸成本之前等待,這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這一增長。

這兩個計劃都被認為是市場摩擦的根源。

不過,斯託克曼說,美國不斷擴大的赤字和經濟擴張正在創造歷史,這些都是我預料的跡象。

他說,寬鬆貨幣政策的日子不會持續下去,對所有人都有影響。他認為,美聯儲必須在某個時候使其政策正常化:

「我的意思是,它終於趕上我們了。我們這樣做已經有30年了,因為美聯儲一直在將債務貨幣化——直接購買債券。格林斯潘上任時,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是2000億美元」他說。「我們正處於歷史上經濟擴張時間最長的10年。我們在錯誤的時間增加赤字。他們說,今年有9000億美元,在美聯儲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的同時,將有1.2萬億美元的借貸,這意味著他們將向市場傾銷債券。」(周三的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最早可能在2019年底結束資產負債表縮減或量化緊縮。)

相關焦點

  • 「裡根經濟學之父」警告:可怕的暴風雨即將席捲股市
    被稱為「裡根經濟學之父」的斯託克曼(David Stockman)表示,目前是他所經歷過的最危險的市場環境之一,目前處於一場巨大的、可怕的暴風雨之前的平靜,我們離這場暴風雨並不遠。斯託克曼相信,美股標普500指數可能會輕易地下挫至1600點,自當前水平回落34%。
  • 裡根經濟學之父警告:史詩級的暴跌來臨 華爾街股市將重挫40%!
    曾任裡根總統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的David Stockman警告稱,華爾街股市暴跌40%的時機正在接近。Stockman是美國最重要的減稅締造者之一,是裡根時期的白宮預算辦公室主任,被稱為「裡根經濟學之父」。
  • 裡根經濟學之父:美國股市可能會暴跌70%
    新聞配圖  據美國財經網站CNBC報導,有著「裡根經濟學之父」之稱的大衛·斯託克曼(David Stockman)對川普政府公布的稅收改革計劃以及美聯儲的政策發出警告,稱這兩方面的因素將會導致美國股市發生嚴重的賣盤
  • 「裡根經濟學之父」發恐怖警告:一場可怕的暴風雨正在逼近
    David Stockman是裡根(Ronald Reagan)時期的白宮預算辦公室主任。Stockman近期在接受CNBC的「Futures Now」欄目採訪時說道:「這是我們所經歷過的最危險的市場環境之一。目前處於一場巨大的、可怕的暴風雨之前的平靜,我認為我們離這場暴風雨並不遠了。」
  • 裡根經濟學之父Stockman成了大空頭:標普將暴跌50%
    不過即便這樣,裡根經濟學之父David Stockman似乎並不買帳。據CNBC消息,這位裡根總統時期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的主任David Stockman正加大其看空押注,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空頭。Stockman指出,川普的領導、財政政策決策以及可疑的收入水平等不利因素,讓目前越來越長的牛市岌岌可危。
  • K線之父退出股市了 是什麼原因讓他都怕了
    圖表1:多個』空頭吞噬」形態證實了最近股市高位處出現的壓力位  在突破後,此前的壓力位變成了支撐位  牛市『晨星』形態證實了此前低位出現的支撐位  在關鍵壓力位處形成的空頭形態讓K線圖之父避開股市  在最近接受MarketWatch的一次採訪中,尼森表示:「幾個月前我就退出了股市。」
  • 「裡根經濟學之父」狂批美股泡沫:市盈率高到離譜
    有「裡根經濟學之父」之稱的大衛·斯託克曼 (David Stockman)直言不諱地指出,在過去的70年中,只有0.1%的時間標普500指數的遠期市盈率比當前高。也就是說,自1950年以來的3640周裡,加起來都只有4周比當前美股市盈率高。  斯託克曼將之歸咎於美聯儲瘋狂印鈔、低佣金甚至無手續費的散戶日間交易,他說,這是有史以來最醜陋的炒股狂潮。
  • 挖財:股市和房地產的「蹺蹺板」效應或將再現
    該報告預測,股市和房地產的「蹺蹺板」效應或將再現。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在 2017 年可能出現分化:隨著股市逐漸回歸常態,金融業有望迎來一波小陽春,對經濟構成支撐;而房地產業降溫則對第三產業整體上行帶來壓力。自 2015年年股票市場大幅下跌之後,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出現房地產牛,到2016年4月,全國前70大城市房價同比上漲 33.90%,一線城市的上漲尤為顯著。
  • 久居鮑魚之肆不聞其臭 大概說的就是美股投資者
    美國股市的領先地位可能是由於對相對強勁的收益增長的預期。然而,即使是這種邏輯也與數據不符。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的數據,目前標普500實際每股收益(經通脹調整後)僅比2007年的峰值高出6.4%。與此同時,標普500指數(經通脹調整後)的價值卻在同一時間內漲了38.3%。
  • 索尼婭退出總理 印經濟改革之父成總理熱門人選
    索尼婭不當總理,股市馬上上漲  在國大黨決定讓索尼婭出任新政府總理之後,印度政壇和經濟掀起了一股股的反對洪流。由於投資者擔憂索尼婭組建的左翼政府可能會採取不同於上屆政府的政策,減緩印度國營企業市場化的改革進程,因此紛紛拋售股票,導致前兩天股市大跌,孟買股票市場停盤前股指下跌15.52%,創下了這一交易場所開市129年間單日最大跌幅紀錄。
  • 主成分Logistic回歸模型在國債期貨跨品種套利中的應用
    來源:期貨日報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跨品種套利,是國債期貨市場上較為常見的操作方式。傳統理論認為,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具有一致性,存在著較為穩定的利差中樞。當利差明顯高於(低於)利差中樞時,收益率曲線過於陡峭(平緩),此時10年期國債價值相對5年期國債被低估(高估)。由於預期過於陡峭(平緩),收益率曲線會出現自我修復,從而帶動利差中樞修復。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經常會面臨利差突破軌道後繼續上漲(下跌)並沒有回歸的情況。
  • 國泰國債ETF下月進入質押回購庫 可實行T+0交易
    國泰國債ETF下月進入質押回購庫 可實行T+0交易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發布時間:2013年02月21日 04:47 作者:蔡經   近日上證所和中登公司的兩則公告
  • 觀點:現金流折現模型顯示標普500被高估35%
    畢竟毫無疑問,我們終將從疫情中恢復過來,而美國經濟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回歸正軌。那麼,為什麼股市比2月份下跌了20%呢?答案可以歸結為一個詞:不確定性。不確定性的增加對股市的公允價值產生了令人吃驚的毒害作用。
  • 股市不景氣 三大技巧投資債基獲取階段收益
    由此可見,債券基金是基民在股市不景氣階段獲取投資收益的重要手段,應下工夫學習並掌握下面三方面學問。  其一,適宜的買入時機。債券價格上漲的動力主要來自央行降息作用和大批資金為規避熊市風險而自股市轉入債市,由此也決定基民的最佳買入時機應是在通貨膨脹大背景下,債券市場 利率風險在前期多次 銀行 存款加息衝擊下已釋放大部分,市場普遍對降息降準產生強烈預期,或央行雖已兌現降息降準,但投資者仍對後市進一步降息降準產生強烈預期,包括 國債 、 企業債 等在內的固定收益類品種,定會在各路資金追捧下為基民帶來短期超額收益;基民的追加買入時機則是股市由牛轉熊
  • 今年投資者最常犯的三個錯誤 你中標了嗎?
    這種做法有情可原,誰都不願意蒙受損失,尤其是那些指望用現金來彌補近期開支的人,蒙受損失可能比錯過收益更令人難以承受。   投資者通常在決策過程中的兩個要素之間糾結:決策帶來的影響和隨之產生的情緒。她認為,人們手頭的時間多了和現金增加是原因之一。軟體和數據匯總公司Envestnet Yodlee的數據顯示,買賣股票是1200美元經濟刺激資金最常見的用途之一。   「這些因素給散戶投資者帶來了一個投資股市的良機,」紐科姆說。   實際上,疫情籠罩下股市的一個不同尋常之處就是雖然拋售來得又快又猛,但反彈也是如此。「整個股市在非常短的時間裡經歷了一個周期,」桑德斯說。
  • Pension Partners:股市和債市恐將陷入各大央行引發的拋盤大浪中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基金公司Pension Partners首席投資官Edward Dempsey表示,市場朝向「雙重削減恐慌(taper tantrum)」,投資者目前已經沒有很多避險資產可以做
  • 「行為經濟學之父」、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獎
    今年諾貝爾獎的「壓軸大戲」中,理察·塞勒,被稱「行為經濟學之父」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研究人的非理性經濟行為的「行為經濟學之父」,理察·塞勒被問及:你會怎麼花費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72歲的老爺子繼續開起了玩笑:「我會盡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這些錢花光。」
  • 對衝風險,買黃金還是美國國債?
    在對衝風險時,奉行「TINA」的投資者拿美國國債做對衝工具的興趣似乎正在下降。  TINA是There Is No Alternative(別無選擇)這句話的首字母縮寫,說的是投資者除了普通股以外沒有什麼別的選擇,因為固定收益證券(尤其是美國國債)的收益率簡直是微不足道。現在,黃金正在和美國國債爭奪「對衝股票和其他高風險資產的最理想工具」的頭銜。
  • 金道環球投資:IMF下調中國增長 引發全球股市暴跌
    昨日OECD發布5月經濟展望,將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3.4%下調至3.1%,中國經濟增速從8.5%下調至7.8%,歐元區增長預期則從之前的萎縮0.1%大幅下調至萎縮0.6%,導致市場情緒承壓,歐美股市收盤紛紛下跌。此外OECD也對央行撤出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導致國債收益率上升提出警告,這可能威脅經濟復甦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