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善言不易,學會沉默更難」:沉默,才是「說話」的最高境界

2020-12-23 趣侃人生

文:趣侃人生

圖:源於網絡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中說道,無論社會環境如何荒謬殘酷,個人都需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人之為人的底線,絕非把責任推卸給那個時代,所能了事;個人也時刻擁有選擇沉默和保持人性的機會,只要他能抵禦話語權的誘惑,站在沉默的大多數一邊。

不是任何一件事情,都值得我們耗費口舌去辯駁,每個人都有自己保持沉默的權力,不說不代表默認,說了也不代表反對,只是沒有必要去為了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去浪費時間罷了。學會善言不容易,學會沉默也很難,但或許,沉默,才是說話的最高境界。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話都是無法說出口的,有些人註定是你們軟肋,你無法對他惡言相向,更不能將自己的意見傳達出去,所以沉默是最好的選擇,不置一詞,保留自己的觀點,既不傷和氣,也不會讓自己麻煩。生活中有很多不順心的事情,你會無言以對,更會無可奈何,承受一些突如其來的嘲諷,也會聽見一些不切實際的謾罵,我們沒有必要去和這些不知道真相的人去辯白,因為他們只會相信自己看到的真相。

可能有的人不喜歡沉默,覺得這是軟弱,是認輸,是屈從,可有的時候,沉默是威嚴,是謀略,是說話的最高境界。當你明白沉默的時候,成熟才剛剛開始,歲月無情,有些話說了之後會變成這一生都無法彌補的遺憾,善言之人禍從口出,無法把握好人與人之間的尺度,詭辯之人狡詐,誰都不知道他的一句話裡藏著多少的陷阱。

《存在的瞬間》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都不了解自己的靈魂,更別提是別人的靈魂,人類不能手牽手一同走過人生道路,每個人心都有一篇末開墾的森林,是連鳥的足跡都沒有的雪原。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要學會-個人去熬過那山海的寂靜,要學會伴著漫天的星辰與時光沉眠。

沉默是心靈的寧靜,是流年的慷慨,人與人之間總是會有很多觀念上的不同,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能夠喜歡自己,也無法讓那些討厭自己的人理解自己,所以說了很多,倒不如不說,明白自己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會站在自己的身後,不明白自己的人,又何必去解釋,人生起起落落,終會有人消失在你的時光長河裡。

沉默就像是長滿青苔的石階,你不知道在他的心裡到底經歷過多少的人來人往,也不明白他的目光中見過多少的悲歡離合,你只知道在他的靈魂深處,你見不到一絲的光明,因為他對這世界有太多的失望,明明深愛著卻永遠都不能將那份喜歡公之於眾,明明痛徹心扉卻要咬著牙笑得陽光明媚,明明知道眼前的虛假卻仍舊要裝作一無所知。

所以,選擇沉默,大概是對自己內心最好的安慰,不去揭露現實的殘酷,不去為難每一個真心在意你的人,沉默不是無話可說,也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對人心的看透,有些話說出了口是收不回來的,不經意間就會傷害那些你在乎的人,有時候你把自己心中的不快吐露了出去,換來的不一定是別人的贊成,更多的大概是針鋒相對。

一個人經歷得越多,就越是會習慣沉默,就像扔進深海之中的一顆石頭,一眼望不穿它將要到達的目的地,除了濺起幾滴水花之外,又重歸寂靜,喜歡沉默的人就是這樣的深不可測,你不知道此時默不作聲的他心底到底在想著些什麼,你會小心翼翼地去探求他的意見,會無法忽略他的存在,所以沉默才是說話的最高境界。

其實沉默更多的在於一個人的修養,一個人的氣質,與世不爭,與萬物共生,當我們面對別人的質疑,誹謗的時候,或許會一股腦的熱血方剛,非要與對方計較個一二,可結果往往都會是兩敗俱傷,倒不如沉默應對,那些人看到自己的話對你並沒有半分的波動,自是會失了興趣,你也沒有為此而付出多大的代價。

太宰治曾說,正因為如此,我自己既不抗爭也不能辯解。一旦別人說我壞話。我就覺得是自己誤解了別人的意思一樣,只能默默地承受那種攻擊,可內心卻感到一種近乎狂亂的恐懼。是啊,每個人都不會願意自己一個人去承受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攻擊,可人世間本就是百無聊賴,總得找點事情來為自己添一份正義感,而沉默,就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相關焦點

  • 有時候,沉默,才是最高級的力量
    其實,心理學上有一個古德曼定律,也被稱為「沉默效應」,它源自於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古德曼的理論。古德曼指出:沉默可以調節說話和聽講的節奏。沉默在談話中的作用,就相當於零在數學中的作用。儘管是零,卻很關鍵,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無法進行。
  • 學會用沉默代替一切
    有一天,你發現有些人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話。你也許會以為他們太懦弱了,實際上卻恰恰相反,這不是懦弱,更不是妥協,這只是意味著,他漸漸地看淡了很多事,也漸漸看清了很多人。一個成熟的人,會用沉默去代替一切。
  • 半生已過,學會沉默(深度好文)
    很多時候,你一轉頭,才發覺一些人早已走遠。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都學會了隱藏情緒,也許是看過了太多形形色色,也許是經歷了是是非非,也許是看透了人情冷暖......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安靜,越來越喜歡沉默。沉默,往往是一個人最大的哭聲。有時,我也會問自己:你在什麼時候突然發現自己長大了?我想應該是懂得沉默的時候,現實中的我們都習慣隱藏,用沉默掩蓋悲傷,用微笑假裝堅強。
  • 做人:學會沉默,懂得取捨!
    做人:學會沉默,懂得取捨! 美文 學會沉默,懂得取捨... 作者:安之 來源:經典語錄(ID:cazysj) 人活一世, 很多事不能順心意, 要學會沉默,懂得取捨, 才能讓心不生怨恨, 才能讓身遠離疲憊。
  • 說話是銀,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對於一些事,保持沉默或許是最大的智慧。學會沉默,學會改變。你是否發現了,身邊的一些人,隨著年齡的成長,他們慢慢變得沉默了。我想這種沉默應該代表著成熟、穩重。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有時候,沉默是情最好的訴說。有時候,自己心裡難受時,卻說不出來。沉默一段時間後,難受也就自然消失了。生活中,不想說話,就不要說了吧。在多說無益的情況下,也許沉默是最好的解釋。
  • 女人心寒的最高境界,沉默是女人最後的尊嚴
    不得不說有的時候我們真的是忽略了女人的承受能力以及他的忍受能力,尤其是在感情方面,有的時候即使他對這個男人沒有了愛情,但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完整的家,他也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去好好的維護這一段本沒有愛的夫妻生活,但是在於這個相處的過程當中他也絕對會改變一些態度,女人心寒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下面的文章中主要為大家介紹的內容
  • 當一個人學會了沉默的時候,不是不愛了,而是自己懂了!
    我們都有疲憊的時候,無奈的時候,尤其是在別人狂歡的時候,自己的世界卻是安靜的,孤獨的,很希望自己的身邊也出現歡聲笑語,不知道為什麼,明明不是一個人,但是卻總感覺到孤單,心裡總希望也像別人一樣,走在路上,身邊能有一個溫暖的陪伴,一起有說有笑,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你們之間的說話慢慢變少了
  • 沉默是金(網友:最好文字《真正成熟的人,是懂得了沉默》改編)
    有時候,人選擇沉默,不是為了逃避;而是因為明白了這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選擇了沉默,就不用去阿諛奉承,選擇了沉默,也才能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學會了沉默,也就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成熟。沉默是一種力量,它讓我們在現實中變得更加堅強。
  •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沉默
    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能讓你走進世俗,也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讓你遠離塵囂。 矛盾的世界裡,願我們都隨性隨心活得自然而灑脫,喜歡我,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與我一起感悟人生喜樂。
  • 結婚十年,每天說話不及三句:沉默式婚姻,揭露了無數女人的心酸
    女人說,她的婚姻裡,沒有出軌,沒有家暴,也沒有婆媳大戰,甚至連爭吵和分歧都沒有,有的只是沉默。每天生活勞累,回到家連一個可以說話傾訴的人都沒有,這大概是所有婚姻裡最心酸的事情。女人說每次她想要溝通交流的時候,男人都說累了。
  • 《追風箏的人》|孩子學會了沉默,其實是一種悲哀
    我們可能會為了晉升,不惜放下尊嚴,沉默面對著那些不堪的評論。所以,我們越長大,好像越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這時,回想著從前,看著現在的自己,突然開始變得沉默。不知該說些什麼,討厭那個世俗的自己,但依舊繼續生活下去。只不過,我們的人生多了許多沉默。成年人的沉默,很悲哀。那如果,小小的孩子早早學會了沉默,更是一種悲哀。
  • 魯迅:唯有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沉默是金?沉默失金?
    唯有沉默是最高的輕蔑,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魯迅沉默是金有時候,你被人誤解,你不想爭辯,所以選擇沈默。那麼,不想說話,就不說吧,在多說無益的時候,也許沉默就是最好解釋。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的道,不是大道。因為你在嘗試認真的時候,你就已經輸了。
  • 一個人怎麼變得沉默了
    後來我們學會了留一份沉默給自己。不再刻意偽裝、不再著急傾訴,更不再爭辯。交心的話說給懂你的人聽。而那些不懂你的人。就不必多費口舌了,在他們面前,在多的傾訴也換不了一句貼心話,反而還會成為別人的笑話。只是有些人呼天搶地、捶胸頓足;有些人則學會了咽下委屈和淚水,讓我們變的強大。不再向別人訴說自己有多倒黴、多不容易,而是慢慢地把嘴閉上。因為只有沒有經歷社會艱辛,沒有成長的心態,遇到事才找人訴苦,成年人都是默默扛。活著每個人都會自顧不暇,如果你幸運的話,當你沮喪時,懂你疼你的人會想辦法撫平你的痛苦,但他們也只能幫裡減輕。
  • 沉默是金,適當的沉默勝過雄辯
    沉默是金,是一句至理名言;沉默是金,是一種智慧,一種品性,一種境界。做人要少說多思,深思熟慮而後行,要明白,言多必失,福從口出,沉默是金。沉默無禍,沉默是在積蓄力量。日常中,少言和多言比,必是少言人更易成功,多言人更易惹禍致敗。
  • 沉默,是一種沉澱的智慧
    沉默,是一種沉澱的智慧海明威說:「我們用兩年學會說話,卻需要用六十年學會閉嘴。」世界名畫欣賞:黑格爾的假期不知道原文是怎樣的境界,翻譯過來的句子,聽起來粗淺,缺少賞讀性,但也正符合了真正的哲學蘊含著最簡單道理中的規律。
  • 真正成大事的人,都懂得「沉默是金」
    普普通通的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沉默是金,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會說話的人,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而不是不管遇到什麼事,不管時間地點是否恰當,都急於表達自己。俗話說,禍從口出。
  • 真正厲害的人,向來都是「沉默」的
    周國平老師曾說:「人生最好的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而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向來都是「沉默」的。一、沉默是一場修行,更是一種境界在看電視劇《甄嬛傳》的時候,夏冬春這一角色一出場,就給人聒噪的感覺:她會因為安陵容出生貧寒,言語之間皆是看不起對方的鄙夷,毫不掩飾。
  • 受委屈的時候,只想沉默
    慢慢學會把委屈裝進肚子裡,腳底磨起了水泡,一個人咬牙堅持,累的渾身是傷,也會咬緊牙關,所有委屈都用沉默來扛。01 為何慢慢變得沉默?因為有的人無話可說,有的話無人可說。這世上少有人能與你感同身受,困難的時候不落井下石已是不易。聽慣了冷言冷語,一顆本來想要尋求安慰的心,也慢慢變得沉默了。
  •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以前心裡想什麼就會說什麼,逢人就說,句句掏心,但是後來歷經生活的坎坷波折後,就變得越來越不想說了了。不是沒話說,而是沒人懂。不是沒有情緒,因為你知道多說沒有意義。有時候,你心血來潮跟對方傾訴,只要一點寬慰的甜藥水,結果卻等來一盆冷水。「你是不是太敏感了?」「多大點事,至於麼?」
  • 用兩年學會說話,卻用了二十年學會閉嘴,明白人才懂的道理
    01說話,是一門學問,更是情商的表現;而學會閉嘴,則是本事。在什麼場合該說什麼樣的話,則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情商,如果不知道說什麼,該怎麼說,還不如選擇沉默。而學會閉嘴,難嗎?有位名人曾說:在所有技能中,閉嘴是性價比最高的。確實如此,我們雖然在意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尤其聽到了閒言碎語,便想要去辯解。而成熟的人才懂得,其實只要問心無愧,你的沉默反而比任何解釋都更有說服力,或更能證明自己。